專利名稱: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
背景技術:
電磁爐變壓器在使用過程中的功率很大,目前用于電磁爐變壓器中的磁芯的結構設計不夠合理,防漏磁的效果差,導致電磁爐變壓器在運行時產生的輻射很大,長期使用對人體造成的危害較大,此外,兩個磁芯之間的磁通量容易飽和,從而影響電磁爐變壓器的整體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性能可靠,防漏磁效果好,磁通量不易飽和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的結構特點在于:包括長柱磁芯和短柱磁芯,所述長柱磁芯包括長柱磁芯本體、一號左柱、一號右柱和一號中柱,所述一號左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的左側,所述一號右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的右側,所述一號中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上,該一號中柱位于一號左柱和一號右柱之間,所述一號左柱、一號右柱和一號中柱均與長柱磁芯本體垂直,且均位于長柱磁芯本體的下方,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一號右柱的底面和一號中柱的底面均呈水平狀結構,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一號右柱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一號中柱的底面低于一號左柱的底面;所述短柱磁芯包括短柱磁芯本體、二號左柱、二號右柱和二號中柱,所述二號左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的左側,所述二號右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的右側,所述二號中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上,該二號中柱位于二號左柱和二號右柱之間,所述二號左柱、二號右柱和二號中柱均與短柱磁芯本體垂直,且均位于短柱磁芯本體的上方,所述二號左柱的頂面、二號右柱的頂面和二號中柱的頂面均呈水平狀結構,所述二號左柱的頂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二號中柱的頂面低于二號左柱的頂面;所述長柱磁芯中的一號中柱的底面頂在短柱磁芯中的二號中柱的頂面上,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二號左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左側間隙,所述一號右柱的底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右側間隙。作為優(yōu)選,本實用新型所述一號左柱和一號右柱均為長方體結構。作為優(yōu)選,本實用新型所述一號中柱為長方體結構。作為優(yōu)選,本實用新型所述二號左柱和二號右柱均為長方體結構。作為優(yōu)選,本實用新型所述二號中柱為長方體結構。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性能可靠,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一號右柱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一號中柱的底面低于一號左柱的底面,即一號中柱比一號左柱長,二號左柱的頂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二號中柱的頂面低于二號左柱的頂面,即二號中柱比二號左柱短,長柱磁芯中的一號中柱頂在短柱磁芯中的二號中柱上,一號左柱和二號左柱之間形成左側間隙,一號右柱和二號右柱之間形成右側間隙,一號中柱和二號中柱之間的接觸面與左側間隙錯位,該一號中柱和二號中柱之間的接觸面與右側間隙也錯位,長柱磁芯和短柱磁芯頂在一起,磁通量不易飽和,能夠有效防止電磁爐變壓器出現(xiàn)漏磁的情況,提升了電磁爐變壓器的整體性能。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長柱磁芯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2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2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短柱磁芯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圖6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6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9,本實施例中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包括長柱磁芯I和短柱磁芯2。本實施例中的長柱磁芯I包括長柱磁芯本體11、一號左柱12、一號右柱13和一號中柱14,其中,一號左柱12和一號右柱13均為長方體結構,一號中柱14也為長方體結構。本實施例中的一號左柱12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11的左側,一號右柱13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11的右側,一號中柱14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11上,該一號中柱14位于一號左柱12和一號右柱13之間。本實施例中的一號左柱12、一號右柱13和一號中柱14均與長柱磁芯本體11垂直,即長柱磁芯本體11呈水平狀結構,一號左柱12、一號右柱13和一號中柱14均呈豎直狀結構。本實施例中的一號左柱12、一號右柱13和一號中柱14均位于長柱磁芯本體11的下方。本實施例中一號左柱12的底面呈水平狀結構,一號右柱13的底面也呈水平狀結構,一號左柱12的底面和一號右柱13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一號中柱14的底面呈水平狀結構,一號中柱14的底面低于一號左柱12的底面,當然一號中柱14的底面低于一號右柱13的底面。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一號左柱12的底面、一號右柱13的底面和一號中柱14的底面所在的位置,是指如圖2中所示的朝下的面,這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屬于公知常識。本實施例中的短柱磁芯2包括短柱磁芯本體21、二號左柱22、二號右柱23和二號中柱24,其中,二號左柱22和二號右柱23均為長方體結構,二號中柱24也為長方體結構。[0027]本實施例中的二號左柱22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21的左側,二號右柱23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21的右側,二號中柱24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21上,該二號中柱24位于二號左柱22和二號右柱23之間。本實施例中的二號左柱22、二號右柱23和二號中柱24均與短柱磁芯本體21垂直,即短柱磁芯本體21呈水平狀結構,二號左柱22、二號右柱23和二號中柱24均呈豎直狀結構。本實施例中的二號左柱22、二號右柱23和二號中柱24均位于短柱磁芯本體21的上方。本實施例中二號左柱22的頂面呈水平狀結構,二號右柱23的頂面也呈水平狀結構,二號左柱22的頂面和二號右柱23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二號中柱24的頂面呈水平狀結構,二號中柱24的頂面低于二號左柱22的頂面,當然二號中柱24的頂面低于二號右柱23的頂面。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二號左柱22的頂面、二號右柱23的頂面和二號中柱24的頂面所在的位置,是指如圖6中所示的朝上的面,這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屬于公知常識。本實用新型長柱磁芯I中的一號中柱14的底面頂在短柱磁芯2中的二號中柱24的頂面上,且一號左柱12的底面和二號左柱22的頂面之間形成左側間隙3,一號右柱13的底面和二號右柱23的頂面之間形成右側間隙4。本實施例中一號中柱14的底面和二號中柱24的頂面之間的接觸面與左側間隙3錯位,該一號中柱14的底面和二號中柱24的頂面之間的接觸面與右側間隙4也錯位。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說明。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者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長柱磁芯和短柱磁芯,所述長柱磁芯包括長柱磁芯本體、一號左柱、一號右柱和一號中柱,所述一號左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的左側,所述一號右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的右側,所述一號中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上,該一號中柱位于一號左柱和一號右柱之間,所述一號左柱、一號右柱和一號中柱均與長柱磁芯本體垂直,且均位于長柱磁芯本體的下方,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一號右柱的底面和一號中柱的底面均呈水平狀結構,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一號右柱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一號中柱的底面低于一號左柱的底面;所述短柱磁芯包括短柱磁芯本體、二號左柱、二號右柱和二號中柱,所述二號左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的左側,所述二號右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的右側,所述二號中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上,該二號中柱位于二號左柱和二號右柱之間,所述二號左柱、二號右柱和二號中柱均與短柱磁芯本體垂直,且均位于短柱磁芯本體的上方,所述二號左柱的頂面、二號右柱的頂面和二號中柱的頂面均呈水平狀結構,所述二號左柱的頂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二號中柱的頂面低于二號左柱的頂面;所述長柱磁芯中的一號中柱的底面頂在短柱磁芯中的二號中柱的頂面上,所述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二號左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左側間隙,所述一號右柱的底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右側間隙。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左柱和一號右柱均為長方體結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中柱為長方體結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左柱和二號右柱均為長方體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號中柱為長方體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電磁爐變壓器磁芯的防漏磁結構。目前用于電磁爐變壓器中的磁芯的防漏磁的效果差。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包括長柱磁芯和短柱磁芯,長柱磁芯包括長柱磁芯本體、一號左柱、一號右柱和一號中柱,一號左柱和一號右柱分別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的左側和右側,一號中柱固定在長柱磁芯本體上;短柱磁芯包括短柱磁芯本體、二號左柱、二號右柱和二號中柱,二號左柱和二號右柱分別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的左側和右側,二號中柱固定在短柱磁芯本體上;一號中柱的底面頂在二號中柱的頂面上,一號左柱的底面和二號左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左側間隙,一號右柱的底面和二號右柱的頂面之間形成右側間隙。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合理,防漏磁效果好。
文檔編號H01F27/24GK202917297SQ20122063130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7日
發(fā)明者茅柳強 申請人:桐鄉(xiāng)市耀潤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