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氣開關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 轉換開關電器。
背景技術:
市場上現(xiàn)有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 一般具有兩路電源輸入端,一 路電源輸出端。此類自動轉換開關電器,只能用于兩路同性質(zhì)的電源 間切換,即在兩路電源為交流時選用交流開關,兩路電源為直流時選 用直流開關。
在實際應用中,有不少用電場所,其常用電源與備用電源中有一 路為電源交流,而另外一路為電源直流,就需要有一種具有交直流混 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能在交流電源與直流電源之間進行電源的轉 換。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具 有二套獨立的轉換系統(tǒng),可以分別對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進行接通與 分斷,并保證交直流不能同時接通,實現(xiàn)了負載在交流電源和直流電 源間的轉換,克服了現(xiàn)有自動轉換開關轉換過程無法實現(xiàn)交流電源與 直流電源之間切換的不足。
本發(fā)明由底板、主控部分、滅弧裝置A及B、交流側的輸入端子、 主軸、動觸頭、輸出端子、靜觸頭,直流側的輸入端子、主軸、動觸 頭、輸出端子、靜觸頭和絕緣板構成,主控部分、交流側開關部分、 直流側開關部分都固定在底板上,交流與直流側的開關部分設置在底 板上的兩邊,保證有足夠的電氣間隙,中間用絕緣板隔離,保證兩路 電源間不相互干擾。
交流側的主軸控制交流側的動觸頭與交流側靜觸頭間的通斷,靜 觸頭與負載連接,動觸頭在轉動過程中始終與交流輸入端接通。直流 側的主軸控制直流側的動觸頭與直流側靜觸頭間的通斷,靜觸頭與負 載連接,動觸頭在轉動過程中使終與直流輸入端接通。控制部分控制
著交流側主軸與直流側主軸的轉動,由于控制部分采用"V"型機構,
可以保證兩路電源不能同時合上,即只有一側電源分斷后,另一側電 源才接通,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隙,用此機構來保證兩路電源不能同 時接通,并保證兩路電源轉換時的安全。
兩路電源都有各自獨立的滅弧裝置,兩側動觸頭設置成開合方向 相反,以能讓各自在通斷時產(chǎn)生的電弧離的最遠,最大程度上減少電 弧對兩側電路的影響。因此滅弧裝置設置在底板的兩側邊,并向開關 外部散熱。在大電流等級的開關中,須設置有專門的滅弧觸頭,進行 先合后分,以保護主觸頭不受電弧損害。
由于直流電源滅弧更為困難,本發(fā)明中,特在直流輸入端子與直 流輸出端子中間,串聯(lián)有多組動靜觸頭,所有動觸頭由同一主軸帶動, 與所有靜觸頭同時接通與分斷,此做法可以將電流分成多段進行滅 弧,可以大大提高滅弧效果,使開關具有更高的電氣性能。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自動轉換開關中,有二套獨立的輸入與輸出 端子,交直流可以同時接入使用。
所述在直流輸入端子與直流輸出端子中間,串聯(lián)有多組動靜觸 頭,所有動觸頭由同一主軸帶動,與所有靜觸頭同時接通與分斷。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設置有二套獨立的輸入與輸出端子, 一套適合 于交流電源的通斷,另一套適合于直流電源的通斷,中間做好可靠的
隔離,并保證二路電源不能同時接通;在兩路電源有一路為交流電而 另一路為直流電時,可以用其進行兩路不同性質(zhì)電源之間的轉換。運 用范圍廣泛、節(jié)能環(huán)保、操作使用方便靈活,具有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 社會效益,利于推廣。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接線端布局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常用電源側接通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二路電源都斷開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備用電源側接通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主控部分,2是滅弧裝置A, 3是底板,4是直流側的動 觸頭,5是直流側的靜觸頭,6是直流側的主軸,7是交流側的主軸, 8是絕緣板,9是交流側的動觸頭,IO是交流側的靜觸頭,ll是滅弧 裝置B, 12是直流側的輸入端子,13是直流側的輸出端子,14是交 流側的輸入端子,15是交流側的輸出端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最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由底板(3)、主控部分(1)、滅弧裝置A (2)及滅弧裝 置B (11)、交流側的輸入端子(14)、交流側的主軸(7)、交流側的 動觸頭(9)、交流側的輸出端子(15)、交流側的靜觸頭(10),直流 側的輸入端子(12)、直流側的主軸(6)、直流側的動觸頭(4)、直 流側的輸出端子(13)、直流側的靜觸頭(5)和絕緣板(8)構成, 主控部分(1)、交流側開關部分、直流側開關部分都固定在底板(3) 上,其交流與直流側的開關部分設置在底板上的兩邊,保證有足夠的 電氣間隙,中間用絕緣板(8)隔離,保證兩路電源間不相互千擾, 如圖1所示。
交流側的主軸(7)控制交流側的動觸頭(9)與交流側的靜觸頭 (10)間的通斷,交流側的靜觸頭(10)與負載連接,交流側的動觸 頭(9)在轉動過程中始終與交流輸入端(14)接通。直流側的主軸
(6) 控制直流側的動觸頭(4)與直流側的靜觸頭(5)間的通斷, 直流側的靜觸頭(5)與負載連接,直流側的動觸頭(4)在轉動過程 中使終與直流輸入端(12)接通。主控部分(1)控制著交流側主軸
(7) 與直流側主軸(6)的轉動,由于主控部分(1)采用"V"型機 構,可以保證兩路電源不能同時合上,即只有一側電源分斷后,另一 側電源才接通,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隙,用此機構來保證兩路電源不 能同時接通,并保證兩路電源轉換時的安全。
兩路電源都有各自獨立的滅弧裝置A、 B (2、 11),兩側動觸頭 (9、 4)設置成開合方向相反,以能讓各自在通斷時產(chǎn)生的電弧離的 最遠,最大程度上減少電弧對兩側電路的影響。因此滅弧裝置A、 B (2、 11)設置在底板(3)的兩側邊,并向開關外部散熱。在大電流 等級的開關中,須設置有專門的滅弧觸頭,進行先合后分,以保護主 觸頭不受電弧損害。
由于直流電源滅弧更為困難,本發(fā)明中,特在直流輸入端子(12) 與直流輸出端子(13)中間,串聯(lián)有多組動靜觸頭(4、 5),所有動 觸頭由同一主軸帶動,與所有靜觸頭同時接通與分斷,此做法可以將 電流分成多段進行滅弧,可以大大提高滅弧效果,使開關具有更高的 電氣性能。
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
當交流電源為常用電源時,在正常工作狀態(tài)下,交流側的動觸頭 (9)與交流側的靜觸頭(10)接通,負載由交流電源側供電。如圖 3所示;當交流電源側發(fā)生故障時,交流側的動觸頭(9)斷開,如 圖4所示;如檢測到直流側的備用電源正常,側直流側的動觸頭(4) 投入,負載由直流電源供電,如圖5所示。
本發(fā)明的使用方法是-
本發(fā)明所述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適用于兩路不同性質(zhì)的電源間 的轉換,即有一路電源為交流電源,另一路電源為直流電源的用電場 所。本發(fā)明所述的開關分別設置有交流輸出端子與直流輸出端子, 對于不同的用電負載,有以下不同的用法
當負載為直流負載時,可將直流輸出端子直接引入負載對其進行 供電,而將交流輸出端子先引入整流設備,將交流電整流成和直流側
相同的直流電, 一起與直流側電源接入負載。
當負載為交流負載時,可將交流輸出端子直接引入負載對其進行 供電,而將直流輸出端子先引入逆變設備,將直流電逆變?yōu)楹徒涣鱾?相同的交流電, 一起與交流側電源接入負載。
當負載為交直流兩用時,就可以將交直流兩側輸出端電源同時接
入負載。
本發(fā)明所述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當用電場所的常用電源與備用 電源有一路為直流電源而另一路不交流電源時,可以本發(fā)明實現(xiàn)兩路 電源間的切換。
權利要求
1、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它由底板(3)、主控部分(1)、滅弧裝置A(2)及滅弧裝置B(11)、交流側的輸入端子(14)、交流側的主軸(7)、交流側的動觸頭(9)、交流側的輸出端子(15)、交流側的靜觸頭(10),直流側的輸入端子(12)、直流側的主軸(6)、直流側的動觸頭(4)、直流側的輸出端子(13)、直流側的靜觸頭(5)和絕緣板(8)構成,主控部分(1)、交流側開關部分、直流側開關部分都固定在底板(3)上,交流與直流側的開關部分設置在底板上的兩邊,中間用絕緣板(8)隔離,其特征在于在自動轉換開關中,有二套獨立的輸入與輸出端子,交直流可以同時接入使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直流輸入與直流輸出端子中間,串聯(lián)有多組動靜 觸頭,所有動觸頭由同一主軸帶動,與所有靜觸頭同時接通與分斷。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交直流混合裝置的自動轉換開關電器?,F(xiàn)有的自動轉換開關轉換過程無法實現(xiàn)交流電源與直流電源之間的切換。本發(fā)明由底板、主控部分、滅弧裝置A及B、交流側的輸入端子、主軸、動觸頭、輸出端子、靜觸頭,直流側的輸入端子、主軸、動觸頭、輸出端子、靜觸頭和絕緣板構成,主控部分、交流側開關部分、直流側開關部分固定在底板上,交流與直流側的開關部分之間用絕緣板隔離。本發(fā)明具有二套獨立的轉換系統(tǒng),可以分別對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進行接通與分斷,當用戶的常用電源與備用電源有一路為直流電源而另一路為交流電源時,可以使用同一臺轉換開關實現(xiàn)兩路電源間的切換。運用范圍廣泛、操作使用方便靈活,利于推廣。
文檔編號H01H9/20GK101350260SQ20081019828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3日
發(fā)明者舟 曾, 王光巖, 黃正乾 申請人:深圳市泰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