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過載繼電器,特別是一種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雙金式過載繼電器。
背景技術(shù):
熱過載繼電器簡稱熱繼電器或熱脫扣器,是廣泛應用于電力負載或交流電動機的過載保護的低壓電器,也可與接觸器組合成電磁起動器。熱雙金式過載繼電器是最常用的一種熱繼電器,它采用具有延時特性的雙金屬片作為熱敏元件,不僅具有過載保護功能,而且還具有斷相保護功能,其使用方法是將雙金片串聯(lián)接入電動機等負載輸入側(cè)的線路中,當電機過載或三相線路中出現(xiàn)斷相時,會導致至少一相線路的電流升高,使接入該相線路中的雙金片由于電熱效應而彎曲,當雙金片彎曲到一定程度時,便觸發(fā)熱過載繼電器的一個動作機構(gòu)動作,該動作帶動一對電氣觸頭的轉(zhuǎn)換,從而控制這對電氣觸頭所在的控制電
路實現(xiàn)對電動機及所述的線路的保護。然而,由于熱敏元件的額定電流很有限,所以當負載的電流大到一定程度時,熱過載繼電器的熱敏元件不能直接串聯(lián)接入電動機等負載輸入側(cè)的線路中,即熱雙金式過載繼電器很難直接用熱雙金屬片方式實現(xiàn),這就限制了熱過載繼電器在大額定電流下的使用。為了滿足大額定電流下使用的要求,或者說為了加大熱過載繼電器的額定電流,人們嘗試采用電流互感器和一個熱繼電器組合在一起的方法,該熱繼電器通常是額定電流較小的熱雙金式過載繼電器,以形成一個額定電流較大的分體組合式熱雙金式過載繼電器,例如專利號為CN200630037545. 6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公開了一種現(xiàn)有分體組合式熱過載繼電器,采用一個獨立的熱脫扣器和一個獨立的電流互感器通過一個安裝板直接連接在一起的方案,這樣的熱過載繼電器的重量和體積都較大,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根據(jù)申請人長期從事本領域的設計、制造和售后服務積累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帶電流互感器的分體組合式熱過載繼電器大多存在如下技術(shù)問題一是電流互感器和熱脫扣器的連線處存在安全隱患。電流互感器和熱脫扣器的連線處直接暴露在外,接線處易松動、斷開或意外接觸,如果接線處松動、斷開,會形成很大的開路電壓,危及人身安全。二是引線外露所致的安全隱患。電流互感器和熱脫扣器之間連接用的引線有較長的一部分暴露在空氣中,雖然該引線有絕緣套管保護,但不能防止電流互感器引線遭受拉拽或劃傷等意外破壞,一旦引線斷裂,易引起人身危險。三是機械連接強度差所致的隱患。已有電流互感器和熱脫扣器通過安裝板連接在一起,且熱過載繼電器質(zhì)量較大,在安裝或搬運時,安裝板易斷裂。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克服了上述缺陷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通過將熱脫扣器和電流互感器集成為整體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不僅解決了上述三大隱患問題,而且具有結(jié)構(gòu)更緊湊合理、易于安裝調(diào)試、便于操作使用和縮小產(chǎn)品體積的綜合優(yōu)勢。[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包括熱脫扣器2和帶有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電流互感器部件3,熱脫扣器2包括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常閉觸頭223和常開觸頭224,該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還包括一個雙層殼體1,它是由橫向伸展的隔板座11、縱向伸展的桶形上殼壁12和桶形下殼壁13構(gòu)成的整體件,其中隔板座11與桶形上殼壁12 —體成形并構(gòu)成上層腔體1S,隔板座11與桶形下殼壁13一體成形并構(gòu)成下層腔體IX,所述熱脫扣器2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安裝在下層腔體IX內(nèi);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各有兩條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在隔板座11與上層腔體IS和下層腔體IX共同相交的部位設有通孔,以使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從下層腔體IX穿過所述通孔進入上層腔體IS ;上層腔體IS內(nèi)設有L側(cè)接線裝置6和T側(cè)接線裝置7,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的L側(cè)引線通過L側(cè)接線裝置6與對應的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一條引線 連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的T側(cè)引線通過T側(cè)接線裝置7與對應的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另一條引線連接;面板4和底板5,所述面板4通過連接結(jié)構(gòu)42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并將熱脫扣器2、L側(cè)接線裝置6、T側(cè)接線裝置7、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全部封閉在上層腔體IS內(nèi),所述熱過載繼電器的接線端子95、96、97、98通過面板4上的窗口 41伸出上層腔體IS外;底板5通過其上設有的螺釘連接結(jié)構(gòu)51與桶形下殼壁13固定連接,并將電流互感器部件3全部封閉在雙層殼體I的下層腔體IX內(nèi)。優(yōu)選的,所述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由第一外殼板121、第二外殼板122、第三外殼板123和第四外殼板124依次連接圍成矩形桶狀體,并且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定位筋1211,在第二外殼板122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定位筋1221,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三定位筋1231,在第四外殼板124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四定位筋1241。優(yōu)選的,所述的桶形上殼壁12的第一外殼板121按靠向T側(cè)接線裝置7設置,第三外殼板123按靠向L側(cè)接線裝置6設置;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兩條T側(cè)相間隔尚板1203,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兩條L側(cè)相間隔尚板1202 ;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一凹口 1210,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二凹口 1230 ;所述的面板4上設有與第一凹口 1210相配合的第一舌蓋401、與第二凹口 1230相配合的第二舌蓋402,面板4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到位后,第一舌蓋401、第二舌蓋402分別與第一凹口 1210、第二凹口 1230扣合。優(yōu)選的,所述的L側(cè)接線裝置6的每相接線組件61,或62,或63分別包括第一壓線板601、第一螺釘602和第一連接板603 ;每個第一壓線板601上設有第一通孔,第一螺釘602穿過第一通孔后與設在第一連接板603上的第一螺孔螺紋連接,并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a、32a、33a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第一連接板603安裝在雙層殼體I的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固定筋1201上;或者第一連接板603安裝在位于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上。[0010]優(yōu)選的,所述的T側(cè)接線裝置7的每個接線組件71,或72,或73分別包括第二壓線板701、第二螺釘702和第二連接板703 ;每個第二壓線板701上設有第二通孔,第二螺釘
702穿過第二通孔后與設在第二連接板703上的第二螺孔螺紋連接;各相的第二連接板703分別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2b或212b或213b連接,通過第二螺釘702將各相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分別壓緊在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或者,通過第二螺釘702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第二連接板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上的隔離板2051上;或者第二連接板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筋板上。優(yōu)選的,所述的面板4的連接結(jié)構(gòu)42包括設置在面板4上的搭鉤42和雙層殼體
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卡孔125,搭鉤42與卡孔125卡扣配合,將面板4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的熱脫扣器2包括與底座200固定連接的罩殼20,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脫扣機構(gòu)221、觸頭轉(zhuǎn)換機構(gòu)222、常閉觸頭223、常開觸頭224分別安裝在罩殼20上或罩殼20內(nèi)的底座200上,且三個電熱裝置211、212、213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分別從罩殼20上伸出;所述的罩殼20包括第一至第五殼壁201、202、203、204、205,其中第一殼壁201、第二殼壁202、第三殼壁203、第四殼壁204分別與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一定位筋1211、第二定位筋1221、第三定位筋1231、第四定位筋1241接觸并被定位,底座200與隔板座11接觸并被定位,第五殼壁205與面板4接觸并被定位。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熱過載繼電器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第五豎向內(nèi)筋和第六豎向內(nèi)筋;由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2、133、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隔板座11組成下層腔體IX ;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由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并且所述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在隔板座11上成一字形分布;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的隔板座11上。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熱過載繼電器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橫向內(nèi)筋135、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和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 ;所述的下層腔體IX是由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2、133、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隔板座11組成;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1301由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1302由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1303由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
131、第二外殼壁132、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并且所述的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在隔板座11上成品字形分布;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的隔板座11上。進一步的,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凸起13f設在所述第一空腔1301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一電流互感器31安裝在第一定位凸起13f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凸起13k設在所述第二空腔1302內(nèi)的第三外殼壁133上,第二電流互感器32安裝在第二定位凸起13k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至少一個第三定位凸起13z設在所述第三空腔1303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三電流互感器33安裝在第三定位凸起13z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進一步的,所述的電流互感器部件3中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或32、或33均包括二次線圈組件311、321、331、第一導電排LI、L2、L3、第二導電排Tl、T2、T3和連接 螺釘310,每個二次線圈組件311、321、331設有一個穿芯孔3L1、3L2、3L3,每個第一導電排LI、L2、L3設有至少一個第一螺釘孔LI I、L21、L31,每個第二導電排Tl、T2、T3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螺釘孔T11、T21、T31 ;所述的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三外殼壁133上設有三個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13L2、13L3,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一外殼壁131上設有三個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T1、13T2、13T3 ;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l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1、第一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I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l重疊;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2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2、第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Τ2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2重疊;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Τ3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3、第三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3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Τ3重疊;所述三個電流互感器的連接螺釘310分別通過各自電流互感器31、32、33的第一螺釘孔LI I、L21、L31、第二螺釘孔T11、Τ21、Τ31將各自電流互感器31、32、33的第一導電排LI、L2、L3、第二導電排Tl、Τ2、Τ3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化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shù)的引線和電連接外露問題,預防了電流互感器和熱脫扣器在電連接處以及連接的引線形成開路過電壓帶來的觸電隱患,避免了外部環(huán)境對熱脫扣器性能的干擾,也避免了發(fā)生非預期使用問題,而且提高了產(chǎn)品整體的結(jié)構(gòu)強度,不僅避免了結(jié)構(gòu)不合理所致的零部件變形、開裂、斷裂等失效問題,而且克服了進出線布置復雜、產(chǎn)品安裝面積大、產(chǎn)品體積大和制造成本高的問題,使產(chǎn)品使用更方便。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原理框圖。圖2是根據(jù)圖I所示的原理的采用雙層布局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整體結(jié)構(gòu)框圖。[0020]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整體外形立體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爆炸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中熱脫扣器部件的外形立體示意圖,圖中示出了 T側(cè)接線裝置的一種實施方案的結(jié)構(gòu)。圖6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上層腔體IS的結(jié)構(gòu)立體示意圖,圖中所示的上層腔體IS內(nèi)未裝熱脫扣器。圖7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局部外形立體示意圖,圖中示出了 L側(cè)接線裝置的一種實施方案的結(jié)構(gòu),圖中所示的上層腔體IS內(nèi)裝有熱脫扣器。圖8是圖7所示的俯視圖,圖中示出了裝上了熱脫扣器但未裝上面板時的狀況。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的雙層殼體的下層腔體IX的結(jié)構(gòu)立體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安裝三個電流互感器的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成品字形分布,圖中所示的下層腔體IX內(nèi)未裝電流互感器。圖10是圖9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電流互感器的裝配過程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品字形分布的電流互感器在雙層殼體的下層腔體IX的裝配結(jié)構(gòu)。圖11是圖9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按品字形分布裝上的電流互感器后的下層腔體IX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所示為未安裝上底板的狀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1-11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幾種具體實施方式
,其中圖1-8可以通用于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而圖9-11僅適用于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的電流互感器呈品字形設置,第二實施例的電流互感器呈一字形設置(附圖未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不限于以下實施例的描述。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原理框圖,圖中示出了各工作部件之間的連接關系和控制關系。圖2是圖I所示的的整體結(jié)構(gòu)框圖,圖中示出了雙層布局的整體化結(jié)構(gòu)。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的整體外形立體示意圖,圖中示出了雙層布局的整體化結(jié)構(gòu)的外觀形狀。圖4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必要零部件及其它們之間的裝配關系。參見圖I至4,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包括熱脫扣器2和電流互感器部件3。熱脫扣器2為通用的熱脫扣器,包括三個電熱裝置211、212和213構(gòu)成的熱雙金式的電熱裝置、脫扣機構(gòu)221、觸頭轉(zhuǎn)換機構(gòu)222、常閉觸頭223和常開觸頭224。電流互感器部件3包括三個常規(guī)結(jié)構(gòu)的電流互感器31、32、33,三個電熱裝置211、212、213與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之間的電連接如圖2所示。參見圖1,三相電的三個一次導體由三個第一導電排LI、或L2、或L3分別與三個第二導電排Tl、或T2、或T3對應連接形成,具體地說,第一導電排LI與第二導電排Tl連接形成第一相一次導體,第一相一次導體穿過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環(huán)形鐵芯(圖中未不出),繞在該環(huán)形鐵芯上的二次線圈的兩個端頭就是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二次線圈的兩條引線31a、31b,其中引線31a為L側(cè)引線,引線31b為T側(cè)引線。同理,第二相一次導體由第一導電排L2與第二導電排T2連接形成,第二相一次導體穿過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環(huán)形鐵芯(圖中未示出),繞在該環(huán)形鐵芯上的二次線圈的兩個端頭就是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二次線圈的兩條引線32a、32b,其中引線32a為L側(cè)引線,引線32b為T側(cè)引線。第三相一次導體由第一導電排L3與第二導電排T3連接形成,第三相一次導體穿過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環(huán)形鐵芯(圖中未示出),繞在該環(huán)形鐵芯上的二次線圈的兩個端頭就是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二次線圈的兩條引線33a、33b,其中引線33a為L側(cè)引線,引線33b為T側(cè)引線。第一電熱裝置211的兩個端頭(或兩個端頭與兩條導線串聯(lián)連接)形成兩條引線211a、211b,引線211a為L側(cè)引線,引線211b為T側(cè)引線。同理,第二電熱裝置212的兩個端頭(或兩個端頭與兩條導線串聯(lián)連接)形成兩條引線212a、212b,引線212a為L側(cè)引線,引線212b為T側(cè)引線。第三電熱裝置213的兩個端頭(或兩個端頭與兩條導線串 聯(lián)連接)形成兩條引線213a、213b,引線213a為L側(cè)引線,引線213b為T側(cè)引線。上述6對引線分相對應連接,即第一相的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二次線圈的L側(cè)引線31a接所在相的第一電熱裝置211的L側(cè)引線21 la,第一相的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二次線圈的T側(cè)引線3 Ib接所在相的第一電熱裝置211的T側(cè)引線211b ;第二相的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二次線圈的L側(cè)引線32a接所在相的第二電熱裝置212的L側(cè)引線212a,第二相的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二次線圈的T側(cè)引線32b接所在相的第二電熱裝置212的T側(cè)引線212b ;第三相的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二次線圈的L側(cè)引線33a接所在相的第三電熱裝置213的L側(cè)引線213a,第三相的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二次線圈的T側(cè)引線33b接所在相的第三電熱裝置213的T側(cè)引線213b。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接線端子95、96、97、98為控制信號輸出端,常閉觸頭223串聯(lián)連接在兩個接線端子95、96之間,常開觸頭224串聯(lián)連接在另外兩個接線端子97、98之間,所述接線端子分別與被控制的設備或電路(圖中未示出)連接,所述的被控制的設備包括與第一導電排LI或L2或L3、第二導電排Tl或T2或T3串聯(lián)連接的開關設備(如斷路器)。當?shù)谝粚щ娕臠I、或L2、或L3與第二導電排Tl、或T2、或T3之間的任意一相的電流超過設定的閾值(包括電流大小和持續(xù)時間)時,第一電熱裝置211和/或212和/或213產(chǎn)生動作并驅(qū)動脫扣機構(gòu)221以及觸頭轉(zhuǎn)換機構(gòu)222產(chǎn)生脫扣動作,該脫扣動作驅(qū)使常閉觸頭223、常開觸頭224轉(zhuǎn)換通/斷狀態(tài)。圖5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熱脫扣器部件的外形立體示意圖,圖5中示出了 T側(cè)接線裝置的一種實施方案的結(jié)構(gòu),圖中所示的熱脫扣器為一種通用的熱脫扣器。圖6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上層腔體IS的結(jié)構(gòu)立體示意圖,圖6中所示的上層腔體IS內(nèi)未裝熱脫扣器。圖7是圖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局部外形立體示意圖,圖7中示出了 L側(cè)接線裝置的一種實施方案的結(jié)構(gòu),與圖6的實施例不同,圖7中所示的上層腔體IS內(nèi)裝有熱脫扣器。圖8是圖7所示的俯視圖,圖中示出了裝上了熱脫扣器但未裝上面板時的狀況。參見圖2至8,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還包括一個雙層殼體UL側(cè)接線裝置6、T側(cè)接線裝置7、面板4和底板5。雙層殼體I包括一個橫向伸展的隔板座11、一個縱向伸展的桶形上殼壁12和一個縱向伸展的桶形下殼壁13。這里所謂“橫向伸展”是指沿X向的水平面伸展,所謂“縱向伸展”是指沿Y向的鉛垂面伸展,據(jù)此可以理解所述的縱向伸展的桶形上殼壁12的橫向截面為封閉環(huán),優(yōu)選為矩形環(huán),也可以是其它形狀的環(huán);所述的縱向伸展的桶形下殼壁13的橫向截面為封閉環(huán),優(yōu)選為矩形環(huán),也可以是其它形狀的環(huán)。雙層殼體I的隔板座11與桶形上殼壁12構(gòu)成上層腔體1S,且隔板座11與桶形上殼壁12為一體加工成形的同一個零件,于是,隔板座11與桶形上殼壁12相交后形成的上層腔體IS是一個以隔板座11為底面、桶形上殼壁12為周壁且上面開口的空腔。雙層殼體I的隔板座11與桶形下殼壁13構(gòu)成下層腔體IX,且隔板座11與桶形下殼壁13為一體加工成形的同一個零件,隔板座11與桶形下殼壁13相交后形成的下層腔體IX是一個以隔板座11為上面、桶形下殼壁13為周壁、下面開口的空腔。由于桶形上殼壁12和桶形下殼壁13都與隔板座11 一體成形,所以雙層殼體I是由桶形上殼壁12、桶形下殼壁13共同與隔板座11構(gòu)成的整體。由于將包括熱脫扣器2、電流互感器部件3、L側(cè)接線裝置6和T側(cè)接線裝置7的熱過載繼電器的各零部件都安裝在整體的雙層殼體I上,所以各零部件的安裝連接的機械強度特別好。在隔板座11的與上層腔體IS和下層腔體IX共同相交的部位設有用于貫穿引線的三個通孔lf、lk、lz,熱脫扣器2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分別安裝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二次線圈的兩條引線31a、31b從下層腔體IX的空腔穿過通孔If進入上層腔體1S,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二次線 圈的兩條引線32a、32b從下層腔體IX穿過通孔Ik進入上層腔體1S,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二次線圈的兩條引線33a、33b從下層腔體IX穿過通孔Iz進入上層腔體1S。由于電流互感器部件3的各引線都直接從下層腔體IX穿入上層腔體1S,所以避免了引線外露的問題。熱過載繼電器的面板4上設有窗口 41和連接結(jié)構(gòu)42,面板4通過連接結(jié)構(gòu)42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并將熱脫扣器2、L側(cè)接線裝置6、T側(cè)接線裝置7、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2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全部封閉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常閉觸頭223和常開觸頭224連接熱過載繼電器的接線端子95、96、97、98通過窗口 41伸出上層腔體IS外。所述的連接結(jié)構(gòu)42包括面板4上的搭鉤42和桶形上殼壁12上的卡孔125,搭鉤42與卡孔125卡扣配合,將面板4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熱過載繼電器的底板5上設有螺釘連接結(jié)構(gòu)51,底板5通過螺釘連接結(jié)構(gòu)51與桶形下殼壁13固定連接、并將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全部封閉在下層腔體IX內(nèi),并且將下層腔體IX的開口遮蓋密封。圖5所示的T側(cè)接線裝置7設置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它包括三個接線組件71、72、73,第一電熱裝置211的T側(cè)引線211b通過第四接線組件71與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引線31b連接,第二電熱裝置212的T側(cè)引線212b通過第五接線組件72與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引線32b連接,第三電熱裝置213的T側(cè)引線213b通過第六接線組件73與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33b連接。T側(cè)接線裝置7的每個接線組件71、72、73各包括第二壓線板701、第二螺釘702和第二連接板703,每一個第二壓線板701上設有第二通孔,第二連接板703上設有第二螺孔,第二螺釘702穿過第二通孔后與第二螺孔螺紋連接。在圖5所示的優(yōu)選方案下,各相的第二連接板703分別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連接,所以可簡單地通過第二螺釘702將各相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分別壓緊在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即將第一相的電流互感器的T側(cè)引線31b壓緊在第四接線組件71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第二相的電流互感器的T側(cè)引線32b壓緊在第五接線組件72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第三相的電流互感器的T側(cè)引線33b壓緊在第六接線組件73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在熱脫扣器2的罩殼20內(nèi)已完成與第二連接板703的連接,且第二連接板703已固定連接在罩殼20上。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根據(jù)需要也可在熱脫扣器2的罩殼20外與第二連接板703連接,在這種替換方案下,需要通過第二螺釘702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即第一相的第四接線組件71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2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同時壓緊在第四接線組件71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第二相的第五接線組件72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2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2b同時壓緊在第五接線組件72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第三相的第六接線組件73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3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3b同時壓緊在第六接線組件73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在此可替代的方案下,第二連接板703可有兩種安裝方式一種是將第二連接板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上的隔離板2051上(如圖5所示);另一種是將第二連接板 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筋板上(圖中未示出)。由于T側(cè)接線裝置7及連接安裝在其上的三個電流互感器的三條T側(cè)引線3 Ib、32b、33b、三個電熱裝置的三條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全部被封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避免了電連接外露和引線外露的問題。圖7所示的L側(cè)接線裝置6設置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它包括三個接線組件61、62、63,第一電熱裝置211的L側(cè)引線21 Ia通過第一接線組件61與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引線31a連接,第二電熱裝置212的L側(cè)引線212a通過第二接線組件62與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引線32a連接,第三電熱裝置213的L側(cè)引線213a通過第三接線組件63與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33a連接。L側(cè)接線裝置6的每相第一接線組件61或62或63各包括第一壓線板601、第一螺釘602和第一連接板603,每個第一壓線板601上設有第一通孔,第一連接板603上設有第一螺孔,第一螺釘602穿過第一通孔后與第一螺孔螺紋連接,并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或212a或213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a或32a或33a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即第一相的第一接線組件61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a同時壓緊在第一接線組件61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第二相的第二接線組件62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2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2a同時壓緊在第二接線組件62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同理,第三相的第三接線組件63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3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3a同時壓緊在第三接線組件63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第一連接板603插卡式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固定筋1201上的安裝槽內(nèi),并且將L側(cè)接線裝置6的三個第一連接板603分別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不同的固定筋1201上,以便使L側(cè)接線裝置6及連接安裝在其上的三個電流互感器的三條L側(cè)引線3la、32a、33a、三個電熱裝置的三條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全部被封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從而避免了電連接外露和引線外露的問題。第一連接板603分別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不同的固定筋1201上是優(yōu)選的方案,可替代的方案是,第一連接板6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的第三殼壁203上(圖中未示出)。熱過載繼電器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包括靠向T側(cè)接線裝置7設置的第一外殼板121、靠向L側(cè)接線裝置6設置的第三外殼板123,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一凹口 1210,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二凹口 1230。熱過載繼電器的面板4上設有與第一凹口 1210相配合的第一舌蓋401、與第二凹口 1230相配合的第二舌蓋402,面板4與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到位后,第一舌蓋401、第二舌蓋402分別與第一凹口 1210、第二凹口 1230扣合。第一凹口 1210和第二凹口 1230的結(jié)構(gòu)是一種優(yōu)選的方案,其用途是便于T側(cè)接線裝置7、L側(cè)接線裝置6的接線裝配,在安裝調(diào)試允許的情況下可省略該結(jié)構(gòu)特征。為了獲得更好的相間電隔離性能和提高相安全等級,可以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兩條T側(cè)相間隔離板1203,并且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兩條L側(cè)相間隔離板1202。熱過載繼電器的熱脫扣器2包括底座200和與底座200固定連接的罩殼20,三個電熱裝置211、212、213、脫扣機構(gòu)221、觸頭轉(zhuǎn)換機構(gòu)222、常閉觸頭223和常開觸頭224分別安裝在罩殼20內(nèi)的底座200或罩殼20上,電熱裝置211、212、213的L側(cè)引線212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2b、212b、213b分別從罩殼20上伸出。罩殼20包括第一殼壁201、第二殼壁202、第三殼壁203、第四殼壁204和第五殼壁205,熱過載繼電器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包括第一外殼板121、第二外殼板122、第三外殼板123和第四外殼板124,在第一外殼板121上設有兩個第一定位筋1211,在第二外殼板122上設有兩個第二定位筋1221,在第三外殼板123上設有兩個第三定位筋1231,在第四外殼板124上設有兩個第四定位筋1241。熱脫扣器2通過其罩殼20上的第一殼壁201、第二殼壁202、第三殼壁203、第四殼壁204分別與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的第一定位筋1211、第二定位筋1221、第三定位筋1231、第四定位筋1241接觸并被定位,即通過熱脫扣器2上的第一殼壁201與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一定位筋1211接觸定位、熱脫扣器2上的第二殼壁202與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二定位筋1221接觸定位、熱脫扣器2上的第三殼壁203與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三定位筋1231接觸定位、熱脫扣器2上的第四殼壁204與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四定位筋1241接觸定位,從而將熱脫扣器2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同時在水平方向被固定。熱脫扣器2的底座200與雙層殼體I的隔板座11接觸并被定位,熱脫扣器2的罩殼20的第五殼壁205與面板4接觸并被定位,于是,通過熱脫扣器2的底座200、第五殼壁205分別與雙層殼體I的隔板座11、面板4的接觸定位,將熱脫扣器2封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并在鉛垂方向被固定在熱過載繼電器上。第一定位筋1211、第二定位筋1221、第三定位筋1231、第四定位筋1241分別為兩條是一種優(yōu)選的方案,如果減少定位筋的數(shù)量也能實現(xiàn)熱脫扣器2的安裝定位,即在優(yōu)選的矩形環(huán)截面的桶形上殼壁12的結(jié)構(gòu)基礎上,桶形上殼壁12包括第一至第四外殼板121-124,第一至第四外殼板121-124依次連接圍成矩形桶狀體,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一個第一定位筋1211,在第二外殼板122的內(nèi)側(cè)設有一個第二定位筋1221,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一個第三定位筋1231,在第四外殼板124的內(nèi)側(cè)設有一個第四定位筋1241 。下面結(jié)合圖9-11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第一實施例的按品字形分布裝上的電流互感器后的下層腔體IX的裝配結(jié)構(gòu)。圖9是雙層殼體的下層腔體IX的結(jié)構(gòu)立體示意圖,圖中示出了安裝三個電流互感器的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成品字形分布,圖中所示的下層腔體IX內(nèi)未裝電流互感器。圖10示出了品字形分布的電流互感器在雙層殼體的下層腔體IX的裝配結(jié)構(gòu)。圖11是圖9所示的按品字形分布裝上的電流互感器后的下層腔體IX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中所示為未安裝上底板的狀況。參見圖9至11,雙層殼體的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
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橫向內(nèi)筋135、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其中由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隔板座11組成下層腔體IX,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1301是由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橫向內(nèi)筋135、第一外殼壁131、第四外殼壁134和隔板座11圍成,即由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1301。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1302是由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橫向內(nèi)筋135、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圍成,即由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 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1302。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1303是由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橫向內(nèi)筋135、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隔板座11圍成,即由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1303。所述的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在隔板座11上呈品字形分布,并且設置在隔板座11的與上層腔體IS和下層腔體IX共同相交的部位處的三個通孔If、lk、Iz分別設置在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的隔板座11上。兩個第一定位凸起13f設在第一空腔1301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一電流互感器31安裝在第一定位凸起13f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兩個第二定位凸起13k設在第二空腔1302內(nèi)的第三外殼壁133上,第二電流互感器32安裝在第二定位凸起13k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兩個第三定位凸起13z設在第三空腔1303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三電流互感器33安裝在第三定位凸起13z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如果將第一定位凸起13f、第二定位凸起13k、第三定位凸起13z減少為一個,也能起到定位功能。每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包括二次線圈組件311或321或331、第一導電排LI或L2或L3、第二導電排Tl或T2或T3和三個連接螺釘310。每個二次線圈組件311或321或331包括一個通常設置在支架上的穿芯孔3L1、3L2、3L3,每個第一導電排LI或L2或L3設有一個第一螺釘孔Lll或L21或L31,每個第二導電排Tl或T2或T3設有一個第二螺釘孔Tll或T21或T31。雙層殼體I的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三外殼壁133上設有三個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13L2、13L3,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一外殼壁131上設有三個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T1、13T2、13T3。第二導電排Tl穿過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1、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一導電排LI穿過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二導電排Tl重疊,連接螺釘310通過第一螺釘孔LI I、第二螺釘孔Tll將第一導電排LI與第二導電排Tl固定連接。同理,第一導電排L2穿過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2、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二導電排Τ2穿過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一導電排L2重疊,連接螺釘310通過第一螺釘孔L21、第二螺釘孔T21將第一導電排L2與第二導電排T2固定連接。第二導電排T3穿過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T3、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一導電排L3穿過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二導電排T3重疊,連接螺釘310通過第一螺釘孔L31、第二螺釘孔T31將第一導電排LI與第二導電排Tl固定連接。圖9至1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特點是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成品字分布,優(yōu)點是能縮小產(chǎn)品的體積,產(chǎn)品的長、寬、高比例協(xié)調(diào)。顯然,也可將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布置成可簡化桶形下殼壁13和下腔體IX的結(jié)構(gòu)的一字形或其他形。下面以一字形分布為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的第二實施例。雙層殼體I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和圖1_8中未不出的第五和第六豎向內(nèi)筋;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雙層殼體I的隔板座11組成下層腔體IX,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
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由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
11一起組成,并且將上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在隔板座11上成一字形分布,位于隔板座11的與上層腔體IS和下層腔體IX共同相交的部位處的三個通孔lf、lk、lz分別設置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的隔板座11上。
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包括熱脫扣器(2)和帶有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電流互感器部件(3),熱脫扣器(2)包括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常閉觸頭(223)和常開觸頭(2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還包括 一個雙層殼體(I),它是由橫向伸展的隔板座(11)、縱向伸展的桶形上殼壁(12)和桶形下殼壁(13)構(gòu)成的整體件,其中隔板座(11)與桶形上殼壁(12) —體成形并構(gòu)成上層腔體(IS),隔板座(11)與桶形下殼壁(13) —體成形并構(gòu)成下層腔體(IX),所述熱脫扣器(2)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三個電流互感器(31、32、33)安裝在下層腔體(IX)內(nèi);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各有兩條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在隔板座(11)與上層腔體(IS)和下層腔體(IX)共同相交的部位設有通孔,以使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從下層腔體(IX)穿過所述通孔進入上層腔體(IS); 上層腔體(IS)內(nèi)設有L側(cè)接線裝置(6)和T側(cè)接線裝置(7),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的L側(cè)引線通過L側(cè)接線裝置(6)與對應的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一條引線連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的T側(cè)引線通過T側(cè)接線裝置(7)與對應的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另一條引線連接; 面板(4)和底板(5),所述面板(4)通過連接結(jié)構(gòu)(42)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并將熱脫扣器(2)、L側(cè)接線裝置(6)、T側(cè)接線裝置(7)、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32、33)的二次線圈的引線(31a、31b、32a、32b、33a、33b)全部封閉在上層腔體(IS)內(nèi),所述熱過載繼電器的接線端子(95、96、97、98)通過面板(4)上的窗口(41)伸出上層腔體(IS)外;底板(5)通過其上設有的螺釘連接結(jié)構(gòu)(51)與桶形下殼壁(13)固定連接,并將電流互感器部件(3)全部封閉在雙層殼體(I)的下層腔體(IX)內(nèi)。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由第一外殼板(121)、第二外殼板(122)、第三外殼板(123)和第四外殼板(124)依次連接圍成矩形桶狀體,并且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定位筋(1211),在第二外殼板(122)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定位筋(1221),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三定位筋(1231),在第四外殼板(124)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一個第四定位筋(1241)。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桶形上殼壁(12)的第一外殼板(121)按靠向T側(cè)接線裝置(7)設置,第三外殼板(123)按靠向L側(cè)接線裝置(6)設置; 在第一外殼板(121)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兩條T側(cè)相間隔離板(1203),在第三外殼板(123)的內(nèi)側(cè)設有至少兩條L側(cè)相間隔離板(1202); 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一凹口(1210),在第一外殼板(121)上的對著T側(cè)接線裝置(7)的位置設有第二凹口(1230);所述的面板(4)上設有與第一凹口(1210)相配合的第一舌蓋(401)、與第二凹口(1230)相配合的第二舌蓋(402),面板(4)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到位后,第一舌蓋(401)、第二舌蓋(402)分別與第一凹口(1210)、第二凹口 (1230)扣合。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第五豎向內(nèi)筋和第六豎向內(nèi)筋;由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2、133、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隔板座(11)組成下層腔體(IX);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由第五豎向內(nèi)筋、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由第六豎向內(nèi)筋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并且所述的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在隔板座(11)上成一字形分布;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的隔板座(11)上。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雙層殼體(I)的桶形下殼壁(13)包括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第三外殼壁(133)、第四外殼壁(134)、橫向內(nèi)筋(135)、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和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所述的下層腔體(IX)是由第一至第四外殼壁(131、132、133、134)圍成的桶形體與隔板座(11)組成;容納安裝第一電流互感器(31)的第一空腔(1301)由第一豎向內(nèi)筋(136)、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四外殼壁(134)、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二電流互感器(32)的第二空腔(1302)由第三豎向內(nèi)筋(138)、第四豎向內(nèi)筋(139)、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三外殼壁(133)、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容納安裝第三電流互感器(33)的第三空腔(1303)由第二豎向內(nèi)筋(137)、橫向內(nèi)筋(135)在下層腔體(IX)內(nèi)的分隔并與第一外殼壁(131)、第二外殼壁(132)、隔板座(11) 一起組成,并且所述的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在隔板座(11)上成品字形分布;所述通孔形成在第一空腔(1301)、第二空腔(1302)、第三空腔(1303)的隔板座(11)上。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電流互感器部件(3)中第一、第二、第三電流互感器(31、或32、或33)均包括二次線圈組件(311、321、331)、第一導電排(L1、L2、L3)、第二導電排(T1、T2、T3)和連接螺釘(310),每個二次線圈組件(311、321、331)設有一個穿芯孔(3L1、3L2、3L3),每個第一導電排(L1、L2、L3)設有至少一個第一螺釘孔(L11、L21、L31),每個第二導電排(T1、T2、T3)設有至少一個第二螺釘孔(Τ11、Τ21、Τ31); 所述的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三外殼壁(133)上設有三個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13L2U3L3),桶形下殼壁(13)的第一外殼壁(131)上設有三個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1、13T2U3T3); 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l)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Τ1)、第一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I)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1)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一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l)重疊;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2)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2)、第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2)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T2)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二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2)重疊; 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3)穿過對應的第二導電排安裝孔(13T3)、第三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組件的穿芯孔(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一導電排(L3)穿過對應的第一導電排安裝孔(13L3)后伸入到下層腔體(IX)內(nèi)并與第三電流互感器的第二導電排(T3)重疊; 所述三個電流互感器的連接螺釘(310)分別通過各自電流互感器(31、32、33)的第一螺釘孔(L11、L21、L31)、第二螺釘孔(T11、T21、T31)將各自電流互感器(31、32、33)的第一導電排(L1、L2、L3)、第二導電排(T1、T2、T3)固定連接。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個第一定位凸起(13f)設在所述第一空腔(1301)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一電流互感器(31)安裝在第一定位凸起(13f)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至少一個第二定位凸起(13k)設在所述第二空腔(1302)內(nèi)的第三外殼壁(133)上,第二電流互感器(32)安裝在第二定位凸起(13k)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至少一個第三定位凸起(13z)設在所述第三空腔(1303)內(nèi)的第一外殼壁(131)上,第三電流互感器(33)安裝在第三定位凸起(13z)與橫向內(nèi)筋(135)之間并被定位。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L側(cè)接線裝置(6)的每相接線組件(61,或62,或63)分別包括第一壓線板(601)、第一螺釘(602)和第一連接板(603); 每個第一壓線板¢01)上設有第一通孔,第一螺釘¢02)穿過第一通孔后與設在第一連接板(603)上的第一螺孔螺紋連接,并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a、32a、33a)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一壓線板(601)與第一連接板(603)之間; 第一連接板(603)安裝在雙層殼體(I)的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固定筋(1201)上;或者第一連接板(603)安裝在位于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上。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T側(cè)接線裝置(7)的每個接線組件(71,或72,或73)分別包括第二壓線板(701)、第二螺釘(702)和第二連接板(703);每個第二壓線板(701)上設有第二通孔,第二螺釘(702)穿過第二通孔后與設在第二連接板(703)上的第二螺孔螺紋連接; 各相的第二連接板(703)分別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2b或212b或213b)連接,通過第二螺釘(702)將各相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分別壓緊在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或者,通過第二螺釘(702)將所在相的電熱裝置的T側(cè)引線(211b或212b或213b)和所在相的電流互感器的引線(31b或32b或33b)同時壓緊在所在相的第二壓線板(701)與第二連接板(703)之間; 第二連接板(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熱脫扣器(2)的罩殼(20)上的隔離板(2051)上;或者第二連接板(703)安裝在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筋板上。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面板⑷的連接結(jié)構(gòu)(42)包括設置在面板⑷上的搭鉤(42)和雙層殼體(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卡孔(125),搭鉤(42)與卡孔(125)卡扣配合,將面板(4)與桶形上殼壁(12)固定連接。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熱脫扣器(2)包括與底座(200)固定連接的罩殼(20),第一、第二、第三電熱裝置(211、212、213)、脫扣機構(gòu)(221)、觸頭轉(zhuǎn)換機構(gòu)(222)、常閉觸頭(223)、常開觸頭(224)分別安裝在罩殼(20)上或罩殼(20)內(nèi)的底座(200)上,且三個電熱裝置(211、212、213)的L側(cè)引線(211a、212a、213a)和T側(cè)引線(211b、212b、213b)分別從罩殼(20)上伸出; 所述的罩殼(20)包括第一至第五殼壁(201、202、203、204、205),其中第一殼壁(201)、第二殼壁(202)、第三殼壁(203)、第四殼壁(204)分別與上層腔體(IS)內(nèi)的桶形上殼壁(12)上的第一定位筋(1211)、第二定位筋(1221)、第三定位筋(1231)、第四定位筋(1241)接觸并被定位,底座(200)與隔板座(11)接觸并被定位,第五殼壁(205)與面板(4)接觸并被定位。
專利摘要帶電流互感器的熱過載繼電器,其整體雙層殼體由橫向伸展的隔板座和縱向伸展的桶形上下殼壁構(gòu)成,熱脫扣器裝在其上層腔體內(nèi),三電流互感器裝在下層腔體內(nèi),每個電流互感器二次的兩引線從下層腔體穿過設在隔板座與上下層腔體共同相交的部位的通孔進入上層腔體。該繼電器還包括設置在上層腔體內(nèi)的L和T側(cè)接線裝置,每個電熱裝置的L側(cè)引線通過L側(cè)接線組件與對應電流互感器一引線連接,其T側(cè)引線通過T側(cè)接線組件與對應電流互感器另一引線連接。繼電器面板與桶形上殼壁固定連接,并將各裝置及其引線全部封閉在上層腔體內(nèi),僅端子通過面板上的窗口伸出上層腔體外,底板用于將電流互感器部件全部封閉在雙層殼體的下層腔體內(nèi)。
文檔編號H01H71/02GK202816831SQ20122016434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4月17日
發(fā)明者何化敏, 李偉 申請人:上海諾雅克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