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端子接頭和設(shè)有端子接頭的電纜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端子接頭和一種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
背景技術(shù):
用于連接至電線末端的端子接頭是傳統(tǒng)已知的,如在專利文獻(xiàn)1中所描述的。該端子接頭包括通過擠壓金屬板而制成的壓接部。該壓接部被壓接到在電線末端露出的芯線上。如果在芯線上形成氧化層,該氧化層介于芯線與壓接部之間。這可能導(dǎo)致芯線與壓接部之間的接觸電阻增加。因此,在傳統(tǒng)技術(shù)中,在壓接部的內(nèi)側(cè)(芯線側(cè))中形成槽(鋸齒)。槽沿著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連續(xù)延伸。多個槽沿電線的延伸方向間隔。通過使用模具對金屬板進(jìn)行擠壓模制而形成槽。在將壓接部壓接到電線的芯線上時,壓接部擠壓芯線,使得芯線沿著導(dǎo)線的延伸方向塑性變形。然后,槽的開口邊緣與芯線表面上的氧化層刮擦接觸,從而去除氧化層。然后,芯線的新表面與壓接部相互接觸。這能夠減少電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接觸電阻。(傳統(tǒng)技術(shù))(專利文獻(xiàn))專利文獻(xiàn)1 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第10-125362號
發(fā)明內(nèi)容
近幾年來,已經(jīng)研究了使用鋁或鋁合金作為芯線的材料。在鋁或鋁合金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層相對容易。因此,如果將鋁或鋁合金用作電線的芯線,則即使形成槽,也不足以減少芯線與壓接部之間的電阻。因此,能夠想到沿電線的延伸方向布置多個凹部,此外,沿著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布置多個凹部。與槽沿電線的延伸方向間隔的簡單情況相比,這增加了凹部的開口邊緣的面積。這提高了能夠可靠去除芯線上的氧化層的期望。然而,由于如下原因,上述結(jié)構(gòu)可能導(dǎo)致制造用于形成凹部的模具的成本的增加。 模具必須具有在與壓接部的凹部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形成的突起。通過切掉一個金屬部件而形成突起。然而,取決于凹部的布局,可能需要通過放電加工而切掉該金屬部件。這導(dǎo)致制造模具的成本增加?;谏鲜銮闆r而完成本發(fā)明,并且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端子接頭和一種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中端子接頭與電線之間具有較低的電阻,同時需要較低的制造模具的成本。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端子接頭,包括壓接部,所述壓接部被構(gòu)造成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從電線露出的芯線上。所述電線包括所述芯線,所述芯線包括鋁或鋁合金。所述端子接頭的特征在于在將所述壓接部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狀態(tài)下,所述壓接部具有用于被配置
4至所述芯線的表面,所述表面中形成有多個凹部,每個凹部具有平行四邊形的開口邊緣,所述凹部的所述開口邊緣包括一對第一開口邊緣和一對第二開口邊緣,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互平行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并且沿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具有從85度至95度的角度,并且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具有從25度至35度的角度;并且每個凹部的開口邊緣和底面由四個傾斜表面連接,所述傾斜表面具有一對第一傾斜表面和一對第二傾斜表面,所述第一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第一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每個第一傾斜表面相對于作為所述壓接部的、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的未形成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所述第二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第二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并且每個第二傾斜表面相對于作為所述壓接部的、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的未形成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115度至140度的角度。此外,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所述電線包括電線,所述電線具有包括鋁或鋁合金的芯線和在所述芯線的外周上的導(dǎo)線絕緣體;以及端子接頭,所述端子接頭被壓接到從所述電線露出的所述芯線上。所述電線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頭包括用于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壓接部。在將所述壓接部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狀態(tài),所述壓接部具有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所述表面中形成有多個凹部,每個凹部具有平行四邊形的開口邊緣,所述凹部的所述開口邊緣包括一對第一開口邊緣和一對第二開口邊緣,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互平行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并且沿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具有從85度至95度的角度,并且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具有從25度至35度的角度;并且每個凹部的開口邊緣和底面由四個傾斜表面連接,所述傾斜表面具有一對第一傾斜表面和一對第二傾斜表面,所述第一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第一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每個第一傾斜表面相對于作為所述壓接部的、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的未形成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所述第二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第二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并且每個第二傾斜表面相對于作為所述壓接部的、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的未形成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115度至140度的角度。根據(jù)本發(fā)明,凹部的開口邊緣的邊緣將芯線表面上的氧化層去除以露出芯線的新表面。該新表面與壓接部接觸,使得芯線與端子接頭電連接。這減少了電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電阻。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形成壓接部的凹部的模具可以通過下列步驟制造在沿著凹部的第一開口邊緣的方向上切割多個槽;并且在沿著凹部的第二開口邊緣的方向上切割多個槽。這能夠減少制造模具的成本。如果芯線由鋁或鋁合金制成,則在芯線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層相對容易。根據(jù)本發(fā)明,即使芯線由鋁或鋁合金制成,也能夠減少電阻。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每個第一開口邊緣以從85度至95度的角度與芯線的延伸方向交叉。因此,當(dāng)力沿著電線的延伸方向施加至在被壓接部壓接的狀態(tài)的電線時,第一開口邊緣的邊緣抑制芯線的移動。這確保了芯線的新表面與壓接部的凹部周圍的表面的接觸,其中通過與凹部的開口邊緣刮擦接觸而形成新表面。作為其結(jié)果,能夠可靠減少電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電阻。另一方面,如果第一開口邊緣與芯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少于85度或者超過 95度,則當(dāng)力沿著電線的延伸方向施加至電線時,可能不足以由第一開口邊緣的邊緣保持芯線的移動。那么,芯線可能被迫使為沿著遠(yuǎn)離壓接部的表面的方向移動。這導(dǎo)致芯線的新表面部分地失去與壓接部的電連接。作為其結(jié)果,電線與壓接部之間的電阻的減少可能不足。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此外,在本發(fā)明中,第一傾斜表面與作為導(dǎo)線筒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的角度是從90度至110度、即相對較小。因此,凹部的第一開口邊緣的邊緣相對鋒利。作為其結(jié)果,第一開口邊緣的邊緣能夠可靠去除芯線上的氧化層。如果第一傾斜表面與作為導(dǎo)線筒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的角度少于90度,則在擠壓模制凹部時難以移除模具。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此外,如果該角度大于110度,則不能充分地去除芯線上的氧化層。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每個第二開口邊緣相對于電線的延伸方向具有從25度至35度的角度。因此,凹部的沿電線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鄰的第一開口邊緣相對于電線的延伸方向重疊。這對于壓接部在芯線上的保持力方面提供了更進(jìn)一步的改善。如果第二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少于25度或超過35度,則凹部的沿電線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鄰的第一開口邊緣在一些區(qū)域中相對于電線的延伸方向不重疊。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此外,壓接部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芯線上。因此,凹部的開口邊緣沿著相對于與芯線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閉合的方向變形。因此,如果凹部的每個第二傾斜表面與底面之間的角度過大,則凹部的開口邊緣相對于與芯線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閉合并填滿。那么,第二開口邊緣與芯線之間的刮擦接觸變得不可能??紤]到這點,每個第二傾斜表面與作為導(dǎo)線筒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的角度應(yīng)該是從115度至140度。這能夠抑制凹部的開口邊緣在與芯線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閉合和填滿。作為其結(jié)果,第二開口邊緣能夠與芯線刮擦接觸,以去除芯線的氧化層。因此,本發(fā)明使得能夠減少電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電阻,同時減少制造模具的成本。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的側(cè)視圖;圖2是示出陰性端子接頭的透視圖;圖3是示出展開狀態(tài)的陽性端子接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圖;圖4是示出形成在導(dǎo)線筒中的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視圖;圖5是沿著圖7中的線V-V的截面圖;圖6是沿著圖7中的線VI-VI的截面Γ是示出形成在導(dǎo)線筒中的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圖S^是用于擠壓模制陰性端子接頭的模具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視圖9是示出將導(dǎo)線筒壓接在芯線上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圖10是示出第二實施方式的陰性端子接頭的展開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圖;以及
圖11是示出形成在導(dǎo)線筒中的凹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圖。
(附圖標(biāo)記說明)
10. 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
11. 電線
12. 陰性端子接頭(端子接頭)
13..芯線
16. 導(dǎo)線筒(壓接部)
17. 連接部
18. 凹部
19. 第一開口邊緣
20. 第二開口邊緣
22. 第一傾斜表面
23. 第二傾斜表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第一實施方式>將參照圖1至9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示出了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10。該端子接頭10包括電線11和陰性端子接頭12。在電線11的末端露出芯線13。陰性端子接頭12被壓接在芯線13上。(電線 11)如圖1所示,電線11包括芯線13和導(dǎo)線絕緣體14。芯線13通過絞合多個金屬線而制成。導(dǎo)線絕緣體14由絕緣合成樹脂制成。導(dǎo)線絕緣體14封閉芯線13的外周。可以將鋁或鋁合金用作金屬線。在本實施方式中,將鋁合金用作金屬線。如圖1所示,在電線 11的末端去除導(dǎo)線絕緣體14從而露出芯線13。(陰性端子接頭12)陰性端子接頭I2通過將金屬板擠壓成預(yù)定形狀而形成。陰性端子接頭12包括絕緣筒15、導(dǎo)線筒16 (對應(yīng)于在權(quán)利要求中所述的壓接部)和連接部17。絕緣筒15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在電線11的導(dǎo)線絕緣體14的外周上。導(dǎo)線筒16從絕緣筒15延伸。導(dǎo)線筒16 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在芯線13上。連接部17從導(dǎo)線筒16延伸。連接部17連接至未示出的陽性端子接頭。如圖3所示,絕緣筒15成形為像一對向上和向下突出的板。如圖2所示,連接部17為管狀,以允許陽性端子接頭的陽性突片(未示出)插入到其中。連接部17中形成有彈性接觸件沈。彈性接觸件沈能夠與陽性端子接頭的陽性突片彈性接觸,使得陰性端子接頭12與陽性端子接頭電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陰性端子接頭12是具有管狀連接部17的陰性端子接頭12。注意到不限于此;其可以是具有陽性突片的陽性端子接頭,或者是具有帶孔的金屬板的LA端子。端子接頭可以根據(jù)需要而具有任意形狀。(導(dǎo)線筒16)在圖3中示出了展開狀態(tài)的導(dǎo)線筒16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平面圖。如圖3所示,導(dǎo)線筒16成形為像一對在圖3中向上和向下突出的板。在被壓接到電線上之前的狀態(tài),從貫穿圖3的紙張的方向看,導(dǎo)線筒16大致為矩形。如圖3所示,導(dǎo)線筒16在當(dāng)導(dǎo)線筒16被壓接到電線11上時用于被配置至電線11 的表面中(從貫穿圖3的紙張的方向看,在較近側(cè)上的表面中)具有多個凹部18。在被壓接到電線11上之前的狀態(tài),從貫穿圖3的紙張的方向看,每個凹部18的開口邊緣是平行四邊形。形成每個凹部18的開口邊緣的平行四邊形包括一對第一開口邊緣19和一對第二開口邊緣20。在導(dǎo)線筒16被壓接在芯線13上的狀態(tài),每個第一開口邊緣19以從85度至 95度的角度與芯線13的延伸方向(由圖3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交叉。每個第二開口邊緣20以從25度至35度的角度與芯線13的延伸方向(由圖3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 交叉。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口邊緣19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直角。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開口邊緣19的長度是0.25mm。另外,第二開口邊緣20以30度的角度與芯線13 的延伸方向交叉。如圖3所示,凹部18沿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即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圖3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為直角的方向(沿著由圖3中的箭頭B所示的方向)間隔。在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上,凹部18的彼此相鄰的第一開口邊緣 19對齊。如圖3所示,凹部18沿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即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圖3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為從25度至35度的角度α的方向間隔。 在本實施方式中,凹部18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30度的角度α的方向(沿著由圖3中的箭頭C所示的方向)間隔。在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上,凹部18的彼此相鄰的第二開口邊緣20對齊。如圖3所示,第一開口邊緣19中的至少一個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圖3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設(shè)置在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上的表面上。如圖3和4所示,每個凹部18的底面成形為與凹部18的開口邊緣相似,并且稍小于凹部18的開口邊緣。因此,凹部18的底面與凹部18的開口邊緣通過從凹部18的底面朝向凹部18的開口邊緣變寬的四個傾斜表面21而連接在一起。如圖5所示,傾斜表面21包括將凹部18的各第一開口邊緣19與底面連接的第一傾斜表面22。每個第一傾斜表面22相對于作為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18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β。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傾斜表面22具有105度的角度β。如圖6所示,傾斜表面21包括將凹部18的各第二開口邊緣20與底面連接的第二傾斜表面23。每個第二傾斜表面23相對于作為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18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115度至140度的角度Y。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傾斜表面23具有120度的角度Y。
此外,如圖7所示,凹部18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圖7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為30度的角度的方向(沿著由箭頭C所示的方向)布置成排。在這些排的每一排中的凹部18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箭頭A所示的方向)以第一間距(圖7中的Pl)間隔。第一間距被設(shè)定為從0.3mm至0.8mm。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間距被設(shè)定為0.4mm。此外,凹部18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箭頭A所示的方向)為直角的方向(沿著由箭頭B所示的方向)布置成排。在這些排的每一排中的凹部18關(guān)于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相對于由箭頭A所示的方向)為直角的方向(沿著由箭頭B所示的方向)以第二間距(圖7中的P2)間隔。第二間距被設(shè)定為從0.3mm至 0.8mm。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間距被設(shè)定為0. 5mm。在本實施方式中,芯線13在被導(dǎo)線筒16壓接之后的橫截面積與芯線13在被導(dǎo)線筒16壓接之前的橫截面積相比的百分比是被導(dǎo)線筒16壓接的芯線13的壓縮率,該壓縮率為從40%至70%。在本實施方式中,壓縮率為60%。接下來,將描述本實施方式的操作和效果。下面是將陰性端子接頭12連接至電線 11的過程的說明。首先,將金屬板擠壓模制成預(yù)定形狀。與此同時可以形成凹部18。接下來,將形成為預(yù)定形狀的金屬板彎曲以形成連接部17(參見圖幻。與此同時可以形成凹部18。如圖8所示,用于擠壓模制陰性端子接頭12的模具M(jìn)具有在與導(dǎo)線筒16的各個凹部18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形成的多個突起25。如圖4所示,導(dǎo)線筒16中的凹部18沿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 B所示的方向)間隔,此外,沿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C所示的方向)間隔。因此,如圖8所示,模具M(jìn)的在與各個凹部18相對應(yīng)的位置形成的突起25沿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B所示的方向)間隔,此外,沿著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30度的角度α的方向(沿著由箭頭C所示的方向)間隔。此外,凹部18的第一開口邊緣19沿著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B所示的方向)對齊;凹部18的第二開口邊緣20沿著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C所示的方向)對齊。因此,如圖7所示,導(dǎo)線筒16的被配置在電線11上的表面具有與對應(yīng)于各個凹部 18的區(qū)域不同的區(qū)域。該區(qū)域沿著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B所示的方向)成條狀延伸,此外,沿著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沿著由箭頭C所示的方向)成條狀延伸。因此,為了形成間隔的突起25,可以通過切割多個沿著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成條狀延伸的槽,進(jìn)一步通過切割多個沿著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成條狀延伸的槽,并且將突起25留在金屬部件上,而制成突起25。因此,可以通過切割加工而制造用于擠壓模制本實施方式的陰性端子接頭12的模具Μ。接下來,將電線11的導(dǎo)線絕緣體14去除以露出芯線13。將芯線13放置在導(dǎo)線筒16上,同時將導(dǎo)線絕緣體14放置在絕緣筒15上。在該狀態(tài),使用未示出的模具將兩個筒15、16壓接到電線11的外側(cè)上。如圖9所示,在將導(dǎo)線筒16壓接到芯線13上時,芯線13在導(dǎo)線筒16的壓力下彈性變形,從而沿著芯線13的延伸方向(沿著由圖9中的箭頭A所示的方向)延長。然后, 芯線13的外周與凹部18的開口邊緣刮擦接觸。這去除了芯線13的外周上的氧化層,從而
9露出芯線13的新表面。該新表面與導(dǎo)線筒16相互接觸,使得芯線13與導(dǎo)線筒16相互電連接。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在導(dǎo)線筒16的位于凹部18之間的區(qū)域中聚集相對大的指向芯線13的應(yīng)力。因此,凹部18的開口邊緣能夠去除芯線13的表面上的氧化層,從而露出芯線13的新表面。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第一開口邊緣19以從85度至95度的角度與芯線13的延伸方向交叉。因此,當(dāng)力沿著電線11的延伸方向施加至在被導(dǎo)線筒16壓接的狀態(tài)的芯線 13時,第一開口邊緣19的邊緣抑制芯線13的移動。這確保了芯線13的新表面與導(dǎo)線筒 16的凹部18附近的表面的接觸,其中通過與凹部18的第一開口邊緣19和第二開口邊緣 20刮擦接觸而形成新表面。作為其結(jié)果,能夠可靠減少電線11與陰性端子接頭12之間的電阻。另一方面,如果第一開口邊緣19與芯線13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少于85度或者超過95度,則當(dāng)力沿著電線11的延伸方向施加至芯線13時,可能不足以由第一開口邊緣 19的邊緣抑制芯線13的移動。那么,芯線13可能被迫使為沿著遠(yuǎn)離導(dǎo)線筒16的表面的方向移動。這導(dǎo)致芯線13的新表面部分地失去與導(dǎo)線筒16的電連接。作為其結(jié)果,電線11 與陰性端子接頭12之間的電阻的減少可能不足。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此外,將凹部18的對應(yīng)的第一開口邊緣19與凹部18的底面連接的每個第一傾斜表面22相對于作為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施加至芯線13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18的一部分的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β。如上所述,通過將模具M(jìn)的突起25擠壓到金屬板中而形成凹部18。因此,為了在擠壓加工之后更容易地移除模具M(jìn)的突起25,每個凹部18 的開口邊緣與凹部18的底面之間的每個傾斜表面21從凹部18的底面朝向凹部18的開口邊緣變寬。換句話說,傾斜表面21相對于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具有直角或鈍角。傾斜表面21與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之間的角度越大,凹部18 的開口邊緣的邊緣越平緩。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傾斜表面22與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之間的角度β是從90度至110度(在本實施方式中為105度),即作為直角或鈍角相對較小。因此,凹部18的每個第一開口邊緣19的邊緣相對鋒利。作為其結(jié)果,第一開口邊緣19的邊緣刺入芯線13中,從而可靠去除芯線13上的氧化層。另一方面,每個第二開口邊緣20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具有從25度至35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30度)的角度α。因此,凹部18的沿電線11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鄰的第一開口邊緣19相對于電線11的延伸方向重疊。這對于導(dǎo)線筒16在芯線13上的保持力方面提供了更進(jìn)一步的改善。如果第二開口邊緣20與電線11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α 少于25度或超過35度,則凹部18的沿電線11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鄰的第一開口邊緣19在一些區(qū)域中相對于電線11的延伸方向不重疊。因此,這樣的角度是不適合的。此外,導(dǎo)線筒16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芯線13的外側(cè)上。因此,凹部18的開口邊緣沿著關(guān)于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直角的方向閉合的方向(沿著由圖3中的箭頭B 所示的方向)變形。因此,如果第二傾斜表面23與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之間的角度Y過小,則凹部18的開口邊緣關(guān)于相對于與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直角的方向閉合并填滿。那么,第二開口邊緣20與芯線13之間的刮擦接觸變得不可能。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傾斜表面23與作為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 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18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的角度Y被設(shè)定為較大,則第二開口邊緣20 的邊緣變得平緩。這可能導(dǎo)致第二開口邊緣20難以刺入芯線13中,并且難以去除芯線13 上的氧化層??紤]到這些點,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傾斜表面23與作為導(dǎo)線筒16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13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18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的角度Y被設(shè)定為120度。即使在將導(dǎo)線筒16壓接到芯線13上時,這也能夠抑制凹部18的開口邊緣在相對于芯線13的延伸方向為直角的方向上的閉合和填滿,同時提供第二開口邊緣20的相對鋒利的邊緣。作為其結(jié)果,第二開口邊緣20的邊緣能夠刺入芯線13中,由此去除芯線13的氧化層。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凹部18相對于電線11的延伸方向以從0. 3mm至0. 8mm的第一間距P1、即以相對小的間距間隔。這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數(shù)量。這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開口邊緣的邊緣的面積。這相對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開口邊緣的邊緣刺入芯線13中的面積。這提供了對導(dǎo)線筒16在芯線13上的保持力的改善。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凹部18關(guān)于相對于電線11的延伸方向為直角的方向(關(guān)于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以從0. 3mm至0. 8mm的第二間距P2、即以相對小的間距間隔。這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數(shù)量。這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開口邊緣的邊緣的面積。這相對增加了每單位面積中凹部18的開口邊緣的邊緣刺入芯線13中的面積。這提供了對由導(dǎo)線筒16保持芯線13的保持力的改善。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通過切割加工而形成模具24。因此,與通過放電機(jī)械加工而形成模具M(jìn)相比,能夠減少制造成本。此外,根據(jù)本實施方式,每個第一開口邊緣的長度被設(shè)定為0. 25mm,或者被設(shè)定為 0. 2mm至0. 4mm。這使得導(dǎo)線筒16中的凹部18的第一開口邊緣19刺入芯線13的外周中。 這確保了將芯線13保持在導(dǎo)線筒16中。如果第一開口邊緣19的長度少于0. 2mm,則由導(dǎo)線筒16保持芯線13的保持力減少。因此,這樣的長度是不合適的。此外,如果第一開口邊緣19的長度超過0. 4mm,則相對于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彼此相鄰的凹部18之間的間隔變得較窄。那么,當(dāng)形成凹部18時,模具M(jìn)的突起25可能折斷。因此,這樣的長度是不合適的。在本實施方式中,芯線13包括鋁合金。如果芯線13如本實施方式中那樣包括鋁合金,則在鋁或鋁合金的表面上形成氧化層相對容易。本實施方式使得即使芯線13包括鋁合金,也能夠減少電線11與陰性端子接頭12之間的電阻。此外,為了破壞芯線13的表面上的氧化層以減少電阻,需要以相對低的壓縮率將導(dǎo)線筒16壓接到芯線13上。根據(jù)本實施方式,以例如從40%至70%的相對低的壓縮率將導(dǎo)線筒16壓接到電線11上。這使得能夠有效地去除芯線13的表面上的氧化層。壓縮率能夠根據(jù)需要在上述范圍內(nèi)變化。例如,壓縮率可以是從50%至60%,或者如果電線11的芯線13橫截面積較大,壓縮率可以是從40%至50%。注意到壓縮率定義如下{(壓縮之后的芯線的橫截面積)/(壓縮之前的芯線的橫截面積)}*100。在下文中將基于實施例描述本發(fā)明。注意到本發(fā)明不限于下列的無論哪一個實施例。
< 實施例 1-1 >首先,通過在金屬部件中切割多個槽而制成具有預(yù)定形狀的突起的模具。使用該模具,通過對由銅合金制成并具有鍍錫表面的金屬板進(jìn)行擠壓和彎曲而制成端子接頭。該金屬板厚0. 25mm。在端子接頭的導(dǎo)線筒中形成的凹部的結(jié)構(gòu)等等如下第一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為85度;第二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為30度;每個第一傾斜表面與作為導(dǎo)線筒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為105度;每個第二傾斜表面與作為導(dǎo)線筒的用于被配置至芯線的表面的不具有凹部的一部分的表面之間為120度;并且在電線(芯線)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凹部的0.4mm間距,以及在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上的0. 5mm間距。另一方面,在電線末端的導(dǎo)線絕緣體被去除從而露出鋁合金的芯線。芯線的橫截面積是0.75mm2。之后,將導(dǎo)線筒壓接到露出的芯線上。芯線的壓縮率是60%。< 實施例 1-2 和 1_3>在實施例1-2中,第一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被設(shè)定為90度。在實施例1-3中,第一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被設(shè)定為95度。實施例1-2和 1-3的在制造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的過程中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1-1的相同。<比較實施例1-1至1-4>在比較實施例1-2至1-4中,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被設(shè)定為在第一開口邊緣與電線的延伸方向之間具有如表1中所示的角度。在制造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的過程中的其他結(jié)構(gòu)與實施例1-1的相同。對如上制成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確定電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緊固力(保持力)。此外,對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確定芯線與端子接頭之間的電阻。(電阻確定和緊固力確定)在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上重復(fù)250次循環(huán)加熱至125攝氏度0. 5小時和冷卻至-40攝氏度0. 5小時,從而由于熱膨脹而在芯線與導(dǎo)線筒之間的連接部上重復(fù)施加負(fù)荷。在上述條件下進(jìn)行對端子接頭與芯線之間的電阻的確定。在20個樣品上進(jìn)行確定。平均值在表1中顯示。之后,使用相應(yīng)的工具保持端子接頭和電線,并且進(jìn)行拉伸試驗。牽拉的速率是 IOOmm/秒。在電線從端子接頭的導(dǎo)線筒脫離的時刻的應(yīng)力被作為緊固力的值。在10個樣品上進(jìn)行試驗。平均值在表1中顯示。(表1)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端子接頭,包括壓接部,所述壓接部被構(gòu)造成用于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從電線露出的芯線上,所述電線所包含的所述芯線包括鋁或鋁合金,所述端子接頭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壓接部被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狀態(tài)下,所述壓接部具有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所述表面中形成有多個凹部,每個凹部具有平行四邊形的開口邊緣,所述凹部的所述開口邊緣包括一對第一開口邊緣和一對第二開口邊緣,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互平行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并且沿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成85度至95度的角度,并且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成25度至35度的角度;并且每個所述凹部的開口邊緣和底面由四個傾斜表面連接,所述傾斜表面具有一對第一傾斜表面和一對第二傾斜表面;所述第一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個第一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每個第一傾斜表面相對于如下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所述表面為所述壓接部中的、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且該部分中未形成有凹部;所述第二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個第二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并且每個第二傾斜表面相對于如下表面具有從115度至140度的角度所述表面為所述壓接部的、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且該部分中未形成有凹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頭,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壓接部中的所述凹部相對于所述芯線的延伸方向的第一間距為從0. 3mm 至 0. 8mmο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接頭,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壓接部中的所述凹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的第二間距為從 0. 3mm 至 0. 8mm。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端子接頭,其特征在于構(gòu)成對應(yīng)所述凹部的開口邊緣的每個第一開口邊緣的長度被設(shè)定為從0. 2mm至 0. 4mm。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端子接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所述凹部的距離被設(shè)定為小于在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所述凹部的距離。
6.一種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所述電線包括電線,所述電線具有包括鋁或鋁合金的芯線和位于所述芯線的外周上的導(dǎo)線絕緣體;以及端子接頭,所述端子接頭被壓接到從所述電線露出的所述芯線上,所述電線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接頭包括用于以卷曲方式被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壓接部,在所述壓接部被壓接到所述芯線上的狀態(tài)下,所述壓接部具有用于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表面,所述表面中形成有多個凹部,每個凹部具有平行四邊形的開口邊緣,所述凹部的所述開口邊緣包括一對第一開口邊緣和一對第二開口邊緣,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互平行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所述凹部沿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并且沿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間隔;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成85度至95度的角度,并且所述第二開口邊緣相對于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成25度至35度的角度;并且每個所述凹部的開口邊緣和底面由四個傾斜表面連接,所述傾斜表面具有一對第一傾斜表面和一對第二傾斜表面;所述第一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個第一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每個第一傾斜表面相對于如下表面具有從90度至110度的角度所述表面為所述壓接部的、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且該部分中未形成有凹部;所述第二傾斜表面將每個凹部的各個第二開口邊緣與所述底面連接,并且每個第二傾斜表面相對于如下表面具有從115度至140度的角度所述表面為所述壓接部的、被配置至所述芯線的所述表面的一部分,且該部分中未形成有凹部。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壓接部中的所述凹部相對于所述芯線的延伸方向的第一間距為從0. 3mm 至 0. 8mmο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壓接部中的所述凹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的第二間距為從 0. 3mm 至 0. 8mm。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特征在于 構(gòu)成對應(yīng)所述凹部的開口邊緣的每個第一開口邊緣的長度被設(shè)定為從0. 2mm至0. 4mm。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開口邊緣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凹部的距離被設(shè)定為小于在所述電線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相鄰的凹部的距離。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線,其特征在于 將所述壓接部壓接到所述芯線上之后的、所述芯線的橫截面積與將所述壓接部壓接到所述芯線上之前的、所述芯線的在橫截面積相比的百分比是所述芯線被所述壓接部壓接的壓縮率,所述壓縮率為從40%至70%。
全文摘要
一種具有端子接頭的電纜(10),包括電纜(11)和被壓接到從電纜(11)露出的電線(13)的陰性端子接頭(12)。在陰性端子接頭(12)的導(dǎo)線筒(16)中形成凹部(18),將電線(13)設(shè)置在導(dǎo)線筒(16)的表面上。每個凹部(18)具有平行四邊形的開口邊緣,并且凹部(18)的開口邊緣包括一對相互平行的第一開口邊緣(19)和一對相互平行且不同于第一開口邊緣(19)的第二開口邊緣(20)。凹部(18)沿第一開口邊緣(19)的延伸方向間隔布置,并且沿第二開口邊緣(20)的延伸方向間隔。
文檔編號H01R4/18GK102405558SQ20108001766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4月24日
發(fā)明者下田洋樹, 中嶋隆人, 岡村憲知, 大塚拓次, 小林浩, 小野純一, 平井宏樹, 田中徹兒, 田端正明, 青木一弘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住友電氣工業(yè)株式會社, 住友電裝株式會社, 株式會社自動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