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鍵盤及其裝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電腦外設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新型結構的鍵盤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筆記本電腦鍵盤按鍵結構其特征是與剪刀腳框架限位柱相連的底板和鍵帽兩端扣位均為一邊卡住,一邊開口式扣位結構,剪刀腳內外框框架之間是軸孔配合,剪刀腳和底板的上卡位結構決定了鍵帽在運動時,剪刀腳其連接在底板和鍵帽的限位柱必須有一邊做橫向運動。這樣的結構決定了在生產(chǎn)裝配時剪刀腳和鍵帽必須明確方向性,生產(chǎn)時裝配效率必然低下,且不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同時,傳統(tǒng)鍵盤的彈性觸動體一般都是粘在導電膜上面,再以烘烤或者紫外線固化這一方式作業(yè),其不易定位,裝配效率低下且返工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鍵盤,以解決傳統(tǒng)鍵盤安裝效率低下的問題,實現(xiàn)鍵盤的自動化裝配。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鍵盤,包括一底板;一導電膜,設于所述底板之上;剪刀腳;彈性觸動體,貫穿設于所述剪刀腳之中;及鍵帽,位于所述彈性觸動體頂端且與所述剪刀腳扣接;在所述導電膜之上還增設有一中板,所述中板上設有多個卡位和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所述剪刀腳連接于所述卡位上,所述彈性觸動體貫穿于所述定位容置孔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夾壓固定;進一步地,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其上設有開口 ;所述剪刀腳上設有與所述中板相連的限位柱和與所述鍵帽相連的連接柱,所述限位柱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連接柱也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鍵帽上設有與所述剪刀腳相連接的扣位,所述扣位以鍵帽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卡位包括一對第一卡扣位和一對第二卡扣位,所述第一卡扣位和所述第二卡扣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或者,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 ; 所述剪刀腳包括由樞軸相連接的內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內框架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相連的第一限位柱和一對與所述鍵帽相連的第一連接柱及供所述彈性觸動體穿過的通孔,所述外框架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相連的第二限位柱和一對與所述鍵帽相連的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連接柱和所述第二連接柱也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進一步地,所述鍵帽上的扣位包括一對第一扣位和一對第二扣位,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以鍵帽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扣位側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豎向開口,或者,所述第一扣位豎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側向開口 ;所述第一扣位與所述第一連接柱相連,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二連接柱相連,或者,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一連接柱相連,所述第一扣位與所述第二連接柱相連。進一步地,所述樞軸為一對,分設于所述內框架中部外側,所述外框架中部內側設有圓孔,所述內框架和外框架通過所述樞軸和所述圓孔嵌套連接;或者,所述內框架中部外側設有圓孔,所述樞軸分設于所述外框架中部內側,所述內框架和外框架通過所述樞軸和所述圓孔嵌套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彈性觸動體為中空結構的硅膠粒,其下端向外設有一凸緣,所述中板上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為一具有臺階結構的沉孔,所述固定彈性觸動體下端的凸緣容置于所述沉孔中。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采用在導電膜上增設一塊帶有多個定位容置孔的中板與底板共同配合固定彈性觸動體的方式,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膠水將彈性觸動體粘在導電膜上,再以烘烤或紫外線固化這一作業(yè)方式,大大節(jié)約了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定位準確可靠;同時,由于鍵帽上的扣位、剪刀腳上的連接柱及限位柱、中板上的卡扣位均呈中心對稱設置,故其裝配時剪刀腳及鍵帽可180°旋轉, 不須分方向,進一步提高鍵盤的裝配效率,方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生產(chǎn)。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所述的鍵盤的裝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所述中板底面朝上置于夾具中;步驟二,將多個所述彈性觸動體放入所述中板的多個定位容置孔中;步驟三,將所述導電膜放在所述中板的底面,再將所述底板放在所述導電膜上后將其鉚合固定;步驟四,將所述剪刀腳的內框架和外框架裝配在一起后置于夾具中,將所述步驟三中裝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使所述中板上的卡位與所述剪刀腳的限位柱位對準,用力推動所述底板,將所有剪刀腳裝配于所述卡位上;步驟五,將所述鍵帽置于夾具中,將所述步驟四中裝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使所述剪刀腳的連接柱位對準所述鍵帽的扣位,推動所述底板,將所有的鍵帽裝配于所述剪刀腳上。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中的鉚合固定為熱熔焊接或者螺釘緊固。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中,所述剪刀腳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轉180°放置。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五中,所述鍵帽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轉180°放置。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裝配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與傳統(tǒng)的鍵盤裝配方法相比,該方法采用增設一中板來固定彈性觸動體,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膠水將彈性觸動體粘在導電膜上,再以烘烤或紫外線固化這一作業(yè)方式,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定位準確可靠;同時剪刀腳可以從中板的上方按入扣位,且剪刀剪、鍵帽安裝均不分方向,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安裝過程中區(qū)分各部件正反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提高鍵盤的裝配效率,節(jié)約人工成本,方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生產(chǎn)。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按鍵的爆炸結構示意圖一;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按鍵的爆炸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按鍵的剖切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的安裝方法中中板和彈性觸動體裝配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的安裝方法中底板、導電膜、中板及彈性觸動體裝配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的安裝方法中剪刀腳裝配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鍵盤的安裝方法中鍵帽裝配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參照圖1、圖2、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按鍵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及剖切圖。所述鍵盤,包括一底板1、一導電膜2、剪刀腳3、彈性觸動體4及鍵帽5,所述導電膜2設于所述底板1之上,所述彈性觸動體4貫穿設于所述剪刀腳3之中,,所述鍵帽5位于所述彈性觸動體4頂端且與所述剪刀腳3扣接;在所述導電膜2之上還增設有一中板6,所述中板6上設有多個卡位和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60,所述剪刀腳3連接于所述卡位上, 所述彈性觸動體4貫穿設于所述定位容置孔60并由所述中板6和所述底板1配合夾壓固定。本實施例提供的鍵盤,采用在導電膜2上增設一塊帶有多個定位容置孔60的中板 6與底板1共同配合固定彈性觸動體4的方式,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膠水將彈性觸動體4粘在導電膜上,再以烘烤或紫外線固化這一作業(yè)方式,大大節(jié)約了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定位準確可靠。進一步地,繼續(xù)參照圖1、圖2,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卡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60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其上設有開口 ;所述剪刀腳3上設有與所述中板6相連的限位柱和與所述鍵帽5相連的連接柱,所述限位柱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連接柱也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鍵帽5上設有與所述剪刀腳3相連接的扣位,所述扣位以鍵帽5 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鍵帽5上的扣位、剪刀腳3上的連接柱及限位柱、中板6上的卡扣位均呈中心對稱設置,其裝配時剪刀腳3及鍵帽5可180°旋轉,不需分方向,進一步提高鍵盤的裝配效率,方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生產(chǎn)。進一步地,請繼續(xù)參照圖1、圖2,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卡位包括一對第一卡扣位61和一對第二卡扣位62,所述第一卡扣位61和所述第二卡扣位61 以所述定位容置孔60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卡扣位61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 在所述第二卡扣位62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具有外小內大的卡緊結構,這樣當連接柱放進后不易脫出,或者,在所述第一卡扣位61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在所述第二卡扣位62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 ;一對卡扣位的開口設于外側,而另一對開口設于上側,方便于安裝時可以先將其他的部件的連接部扣入設于外側的第一開口中,然后再將另外的連接部直接向下按入第二開口中,實現(xiàn)連接且不易脫出;更重要的是,這種開口設計可以實現(xiàn)從上方拆卸和安裝,當某個按鍵出現(xiàn)問題時可以單獨更換,而避免了傳統(tǒng)的鍵盤即使一個鍵盤出現(xiàn)問題維修時也需要將整個鍵盤的底板拆下來,因為傳統(tǒng)的鍵盤的卡扣位沒有設置開口,剪刀腳只能從下方取出,維護極為不便,很多情況是壞了一個按鍵整個鍵盤就報廢了。本方案的開口設置大大降低維修成本,提高鍵盤的整體使用壽命。所述剪刀腳3包括有樞軸313連接的內框架31和外框架32,所述內框架31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6相連的第一限位柱311和一對與所述鍵帽5相連的第一連接柱312及供所述彈性觸動體4穿過的通孔310,所述外框架32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6相連的第二限位柱321和一對與所述鍵帽5相連的第二連接柱322,所述第一限位柱311和第二限位柱321 以所述通孔310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連接柱312和所述第二連接柱322也以所述通孔310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這種中心對稱設置,可以在安裝鍵盤時剪刀腳3和鍵帽5都不需分方向,即便旋轉180°,也能夠很順利地裝配,且不影響鍵盤的功能,這樣就能夠大大提高鍵盤的組裝效率,甚至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減少人工成本。進一步地,再請參照圖1、圖2,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鍵帽 5上的扣位設有一對第一扣位51和一對第二扣位52,所述第一扣位51和所述第二扣位52 以鍵帽5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扣位51側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52豎向開口, 或者,所述第一扣位51豎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52側向開口 ;所述第一扣位51與所述第一連接柱312相連,所述第二扣位52與所述第二連接柱322相連,或者,所述第二扣位52 與所述第一連接柱312相連,所述第一扣位51與所述第二連接柱322相連。由于均成中心對稱設置,鍵帽5和剪刀腳3的連接無論正反均可,減少了再裝配時區(qū)分鍵帽正反的程序, 可以大大節(jié)約裝配時間,并為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提供方便。進一步地,還請參照圖1、圖2,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樞軸 313為一對,分設于所述內框架31中部外側,所述外框架32中部內側設有圓孔323,所述內框架31和外框架32通過所述樞軸313和所述圓孔323嵌套連接;當然,也可以將圓孔323 設于所述內框架31中部外側,將樞軸313分設于所述外框架32的中部內側,所述內框架31 和外框架32再通過樞軸313和圓孔323嵌套連接。在將剪刀腳3安裝于中板6上時也就不需要分方向了。進一步地,請參照圖2,作為本發(fā)明提供的新型鍵盤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彈性觸動體4為中空結構的硅膠粒,其下端向外設有一凸緣41。所述中板6上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4的定位容置孔60為一具有臺階結構的沉孔,所述固定彈性觸動體4下端的凸緣41容置于所述沉孔中。硅膠粒彈性較好,恢復原形較快,作為鍵盤的彈性觸動體,能給使用者較好的手感,其中空結構更進一步利于鍵帽5在敲擊作用下向下運動。設置凸緣41的目的在于通過中板6壓住該凸緣41而將硅膠粒固定住。而這種沉孔設計使得凸緣41容置于其中, 裝配后彈性觸動體4的下端面和中板6的下表面就相平齊了,于是可以減少鍵盤的厚度,使鍵盤變得更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所述的鍵盤的裝配方法,請參見圖4至圖7,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所述中板6底面朝上置于夾具中;因為彈性觸動體4是底端設有一凸緣,上端小,需要將中板6倒過來安放,故將其底面朝上置于夾具中。步驟二,參見圖4,將多個所述彈性觸動體4放入所述中板6的多個定位容置孔中;步驟三,參見圖5,將所述導電膜放在所述中板6的底面,再將所述底板1放在所述導電膜上后將其鉚合固定;傳統(tǒng)的裝配方法是將彈性觸動體4采用AB膠水或UV膠水和導電膜粘在一起,再以烘烤或紫外線固化的工藝使他們牢固,再把導電膜和彈性觸動體4作為一個整體再上生產(chǎn)線裝配,這樣定位不準易造成返工,耗費人力和物力。改用中板6和底板1夾持鉚合,則省時省力,節(jié)約成本。步驟四,參見圖6,將所述剪刀腳3的內框架和外框架裝配在一起后置于夾具中, 將步驟三中裝配好的底板1置于其上,使其對準所述中板6上的卡位,用力推動所述底板1, 將所有剪刀腳3裝配于所述卡位上;由于在卡扣位的上方設置有開口,故剪刀腳3可以直接從中板6的上側按入實現(xiàn)卡位連接,即此步驟中只要利用夾具將剪刀腳3對準各個卡位,推動底板1便能夠一次性將所有的剪刀腳3裝配于中板6之上,高效省力。步驟五,參見圖7,將所述鍵帽5置于夾具中,將步驟四中裝配好的底板1置于其上,使其扣位對準中板上的剪刀腳3的連接柱位,推動所述底板1,將所有的鍵帽5裝配于所述剪刀腳3上。同步驟四的原理類似,由于在鍵帽5上設有扣位,其上設有豎向開口,故能夠將剪刀腳3的另一端面的連接柱直接按入扣位從而實現(xiàn)連接,即此步驟中只需利用夾具將各個鍵帽5對準各個剪刀腳3,然后推動底板1便可以一次將所有的鍵帽5裝配于剪刀腳 3上,高效且省力。本發(fā)明提供的鍵盤的裝配方法,與傳統(tǒng)的鍵盤裝配方法相比,該方法采用增設一中板6來固定彈性觸動體4,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的以膠水將彈性觸動體粘在導電膜上,再以烘烤或紫外線固化這一作業(yè)方式,提高了裝配效率,且定位準確可靠;同時,剪刀腳3可以從中板6的上方按入扣位,且剪刀腳3、鍵帽5安裝均不需要區(qū)分方向,這樣就大大地減少了安裝過程中區(qū)分各部件正反的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提高鍵盤的裝配效率,方便于實現(xiàn)自動化裝配生產(chǎn)。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三中的鉚合固定為熱熔焊接或者螺釘緊固。由于鍵盤損壞一般是剪刀腳3出現(xiàn)問題,而該種鍵盤可以從上方裝配剪刀腳3,故在維修時一般不需拆卸底板1,故可以采用熱熔焊接這種固定方式;當然也可以用螺釘?shù)确绞焦潭?。進一步地,所述步驟四中,所述剪刀腳3在同一平面上旋轉180°后放置。由于中板6的卡扣位、剪刀腳3的限位柱呈中心對稱設置,故即便中板6或者剪刀腳3在平面上旋轉180度也可以將剪刀腳3裝配于中板6之上,避開了傳統(tǒng)的裝配過程中需要辨別剪刀腳的擺放方位這一工序,達到提高裝配效率目的,并加大自動化裝配的實現(xiàn)程度。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五中,所述鍵帽5在同一平面上旋轉180°后放置。由于剪刀腳3的連接柱、鍵帽5的扣位均是呈中心對稱設置,故即便中板連同剪刀腳3或者鍵帽5在平面上旋轉180度也可以將鍵帽5順利裝配于剪刀腳3之上,避開了傳統(tǒng)的裝配過程中需要辨別剪刀腳或者鍵帽的擺放方位這一工序,達到提高裝配效率目的,并加大自動化裝配的實現(xiàn)程度。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鍵盤,包括一底板;一導電膜,設于所述底板之上;剪刀腳;彈性觸動體,貫穿設于所述剪刀腳之中;及鍵帽,位于所述彈性觸動體頂端且與所述剪刀腳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電膜之上還增設有一中板,所述中板上設有多個卡位和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所述剪刀腳連接于所述卡位上,所述彈性觸動體貫穿設于所述定位容置孔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夾壓固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上的卡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其上設有開口 ;所述剪刀腳上設有與所述中板相連的限位柱和與所述鍵帽相連的連接柱,所述限位柱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連接柱也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鍵帽上設有與所述剪刀腳相連接的扣位,所述扣位以鍵帽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的卡位包括一對第一卡扣位和一對第二卡扣位,所述第一卡扣位和所述第二卡扣位以所述定位容置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或者,在所述第一卡扣位的上側設有第二開口,在所述第二卡扣位的外側設有第一開口 ;所述剪刀腳包括由樞軸相連接的內框架和外框架,所述內框架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相連的第一限位柱和一對與所述鍵帽相連的第一連接柱及供所述彈性觸動體穿過的通孔,所述外框架設有一對與所述中板相連的第二限位柱和一對與所述鍵帽相連的第二連接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連接柱和所述第二連接柱也以所述通孔的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鍵帽上的扣位包括一對第一扣位和一對第二扣位,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以鍵帽中心呈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扣位側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豎向開口,或者,所述第一扣位豎向開口且所述第二扣位側向開口 ;所述第一扣位與所述第一連接柱相連,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二連接柱相連,或者,所述第二扣位與所述第一連接柱相連,所述第一扣位與所述第二連接柱相連。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樞軸為一對,分設于所述內框架中部外側,所述外框架中部內側設有圓孔,所述內框架和外框架通過所述樞軸和所述圓孔嵌套連接;或者,所述內框架中部外側設有圓孔,所述樞軸分設于所述外框架中部內側,所述內框架和外框架通過所述樞軸和所述圓孔嵌套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鍵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觸動體為中空結構的硅膠粒,其下端向外設有一凸緣,所述中板上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為一具有臺階結構的沉孔,所述固定彈性觸動體下端的凸緣容置于所述沉孔中。
7.—種如權利要求1 6任一項所述鍵盤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所述中板底面朝上置于夾具中;步驟二,將多個所述彈性觸動體放入所述中板的多個定位容置孔中;步驟三,將所述導電膜放在所述中板的底面,再將所述底板放在所述導電膜上后將其鉚合固定;步驟四,將所述剪刀腳的內框架和外框架裝配在一起后置于夾具中,將所述步驟三中裝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使所述中板上的卡位與所述剪刀腳的限位柱位對準,用力推動所述底板,將所有剪刀腳裝配于所述卡位上;步驟五,將所述鍵帽置于夾具中,將所述步驟四中裝配好的底板置于其上,使所述剪刀腳的連接柱位對準所述鍵帽的扣位,推動所述底板,將所有的鍵帽裝配于所述剪刀腳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鍵盤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的鉚合固定為熱熔焊接或者螺釘緊固。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鍵盤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所述剪刀腳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轉180°放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鍵盤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所述鍵帽在同一平面上可旋轉180°后放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適用于電腦外設領域,提供了一種鍵盤,包括一底板;一導電膜;剪刀腳;彈性觸動體,其下端設有一凸緣及鍵帽;在所述導電膜之上還增設有一中板,所述中板上設有多個卡位和用于固定彈性觸動體的定位容置孔,所述剪刀腳連接于所述卡位上,所述彈性觸動體貫穿設于所述定位容置孔并由所述中板和所述底板配合夾壓固定。該種鍵盤采用中板上的定位容置孔固定彈性觸體,與傳統(tǒng)的彈性觸動體采用膠水粘合的方式相比,定位準確可靠,可以大大提高裝配效率,且便于鍵盤的維修。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鍵盤的裝配方法,利用該方法裝配鍵盤,節(jié)省人力物力,其裝配效率高,可以大大降低生產(chǎn)成本。
文檔編號H01H13/20GK102394191SQ20111004633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李少云 申請人:深圳市德眾恒工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