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特別涉及一種以
電池為動力的通信或計算機數(shù)字機具,如行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 記型計算機、MP3等,在電力耗盡之際,即可從所攜行的袋、箱、 背包、提包或夾包獲得供電的需;該供電裝置又特別關于太陽能裝置 供電實用新型,依此理念則可使本實用新型,具有新觀念、新便利、 進步的特效,特別是,本案又與被充電的機具可為相伴用的攜帶袋體 為主要設計標的。
背景技術:
由于計算機、通信科技的進步,人手一機乃是相當普遍之事;以 此等科技產(chǎn)品,如行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記型計算機、MP3等機 具,均需配用充電電池,方能達到運作條件,截至目前為止,該等機 具的電池利用性,仍然多具實用瓶頸及限制,簡單說就是--當電池 耗盡時,所存的充電問題。
以目前解決的方法,大部份的使用者,均會多攜帶一組備用電池, 以備必要時加以更換;然,此種的方法只能延長于機具使用時效,并 無法真正解決,若當?shù)诙M備用電池亦然耗盡電力時,則又回到前述 束手無策的境地;所以,此種行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記型計算機、 MP3等機具的電源(電池)利用問題,著實已讓使用者及廠商傷透腦 筋。
在利用于自然界能源轉(zhuǎn)換特性中,首推太陽能最為方便,不但無 污染、每天都存在、無取得后余留副產(chǎn)品與最經(jīng)濟;因此,二十一世 紀可以說是太陽能世紀,同時也是人類對于能源取得唯一也是最好的 途徑。
查,目前對于太陽能利用領域而言,以太陽能板供予機具使用, 雖構想極佳,但實際運用面上卻無法達成,主要是太陽能板吸收光能 源有限,且受光線條件環(huán)境因素甚大,因而在轉(zhuǎn)換過程中,施以"直 接供電,,下,必然發(fā)生電壓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而此現(xiàn)象往往致使機具極易受損;故而,截至目前為止,以太陽能理念為設計的電池,均告失 敗而停滯。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特別涉及一種以 電池為動力的通信或計算機數(shù)字機具,如行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 記型計算機、MP3等,在電力耗盡之際,即可從所攜行的袋、箱、背 包、提包或夾包獲得供電之需;該供電裝置又特別關于太陽能裝置供 電實用新型,依此理念則可使本實用新型,具有新觀念、新便利、 進步的特效,特別是本案又與被充電的機具可為相伴用的攜帶袋體為 主要設計標的。本案設計理念及原理,以太陽能板吸收光線,使光能轉(zhuǎn)換成電負巨, 經(jīng)由充電轉(zhuǎn)接頭與儲能電池連接,即可將電能不斷并儲存于儲能電池 中,而儲能電池本身則是藉由連接座(如USB連接座)供予被充電 機具連接;如此,儲能電池即可將所儲存的電能加以放電,供予被充 電機具的電池充電,并由充電指示燈加以告之;依此理念的實現(xiàn)方案, 本案具體結構則應含括有 一袋體、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儲 能電池各組件所構成。其中,袋體依現(xiàn)存的型態(tài);于其采光面上施"&一片或一片以上的 太陽能板,而儲能電池則藏合于袋體之內(nèi),并由太陽能板上延出一充 電轉(zhuǎn)接頭可與儲能電池連接。依據(jù)上述實用新型,本案的充電轉(zhuǎn)接頭、連接座暨所需的電壓規(guī) 格,當應配屬各種機具所具的不同電壓規(guī)格,同時亦受各廠家的端座 不同,采以各種可配屬的連接座加以應變,以能適用于各種機具。經(jīng)上結構設計的簡單介紹,本案的實用效能,將以分點表述如下1.本案以太陽能板吸收陽光,進而將光能轉(zhuǎn)換為電能加以儲存; 換言之,只要是處于具有光線的環(huán)境下,其儲能的運作即不斷在進行,
而此儲能的運作,除可完全免除操作的手續(xù)外,更具有高價值能源利 用的優(yōu)勢。
2. 本案以儲能電池加以儲存由太陽能板轉(zhuǎn)換的電能; 一來.可 將轉(zhuǎn)換而來的電能加以完整儲存,不限于陽光有否的環(huán)境條件的限 制,進行供電或充電;二來.對于機具電池的充電,等于是另外再提 供一完整的備用儲能電池;并且,該儲能電池具有不斷再吸收由太陽 能板轉(zhuǎn)換為電能加以儲能的特效。
3. 依第2點所述,該效能的運用除能不斷提供于機具電池充電的 利用外,也等于是可替代,且,甚更優(yōu)于一般的家電式(110或220V) 旅行充電器。
4. 本實用新型隨身攜帶的袋、箱、背包、提包或夾包為主,故 在實際使用及操作上,具有隨機具攜帶而伴攜的便利性。
回歸于本實用新型,即因巧妙創(chuàng)作及結構標的不同雙重優(yōu)勢下, 完全排除于前述的問題;
第一本實用新型并非由太陽能板直接供電,故不會產(chǎn)生電壓穩(wěn) 損及機具問題。
第二本實用新型是透過儲能電池將太陽能板轉(zhuǎn)換而來的電能加 以儲存,且該儲存的運作,乃是不斷在進行。
第三本實用新型的儲能電池以放電方式供予機具的電池充電, 再由機具電池供應電源予機具,其施行的方式邏輯不但合理且預期可 行。
具體結構方案含括有 一袋體、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儲 能電池各組件所組成,其中,袋體依現(xiàn)存的型態(tài),可含括袋、箱、 背包、提包或夾包等標的范圍,并以該等標的物的采光面上,施設一 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并令儲能電池藏合于袋體的內(nèi),而位于太 陽能板則延出一充電轉(zhuǎn)接頭,除能與儲能電池連接外,并將太陽能板 所轉(zhuǎn)換的電能儲存于儲能電池中。
其次,儲能電池本身則是藉由所設的連接座(如USB連接座) 供予被充電機具連接,以實施儲能電池充電于機具的電池,并由儲能
電池所設的充電指示燈加以告之;此外,前述的充電轉(zhuǎn)接頭、連接座 暨所需的電壓規(guī)格,當應配屬各種機具所具的不同電壓規(guī)格,同時亦 受各廠家的端座不同,采以各種可配屬的連接座加以應變,以能適用
于各種機具。
經(jīng)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訴求明朗而簡單,為預期可達,雖 簡單卻具備高等實用的便捷性,可謂為新功能、新價值觀、進步暨 實用的實用新型案,更為一具有絕對相乘暨輔助功效性的雙贏設計。
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外觀示意圖三; 圖4為本實用新型原理方塊示意圖。圖號說明
袋體l 太陽能板2 充電轉(zhuǎn)接頭21 儲能電池3 充電接頭31 連接座32 充電指示燈3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l、 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由袋體l、太 陽能板2及儲能電池3各元件所構成;其中的袋體l可依現(xiàn)行機具(行 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記型計算機等)所存的現(xiàn)行袋體l型態(tài);或, 含括于袋、箱、背包、提包或夾包等標的物,于采光面處設有一片 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2,而儲能電池3則藏合于袋體之內(nèi),并由太陽 能板2延出一充電轉(zhuǎn)接頭21,供予儲能電池3連接。
續(xù)請配合圖2、 3所示,前述該等袋體l標的物,于采光面處設有 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2;然,此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太陽能板2 在制作實施上,可為單片或以多片釆折疊隱藏方式實施,除能有效增 加太陽能板布局面積外,更具有機動性展開吸收陽光轉(zhuǎn)換電能與收疊 攜行之便。
同如圖4所示,依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流程,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 太陽能板2吸收陽光,并藉由太陽能板2所延充的充電轉(zhuǎn)接頭21與儲能 電池3連接,以將電能充輸于儲能電池3中;而儲能電池3本體結構上, 除包括 一充電接頭31與一連接座32外,并設有充電指示燈33,其中 充電接頭31供充電轉(zhuǎn)接頭21連接,進行充電于儲能電池3形成為充電 (POWERIN),而儲能電池3所設的連接座32,則是供予被充電機具 連接,藉以將電能轉(zhuǎn)充于被充電機具的電池,形成為放電(POWER OUT);同時,儲能電池3不論是充電或是放電,全程均是由充電指示 燈33進行告之(充電完成自動熄滅)。
太陽能板所延出的充電轉(zhuǎn)接頭與儲能電池所設的連接座、充電接 頭暨所需的電壓規(guī)格,當配屬各種不同電壓規(guī)格的機具,并依照各廠 家的端座不同,采以變換加以應變,以能適用于各種機具。
權利要求1. 一種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袋體、太陽能板、儲能電池各組件;其中,太陽能板,設于袋體的采光面處,而儲能電池則藏合于袋體之內(nèi),并由太陽能板延出一充電轉(zhuǎn)接頭,以能與儲能電池連接;其次,儲能電池除包含一充電接頭與一連接座外,并設有充電指示燈,其中的充電接頭供充電轉(zhuǎn)接頭連接,而連接座則是供予被充電機具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其特征在于, 該袋體所設太陽能板,為單片結構或多片以折疊隱藏方式實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擴充攜帶的太陽能充電包,專指一種利用現(xiàn)存并與機具相伴用的便攜式袋體或夾包,在并合太陽能裝置的配用下,進而達到以太陽能轉(zhuǎn)換成有效電能,以提供各種機具做為充電之需;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目的為解決各種機具在電力耗盡時,可提供最便利的緊急供電,使得需以電池為動力的機具,如行動電話、數(shù)字相機、筆記型計算機、MP3等,除能以相伴用的攜帶袋體或夾包獲得有效充電外,并可進一步取代于旅用攜型家用電式的充電器,進而成為一種全新、進步、新效果高等新價值的充電包。
文檔編號H01M10/44GK201215823SQ20082012799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17日
發(fā)明者蔡明宜 申請人:蔡明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