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裝有滑動及杠桿式操作旋鈕也有良好操作觸感的開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可以適用于例如車載用動力車窗裝置的驅動開關等、并且進行操作旋鈕的搖動操作等從而能使兩組開關元件選擇性打開的開關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車載用動力車窗裝置的驅動開關,以前,提出過并排設置兩組滑動型開關元件,并通過被搖動操作的操作旋鈕的操作桿使各開關元件選擇性打開的結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圖11是表示這樣的以往例子的說明圖。在該圖中,開關裝置1是在由蓋部件2關閉上部開口的未圖示的外殼的內(nèi)部設置兩組滑動型開關元件而大致構成的,并且各開關元件的驅動軸3、4從蓋部件2的長孔2a、2b向外突出。在上述外殼內(nèi),兩組開關元件并排設置為和驅動軸3、4的滑動方向(圖示左右方向)一致的一條直線狀。該外殼內(nèi)露出的多個固定接點片的端子部5向該外殼的下方突出設置。另外,雖然未圖示,但是,各開關元件具有突出設置有驅動軸3(或4)的滑動件,固定在該滑動件上并在操作時和上述固定接點片接觸或分離的可動接觸片,總是向圖11所示的初始位置對滑動件施力的螺旋彈簧,以及,彈性接觸滑動件并總是向固定接點片對可動接觸片施力的板簧。
上述以往的開關裝置1被組入殼體6的內(nèi)部,該殼體6的安裝凹處6a內(nèi)設置著操作旋鈕7。該操作旋鈕7可以以支軸8為中心轉動,從而,伴隨著操作旋鈕7的轉動,操作桿9沿著圖11的箭頭A、B的方向移動(傾倒)。此外,操作桿9的前端部被插入兩組開關元件的驅動軸3、4之間,因此,操作者壓入操作旋鈕7而使操作桿9向箭頭A方向移動時,該操作桿9克服上述螺旋彈簧的施加力而將驅動軸3向圖示左方壓入并使其滑動。其結果是,和驅動軸3一體滑動的上述可動接觸片和對應的上述固定接點片接觸或分離,一方的開關元件從關閉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另外,在這種打開狀態(tài)下除去對操作旋鈕7的壓入操作力時,伴隨著驅動軸3的滑動而被壓縮的上述螺旋彈簧對上述滑動件施力從而使該驅動軸3逆向滑動,因此,可以自動回復到圖11的狀態(tài)并使該開關元件返回關閉狀態(tài)。操作者拉起操作旋鈕7從而使操作桿9向箭頭B方向移動時的動作也基本相同,操作桿9將驅動軸4壓向圖示右方并使其滑動,因此,另一方的開關元件從關閉狀態(tài)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除去對操作旋鈕7的操作力時,該開關元件自動返回關閉狀態(tài)。
專利文獻1日本特公平5-80770號公報上述以往例中,各開關元件的驅動軸3、4呈直線狀滑動,但是,將這些驅動軸3、4壓入的操作桿9是以支軸8為中心轉動的部件,因此,驅動軸3、4相對于滑動方向被壓入斜上方。因而,操作時驅動軸被壓在長孔2a、2b的周壁上,在上述滑動件向上述外殼的內(nèi)壁傾斜的狀態(tài)下對其進行按壓等,所不希望的局部性滑動阻力的增大的可能性很高,并伴隨著不穩(wěn)或者搖晃感,因此,有很難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的問題。而且,如果使操作桿9變長從而使支軸8的位置從驅動軸3、4離開地設置,則可以大致沿著滑動方向將驅動軸3、4壓入,但是,這種情況下,操作旋鈕7從殼體6的安裝凹處6a向上方較大突出,因此并非優(yōu)選方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以往技術的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即使和被搖動操作或者滑動操作的操作旋鈕組合,也可以得到良好操作觸感的開關裝置。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其具備具有底壁及上部開口的外殼;被組裝在該外殼中的兩組開關元件;向該兩組開關元件施加回復力的彈簧部件;以及,覆蓋所述外殼的上部開口的蓋部件,所述開關元件包括在所述外殼的內(nèi)壁面上露出的固定接點部件;設置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可以接觸或脫離所述固定接點部件的導體部件;以及,用于驅動該導體部件的可轉動的驅動體,并且,所述驅動體上設置有向所述蓋部件的上方突出的被按壓部,并且,分別向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所述被按壓部施加逆向的按壓操作力,操作時,通過所述被按壓部回轉驅動所述驅動體,由此,使所述固定接點接觸或脫離所述導體部件,從而選擇性地進行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任意一組的開關操作,并且伴隨著按壓操作力的解除使所述驅動體回復到非操作位置。
這樣構成的開關裝置,通過操作旋鈕的搖動操作或者滑動操作而按壓驅動任意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被按壓部時,該開關元件使驅動體回轉從而使導體部件接觸固定接點,因此,可以切換開關元件。而且,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情況下,施加到被按壓部上的按壓操作力的方向相反,但是,其開關動作基本上和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相同。
另外,上述開關裝置也可以是,所述開關元件的所述固定接點部件設置在所述內(nèi)壁面的底面上,所述導體部件可搖動地設置在所述內(nèi)壁面的底面上,并且設有傾斜面,另外,所述彈簧部件由板簧形成,該彈簧部件在由所述蓋部件加壓了的狀態(tài)下安裝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且,允許升降動作地將所述驅動體可回轉地保持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且設置有通過所述板簧部件的施力彈性接觸所述導體部件的滑動作動部,通過所述被按壓部回轉操作所述驅動體時,所述滑動作動部在所述導體部件的傾斜面滑動從而該導體部件搖動從而和所述固定接點接觸、脫離,另外,同時,驅動體克服所述板簧部件的施力而移動。
這樣構成的開關裝置,通過操作旋鈕的搖動操作或者滑動操作而按壓驅動任意一方的開關元件的被按壓部時,該開關元件使驅動體回轉從而在導體板的傾斜面上滑動,因此,可以使該導體板在外殼的底壁上搖動從而使其接觸或脫離固定接點部件,由此,可以將該開關元件從關閉切換為打開狀態(tài)。此外,這樣的開關動作時,對驅動體的從導體板來的反力增減時,隨之,驅動體受到板簧部件的施力的同時可以升降,因此,無需擔心滑動阻力增大到不希望的程度,可以期待總是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另外,這樣的開關動作后,在除去對操作旋鈕的操作力時,所述傾斜面上的驅動體通過板簧部件的施力而逆向回轉,從而回復到導體板上的初期位置,因此,該導體板在所述底壁上逆向搖動從而自動向關閉狀態(tài)回復。而且,另一方的開關元件的情況下,施加到被按壓部上的按壓操作力的方向相反,但是,其開關動作基本上和所述一方的開關元件相同。
上述開關裝置的結構也可以是,所述驅動體上設置有向所述外殼的側方突出的驅動臂部,這種情況下,例如,并排設置在外殼附近的按鈕開關的上方設置驅動臂部,可以實現(xiàn)通過被按壓部回轉驅動驅動體時,該驅動臂部按壓操作該按鈕開關的結構,因此,即使不增加操作旋鈕的數(shù)量或者使形狀復雜化,也可以利用開關裝置容易地追加不同的操作功能。
發(fā)明效果本發(fā)明的開關裝置是在操作時通過經(jīng)由被按壓部回轉驅動驅動體而使導體部件接觸或脫離固定接點部件的,在進行操作旋鈕的搖動操作或者滑動操作的情況下,只施加使彈簧部件向驅動體彎曲的回轉力矩,即可順利回轉驅動驅動體,因此,可以總是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開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該開關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使圖2所示的開關裝置和搖動型的操作旋鈕的組合構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4是圖3所示驅動開關的操作時的剖面圖;圖5是表示將圖2所示的開關裝置和滑動型的操作旋鈕組合而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6是圖5所示驅動開關的操作時的剖面圖;圖7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開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該開關裝置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圖8所示開關裝置和搖動型操作旋鈕組合而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10是圖9所示驅動開關操作時的剖面圖;圖11是表示現(xiàn)有例的說明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則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例的開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該開關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使該開關裝置和搖動型的操作旋鈕組合而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4是圖3所示驅動開關的操作時的剖面圖。
這些圖中所示的開關裝置11的大致結構是,其具備外殼12,在其底壁12a上豎立設置側壁12b、12c和間隔壁12d從而形成一對接點收容空間S1、S2;通過插入成型加工分別設置在各接點收容空間S1、S2內(nèi)的底壁12a上的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從各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延伸設置并向外殼12的下方突出的多個端子14;可搖動地設置在各接點收容空間S1、S2內(nèi)的底壁12a上的一對導體板(導體部件)15、16;在允許升降動作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各導體板15、16上并可以以軸部17a、18a為中心轉動的一對驅動體17、18;具有用于向底壁12a對各驅動體17、18的滑動作動部17b、18b彈性施力的一對按壓片19a、19b的板簧部件(彈簧部件)19;以及,安裝在外殼12上從而大致關閉其上部開口12e的金屬板制的蓋部件20。如圖3及圖4所示,該開關裝置11被安裝在電路板30上并被收容在殼體31的內(nèi)部,并由其與操作旋鈕的組合構成車載用動力車窗狀置的驅動開關。而且,操作旋鈕32通過支軸33可搖動地被支持在殼體31內(nèi)。另外,操作旋鈕32上向下突設有操作桿34,該操作桿34的尺寸被設定為和驅動體17、18的被按壓部17c、18c之間的間隔大致相同,并且該操作桿34被插入夾持在驅動體17、18的被按壓部17c、18c之間。
在外殼12上,分別從底壁12a豎立設置相互平行的長邊側的2個側壁12c及4個間隔壁12d、以及和側壁12c成直角的短邊側的2個側壁12b。在2個側壁12c和2個間隔壁12d的各上端部(上部開口12e側的端部)上,形成將各驅動體17、18的軸部17a、18a可升降地插入的切口狀凹部12f、12g。另外,在短邊側的2個側壁上,在其各自的中央部位形成上端開放的切口狀狹縫12h。在這些狹縫12h中可以能升降地插入驅動體17、18的臂部17d、18d。并且,在側壁12c和間隔壁12d的對置面上分別形成突部12i。這些突部12i的上部形狀是組裝時可以使導體板15、16順利定位的圓弧狀。
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分別成一列并排設置在外殼12的接點收容空間S1、S2的內(nèi)底部,在一方的固定接點部件群上設置導體板15,并在另一方的固定接點部件群上設置導體板16。這些固定接點部件13a~13c由作為搖動支點總是接觸導體板15或16的第1固定接點部件13a、以及接觸或脫離導體板15或16的第2及第3固定接點部件13b、13c構成,從各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導出的多個端子14被連接到外部電路上。
導體板15是具有在安裝操作旋鈕32之前的狀態(tài)下支承驅動體17的初期支承部15a、從該初期支承部15a的一側使傾斜面連續(xù)的從側面看為倒V字形狀的上升部15b、向初期支承部15a的另一側延伸出的平坦部15c、以及從上升部15b向和初期支承部15a相反一側延伸出的可動接點部15d的金屬板,可動接點部15d可以和接點收容空間S1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b接觸或分離,平坦部15c可以和接點收容空間S1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c接觸或分離。并且,在導體板15的兩側部上夾持著初期支承部15a形成4個突起15e,通過使這些突起15e和外殼12的突部12i卡合,由此可以限制導體板15在搖動時不會向長度方向偏位。導體板16和導體板15形狀相同,初期支承部16a的兩側具有上升部16b和平坦部16c,延伸設置在其長度方向一端側的可動接點部16d可以和接點收容空間S2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b接觸或分離,并且,長度方向另一端側的平坦部16c可以和接點收容空間S2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c接觸或分離。該導體板16的兩側部上也夾持著初期支承部16a形成4個突起16e,通過使這些突起16e和外殼12的突部12i卡合,可以限制導體板16在搖動時不會向長度方向偏位。
驅動體17具有作為轉動中心的軸部17a、通過板簧部件19的按壓片19a的施力時常彈性接觸導體板15的滑動作動部17b、向上延伸并向蓋部件20上方突出的被按壓部17c、以及橫向延伸并插入一方的狹縫12h內(nèi)的臂部17d,并在滑動作動部17b上形成隔開預定間隔相對置的一對導引壁17e。同樣,驅動體18具有作為轉動中心的軸部18a、通過板簧部件19的按壓片19b的施力時常彈性接觸導體板16的滑動作動部18b、向上延伸并向蓋部件20上方突出的被按壓部18c、以及橫向延伸并插入另一方的狹縫12h內(nèi)的臂部18d,并在滑動作動部18b上形成隔開預定間隔相對置的一對導引壁18e。這些驅動體17、18從平面上看對稱地組入外殼12內(nèi),相互的臂部17d、18d及被按壓部17c、18c被設置為一直線狀。即,將驅動體17、18組裝到外殼12中時,在外殼12內(nèi)的接點收容空間S1、S2之間的狹窄空間內(nèi)設置臂部17d、18d,將驅動體17的軸部17a插入相對置的凹部12f、12f內(nèi),并將驅動體18的軸部18a插入相對置的凹部12g、12g內(nèi)。
板簧部件19是將單片板的彈性金屬板沖壓加工成圖1所示的形狀而成的,呈相互平行延伸的一對按壓片19a、19b連結在從側面看大致八字形的壓縮部19c的下端的形狀。這里,壓縮部19c是通過蓋部件20被壓縮從而在各按壓片19a、19b上產(chǎn)生彈簧壓力用的部位,該壓縮部19c具有將從各按壓片19a、19b的長度方向一端側延伸出的部分成銳角折回并由橋接部19e將各個該延伸部分橋接而成的大致H字形狀的第1彎折片19d,以及,將從各按壓片19a、19b的長度方向另一端側延伸出的部分成銳角折回并由橋接部(未圖示)將各個該延伸部分橋接而成的大致H字形狀的第2彎折片19f。該板簧部件19在組裝時被組入外殼12內(nèi)的最上部,而將一方的按壓片19a設置在驅動體17的滑動作動部17b上,并將另一方的按壓片19b設置在驅動體18的滑動作動部18b上。這時,通過將各按壓片19a、19b分別插入導引壁17e、17e之間和導引壁18e、18e之間來進行寬度方向的定位,另外,板簧部件19的長度尺寸設定為和外殼12的相對置的側壁12b、12b的間隔大致相等,由此進行各按壓片19a、19a的長度方向上的定位。
在蓋部件20上,在下端部的四角形成安裝片20a,通過將這些安裝片20a彎折并卡止在外殼12的四角上,蓋部件20在將上部開口12e大致蓋閉的狀態(tài)下被安裝在外殼12上。這樣將蓋部件20安裝在外殼12上時,預先組入外殼12內(nèi)的板簧部件19的彎折片19d、19f被壓彎,因此,在各按壓片19a、19b上產(chǎn)生彈簧壓力。由此,一方的按壓片19a向底壁12a對驅動體17的滑動作動部17b彈性施力,并通過該施力使滑動作動部17b彈性接觸導體板15,因此,使驅動體17以軸部17a為中心回轉時,滑動作動部17b可以在導體板15的上升部15b(傾斜面)上滑動從而使該導體板15回轉驅動。同樣,另一方的按壓片19b向底壁12a對驅動體18的滑動作動部18b彈性施力,并通過該施力使滑動作動部18b彈性接觸導體板16,因此,使驅動體18以軸部18a為中心回轉時,滑動作動部18b可以在導體板16的上升部16b(傾斜面)上滑動從而使該導體板16回轉驅動。另外,在蓋部件20上形成用于使驅動體17的被按壓部17c貫穿的窗孔20b和用于使驅動體18的被按壓部18c貫穿的窗孔20c。
上述的開關裝置11的結構是,將在接點收容空間S1內(nèi)設置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和導體板15、驅動體17、按壓片19a等而形成的第1開關元件,以及,在接點收容空間S2內(nèi)設置固定接點部件13a~13c和導體板16、驅動體18、按壓片19b等而形成的第2開關元件并列設置在外殼12內(nèi)。但是,向這些第1及第2開關元件施加回復力的彈簧部件是通用的板簧部件19。
另外,使該開關裝置11和操作旋鈕32組合時,將操作桿34的前端部(下端部)插入驅動體17、18的被按壓部17c、18c之間,但是,這時,使操作桿34彈性接觸被按壓部17c、18c從而處于施加預張力的狀態(tài)(給壓狀態(tài)),由此,避免了操作旋鈕32和驅動體17、18之間的松動。即,在這樣的給壓狀態(tài)下,驅動體17、18的滑動作動部17b、18b分別接觸導體板15、16的上升部15b、16b的下端附近的傾斜面,但是,在取出操作旋鈕32的狀態(tài)下,滑動作動部17b、18b分別和導體板15、16的初期支承部15a、16a接觸,因此,被按壓部17c、18c比圖3所示位置更加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稍稍傾斜。
這樣,就由開關裝置11和操作旋鈕32組合而構成的驅動開關的動作進行說明時,在未施加操作力的待機狀態(tài)(所述給壓狀態(tài))下,驅動體17的滑動作動部17b彈性接觸導體板15的上升部15b的下端部,因此,接點收容空間S1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a、13c介由導體板15導通,并且固定接點部件13a、13b之間被保持在非導通狀態(tài)。另外,驅動體18的滑動作動部18b彈性接觸導體板16的上升部16b的下端部,因此,接點收容空間S2內(nèi)的固定接點部件13a、13c介由導體板16被導通,并且固定接點部件13a、13b之間被保持在非導通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例如,施加將如圖3所示的操作旋鈕32的右端部壓入的操作力時,傾倒的操作桿34的前端部在預定的平面內(nèi)回轉移動,由此,在上述平面內(nèi)將被按壓部17c向圖示左方按壓驅動,因此,驅動體17以在和被按壓部17c的移動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軸部17a為中心沿圖示逆時針回轉,隨之,滑動作動部17b在導體板15的上升部15b上向斜上方滑動,在該過程中,驅動體17克服按壓片19a的壓力稍稍向上被推壓。然后,在接點收容空間S1內(nèi),在滑動作動部17b通過固定接點部件13a上時,導體板15沿圖示順時針方向被回轉驅動從而成為圖4所示狀態(tài)。結果,平坦部15c從固定接點部件13c脫離并且可動接點部15d接觸固定接點部件13b,因此,經(jīng)由導體板15使固定接點部件13a、13b被導通所引發(fā)的開關打開的切換信號(進行窗的開動作的驅動信號)從端子14被輸出。
另外,在圖4的狀態(tài)下,在除去對操作旋鈕32的操作力的情況下,伴隨著按壓片19a的回復力作用在驅動體17上從而使滑動作動部17b沿著上升部15b的傾斜面向斜下方移動,驅動體17沿圖示順時針方向回轉,因此,在滑動作動部17b通過固定接點部件13a上的時點,導體板15沿著圖示逆時針方向被回轉驅動,同時,傾倒的操作桿34由按壓部17c按回。結果,導體板15的可動接點部15d從固定接點部件13b脫離從而使平坦部15c接觸固定接點部件13c,因此,固定接點部件13a、13b的導通被切斷所引發(fā)的開關關閉的切換信號從端子14被輸出,操作旋鈕32回復到圖3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
而且,在這種待機狀態(tài)下,施加將圖3所示的操作旋鈕32的左端部壓入的操作力的情況下的動作也基本相同。這種情況下,通過傾倒的操作桿34的前端部向圖示右方按壓操作被按壓部18c,因此,驅動體18沿圖示順時針方向回轉,滑動作動部18b在導體板16的上升部16b上向斜上方滑動。在該過程中,驅動體18克服按壓片19b的壓力稍稍被向上推壓,在接點收容空間S2內(nèi),在滑動作動部18b通過固定接點部件13a上時,導體板16被回轉驅動,從而固定接點部件13a、13b的導通所引發(fā)的開關打開的切換信號(進行窗的關動作的驅動信號)從端子14被輸出。另外,隨后,在除去對操作旋鈕32的操作力時,伴隨著通過按壓片19b的回復力而使滑動作動部18b沿著上升部16b的傾斜面向斜下方移動,驅動體17逆向回轉,因此,在導體板16被逆向回轉驅動的同時,操作桿34由被按壓部18c按回,回復到圖3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打開狀態(tài))。
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開關裝置11,通過操作旋鈕32的搖動操作,開關元件的被按壓部17c(或者18c)向側方被按壓驅動時,驅動體17(或18)回轉,在驅動體17(或18)上,只施加繞軸部17a(或者18a)周圍的回轉力矩,而沒有在傾斜狀態(tài)下的接觸等,因此,總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另外,伴隨著驅動體17(或18)的回轉,導體板15(或16)在底壁12a上搖動,從而將該開關元件從關閉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因此,可以適用于雙極、雙擲型的驅動開關并確保高可信度。并且,在該開關裝置11的開關動作時,對驅動體17(或18)的從導體板15(或16)來的反力增減,但是,驅動體17(或18)受到板簧部件19的施力的同時可以升降,從而在從導體板15(或16)來的反力增加時,可以將按壓片19a(或19b)壓彎,因此,無需擔心滑動阻力增大到不希望的程度,總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
而且,組裝該開關裝置11時,在外殼12的底壁12a上按照導體板15、16、驅動體17、18、板簧部件19、蓋部件20的順序組入,因此,可以期待良好的組裝性。并且,組裝作業(yè)時,導體板15、16可以由外殼12的突部12i定位,驅動體17、18可以由外殼12的凹部12f、12g或者狹縫12h定位,板簧部件19可以由外殼12的側壁12b或者驅動體17、18的導引壁17e、18e定位,因此,即使進行自動組裝,這些各零件上也很難發(fā)生錯位或者脫落,由此可以大幅度降低組裝成本。
接著,就上述開關裝置11的其他適用例進行說明。圖5是表示將該開關裝置11和滑動型的操作旋鈕組合而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6是圖5所示驅動開關的操作時的剖面圖。這些圖中,操作旋鈕35在可以沿圖示左右方向滑動的狀態(tài)下由設置在殼體31上的導槽(圖示省略)支撐。在操作旋鈕35的底面?zhèn)韧辉O有驅動突起36,該驅動突起36被夾持地插入開關裝置11的驅動體17、18的被按壓部17c、18c之間。
從而,在圖5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關閉狀態(tài))下,將操作旋鈕35向圖示左方滑動操作時,驅動突起36向同一方向壓入被按壓部17c,因此,驅動體17沿圖示逆時針方向回轉,隨之,導體板15沿圖示順時針方向被回轉驅動從而切換為圖6所示的打開狀態(tài)。然后,在除去對操作旋鈕35的操作力時,通過按壓片19b的回復力使驅動體17逆向回轉,因此,導體板15被逆向回轉驅動從而回復到圖5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這樣,開關裝置11不僅可以適用于搖動型的操作旋鈕32,和滑動型的操作旋鈕35的組合也可以順利動作,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而且,這些一系列的動作已使用圖3及圖4進行了詳細說明,在此省略了重復說明。另外,關于操作旋鈕35向圖示右方被滑動操作,從而由驅動突起36將被按壓部18c壓入同一方向的情況下的動作說明,也因為從至此的說明可以容易推測到,因而省略。
圖7是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的開關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8是該開關裝置的立體圖,圖9是表示該開關裝置和搖動型操作旋鈕組合而成的驅動開關的非操作時的剖面圖,圖10是圖9所示驅動開關操作時的剖面圖,和圖1~圖4對應的部分標以相同符號,因而適當省略重復的說明。
圖7~圖10所示的開關裝置21,其和上述開關裝置11的不同點在于,驅動體17、18上分別設有向外殼12的側方較大突出的驅動臂部17f、18f,除此以外的結構是相同的。另外,在本實施例的情況下,開關裝置21的外殼12的附近并排設置一對按鈕開關37、38。這些按鈕開關37、38被安裝在電路板30上,其操作部位37a、38a分別設置在驅動臂部17f、18f的下方。此外,伴隨著驅動體17的回轉而下降的驅動臂部17f將操作部位38a壓入,由此,能夠將按鈕開關37由關閉狀態(tài)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并且,伴隨著驅動體18的回轉而下降的驅動臂部18f將操作部位38a壓入,由此,可以將按鈕開關38從關閉狀態(tài)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
即,在圖9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下,例如,施加按壓操作旋鈕32的右端部的操作力時,如上所述,由操作桿34按壓驅動被按壓部17c,從而使驅動體17沿圖示逆時針方向回轉,因此,滑動作動部17b在上升部15b上向斜上方滑動,導體板15沿圖示順時針方向被回轉驅動時,從接點收容空間S1側的開關元件輸出打開信號(進行窗的開動作的驅動信號),但是,在該狀態(tài)下,將操作旋鈕32的右端部再壓入一段時,由操作桿34將被按壓部17c進一步壓入,因而驅動體17進一步沿圖示逆時針方向回轉,從而,如圖10所示,驅動臂部17f將操作部位37a壓入下方。結果,從按鈕開關37輸出打開信號(使窗完全打開的驅動信號)。而且,這樣,作動按鈕開關的過程中,滑動作動部17b在已完成沿圖示順時針方向的回轉的導體板15的上升部15b上進一步向斜上方滑動,隨之,驅動體17將板簧部件19的按壓片19a進一步向上方壓彎。從而,在除去對操作旋鈕32的操作力時,伴隨著通過按壓片19a的回復力驅動體17的逆向回轉,按鈕開關37及導體板15分別返回原來的狀態(tài),回復到圖9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
另外,在圖9所示的待機狀態(tài)下,在施加將操作旋鈕32的左端部壓入的操作力的情況下的動作也是相同的,由操作桿34按壓驅動被按壓部18c從而使驅動體18沿圖示順時針方向旋轉預定量時,從接點收容空間S2側的開關元件輸出打開信號(進行窗的關動作的驅動信號),在該狀態(tài)下,將操作旋鈕32再壓入一段從而使驅動體18進一步沿圖示順時針方向回轉時,驅動臂部18f將操作部位38a向下方按壓,因而從按鈕開關38輸出打開信號(使窗完全關閉的驅動信號)。
這樣,在本實施例中,無需特別將結構復雜化或者大型化,即可實現(xiàn)所謂如果稍稍按壓操作旋鈕32,則進行將窗打開或者關閉任意量的手動開閉操作,并且,如果深入按壓操作旋鈕32,則進行使窗全開全關的自動開閉操作的多功能驅動開關。
而且,含有固定接點和導體板及板簧部件等的開關裝置的內(nèi)部結構不僅可以是上述各實施例所限定的,還可以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種變形例。
權利要求
1.一種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具有底壁及上部開口的外殼;被組裝在該外殼中的兩組開關元件;向該兩組開關元件施加回復力的彈簧部件;以及,覆蓋所述外殼的上部開口的蓋部件,所述開關元件包括在所述外殼的內(nèi)壁面上露出的固定接點部件;設置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可以接觸或脫離所述固定接點部件的導體部件;以及,用于驅動該導體部件的可轉動的驅動體,并且,所述驅動體上設置有向所述蓋部件的上方突出的被按壓部,并且,分別向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所述被按壓部施加逆向的按壓操作力,操作時,通過所述被按壓部回轉驅動所述驅動體,由此,使所述固定接點接觸或脫離所述導體部件,從而選擇性地進行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任意一組的開關操作,并且伴隨著按壓操作力的解除使所述驅動體回復到非操作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元件的所述固定接點部件設置在所述內(nèi)壁面的底面上,所述導體部件可搖動地設置在所述內(nèi)壁面的底面上,并且設有傾斜面,另外,所述彈簧部件由板簧形成,該彈簧部件在由所述蓋部件加壓了的狀態(tài)下安裝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且,允許升降動作地將所述驅動體可回轉地保持在所述外殼內(nèi),并且設置有通過所述板簧部件的施力彈性接觸所述導體部件的滑動作動部,通過所述被按壓部回轉操作所述驅動體時,所述滑動作動部在所述導體部件的傾斜面滑動從而該導體部件搖動從而和所述固定接點接觸、脫離,另外,同時,驅動體克服所述板簧部件的施力而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體上設置有向所述外殼的側方突出的驅動臂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臂部設置在并排設置在所述外殼附近的按鈕開關的上方,通過所述被按壓部回轉驅動所述驅動體,由此,該驅動臂部按壓操作該按鈕開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其設置有具有被插入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所述被按壓部之間的操作桿的可搖動動作的操作旋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其設置有具有被插入所述兩組開關元件的所述被按壓部之間的驅動突起的可滑動動作的操作旋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即使和可搖動操作的操作旋鈕組合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觸感的開關裝置。開關裝置(11)具有外殼(12)、設置在外殼(12)的底壁上的固定接點部件、可搖動地設置在底壁(12a)上的導體板、在允許升降動作且可轉動的狀態(tài)下設置在導體板上的驅動體(17、18)、對驅動體彈性施力的板簧部件(19)、以及大致關閉外殼(12)的上部開口(12a)的蓋部件(20),驅動體上設有向蓋部件(20)的上方突出的被按壓部(17c、18c)。通過操作旋鈕(32)的搖動操作,將被按壓部向側方按壓驅動時,驅動體回轉,隨之,導體板在底壁(12a)上搖動從而切換到打開狀態(tài)。
文檔編號H01H23/16GK1610032SQ20041008609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0月20日
發(fā)明者佐佐木誠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