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屏蔽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147180閱讀:2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屏蔽連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屏蔽連接器。
背景技術
具備接地的屏蔽部件(殼(shell))的屏蔽連接器(shield connector)被眾所周知(例如,專利文獻I)。在此種屏蔽連接器中,該屏蔽連接器及配對連接器都通過在保持接觸器(端子)的外罩(housing)安裝屏蔽部件,經由屏蔽部件將噪聲引入接地部。此外,在連接器中,最好防止在配對連接器、其它的異物等帶電物體接近時可能產生的對接觸器的靜電放電(electro-static discharge),保護接觸器連接的電路部。為此,采用如下方法:朝著配對連接器等接近的一側,將接地的金屬體配置在接觸器的前方,使得對該金屬體進行靜電放電。專利文獻I的屏蔽連接器,具備保持接觸器的樹脂制的外罩、由收納外罩的金屬板構成的屏蔽盒(shield case),屏蔽盒與接地部連接。該屏蔽盒是用于噪聲對策的部件,并且還作為用于對接觸器的靜電放電對策的部件(上述金屬體)起作用。在該專利文獻I中,多個接觸器排列成多列,考慮到當該接觸器列的間隔大時,對接觸器而非屏蔽盒放電的可能性增大,在分別配置在兩個嵌合凹部的接觸器列之間,與屏蔽盒的前面(嵌合面)一體地設置有橋接部(bridge)。通過這樣地兩端和屏蔽盒相連的該橋接部,使放電電流流入接地部。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13131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近年來,例如在用于汽車搭載的通信設備的屏蔽連接器中,對提高通信質量、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希望充分抑制從設備朝向外部的噪聲的產生以及來自外部設備的噪聲的影響,并且更切實地防止在連接器插拔時等情況下對接觸器的靜電放電。為滿足此需求,單單像專利文獻I那樣將外罩收納進屏蔽盒或者在嵌合面設置橋接部是不夠的,希望通過設置使屏蔽部件和配對連接器的屏蔽部件接觸的接觸結構而確保高的屏蔽性能。作為該接觸結構,例如有懸臂彈簧式的接觸件。圖9 (A)所示的屏蔽連接器7具備具有一個嵌合凹部85并保持接觸器84的外罩80、以及以覆蓋外罩80的外周面的方式設置的由導電性材料構成的屏蔽殼81。將屏蔽殼81的兩側面部向內側切開立起的部分是作為懸臂彈簧的接觸件82。該接觸件82是用來通過和配對連接器的屏蔽部件接觸而電氣地連接,經由屏蔽殼81將噪聲流入接地部的部件,并且還是用來通過延伸至接觸器84的前端的前方,防止對接觸器84的靜電放電的部件。但是,由于有時在一個屏蔽連接器也需要2個以上的嵌合凹部,本發(fā)明人進行了如下的研究。首先,和圖9(A)同樣,當以覆蓋外罩80的外周面的方式設置屏蔽殼81時,成為圖9 (B)所示屏蔽連接器8那樣的方式。即,屏蔽連接器8具備具有2個嵌合凹部85A、85B的外罩80、以及屏蔽殼81。在該圖9 (B)的方式中,嵌合凹部85A、85B的數(shù)量越多,接觸件82、82的間隔則比(A)的方式相應地變大。于是,即使來自人體、包含配對連接器而構成的束線(wire harness)等的帶電物體對屏蔽殼81的兩側面附近的接觸器84的放電電流能夠被接觸件82、82捕捉,嵌合凹部85A、85B的邊界附近的接觸器84距接觸件82遠,與接近該嵌合凹部85A、85B的帶電物體和接觸件82的距離相比,該帶電物體和接觸器84的距離變得更小,所以有可能與接觸器84而非與屏蔽殼81短路。在此,為防止和距離接觸件82遠的接觸器84的短路并且確保高屏蔽性能,能夠考慮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間設置形成有面對嵌合凹部85A側的接觸件82的屏蔽壁、以及形成有面對嵌合凹部85B側的接觸件82的屏蔽壁。即,如果通過屏蔽殼81、以及嵌合凹部85A、85B之間的屏蔽壁分別包圍嵌合凹部85A、85B,并且在嵌合凹部85A、85B的邊界也配置接觸件82,則從確保高屏蔽性能、以及更為切實地防止和接觸器84的短路的觀點來看是理
相的
心、U J ο然而,連接器和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間設置的屏蔽壁的厚度以及接觸件的突出寬度相應地大型化。對連接器的省空間化的需求高,該厚度也不能夠忽視。因此,本發(fā)明人在維持滿足既定的屏蔽性能,并且防止和接觸器的短路的靜電放電對策的同時,在謀求小型化的目的上推進研究,從而得到了以下構思: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間,沿著外罩80的前面設置一些金屬片。然而,將該金屬片作為專利文獻I那樣的橋接部時,存在下列擔心的問題。即,如果在屏蔽殼81的兩側面設置接觸件82、82,并且在嵌合凹部85A、85B之間設置橋接部,則為使橋接部不妨礙屏蔽殼81的安裝,從外罩80的前方安裝屏蔽殼81。于是,從嵌合凹部85A、85B的前方端緣開始沿著側壁內面,需要使接觸件82、82通過的孔。由于此種孔的形成,有外罩的強度不足的風險。本發(fā)明基于此種課題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采取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并防止和接觸器的短路的靜電放電對策而且能夠在確保外罩強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小型化的屏蔽連接器。本發(fā)明的屏蔽連接器包含具備和屏蔽連接器分體的邊界片的第一方式、以及具備和屏蔽連接器一體的邊界片的第二方式。第一方式具備:絕緣性的外罩,具有分別嵌合配對連接器的多個嵌合凹部;導電性部件,安裝于外罩。外罩具有:外罩主體,具有保持接觸器的基部和從基部立起的周壁部;以及邊界部,通過分割周壁部的內部空間而形成多個嵌合凹部。導電性部件具有:屏蔽殼,設置于外罩主體的外周;用于靜電放電對策的邊界片,和屏蔽殼分體,并且設置于邊界部。屏蔽殼具有與在多個嵌合凹部之中,和兩端的嵌合凹部的一個嵌合的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以及與和另一個嵌合的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在該屏蔽連接器中,若以周壁部的頂端側、和配對連接器嵌合的一側為前,以基部側為后,則接觸件的前端分別位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而且,邊界片具有沿著在邊界部中面對配對連接器的面(以下,將該面適當?shù)胤Q為“前面”)延伸,并且位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的相對部、以及和相對部的至少一個端部連續(xù)并和屏蔽殼接觸導通的接觸部。
根據(jù)該第一方式,通過在外罩的外周設置屏蔽殼,同時在屏蔽殼形成有和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從而能夠經由屏蔽殼切實地將噪聲引入接地部,因此能夠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此外,屏蔽殼的接觸件的前端位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進而,邊界片的相對部也位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從而能夠防止對包含距離屏蔽殼的接觸件遠、嵌合凹部的邊界附近的接觸器在內的各接觸器的靜電放電。即,正要從配對連接器、異物等帶電物體向接觸器流動的放電電流在接觸器的前方和接觸件及邊界片短路,因此能夠將和接觸器的短路防患于未然。在此,若邊界片是沿著邊界部的前面而延伸的、比邊界部細的導電性部件則足夠,因此能夠將屏蔽連接器在嵌合凹部排列的方向(寬度方向)進行小型化。在此之上,通過邊界片和屏蔽殼分體形成,屏蔽殼組裝于外罩主體的方向和邊界片組裝于外罩的邊界部的方向不需要一致,因此,例如能夠采用將屏蔽殼從基部側(后方偵D組裝于外罩主體,而將邊界片從周壁的頂端側(前側)組裝于邊界部的結構。S卩,能夠采用將屏蔽殼從后方安裝(組裝)于外罩,而邊界片不會成為障礙的結構。因此,和專利文獻I那樣在屏蔽殼的前端部設置橋接部的情況不同,在安裝屏蔽殼時使接觸件通過的孔從基部側沿著周壁部的內壁而形成,不在周壁部的頂端側形成。由此,能夠確保外罩的強度。此外,在采用從和在基部上嵌合凹部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安裝屏蔽殼的結構時,像專利文獻I那樣地具備和屏蔽殼一體的橋接部的屏蔽連接器將導致和橋接部的厚度的量以及安裝所需要的空隙的量的大型化。與此相對,本發(fā)明的屏蔽連接器中,將邊界片的相對部組裝于邊界部的前面的方向也可以不是和將屏蔽殼組裝于外罩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所以即使在如上所述地將屏蔽殼從和在基部上嵌合凹部排列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安裝于外罩的情況下,為使相對部在該安裝時不成為障礙,相對部需要位于邊界部(外罩)的前端的前方。因此,能夠和外罩的前面齊平面地或者從外罩的前面向后側偏移而配置邊界片的相對部。由此能夠謀求屏蔽連接器的小型化。在第一方式中,優(yōu)選邊界片的接觸部在屏蔽殼和周壁部之間被夾持而彈性變形,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和屏蔽殼接觸導通。在該結構中,在將邊界片的接觸部配置于外罩主體的周壁部的外周側之后,通過在外罩主體以及接觸部的外側安裝屏蔽殼,或者在外罩主體安裝屏蔽殼之后,在周壁部和屏蔽殼之間插入接觸部,從而接觸部和屏蔽殼接觸導通。即,僅將屏蔽殼安裝于外罩,即可以使邊界片和屏蔽殼接觸導通,所以和在屏蔽殼的安裝之外另行使邊界片和屏蔽殼接觸導通的情況相比,不會增加工時。此外,位于屏蔽殼和周壁部之間的接觸部不在屏蔽連接器的外部露出,因此易于維持導通質量。而且,因為利用彈性力使其接觸導通,所以不需要用于導通邊界片和屏蔽殼的專用部件(例如導電性粘接劑、引線)。第二方式和上述第一方式同樣地具備:絕緣性的外罩,具有分別嵌合配對連接器的多個嵌合凹部;導電性部件,安裝于外罩。外罩具有:外罩主體,具有保持接觸器的基部和從基部立起的周壁部;以及邊界部,通過分割周壁部的內部空間而形成多個嵌合凹部。此外導電性部件具有:屏蔽殼,設置于外罩主體的外周;用于靜電放電對策的邊界片,設置于邊界部。進而,屏蔽殼具有與在多個嵌合凹部之中,和兩端的嵌合凹部的一個嵌合的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以及與和另一個嵌合的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在該屏蔽連接器中,若以周壁部的頂端側、和配對連接器嵌合的一側為前,以基部側為后,則接觸件的前端分別位于所述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而且,邊界片具有沿著在邊界部中面對配對連接器的面(前面)延伸,并且位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的相對部。但是,第二方式的邊界片在和屏蔽殼成為一體這一點上,與第一方式不同。此外,第二方式的邊界片的相對部的僅一個端部和屏蔽殼連續(xù)。即,相對部的另一端部和屏蔽殼分離。從而,如果將屏蔽殼安裝于外罩時以相對部的一個端部為支點而使另一端側在從邊界部的前面分離的方向變形,或者將以朝向屏蔽殼的前端的前方而延伸的方式形成的邊界片以在屏蔽殼的安裝后沿著邊界片邊界部的前面的方式彎折以構成相對部,則和第一方式同樣地,邊界片不會成為屏蔽殼安裝的障礙。該第二方式的相對部也能夠和外罩的前面齊平面地或者從外罩的前面向后側偏移而配置。由該第二方式也能夠得到和由上述第一方式得到的效果同樣的效果。在此之上,通過邊界片和屏蔽連接器一體地形成,部件件數(shù)減少至比第一形態(tài)更小,因此有助于削減成本。此外,邊界片和屏蔽殼一體地形成,因此與邊界片和屏蔽殼的導通是通過彈性力而達到的接觸導通的第一屏蔽連接器相比,能夠長期維持導通質量,并且具有不會產生因接觸電阻導致的發(fā)熱的優(yōu)點。在第一方式及第二方式中,優(yōu)選在相對部其延伸方向的一部分以在基部和與保持接觸器的保持區(qū)域的大致中央正交的線交叉的方式配置。在本發(fā)明中,如上所述地相對部配置于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在此之上,相對部的延伸方向的一部分配置于從保持區(qū)域向前方延伸的接觸器的前端附近。由此,當配對連接器等帶電物體接近嵌合凹部之際,在該帶電物體中可能放電的路徑的起點(放電路徑起點)和相對部的距離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比放電路徑起點和接觸器的距離小。通過這樣相對部比接觸器相對于放電路徑起點更近,能夠利用邊界片捕捉放電電流,避免對接觸器的放電。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如上述那樣配置相對部,能夠有效地防止對接觸器的放電。進而,相對部通過將從其一端開始延伸的范圍限制在與和保持區(qū)域的大致中央正交的線交叉的位置附近為止,從而如果將該位置附近作為相對部的端部,則能得到充分防止靜電放電的效果,通過不使相對部延伸出至更前,從而和在屏蔽殼架設橋接部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xiàn)輕量化。在第一方式及第二方式中,優(yōu)選屏蔽連接器由沿著包含嵌合凹部排列的方向的面而配置的電路基板進行支持。通過上述小型化,能夠減小屏蔽連接器在電路基板上的占有空間。由此,在屏蔽連接器的附近形成的電路圖案等的布局自由度也得到提高。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屏蔽連接器,采取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并防止和接觸器的短路的靜電放電對策而且能夠在確保外罩強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小型化。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的屏蔽連接器的立體 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的正面 圖3是圖2的II1-1II線向視 圖4是圖2的IV -1V線向視 圖5是屏蔽殼以及邊界片的立體 圖6是表示外部的帶電物體和邊界片或側面接觸件的短路路徑的示意 圖7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屏蔽連接器的立體 圖8是圖7的IX _ IX線向視 圖9中,(A)是具有I個嵌合凹部的屏蔽連接器的立體圖;(B)是具有2個嵌合凹部的屏蔽連接器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詳細地說明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
如圖1 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10具備保持多個接觸器11的外罩20、以及安裝于外罩20的導電性部件30。該屏蔽連接器10被電路基板S (圖1中圖示)支持。外罩20如圖1、圖3所示,具有朝向嵌合后述配對連接器90 (圖6)的一側而開口的長方體箱狀的外罩主體21、以及邊界部22。該外罩20為絕緣性的樹脂一體成形部件。外罩主體21具有保持接觸器11的板狀的基部23、以及從基部23的周緣立起的截面為長方形狀的筒狀的周壁部24。邊界部22在周壁部24的彼此相對的長邊24A、24A的中央,沿著連結這些長邊24A、24A的方向而形成。該邊界部22具有和側面部27、28相等的厚度。而且,周壁部24的內部空間被邊界部22區(qū)劃,從而夾著邊界部22形成有2個嵌合凹部20A、20B。這些嵌合凹部20A、20B分別嵌合配對連接器90。以下,以和基部23的表面正交的方向為前后方向,以周壁部24的頂端側為前,以基部23側為后進行說明。在該外罩20形成有分別插入均為后述的側面接觸件371、372以及邊界片40的側面孔271、281以及邊界槽220。以下講述這些側面孔271、281以及邊界槽220的具體結構?;?3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在和電路基板S垂直的面內,并且具有插入接觸器11的孔231。周壁部24具有沿著電路基板S配置的下表面部25、和下表面部25相對的上表面部26、以及和下表面部25及上表面部26正交的側面部27、28。在上表面部26的上側的面的長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如圖4所示地從前端部26F開始延伸至后端部262的近處、構成邊界槽220的一部分的上表面槽261。此外,在嵌合凹部20A、20B內,在上表面部26的和下表面25的相對面,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條262,例如為各兩個。雖然省略圖示,但在配對連接器90形成有插入該突條262的槽。這些突條262及槽具有作為在連接器嵌合時的引導部的功能。此外,優(yōu)選這些突條262以及槽在它們形成的嵌合凹部20A (或者20B)、以及其相鄰的嵌合凹部20B(或者20A)相互地改變它們的形狀、位置。由此,能夠防止配對連接器90與和應該嵌合的嵌合凹部不同的其他嵌合凹部誤嵌合。側面部27如圖1、圖3所示,具有在厚度方向(連結外罩20的外側和內側的方向)貫通的側面孔271。該側面孔271在從側面部27的后端開始至前端附近為止的范圍形成。此外,側面孔271具有在基部23側開口的孔入口 E (圖3)??兹肟?E的寬度設定為能夠插入后述的側面接觸件371的前端30F的尺寸。另一個側面部28也具有和上述側面孔271同樣地形成的側面孔281。邊界部22如圖1所示,在面對配對連接器90的面即前面22F,具有從和上述上表面槽261相連的一端開始朝向下方延伸的前面槽221。邊界槽220包含該前面槽221和上表面槽261而構成。如圖4所示,在前面槽221的下端部的前面22F的稍微偏里側,形成有進一步向下方延伸、保持邊界片40的下端的保持孔223。嵌合凹部20A、20B分別配置有預定根數(shù)的接觸器11。由分別配置于嵌合凹部20A、20B的接觸器11組成的各接觸器群G如圖2所示,配置于嵌合凹部20A、20B的上下方向中央部。接觸器11的前端側111如圖4所示,在外罩20的內側在前后方向延伸。接觸器11的后端側112在外罩20的外側彎曲,和電路基板S電連接。接下來,由金屬板的沖切、彎折而形成的導電性部件30具有:屏蔽殼31,設置于外罩20的外周;用于靜電放電對策的邊界片40,沿著邊界部22而延伸。屏蔽殼31具有沿著基部23的屏蔽后面部33、沿著上表面部26的屏蔽上表面部36、沿著側面部27、28而和配對屏蔽部件92接觸的屏蔽側面部37、38以及支持下表面部25的多個支持片35。該屏蔽殼31如圖4所示,以其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外罩主體21大的方式形成。該屏蔽殼31以其前端31F和外罩主體21的前端21F的位置大概一致的方式進行安裝,因此屏蔽后面部33位于基部23的后側。該基部23和屏蔽后面部33之間配置有接觸器11的后端側112。一個屏蔽側面部37如圖5所示,具有構成屏蔽殼31的金屬板的切開立起片即側面接觸件371。側面接觸件371具有和屏蔽側面部37連續(xù)的支持端371A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后端)、以及和配對屏蔽部件92接觸的自由端371B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前端),是懸臂彈簧。該側面接觸件371從支持端371A開始沿著屏蔽側面部37向前方延伸,在其前端側具有向嵌合凹部20A內突出地彎折為山形的接點部C。如圖3所示,接點部C的前端30F比接觸器11的前端IlF向前方突出。另一個屏蔽側面部38具有和上述側面接觸件371同樣地形成的側面接觸件381。此外,這些側面接觸件371、381沿著側面部27、28而不是下表面部25及上表面部26而配置,從而抑制了屏蔽連接器10的從電路基板S開始的高度。此外,在屏蔽側面部37、38分別形成有以和設置于電路基板S的未圖示的接地端子電連接的狀態(tài)固定于電路基板S的突起375、385。接地端子將收納電路基板S及屏蔽連接器10的設備框體等接地。由此,導電性部件30屏蔽外部電場(或者電磁場)。邊界片40以成近似L字狀彎曲并且容納在邊界槽220的寬度內的方式較細(寬度窄)地形成。該邊界片40具有其一端、和配對連接器90相對的相對部41、和相對部41正交的另一端側、被夾持在屏蔽上表面部36和上表面部26之間的夾持部(接觸部)42。
此外,邊界片40在本實施方式中由從金屬板的沖切、以及彎折而形成。該邊界片40細,在成為材料的金屬板上的占有面積小,因而能夠使用和屏蔽殼31同樣的金屬板而形成。即,在成為屏蔽殼31的材料的金屬板上,在形成屏蔽殼31的區(qū)域周圍的空間,將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同時沖切即可。但是,邊界片40也可以不是由金屬板構成,例如能夠由金屬線狀的線材等任意的素材而構成。相對部41沿著邊界部22中的和配對連接器90的前面22F (圖1)而在上下方向延伸,配置于前面槽221內。此外,相對部41具有插入保持孔223 (圖4)的被保持部411。在被保持部411的寬度方向兩側分別形成有卡止于保持孔223的內壁的多個突起411A。該相對部41在本實施方式中和邊界部22的前面22F成為齊平面,在屏蔽連接器10中位于最前側。而且,相對部41如圖2、圖4所示,從外罩20的上端開始,延伸至嵌合凹部20A、20B的上下高度的一半左右,未到達下表面部25。相對部41的一個端部即下端部41D位于各接觸器群G的上下方向中央。S卩,下端部41D以和在基部23中保持接觸器11的保持區(qū)域232的大致中央正交的直線L交叉的方式配置,由此,下端部41D配置于各接觸器11的前端HF的附近。包含該下端部41D,在能夠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的充分必要的范圍形成相對部41。夾持部42如圖4所示,和相對部41的上端部連續(xù),朝向后方延伸,配置于上表面槽261內。在夾持部42的長度方向中央,形成有向上側成為凸狀地彎曲的接點部421。該接點部421和屏蔽上表面部36的背側接觸而電連接。組裝以上說明的屏蔽連接器10時,首先對安裝有接觸器11的外罩20,從上方安裝邊界片40。具體而言,將邊界片40的被保持部411插入保持孔223,并且將邊界片40的相對部41以及夾持部42配置于邊界槽220內。在此狀態(tài)下,將外罩20及邊界片40插入配置于外罩20后方的屏蔽殼31的內部。于是,在屏蔽上表面部36和上表面部26之間,夾持部42在上表面槽261的深度方向彈性變形而成為壓縮狀態(tài),并利用其彈簧力(反彈力)將接點部421頂在屏蔽殼31,因此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電氣性地接觸導通。而且,側面接觸件371、381分別沿著側面部27、28而配置,并且,如圖3所示,其前端30F比接觸器11的前端IlF向前方突出。導電性部件30的安裝完畢后,將屏蔽連接器10載置于電路基板S,將屏蔽殼31的突起375、385和電路基板S的接地端子連接,并且將接觸器11和電路基板S上的各端子通過焊錫等連接。通過以上步驟,屏蔽連接器10的組裝完成。和屏蔽連接器10嵌合的配對連接器90如圖6所示,具備外罩91、以及收納于外罩91內的配對屏蔽部件92。配對屏蔽部件92例如和對和配對連接器90的未圖示的接觸器連接的電纜的芯線進行被覆的金屬編織管接觸導通。該配對屏蔽部件92的側面92A從形成在外罩91的側壁的狹縫911露出于外罩91的外部。接下來,說明導電性部件30的作用。如圖6所示地使配對連接器90朝向屏蔽連接器10的嵌合凹部20A接近時,首先,邊界片40的相對部41接近配對連接器90中和屏蔽連接器10的相對面90F。進而將配對連接器90朝向嵌合凹部20A的里側移動時,側面接觸件371的前端30F接近配對屏蔽部件92的相對面90F,與其后側面92A接觸而電連接。將配對連接器90向內推入,和屏蔽連接器10完全嵌合時,側面接觸件371的接點部C頂住配對屏蔽部件92的側面92A。當配對連接器90像上述那樣接近相對部41時,由配對連接器90、和其接觸器連接的多個電線、設置于該電線的捆扎帶以及固定用的部件等構成的束線、拿著它的手指等帶電物體能夠對相對部41放電。來自上述那樣的帶電物體的電荷(屏蔽連接器10的外部電荷)的放電電流原則上在最短距離放電,因此和配對連接器90和接觸器11的距離相比,對和配對連接器90的距離近的相對部41放電的可能性高。從而,通過對相對部41放電,經由相對部41將放電電流引入電路基板S的接地端子,從而能夠將在接觸器11之中,主要是對邊界部22附近的接觸器11的靜電放電防患于未然。而且通過相對部41如圖4所示地延伸至接觸器群G的上下方向中央,和接觸器11相比,相對部41距可能產生的放電路徑起點P的距離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小。S卩,相對部41通過沿著邊界部22的前面22F而配置,不僅位于接觸器11的前端IlF的前側,而且通過相對部41朝向下方延伸至和各接觸器11的前端IlF近的位置,能夠有效地防止對邊界部22附近的接觸器11的靜電放電。另一方面,當配對屏蔽部件92接近側面接觸件371時,來自束線、拿著它的手指等帶電物體的放電電流由于上述相對配對連接器90的距離的差,可能流入和配對連接器90和接觸器11的距離相比,和配對連接器90距離更近的側面接觸件371。從而,通過對側面 接觸件371放電,經由該側面接觸件371將放電電流弓丨入電路基板S的接地端子,從而能夠將在接觸器11之中,主要是對側面部27附近的接觸器11的靜電放電防患于未然。將配對連接器90嵌合于嵌合凹部20B之際也和上述同樣,配對連接器90在接近接觸器11之前,接近相對部41以及側面接觸件381,從而能夠防止對邊界部22附近的接觸器11的放電以及對側面部27、28附近的接觸器11的放電。從而,能夠防止連接有接觸器11的電路基板S的電路部破損、誤操作。再者,以覆蓋外罩主體21的外周的方式設置有屏蔽殼31,且側面接觸件371、381和配對屏蔽部件92的側面92A接觸,從而能夠經由屏蔽殼31以及配對屏蔽部件92將噪聲切實地引入接地端子。此外,屏蔽連接器10和配對連接器90嵌合時(連接中),或者從屏蔽連接器10拔出配對連接器90時,由于在外罩主體21設置有屏蔽殼31,且側面接觸件371、381的接點部C和配對屏蔽部件92接觸,從而能夠經由屏蔽殼31以及配對屏蔽部件92將噪聲切實地引入接地端子。但是,有時也可能在嵌合凹部20A、20B插入非配對連接器90的異物。該異物帶電時,該異物在和接觸器11的前端IlF接近之前,也和相對部41、側面接觸件371、381的至少任一個接近而靜電放電,從而能夠防止對接觸器11的靜電放電。如上所述,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10,通過將噪聲引入接地端子,能夠充分抑制來自外部設備的噪聲的影響、以及朝向外部設備的噪聲的發(fā)生,所以有助于確保電磁兼容性(EMC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進而,由于采取了防止和接觸器11的短路導致的電路部的破損等的靜電放電對策,能夠提高使用屏蔽連接器10的設備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在嵌合凹部20A、20B之間配置的邊界片40不具有和配對屏蔽部件92的側面92A接觸的接觸件,是容納在邊界部22的厚度內的窄金屬片,所以能夠將屏蔽連接器10在寬度方向(嵌合凹部20A、20B排列的方向)進行小型化。由此,能夠減小屏蔽連接器10在電路基板S上的占有空間。從而,在屏蔽連接器10的附近形成的電路圖案等的布局自由度增加。例如,能夠在因屏蔽連接器10的小型化而產生的空白空間配置圖案。進而,邊界部40的相對部41僅在能夠避免和接觸器11的短路、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的充分必要范圍內形成,未延伸至下表面部25,因此,和形成跨越于上表面部26和下表面部25的橋接部的情況相比能夠進行輕量化。在此之上,通過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分體形成,能夠從和配置相對部41 一側相反的外罩20的后方安裝屏蔽殼31,所以如下所述,能夠確保外罩20的強度。假設,和橋接部同樣地,邊界片40的相對部41的兩端和屏蔽殼31 —體地形成,由于外罩20被分割,因此不能夠從外罩20的后方安裝屏蔽殼31,為使該相對部41不成為安裝屏蔽殼31的障礙,只能從外罩20的前方安裝屏蔽殼31。于是,需要從周壁部24的端緣開始沿著周壁部24的內壁形成用于使側面接觸件371、381通過的孔,由此可能導致外罩20的強度不足。當為確保外罩20的強度而使周壁部24成為厚壁時,則導致屏蔽連接器10的大型化。

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從外罩20的后方安裝屏蔽殼31,用于使側面接觸件371、381通過的側面孔271、281的孔入口 E位于基部23側。即,能夠避免在周壁部24的端緣形成孔,因此能夠確保外罩20的強度而不會招致屏蔽連接器10的大型化。通過確保外罩20的強度,尤其能夠滿足汽車用連接器多有要求的耐翹(口 ^ V )性能。由以上,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10,采取確保屏蔽性能和外罩強度并防止和接觸器的短路的靜電放電對策而且在此之上還能夠實現(xiàn)屏蔽連接器10的小型化以及輕量化。此外,邊界片40的形狀不限于圖5示例的形狀,只要和屏蔽殼31分體且和屏蔽殼31電連接,則能夠采用各種形狀。當屏蔽殼31具有下表面部時,也能夠是夾著相對部41在其兩側連續(xù)有夾持部42的大致C字狀的部件。此外,邊界片40不局限于利用彈簧力(彈性力)和屏蔽殼31接觸導通。例如,也可以是和邊界部40的相對部41的至少一個端部連續(xù)而形成、和屏蔽殼31接觸導通的接觸部通過導電性粘接劑等和屏蔽殼31接合。但是,通過本實施方式的邊界片40的夾持部42那樣利用彈簧力接觸導通,從而不需要導電性粘接劑、引線等導通用部件,在此之上能夠在安裝屏蔽殼31的同時將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接觸導通。進而,接點部421不露出于屏蔽連接器10的外部,因此易于維持導
通質量。〔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參照圖7及圖8說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的屏蔽連接器50。此外,在之后的說明中,對和已經說明的結構同樣的結構付以相同符號,省略或簡化其說明。屏蔽連接器50具備的導電性部件60具有屏蔽殼61、以及和屏蔽殼61 —體地形成的邊界片70。在屏蔽殼61的屏蔽上表面部66,如圖7所示,通過沖切形成有U字狀的切口 661,該切口 661的內側被制成邊界片70。通過將切口 661的內側從前側的基端661A向下側彎曲而和屏蔽上表面部66 —體地形成有邊界片70。邊界片70如圖8所示,具有和基端66IA連續(xù)、折回至基端66IA的前側的折回部72、和折回部72連續(xù)的相對部41。相對部41除了和折回部72連續(xù)這一點之外,和第一實施方式的相對部41同樣地形成。從而,相對部41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從外罩20的上端開始,延伸至嵌合凹部20A、20B的上下高度的一半左右,未到達下表面部25。僅相對部41的上端部(一個端部)41U經由折回部72和屏蔽殼61連續(xù)。此外,形成于外罩20的上表面部26、和前面槽221共同構成邊界槽220的上表面槽265從上表面部26的前端部26F開始延伸至后端部26B。另一方面,外罩20的側面孔27" >281 ;和第一實施方式的側面孔271、281不同,在從側面部27、28的上端開始到側面接觸件371、381的位置為止的范圍形成。組裝屏蔽連接器50時,將屏蔽殼61從上方安裝于外罩20。安裝之際,將支持片35是沿著和側面部37、38的相同面而延伸的狀態(tài)下的屏蔽殼61配置于外罩20的上方,將相對部41的下端和邊界部22的前面槽221的位置對齊,沿著前面槽221而引導相對部41,并且將外罩20插入屏蔽殼61的內側。之后,將支持片35沿著外罩20的下表面部25而彎折。本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50也和第一實施方式的邊界片40同樣地,具備具有相對部41的邊界片70,因此和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能夠防止對接觸器11的靜電放電。此夕卜,利用接地的屏蔽殼61覆蓋外罩20,且屏蔽殼61的側面接觸件371、381和配對屏蔽部件92接觸這一點也和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因此能夠確保屏蔽性能。進而,本實施方式的邊界片70也和邊界片40同樣細,所以能夠將屏蔽連接器50小型化。在此之上,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在邊界部22的前面22F形成的前面槽221配置相對部41,從而能夠將相對部41和邊界部22的前面22F齊平面地配置,因此能夠避免因設置相對部41而使連接器在前后方向大型化。在從外罩20的上方安裝屏蔽殼61的本實施方式中,相對部41的下端不和屏蔽殼61相連,因此能夠從該相對部41下端開始在前面槽221配置相對部41,和前面22F成為齊平面。這在相對部41的兩端和屏蔽殼61 —體時很困難。而且,通過從外罩20的上方安裝屏蔽殼61,和從前方安裝的情況不同,在周壁部24的頂端不形成孔,所以還能夠確保外罩20的強度。并且,根據(jù)本實施方式,以從和電路基板S支持的一側相反(在此為上方)一側將屏蔽殼61安裝于外罩20的方式構成,因此易于滿足將接觸器11裝配于電路基板S表面的圖案時重要的共面性(coplanarity)(端子最下表面的均一性)的要求。即,能夠從上方進行屏蔽殼61對外罩20的安裝狀況微調以滿足共面性。在上述效果之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因為邊界片70和屏蔽殼61 —體地形成,所以和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能夠減少部件件數(shù)。進而,通過邊界片70和屏蔽殼61 —體地形成,和通過彈性力使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接觸導通的第一實施方式相比,能夠長期維持導通質量,并且具有不會產生接觸電阻導致的發(fā)熱的優(yōu)點。此外,邊界片70由于外力被從切口 66的基端661A開始折回的折回部72緩沖,因此是易于處理的方式,但只要和屏蔽殼61—體地連續(xù),能夠采用各種形態(tài)。例如,邊界片70也可以是將屏蔽上表面部66的前端的一部分進一步向前方延伸出的突片向下側彎折的部件。進而,邊界片和屏蔽殼一體地形成的方式如第二實施方式所示,除了從外罩20的上方安裝屏蔽殼61之外,還能夠以從外罩的后方安裝屏蔽殼的方式構成。例如,當相對部41下端不卡止于外罩20時,在將相對部41向前方延伸而不相對折回部72彎折的狀態(tài)下,從外罩20的后方安裝屏蔽殼61,在安裝后,將相對部41朝向下方彎折也可以。適當?shù)貨Q定選擇上述第一、第二實施方式中的任一個。例如,和邊界片70從屏蔽殼61突出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方式相比,邊界片40和屏蔽殼31分體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部件處理更容易時,能夠選擇第一實施方式。但是,以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從外罩20的上方或下方安裝屏蔽殼31,或者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從外罩20的下方安裝屏蔽殼61的方式構成也可以。即使如此,和之前說明的一樣,相對部41不成為安裝的障礙,此外,相對部41配置于前面槽221,因此能夠避免外罩20的大型化。進而,不在周壁部24的頂端形成用于使側面接觸件371、381通過的孔,因此能夠確保外罩20的強度。在此,在假設像橋接部那樣相對部41和屏蔽殼31、61 —體地形成、且從外罩20的上方或者下方安裝屏蔽殼31、61的結構中,屏蔽連接器10、50和該橋接部狀的相對部41的厚度以及安裝所需要的相對部41和邊界部22的前面22F之間的空隙相應地大型化。此外,如上所述,這樣相對部41像橋接部那樣和屏蔽殼31、61 —體地形成時,相對部41成為安裝的障礙,只能從外罩20的前方安裝屏蔽殼31、61,在周壁部24的頂端形成孔,因此會招致外罩20的強度下降。S卩,不采用橋接部,通過具備和屏蔽殼31分體地形成的邊界片40、或者雖然和屏蔽殼61 —體,但相對部41的僅一個端部(上端部41U)(經由夾持部42)和屏蔽殼61連續(xù)的邊界片70,從而不會發(fā)生屏蔽連接器10、50大型化、或者外罩20的強度下降的情況,能夠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而且能夠尋求靜電放電對策,因而能夠達成本發(fā)明的目的。而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保持接觸器11的基部23的朝向垂直于電路基板S,但并不局限于此,本發(fā)明也能夠適用于以基部23和電路基板S平行的方式構成的屏蔽連接器。此外,本發(fā)明的屏蔽連接器并不限定于由電路基板S支持的屏蔽連接器。上述實施方式的屏蔽連接器10、50具備2個嵌合凹部20A、20B,但也能夠具備3個以上的嵌合凹部。同樣在該情況下,通過沿著相鄰的嵌合凹部的邊界部配置邊界部,能夠獲得和上述效果同樣的效果。除上述之外,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主旨,也能夠對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列舉的結構進行取舍選擇,或者適當?shù)刈兏鼮槠渌臉嫵?。符號說明
10、50屏蔽連接器;11接觸器;IlF前端;20外罩;20A、20B嵌合凹部;21外罩主體;22邊界部;22F前面;23基部;24周壁部;25下表面部;26上表面部;26B后端部;26F前端部;27、28側面部;30、60導電性部件;30F前端;31、61屏蔽殼;33屏蔽后面部;35支持片;36屏蔽上表面部;37、38屏蔽側面部;40邊界片;41相對部;41U上端部;41D下端部;42夾持部;66屏蔽上表面部;70邊界片;72折回部;80外罩;81屏蔽殼;82接觸件;84接觸器;85、85A、85B嵌合凹部;90配對連接器;90F相對面;91外罩;92配對屏蔽部件;92A側面;111前端側;112后端側;220邊界槽;221前面槽;223保持孔;231孔;232保持區(qū)域;261、265上表面槽;262突條;265A后端開口;271、281側面孔;371、381側面接觸件;371A支持端;371B自由端;375、385突起;411被保持部;411A突起;421接點部;661A基端;911狹縫;C接點部;E孔入口;G接觸器群;L直線;S電路基板。
權利要求
1.一種屏蔽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備: 絕緣性的外罩,具備分別嵌合于配對連接器的多個嵌合凹部;導電性部件,安裝于所述外罩, 所述外罩具有外罩主體以及邊界部,所述外罩主體具有保持接觸器的基部和從所述基部立起的周壁部,所述邊界部通過分割所述周壁部的內部空間而形成多個所述嵌合凹部,所述導電性部件具有設置于所述外罩主體的外周的屏蔽殼和用于靜電放電對策的邊界片,所述邊界片和所述屏蔽殼分體,并且設置于所述邊界部, 所述屏蔽殼具有與在多個所述嵌合凹部之中,和兩端的所述嵌合凹部的一個嵌合的所述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以及與和另一個嵌合的所述配對連接器的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 若以所述周壁部的頂端側、與所述配對連接器嵌合的一側為前,以所述基部側為后,則所述接觸件的前端分別位于所述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 所述邊界片具有相對部和接觸部,所述相對部在所述邊界部中沿著面對所述配對連接器的面而延伸,并且位于所述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所述接觸部和所述相對部的至少一個端部連續(xù),并和所述屏蔽殼接觸導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連接器,其中所述接觸部在所述屏蔽殼和所述周壁部之間被夾持而彈性變形,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和所述屏蔽殼接觸導通。
3.一種屏蔽連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備: 絕緣性的外罩,具備分別嵌合于配對連接器的多個嵌合凹部;導電性部件,安裝于所述外罩, 所述外罩具有外罩主體以及邊界部,所述外罩主體具有保持接觸器的基部和從所述基部立起的周壁部,所述邊界部通過分割所述周壁部的內部空間而形成多個所述嵌合凹部,所述導電性部件具有設置于所述外罩主體的外周的屏蔽殼和用于靜電放電對策的邊界片,所述邊界片和所述屏蔽殼一體,并且設置于所述邊界部, 所述屏蔽殼具有與在多個所述嵌合凹部之中,和兩端的所述嵌合凹部的一個嵌合的所述配對連接器的所述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以及與和另一個嵌合的所述配對連接器的所述導電性部件接觸的接觸件, 若以所述周壁部的頂端側、與所述配對連接器嵌合的一側為前,以所述基部側為后,則所述接觸件的前端分別位于所述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 所述邊界片具有在所述邊界部中沿著面對所述配對連接器的面而延伸,并且位于所述接觸器的前端的前方的相對部,所述相對部的僅一個端部和所述屏蔽殼連續(xù)。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屏蔽連接器,其中在所述相對部其延伸方向的一部分以在所述基部和與保持所述接觸器的保持區(qū)域的大致中央正交的線交叉的方式配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屏蔽連接器,由沿著包含所述嵌合凹部排列的方向的面而配置的電路基板進行支持。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確保既定的屏蔽性能并采取靜電放電對策、而且能夠在確保外罩強度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小型化的屏蔽連接器。屏蔽連接器(10)的導電性部件(30)具有設置于外罩主體(21)的外周的屏蔽殼(31);和設置于邊界部(22)的邊界片(40)。屏蔽殼(31)在兩側面部(27、28)具有和配對連接器接觸的側面接觸件(371、381)。邊界片(40)具有沿著在邊界部(22)中面對配對連接器(90)的前面(22F)延伸的相對部(41)以及和相對部(41)的至少一個端部連續(xù)并和屏蔽殼(31)接觸導通的夾持部(42)。通過相對部(41)以及側面接觸件(371、381)位于接觸器(11)的前端(11F)的前方,從而采取防靜電放電的對策。
文檔編號H01R13/02GK103151648SQ2012105219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fā)明者永井隆一, 熊本忠史 申請人:泰科電子日本合同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