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卡緣連接器組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尤指一種固定電子卡于電路板上的卡緣連接器組合。
背景技術:
電子產品以兼具小型化與多功能化為其發(fā)展的趨勢。因此,廠商開發(fā)出模塊化的設計,其整合所需電路布局和電子組件而成電子卡,以節(jié)省空間,并利于安裝。電子卡是插置于電路板上相對應的連接器,如卡緣連接器等,以達成其與電路板之間的電性連接。電子卡的插置必須穩(wěn)固,以避免震動松脫,導致訊號傳輸的異常情形。
現有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固定電子卡,包括電路板、連接器和二螺絲。該電子卡的前緣設有多個電性接點,該電子卡的后緣的二端設有穿孔。該電路板設有二螺孔。該連接器設于該電路板上。該電子卡的前緣插設于該連接器,該二螺絲分別穿設該電子卡的穿孔并鎖固于該電路板的螺孔,以定位該電子卡的后緣。
上述現有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以該二螺絲鎖固該電子卡的工作麻煩,不僅需準備適當的工具才能施作,也易因施力的不當而傷害到該電子卡或該電路板。因此,現有的另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連接器是包括絕緣本體和二金屬護桿,該絕緣本體具有二側架,各金屬護桿分別設于各側架的外側。藉由該二側架,可固定插置于該連接器的電子卡。然,該二側架和該二金屬護桿的設計,占用了該電子卡和該電路板的電路布局和電子組件的設計空間,也使整體的寬度加大,不利于電子產品小型化與多功能化的需求。
請參閱圖1和圖2所示,是卡緣連接器組合相關技術的圖標,其定位電子卡9,該卡緣連接器組合包括電路板1′、連接器2′以及固定結構3′。該連接器2′設于該電路板1′上,該連接器2′形成插槽201′,該電子卡9的前緣插置于該插槽201’內。該固定結構3′包括一彈性件4′,該彈性件4′具有一固定部41′和二彈臂42’,各彈臂42′分別自該固定部41′二側延伸而出。該固定部41′定位于該電路板1′上,各彈臂42′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承靠部421′、卡勾部422′和擋墻429′,各承靠部421′、各卡勾部422′和各擋墻429′分別形成定位槽423′,各定位槽423’固定該電子卡9的后緣的二端。
上述卡緣連接器組合相關技術,較現有的卡緣連接器組合更易于固定該電子卡9,且有效減小其占用該電子卡9和該電路板1′的設計空間。該二彈臂42′的擋墻429’′可避免該電子卡9左右移動的情形,使該電子卡9的固定更為穩(wěn)固。請參閱圖3所示,當該卡緣連接器組合應用于并排(side by side)的電子卡9時,該二擋墻429′的厚度T增加了整體的寬度,難以滿足電子卡9并排設計時所能接受的寬度要求,二電子卡9之間的間距D必須縮小,才能滿足電子產品小型化設計的需求。
是以,由上可知,上述現有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和相關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具有不便與缺失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發(fā)明創(chuàng)造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使其整體的寬度縮減,以利應用于并排的電子卡。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使其能夠穩(wěn)固地固定電子卡。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使其能夠簡易地拆裝電子卡。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提供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固定電子卡,該電子卡設有二定位孔,該卡緣連接器組合包括電路板、連接器以及固定結構;該連接器設于該電路板上,該連接器形成插槽,該電子卡的前緣插置于該插槽內;該固定結構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固定部和二彈臂,各彈臂分別自該固定部二側延伸而出,該固定部定位于該電路板上,各彈臂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承靠部和卡勾部,各承靠部和各卡勾部分別形成“ㄈ”字型定位開口且朝向該連接器,各承靠部并分別向該連接器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凸伸出定位柱,各定位開口固定該電子卡的后緣,且各定位柱分別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
藉由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定位柱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使該電子卡的左右定位穩(wěn)固,且該彈性件的寬度縮短,以減小其占用于該電路板上的空間;又藉由該彈性件的彈臂的定位開口固定該電子卡的后緣,使該電子卡的定位穩(wěn)固且拆裝簡易。
圖1是卡緣連接器組合相關技術定位一電子卡時的立體組合圖;圖2是卡緣連接器組合相關技術定位一電子卡時的俯視圖;圖3是卡緣連接器組合相關技術應用于并排的電子卡時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的固定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的固定結構的立體組合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的固定結構另一角度的立體分解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的固定結構另一角度的立體組合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定位一電子卡前的立體分解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定位一電子卡時的立體組合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定位一電子卡時的俯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釋放一電子卡時的俯視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應用于并排的電子卡時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相信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與特點,當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請參閱圖8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固定電子卡9,該電子卡9設有二定位孔91,該卡緣連接器組合包括電路板1、連接器2以及固定結構3,其中電路板1,其設有多個電性接點10和第一穿孔11,該等電性接點10和該等第一穿孔11位于該電路板1的相對二側。
連接器2,其設于該電路板1上。該連接器2包括絕緣本體20和多個導電端子21。該絕緣本體20的內面形成插槽201。各導電端子21分別具有接觸端211和接腳端212,各接觸端211位于該插槽201內,各接腳端212分別電性連接于該電路板1的電性接點10。
固定結構3(請配合參閱圖4至圖7所示),其包括一彈性件4,該彈性件4具有一固定部41和二彈臂42,各彈臂42分別自該固定部41二側延伸而出。該固定部41設有凸柱411,各凸柱411位于該固定部41的底面,各凸柱411分別插設定位于該電路板1的第一穿孔11中,使該固定部41定位于該電路板1上。該固定部41進一步設有凸塊412,該凸塊412位于該固定部41的內面且朝向該連接器2。各彈臂42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承靠部421和卡勾部422,各承靠部421和各卡勾部422分別形成“ㄈ”字型定位開口423且朝向該連接器2。各承靠部421并分別向該連接器2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凸伸出定位柱424,各定位柱424的橫斷面的面積小于該電子卡9的定位孔91,各定位柱424定義有頂抵面425,各頂抵面425相對地向內偏轉。各卡勾部422設有導角426,各導角426位于各卡勾部422的頂面且朝向該連接器2。各彈臂42的自由端進一步設有凸面427,各凸面427位于各定位開口423中。
該電子卡9的前緣設有多個電性接點90,該電子卡9的后緣的二端分別設有該二定位孔91。該電子卡9的安裝是先將該電子卡9的前緣插置于該連接器2的插槽201內,該電子卡9的電性接點90分別電性接觸各導電端子21的接觸端211。其次,再將該電子卡9的后緣下壓,該電子卡9的后緣順著各彈臂42的卡勾部422的導角426撐開該二彈臂42,使各定位開口423得以固定該電子卡9的后緣,且各定位柱424分別穿設于該電子卡9的定位孔91中。由于各彈臂42的彈性佳,變形與回復容易,不會有材質過軟而磨損或材質過硬而斷裂的情形,因此能確保該電子卡9的穩(wěn)固定位。該承靠部421可避免該電子卡9的過度下壓,并配合該卡勾部422,可避免該電子卡9的后緣有上下移動的情形。該彈性件4的固定部41的凸塊412以及各彈臂42的凸面427頂抵于該電子卡9的后緣,可補償該彈性件4與該電子卡9之間的余隙,可避免該電子卡9有前后移動的情形。各定位柱424的頂抵面425分別頂抵于該電子卡9的定位孔91相對應的局部孔緣,本實施例中,各定位柱424的頂抵面425呈圓弧面,該電子卡9的定位孔91呈圓形,通過各頂抵面425的中點的中心線428相交于該電子卡9的范圍內,如此,可避免該電子卡9有左右移動的情形。
請參閱圖11所示,欲拆離該電子卡9時,只要將該二彈臂42后拉,使該二卡勾部422移開該電子卡9的后緣,并使該二定位柱424的頂抵面425后退,便可輕易地取出該電子卡9。
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卡緣連接器組合以定位柱424穿設于該電子卡9的定位孔91以限制該電子卡9的左右移動,使各彈臂42的自由端無須如圖1至圖3以擋墻429′限制該電子卡9的左右移動,因此能縮減其整體的寬度。當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并排的電子卡9時,可縮小二相鄰的電子卡9之間的間距d,從而能夠減小其占用的空間,滿足電子產品小型化設計的需求。
請再參閱圖4至圖7所示,并配合參閱圖8至圖10所示,該固定結構3進一步包括擋止板5,該擋止板5具有相連接的后擋片50和上擋片51。該后擋片50的二端設有定位腳501。該上擋片51的中段設有插腳511。該固定結構3的彈性件4的固定部41進一步設有插孔413和狹槽414。該電路板1進一步設有第二穿孔12和第三穿孔13。該后擋片50的中段夾持于該狹槽414內,且該后擋片50的定位腳501分別插設于各第二穿孔12中,使該后擋片50固定于該電路板1上,又該上擋片51的插腳511插設定位于該固定部41的插孔413和該電路板1的第三穿孔13中。如此,使該后擋片50位于該彈性件4的外側且背向于該連接器2,且該后擋片50和該彈性件4的彈臂42之間形成間隙,以提供各彈臂42的自由端適當的后退距離并避免操作各彈臂42時有過度后彎的情形,又該上擋片51位于該彈性件4的頂側,以避免操作各彈臂42時有上彎的情形。
因此,透過本實用新型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具有如下述的特點1、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定位柱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使該電子卡的左右定位穩(wěn)固,且該彈性件的寬度縮短,以減小其占用于該電路板上的空間,使其應用于并排的電子卡時,可縮小二相鄰的電子卡之間的間距,從而能夠減小整體所占用的空間。
2、該彈性件的彈臂的定位開口固定該電子卡的后緣,使該電子卡的后緣限制于各承靠部和各卡勾部之間,以避免其上下的移動;該彈性件的固定部的凸塊頂抵于該電子卡的后緣,以避免其前后的移動;該彈性件的彈臂的定位柱分別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以避免其左右的移動;因此,使該電子卡的定位更為穩(wěn)固。
3、該彈性件的彈臂的后拉變形與彈性回復容易,可避免使用時的磨損或斷裂情形,從而使該電子卡的拆裝更為簡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與圖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及本實用新型的特征,舉凡熟悉該項技藝者,沿依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固定電子卡,該電子卡設有二定位孔,其特征在于該卡緣連接器組合包括電路板;連接器,其設于該電路板上,該連接器形成插槽,該電子卡的前緣插置于該插槽內;以及固定結構,其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固定部和二彈臂,各彈臂分別自該固定部二側延伸而出,該固定部定位于該電路板上,各彈臂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承靠部和卡勾部,各承靠部和各卡勾部分別形成“ㄈ”字型定位開口且朝向該連接器,各承靠部并分別向該連接器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凸伸出定位柱,各定位開口固定該電子卡的后緣,且各定位柱分別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固定部設有凸柱,各凸柱位于該固定部的底面,該電路板設有第一穿孔,各凸柱分別插設定位于各第一穿孔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固定部設有凸塊,該凸塊位于該固定部的內面且朝向該連接器,該凸塊頂抵于該電子卡的后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卡勾部設有導角,各導角位于各卡勾部的頂面且朝向該連接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彈臂的自由端設有凸面,各凸面位于各定位開口中,各凸面頂抵于該電子卡的后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定位柱的橫斷面的面積小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各定位柱定義有頂抵面,各頂抵面相對地向內偏轉,且各頂抵面分別頂抵于各定位孔相對應的局部孔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各定位柱的頂抵面呈圓弧面,該電子卡的定位孔呈圓形,通過各頂抵面的中點的中心線相交于該電子卡的范圍內。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進一步包括擋止板,該擋止板具有后擋片,該后擋片位于該彈性件的外側且背向于該連接器,該后擋片固定于該電路板上,該后擋片和該彈性件的彈臂之間形成間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固定部進一步設有狹槽,該電路板進一步設有第二穿孔,該擋止板的后擋片的二端設有定位腳,該后擋片的中段夾持于該狹槽內,該后擋片的定位腳分別插設于各第二穿孔中。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固定結構的彈性件的固定部進一步設有插孔,該電路板進一步設有第三穿孔,該擋止板具有相連接的該后擋片和上擋片,該上擋片位于該彈性件的頂側,該上擋片的中段設有插腳,該插腳插設定位于該固定部的插孔和該電路板的第三穿孔中。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緣連接器組合,其特征是該電路板設有多個電性接點,該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和多個導電端子,該絕緣本體的內面形成該插槽,各導電端子分別具有接觸端和接腳端,各接觸端位于該插槽內,各接腳端分別電性連接于該電路板的電性接點,該電子卡的前緣設有多個電性接點,該電子卡的電性接點分別電性接觸各導電端子的接觸端。
專利摘要一種卡緣連接器組合,其固定電子卡,該電子卡設有二定位孔,該卡緣連接器組合包括電路板、連接器以及固定結構;該固定結構包括一彈性件,該彈性件具有一固定部和二彈臂,該固定部定位于該電路板上,各彈臂的自由端分別設有承靠部和卡勾部,各承靠部和各卡勾部分別形成“ㄈ”字型定位開口且朝向該連接器,各承靠部并分別向該連接器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凸伸出定位柱,各定位開口固定該電子卡的后緣,且各定位柱分別穿設于該電子卡的定位孔中;藉此,使該電子卡的定位穩(wěn)固、拆裝簡易,且該彈性件的寬度縮短,以減小其占用于該電路板上的空間。
文檔編號H01R12/71GK2733639SQ20042008491
公開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何宜澤, 彭圣文 申請人:美國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