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平面型燃料電池組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831685閱讀:1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平面型燃料電池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平面型燃料電池組(Fuel cell assembly),尤指一種易于組裝與大量生產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
背景技術
近年來燃料電池技術的發(fā)展備受矚目,無論是學理上的基礎研究或者是商品化的應用開發(fā)均有長足的進步。燃料電池(Fuel cell)是一種利用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發(fā)電裝置,與傳統(tǒng)發(fā)電方式比較,燃料電池具有低污染、低噪音、高能量密度以及高能量轉換效率等優(yōu)點,是極具前瞻性的干凈能源,可應用的范圍包括便攜式電子產品、家用或廠用發(fā)電系統(tǒng)、運輸工具、軍用設備、太空工業(yè)以及大型發(fā)電系統(tǒng)等各領域。
目前發(fā)展中的燃料電池依電解質的不同,可將其區(qū)分為堿液型燃料電池(AFC)、磷酸型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型燃料電池(MCFC)、固態(tài)氧化物型燃料電池(SOFC)及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PEMFC)等。然而,燃料電池的運作原理依種類的不同會有些許差異,以屬于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為例,甲醇水溶液在燃料電池的陽極觸媒層進行氧化反應,產生氫離子(H+)、電子(e-)及二氧化碳(CO2),其中氫離子(H+)可以經由質子交換膜傳遞至陰極,電子(e-)可經由外部電路傳輸至負載作功之后再傳遞至陰極,而供給至陰極的氧氣(O2)會與氫離子(H+)及電子(e-)于陰極觸媒層進行還原反應并產生水。
每個燃料電池單元(Fuel cell unit)所能提供的電壓較小(約為0.4V左右),所以在應用時通常會串聯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以形成一個燃料電池組(Fuelcell assembly),達到電子產品所需的操作電壓。目前燃料電池單元串聯成燃料電池組的方式主要可區(qū)分為堆棧型(stacked)與平面型(panel)兩種。堆棧型燃料電池組10的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其包括至少二個由陽極觸媒電極111、質子傳導膜112及陰極觸媒電極113所組合而成的膜電極組11(Membrane-Electrolyte Assembly,MEA),以及作為個別電極組串聯的雙極板12(bipolar plate)和兩電極板13,14。其中,雙極板12的功能除用作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外,亦可設計流道121做為燃料或氧氣的供應通道。
然而,由于目前的堆棧型燃料電池組10需將多個燃料電池單元堆棧,其不僅結構復雜、不易組裝與大量生產,而且組裝后的燃料電池組重量重、厚度無法進一步薄化,因此不利于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應用。
另外,圖2為目前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的結構示意圖。目前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20包括一金屬框架21、多個膜電極組22及二個電極板23,24,其中每個膜電極組22同樣由陽極觸媒電極、質子傳導薄膜和陰極觸媒電極所組合而成(未圖標)。于傳統(tǒng)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20中,金屬框架21具有多個通口211,每一通口211內設置一對應的膜電極組22。金屬框架21的一側邊另設置兩電流集結板(current collector)212,以做為燃料電池組20的電流輸出端。二個電極板23,24內側亦可設計流道231,以做為燃料或氧氣的供應通道。
然而,目前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20不僅需要利用重量較重的金屬框架21來固定膜電極組22,而且需將膜電極組22對位至金屬框架21的通口211內,因此傳統(tǒng)的燃料電池組20其不僅結構復雜、組裝不易且無法大量生產,而且亦有重量重及無法進一步薄化的問題,因此不利于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應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以利于大量生產。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穩(wěn)固且可快速組裝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以利于大量生產。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較廣義實施樣態(tài)為提供一種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利用流體燃料產生電能,其包括多個燃料電池單元,其中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具有一網狀金屬導板與一膜電極組,該網狀金屬導板具有一第一網狀區(qū)域與一第二網狀區(qū)域,該膜電極組設置于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上;以及一第一流道板,其具有一流體燃料入口與一流道,該流體燃料入口與該流道相通,以導入該流體燃料。其中,任一燃料電池單元通過該膜電極組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網狀金屬導板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接觸,使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并設置于該第一流道板的該流道上,使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與外部空氣接觸反應而產生該電能。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網狀金屬導板由金屬片沖壓制成或由編織的金屬網制成。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第一流道板由塑料材質一體成型制成。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膜電極組由陽極觸媒電極、質子傳導薄膜和陰極觸媒電極所組合而成。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流體燃料為氣體或液體。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與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位于不同水平面上且形成一階差。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設置于該網狀金屬導板的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上,使該膜電極組的一第一表面與該第二網狀區(qū)域的一第一表面接觸。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與該第一網狀區(qū)域的接觸邊緣部份以黏膠密封。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任一該燃料電池單元通過該膜電極組的一第二表面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的一第二表面接觸,且使燃料電池單元的第一表面與另一燃料電池單元的第一表面實質上位于同一水平面,使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得以串聯方式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第一流道板的一側形成一凹部,該凹部內設置多個凸軌以定義該流道。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第一流道板的側邊以及該多個凸軌上形成支撐槽,該支撐槽用于支撐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通過黏膠密封于該第一流道板的該支撐槽上。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還包括一裝飾板,其與該第一流道板相接合。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裝飾板與該第一流道板以超音波熔接方式接合。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裝飾板與該第一流道板以卡榫、螺絲或彈片等卡合結構接合。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裝飾板由塑料制成。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第一流道板內設置熔合線,以用于密封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的邊緣。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還包括一第二流道板,該第二流道板的結構與該第一流道板的結構實質上相同。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還包括一鼓風機,其設置該第二流道板的一入口處,以配合該第二流道板的出口提供氣流壓力。
根據本發(fā)明的構想,其中該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還包括兩電流集結板,其分別與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的兩端燃料電池單元相連接,做為該電能的輸出端。
本發(fā)明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重量輕、結構簡單且便于組裝,且能夠大量生產。


圖1為目前的堆棧型燃料電池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目前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顯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單元的結構分解圖。
圖3(B)為顯示圖3(A)所示燃料電池單元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4(A)為顯示將三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的結構分解圖。
圖4(B)為顯示將三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的組合示意圖。
圖5(A)為顯示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
圖5(B)為顯示圖5(A)所示的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6(A)為顯示本發(fā)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
圖6(B)為顯示圖6(A)所示的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圖6(C)為顯示圖6(A)于AA截面的結構剖面圖。
圖7(A)為顯示本發(fā)明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
圖7(B)為顯示圖7(A)所示的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堆棧型燃料電池組;11-膜電極組;12-雙極板;13-電極板;14-電極板;111-陽極觸媒電極;112-質子傳導膜;113-陰極觸媒電極;121-流道;20-平面型燃料電池組;21-金屬框架;22-膜電極組;23-電極板24-電極板;211-通口;212-電流集結板;231-流道;3-燃料電池組;31-燃料電池單元;32-第一流道板;33-裝飾板;34-第二流道板;35-鼓風機;311-網狀金屬導板;312-膜電極組;3111-第一網狀區(qū)域;3112-第二網狀區(qū)域;321-凹部;322-凸軌;323-流道;324-流體燃料入口;325-支撐槽;326-熔合線;31111-第一網狀區(qū)域的第一表面;31112-第一網狀區(qū)域的第二表面;31121-第二網狀區(qū)域的第一表面;3121-膜電極組的第一表面;3122-膜電極組的第二表面;A-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C-電流集結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
體現本發(fā)明特征與優(yōu)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后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發(fā)明能夠在不同的態(tài)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標在本質上當作說明的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單元31(Fuel cell unit)描述于圖3(A)與圖3(B),其中圖3(A)顯示該燃料電池單元的結構分解圖,而圖3(B)則顯示該燃料電池單元的組合示意圖。圖3(A)與圖3(B)所示的燃料電池單元31可串聯其它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31以構成平面型燃料電池組,提供各種電子產品所需的操作電壓。于一些實施例中,該燃料電池單元31由一網狀金屬導板311與一膜電極組312構成,其中該網狀金屬導板311可由一金屬片沖壓制成網狀或者直接通過編織的金屬網制成。當然,網狀金屬導板311亦可由廉價金屬鍍上低阻抗的貴金屬制成,舉例而言,以廉價金屬例如鐵、銅表面鍍上低阻抗的貴金屬例如金、銀所制成。膜電極組312可由陽極觸媒電極、質子傳導薄膜和陰極觸媒電極所組合而成(未圖標),但不以此為限。金屬導板311包括多個網狀區(qū)域,其中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與第二網狀區(qū)域3112位于不同水平面上且形成一階差d。膜電極組312設置于第二網狀區(qū)域3112上,使膜電極組312的第一表面3121與第二網狀區(qū)域3112的第一表面31121接觸。膜電極組312與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的接觸邊緣部份可利用點膠機點膠密封(未圖標),組合后的燃料電池單元31如圖3(B)所示。當然,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可為陽極觸媒電極層或陰極觸媒電極層。
燃料電池單元31可通過串聯方式與另一個或多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31連接。請參閱圖4(A)與圖4(B),其分別顯示將三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31串聯連接的結構分解與組合圖,其中每一個燃料電池單元31的結構與組合方式如圖3(A)與圖3(B)所示。燃料電池單元31可以通過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與另一燃料電池單元31的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的第二表面31112接觸,且使燃料電池單元31的第一表面31111與另一燃料電池單元31的第一表面31111實質上位于同一水平面,由此可以串聯方式將三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31連接起來。當然,燃料電池單元31可串聯的數量并不受限制,任何兩個以上的燃料電池單元31皆可以利用上述方式串聯延伸。舉例而言,利用圖4(B)所示結構兩端的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的第二表面31112與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可再與多個相同的燃料電池單元31串聯,因此可視需要選擇性地增加燃料電池單元31串聯的數量,以提高燃料電池組3所能輸出的工作電壓。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描述于圖5(A)與(B),其中圖5(A)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而圖5(B)則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示意圖。該燃料電池組3由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與一個第一流道板32構成,其中第一流道板32由一體成型的塑料制成,其可通過射出成型技術完成。第一流道板32的一側形成一凹部321,該凹部321內設有多個凸軌322以定義流道323。流道323可提供流體燃料流動的通道,而流體燃料可為氣體(如氫氣)或液體(如甲醇),但不以此為限。第一流道板32的一側邊還設置一流體燃料入口324,該流體燃料入口324與該通道323相通,可供一流體燃料導入。第一流道板32的側邊以及多個凸軌322上形成支撐槽325,該支撐槽325可支撐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31。
燃料電池單元31可以各種排列方式串聯連接,亦即任一燃料電池單元31可通過膜電極組312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31的網狀金屬導板311的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接觸,由此使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得以串聯連接并設置于第一流道板32的流道上323。
當然,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亦可依串聯數目區(qū)分為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與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于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可由單一的燃料電池單元31構成(如圖3(B)所示結構);而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可由三個燃料電池單元31串聯構成(如圖4(B)所示結構)。于圖5(A)與圖5(B)所示的實施例中,燃料電池組3包括兩組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三組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與兩組電流集結板C,其串聯方式請配合參閱圖3(B)與圖4(B)所示結構與組件標號簡述如下將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一端的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與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一端的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的第二表面31112接觸,并將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另一端的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與另一個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一端的第一網狀區(qū)域3111的第二表面31112接觸。重復上述方式,將三組第二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B與兩組第一燃料電池單元串聯群A交錯垂直連接,即可將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串聯31。當然,連接的方向可配合第一流道板32的流道323布局排列。另外,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于其最前端可設置一電流集結板C,且于其最末端的燃料電池單元31的膜電極組312的第二表面3122亦可與另一電流集結板C的網狀區(qū)域相接觸,由此最前端的電流集流板C以及最末端的電流集流板C便可做為燃料電池組3的電流輸出端。
將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依上述方式串聯連接并置于第一流道板32的支撐槽325上后,再以點膠機將支撐槽325與燃料電池單元31結合處全部密封起來,如此可以密封流道板32的流道323,且可使外露的表面自然地與空氣接觸,以形成一組完整的燃料電池組3,其組合后的結構如圖5(B)所示。
上述燃料電池組3的運作原理簡述如下以屬于質子交換膜型燃料電池的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為例,當甲醇水溶液經由燃料電池組3的流體燃料入口324導入第一流道板32后,在燃料電池組3的各膜電極組的陽極觸媒層上會進行氧化反應,產生氫離子(H+)、電子(e-)及二氧化碳(CO2),其中氫離子(H+)可以經由質子交換膜傳遞至陰極,電子(e-)可經由網狀金屬導板傳遞至外部電路,并于傳輸至負載作功之后再傳遞至陰極,而供給至陰極側的空氣或氧氣(O2)會與氫離子(H+)及電子(e-)通過網狀金屬導板的網格而于膜電極組的陰極觸媒層上進行還原反應并產生水。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描述于圖6(A)~圖6(C),其中圖6(A)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圖6(B)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示意圖;圖6(C)顯示圖6(A)于AA截面的剖面圖。于此實施例中,該燃料電池組3的結構與圖5(A)~圖5(B)所示相似,只是為避免點膠后的外觀不佳,可以選擇性地在另一側增設一裝飾板33,使其與第一流道板32相接合。裝飾板33的設置位置不可以遮蓋到燃料電池單元31的網狀區(qū)域,如此才不會遮蓋到膜電極組,因此不會影響到空氣的接觸。裝飾板33與第一流道板32的接合方式以超音波熔接為較佳,但不以此為限,其它接合方式例如卡榫、螺絲、彈片等卡合結構亦可并入參考。另外,請參閱圖6(C),由于裝飾板34由塑料制成,因此在流道323兩側的凸軌322上的支撐槽325邊亦可設計熔合線326來同時密封燃料電池單元31的邊緣,如此可進一步防止流體燃料從陽極側滲漏至陰極側,并可免于使用點膠機而達到快速組裝與生產的目的。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燃料電池組描述于圖7(A)~圖7(B),其中圖7(A)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結構分解圖;圖7(B)顯示該燃料電池組的組合示意圖。該燃料電池組3的結構與圖6(A)~圖6(B)相似,只是為避免燃料電池組3于戶外使用時堆積灰塵與潮濕,造成空氣接觸不佳而影響到燃料電池組3的使用壽命,因此將圖6(A)所示的裝飾板33以一個第二流道板34取代。該第二流道板34的結構與第一流道板32的結構實質上相同。另外,為了增加空氣亦或氧氣于第二流道板34內的流動以提升反應,亦可于入口處341增設一鼓風機35(blower),如此配合出口(未圖標)的形狀設計可增加氣流壓力,使陰極側的反應更好。舉例而言,將出口(未圖標)的孔徑設計為相對較小時,配合鼓風機35可增加內部氧氣的壓力,提升陰極側的反應。此外,第二流道板34亦可保持燃料電池組3的外觀,可便于印刷標志與防止灰塵沉積。
總結來說,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平面式燃料電池組,其由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與一個第一流道板32所組合而成。由于燃料電池單元31的網狀金屬導板311與膜電極組312的特殊結構設計,可使多個燃料電池單元31易于串聯連合,因此可利于大量組裝生產。另外,本發(fā)明亦可通過裝飾板33的設計配合超音波熔接技術簡化組裝程序,節(jié)省組裝時間,以及增加密封程度,避免燃料從陽極側滲漏至陰極側。再者,本發(fā)明亦可增設一個第二流道板34,以避免灰塵沉積,阻礙空氣的接觸而影響到燃料電池組3的使用壽命。更甚者,本發(fā)明亦可增設一鼓風機35,配合第二流道板34的出口設計,以增加空氣或氧氣的壓力,提升陰極側的反應。本發(fā)明技術可以避免使用公知技術的雙極板以及框架,因此結構簡單且重量輕。另外,本發(fā)明的燃料電池單元31的網狀金屬導板311可提供足夠的剛性支撐與固定膜電極組312,且利用支撐槽325的支撐可使燃料電池組3更形穩(wěn)固,有利于快速且大量組裝。
雖然本發(fā)明已由上述的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術的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離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利用流體燃料產生電能,其中包括多個燃料電池單元,其中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具有一網狀金屬導板與一膜電極組,該網狀金屬導板具有一第一網狀區(qū)域與一第二網狀區(qū)域,該膜電極組設置于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上;以及一第一流道板,其具有一流體燃料入口與一流道,該流體燃料入口與該流道相通,以導入該流體燃料;其中,任一燃料電池單元通過該膜電極組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網狀金屬導板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接觸,使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并設置于該第一流道板的該流道上,使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與外部空氣接觸反應而產生該電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該網狀金屬導板由金屬片沖壓制成或由編織的金屬網制成,而該第一流道板由塑料材質一體成型制成,另外,該膜電極組由陽極觸媒電極、質子傳導薄膜和陰極觸媒電極所組合而成,而該流體燃料為氣體或液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與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位于不同水平面上且形成一階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設置于該網狀金屬導板的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上,使該膜電極組的一第一表面與該第二網狀區(qū)域的一第一表面接觸,而每一該燃料電池單元的該膜電極組與該第一網狀區(qū)域的接觸邊緣部份以黏膠密封。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任一該燃料電池單元通過該膜電極組的一第二表面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的一第二表面接觸,且使燃料電池單元的第一表面與另一燃料電池單元的第一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使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以串聯方式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該第一流道板的一側形成一凹部,該凹部內設置多個凸軌以定義該流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該第一流道板的側邊以及該多個凸軌上形成支撐槽,該支撐槽用于支撐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而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通過黏膠密封于該第一流道板的該支撐槽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還包括一裝飾板,其與該第一流道板相接合。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該裝飾板與該第一流道板以超音波熔接方式接合或以卡榫、螺絲或彈片的卡合結構接合,另外該裝飾板由塑料制成,而該第一流道板內設置熔合線,以用于密封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的邊緣。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還包括一第二流道板,該第二流道板的結構與該第一流道板的結構相同。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還包括一鼓風機,其設置該第二流道板的一入口處,以配合該第二流道板的出口提供氣流壓力。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其特征是還包括兩電流集結板,其分別與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的兩端燃料電池單元相連接,提供該電能的輸出。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平面型燃料電池組,利用流體燃料產生電能,包括多個燃料電池單元,其中每一燃料電池單元具有一網狀金屬導板與一膜電極組,該網狀金屬導板具有一第一網狀區(qū)域與一第二網狀區(qū)域,該膜電極組設置于該第二網狀區(qū)域上;以及一第一流道板,其具有一流體燃料入口與一流道,該流體燃料入口與該流道相通,以導入該流體燃料。其中,任一燃料電池單元通過該膜電極組與一相鄰接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該網狀金屬導板的該第一網狀區(qū)域接觸,使該多個燃料電池單元串聯連接并設置于該第一流道板的該流道上,該多個串聯的燃料電池單元的膜電極組與外部空氣接觸反應而產生電能。本發(fā)明的平面型燃料電池組重量輕、結構簡單、組裝容易且可大量生產。
文檔編號H01M8/02GK1728430SQ20041005498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劉希安, 胡勝彥, 游承諭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