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電子設備及電子寄存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05322閱讀:412來源:國知局
電子設備及電子寄存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電子設備及電子寄存器。



背景技術:

例如,在電子寄存器中,如日本特開2013-10185號公報所記載地,已知構成為,在設備主體上沿上下方向能夠旋轉地安裝輸入顯示裝置,在設備主體的背面沿上下方向能夠移動且沿水平方向能夠旋轉地設有輔助顯示器。

在這種電子寄存器中,通過操作人員對輸入顯示裝置進行輸入操作而輸入銷售數據,將該輸入的數據顯示于輸入顯示裝置,操作人員觀看該顯示的數據,而且將該輸入的數據也顯示于輔助顯示器,使顧客能夠觀看該顯示的信息。

但是,在這種電子寄存器中,即使能夠將輸入的數據顯示于輔助顯示器而供客戶觀看,也存在以下問題,即,不能在設備主體的背面簡單地公布顯示廣告、宣傳、通知等的信息的公告件以通知客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是簡單地公布公告件,以容易地向顧客通知廣告、宣傳、通知等的信息。

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具備:設有操作部的設備主體;以及托盤部件,其能夠滑動地設于該設備主體,且從位于上述操作部的操作側的相反側的上述設備主體的背面突出而用于公布公告件。

本發(fā)明的電子寄存器具備:設備主體,其設有用于供操作人員操作而對銷售登記的商品的信息進行輸入的操作部;顯示屏,其設于與上述操作部不同的部位,且用于對顧客顯示上述商品的信息;以及托盤部件,其能夠滑動地設于上述設備主體,且從位于上述操作部的操作側的相反側的上述設備主體的背面突出而用于公布公告件的托盤部件。

根據本發(fā)明,能夠簡單地公布公告件,因此,能夠容易地向顧客通知廣告、宣傳、通知等的信息。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在電子寄存器中應用了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在圖1所示的電子寄存器中使輸入顯示單元的單元殼向后上旋轉后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的電子寄存器的側視圖。

圖4是表示在圖1所述的電子寄存器中將托盤部件從設備殼的背面?zhèn)瘸槌龊蟮臓顟B(tài)的側視圖。

圖5是圖4所示的電子寄存器的側視圖。

圖6是從下側觀察圖1所示的電子寄存器的立體圖。

圖7a及圖7b表示圖6所示的托盤部件,圖7a是表示其下表面?zhèn)鹊牧Ⅲw圖,圖7b是表示其上表面?zhèn)鹊牧Ⅲw圖。

圖8a是表示圖7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圖8b是表示圖6所示的托盤部件的a-a向視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1~圖8,對在電子寄存器中應用了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該電子寄存器具備設備殼1。在該設備殼1搭載了輸入顯示單元2、打印機單元3以及輔助顯示器4。

如圖1所示,輸入顯示單元2是在單元殼5設置輸入顯示面板6而成的構件,其構成為,操作人員通過輸入顯示面板6的觸摸操作而輸入顧客購買、銷售登記的商品的信息。

該情況下,雖未圖示,但是,輸入顯示面板6構成為在顯示面板的上面配置有透明的觸摸面板。

該輸入顯示面板6構成為,在圖1中,操作人員一邊觀察顯示于輸入顯示面板6的顯示面板的信息,一邊對輸入顯示面板6的觸摸面板進行觸摸操作,進而輸入顧客購買的商品的信息,而且將該輸入的信息顯示于輸入顯示面板6的顯示面板。

打印機單元3將基于通過輸入顯示面板6所輸入的商品的信息的銷售信息印刷至記錄紙。

單元殼5除了其一部分(圖1中右側的一部分)外,以向前下傾斜的狀態(tài)配置在設備殼1上。

該情況下,如圖1~圖3所示,單元殼5通過合葉機構7能夠旋轉地設在設備殼1上。

該合葉機構7具備:呈半圓狀突出地設于單元殼5的下表面的旋轉部8a;以及呈半圓狀下凹地設于設備殼1上且能夠旋轉地配置單元殼5的旋轉部8a的支撐部8b。

由此,如圖1~圖3所示,單元殼5構成為,設于其下表面的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旋轉部8a在設于設備殼1的上部的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支撐部8b內旋轉移動,從而,如圖2所示地,后部(在圖2中右側部)抬高而傾斜。

輔助顯示器4是用于對顧客顯示通過輸入顯示單元2所輸入而銷售登記的商品的信息的顯示屏,如圖1~圖3所示,是在顯示殼10上設有顯示信息的顯示部11的構件,顯示殼10能夠出沒地配置于在設備殼1的背面所設置的顯示收納部12內。

即,該輔助顯示器4構成為,將顯示殼10從設備殼1的顯示收納部12內提起而使其配置于設備殼1的上方,在該狀態(tài)下使顯示殼10旋轉至大致水平方向,從而顯示于顯示部11的信息朝向從顧客易于觀看的方向。

另一方面,如圖1~圖3所示,打印機單元3是打印機裝置,其具備能夠開閉地覆蓋在設備殼1的內部所設置的記錄紙收納部(未圖示)的打印機蓋13。

該打印機蓋13構成為,以與輸入顯示單元2的上表面大致相同高度且向前下傾斜的狀態(tài)配置于設備殼1上,在該狀態(tài)下,朝向設備殼1上的右側也就是與輸入顯示單元2相反側進行開閉。

該情況下,雖未圖示,但是打印機單元3具備打印機,該打印機將印刷信息印刷于收納于記錄紙收納部內的卷成輥狀的記錄紙。

該打印機構成為,將印刷信息印刷于記錄紙,且將該印刷后的記錄紙從打印機蓋13的記錄紙排出口13a排出至設備殼1的外部。

另外,如圖1~圖5所示,在設備殼1的下部,從位于輸入顯示面板6的操作側的相反側的設備殼1的背面1a能夠出沒地突出地設有用于公布公告件14的托盤部件15。

即,該托盤部件15具備:配置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搭載部16;以及能夠接近遠離地與設備殼1的背面1a對應而將公告件14的下部擠壓在設備殼1的背面1a地夾著的按壓部17。

該情況下,如圖4及圖5中雙點劃線所示,配置于設備殼1的背面1a的公告件14是印刷有廣告、宣傳、以及通知等的信息的紙、印刷有這些信息的面板、或者具備電光地顯示這些信息的顯示部的平板終端、顯示裝置等。

該公告件14構成為,在被配置于從設備殼1的背面1a所抽出的托盤部件15的搭載部16上的狀態(tài)下,通過按壓部17而被擠壓至設備殼1的背面1a地配置。

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搭載部16具備:位于設備殼1的背面1a側的外側板部16a;以及從該外側板部16a的內端部朝向設備殼1的前側突出的內側板部16b。

如圖4及圖5所示,外側板部16a的設備殼1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形成為與除去打印機單元3的設備殼1的左右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的長度。

另外,如圖4及圖5所示,該外側板部16a的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上的長度形成得比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殼10的厚度,也就是顯示殼10的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的長度稍長。

由此,外側板部16a形成為設備殼1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比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上的長度更長的長方形的板狀。在該外側板部16a的下表面的兩側設有橡膠腳16c。

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內側板部16b設于外側板部16a的內端部的中間部。

該內側板部16b的設備殼1的左右方向上的長度形成為外側板部16a的左右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長度。

另外,該內側板部16b的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上的長度形成為設備殼1的下部的前后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長度。

由此,內側板部16b形成為大致四邊形的平板狀。

另一方面,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按壓部17直立地設置在位于設備殼1的背面1a側的搭載部16的外端部、也就是搭載部16的外側板部16a的外端部。

該按壓部17形成為板狀,且其設備殼1的左右方向的長度形成為與搭載部16的外側板部16a相同的長度。

另外,該按壓部17的上下方向的長度形成為比輸入顯示單元2的單元殼5的厚度短的長度。

另外,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該托盤部件15構成為,通過在設備殼1的下面所設置的多個導向部件18而沿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能夠滑動地安裝搭載部16。

該情況下,在搭載部16的內側板部16b,將被多個導向部件18能夠滑動地導向的多個導向孔20設置沿著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彼此平行的兩列。

如圖6及圖7a所示,在這些多個導向孔20的每一個的下面的孔緣沿著托盤部件15的滑動方向設有導向凹部21。

另外,多個導向部件18在兩列導向孔20分別設置兩根。

即,這些多個導向部件18中的與一個導向孔20對應的兩個導向部件18的間隔設定為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的長度的大致一半左右的長度。

因此,如圖6所示,多個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的長度形成得比與一個導向孔20對應的兩根導向部件18的間隔長搭載部16的外側板部16a的前后方向的長度、也就是托盤部件15滑動的長度。

另外,如圖8b所示,多個導向部件18分別具備:在位于導向孔20的緣部的導向凹部21內能夠滑動地配置的頭部18a;以及通過導向孔20而固定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螺紋軸18b。

即,如圖8b所示,導向部件18的頭部18a構成為,其軸向(上下方向)的長度(高度)形成為與導向凹部21的深度大致相同的長度(高度),從而不從導向凹部21向托盤部件15的下側突出。

另外,該頭部18a的外徑形成得比導向孔20的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寬度方向)的長度大,而且比導向凹部21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小。

如圖8b所示,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通過與設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螺紋孔18c螺紋連接而安裝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

該螺紋軸18b的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突出的軸向(上下方向)的長度形成得與導向孔20的深度相同,或者比其長。

另外,該螺紋軸18b的外徑形成為與導向孔20的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寬度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的大小。

由此,如圖6~圖8所示,多個導向部件18分別構成為,螺紋軸18b通過在托盤部件15的搭載部16所設置的導向孔20而與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螺紋孔18c螺紋連接而固定,在該狀態(tài)下,將頭部18a配置在位于導向孔20的緣部的導向凹部21內。

因此,如圖6~圖8所示,多個導向部件18分別構成為,螺紋軸18b對導向孔20進行導向,而且頭部18a一邊在導向凹部21向設備殼體1擠壓一邊進行導向,從而對托盤部件15沿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進行導向。

該情況下,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在多個導向孔20分別上下貫通地設有供導向部件18的頭部18a能夠插拔地插通的多個裝卸孔22a、22b。這些多個裝卸孔22a、22b的每一個的內徑形成得與導向部件18的頭部18a的外徑相同或比其稍大。

另外,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這些多個裝卸孔22a、22b中的兩個裝卸孔22a設置在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多個導向孔20的各前端部(在圖7a中為左端部)。

另外,其它兩個裝卸孔22b設于多個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間部。

該情況下,位于導向孔20的各前端部的裝卸孔22a和位于導向孔20的中間部的裝卸孔22b這兩者間的距離設定為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前后方向的間隔相同的長度。另外,位于導向孔20的中間部的裝卸孔22b相距位于設備殼1的背面1a側的導向孔20的外端部的距離設定得比多個導向部件18的前后方向的間隔短。

由此,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多個導向部件18構成為,在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的背面1a最大程度地抽出時,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被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內,在該狀態(tài)下,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通過各裝卸孔22a、22b而從多個導向孔20拔出,從而卸下托盤部件15。

另外,如圖6及圖7a及圖7b所示,多個導向部件18構成為,在將其各頭部18a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內的狀態(tài)下,在將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朝向設備殼1的背面1a按入時,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從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脫離而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的各導向凹部21內,從而使得托盤部件15不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脫落。

另外,如圖6~圖8所示,在多個導向孔20分別設有以能夠滑動的狀態(tài)彈力地夾著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的多個彈性夾持部23。

即,這些多個彈性夾持部23具備位于多個導向孔20的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各兩側的在導向凹部21內彼此對置地設置的狹縫孔23a。

由此,多個彈性夾持部23構成為,位于各狹縫孔23a間的導向孔20的彼此對置的緣部朝向各狹縫孔23a進行彈性變形。

該情況下,如圖6~圖8a所示,多個彈性夾持部23分別設置成從位于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在圖7a中為左端部)的兩個裝卸孔22a的兩側朝向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側。

另外,這些多個彈性夾持部23每一個的前后方向的長度形成為比托盤部件15的滑動長度短的長度。由此,多個彈性夾持部23構成為,在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在多個導向孔20內相對地滑動時,將各螺紋軸18b從兩側彈力地夾住。

而且,如圖6~圖8a所示,在這些多個導向孔20中的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導向孔20的前端部(在圖8a中為上端部)的兩個裝卸孔22a設有棘爪部24,棘爪部24在多個導向部件18達到各裝卸孔22a、22b時,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

即,如圖7a、圖7b及圖8a所示,這些多個棘爪部24是在導向孔20和裝卸孔22a交叉的部位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而設置的彈性突起部。

這些多個棘爪部24構成為,在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達到裝卸孔22時,彼此進行彈性變形,在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嵌合于裝卸孔22時,進行彈性恢復,從而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

接下來,對該電子寄存器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在設備殼1的下部安裝托盤部件15。

此時,如圖6所示,使設于托盤部件15的搭載部16的多個裝卸孔22a、22b與設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多個導向部件18對應。

該狀態(tài)下,使多個導向部件18相對地插入搭載部16的多個裝卸孔22。

從而,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和各螺紋軸18b配置于搭載部16的多個裝卸孔22內。該狀態(tài)下,將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朝向設備殼1的背面1a按入。

從而,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相對地滑動地配置于搭載部16的多個導向孔20的各導向凹部21內,而且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相對地滑動地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內。

該狀態(tài)下,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從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脫離而配置到多個導向孔20的各導向凹部21內,從而托盤部件15不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脫落,以能夠滑動的狀態(tài)保持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

接下來,對使用這種電子寄存器的情況進行說明。

該情況下,對輸入顯示單元2的單元殼5相對于設備殼1的傾斜進行調整,而且對輔助顯示器4的高度及方向進行調整。

即,在調整單元殼5的傾斜的情況下,使設于單元殼5的下表面的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旋轉部8a在設于設備殼1的上表面的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支撐部8b內旋轉移動而調整設備殼1的后部(在圖2中為右側部)的抬高,將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傾斜成操作人員易于進行觸摸操作的角度。

另外,在對輔助顯示器4的高度及方向進行調整的情況下,將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殼10從設備殼1的顯示收納部12內提起而使其配置于設備殼1的上方,在該狀態(tài)下,使顯示殼10旋轉至大致水平方向。

由此,將顯示于顯示部11的信息朝向顧客易于觀看的高度且朝向顧客客易觀看的方向。

該狀態(tài)下,當操作人員對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進行觸摸操作而輸入顧客購買的商品的信息時,將該輸入的信息顯示于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而且顯示于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部11。

由此,操作人員能夠觀看在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所顯示的信息,而且顧客能夠觀看在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部11所顯示的信息。

而且,在將這樣顯示的信息作為銷售數據而通過打印機單元3印刷來發(fā)行收據時,操作人員對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進行觸摸操作而驅動打印機單元3的打印機部(未圖示)。

由此,打印機部在記錄紙(未圖示)上一次印刷銷售數據,將該印刷的記錄紙從打印機蓋13的記錄紙排出口13a作為收據而發(fā)行。

然而,能夠在如上所述地操作人員觀看顯示于輸入顯示單元2的輸入顯示面板6的信息,而且顧客觀看顯示于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部11的信息時,在設備殼1的背面1a配置顯示有廣告、宣傳、或者通知等的信息的公告件14,使顧客觀看。

此時,如圖4及圖5所示,將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從設備殼1的背面1a的下部抽出,使托盤部件15的搭載部16的外端板部16a從設備殼1的背面1a突出。

此時,設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多個導向部件18對設于搭載部16的多個導向孔20進行導向,因此,將托盤部件15順滑地抽出。

即,此時,一邊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配置于多個導向凹部21內而將多個導向孔20的各緣部按壓至設備殼1的下表面,一邊多個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在多個導向孔20內相對地移動。

因此,將托盤部件15不搖動地、順滑地抽出。

然后,在從設備殼1的背面1a所抽出的托盤部件15的搭載部16的外端板部16a上配置公告件14,在該狀態(tài)下將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朝向設備殼1的背面1a擠壓。

由此,將公告件14的下部夾在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與設備殼1的背面1a之間,在該狀態(tài)下將公告件14配置成靠在設備殼1的背面1a。

此時,在公告件14比設備殼1的背面1a大的情況下,可以以公告件14不覆蓋遮擋輔助顯示器4的顯示部11的方式,將公告件14以向輔助顯示器4的相反側偏離的狀態(tài)配置于托盤部件15上。

該情況下,即使將公告件14配置成向設備殼1的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在調整輸入顯示單元2的傾斜時,也不會影響公告件14。

即,在輸入顯示單元2的單元殼5以合葉機構7為中心旋轉時,單元殼5的背面部不會從設備殼1的背面1a向后方突出。

因此,在單元殼5向上下方向旋轉時,單元殼5的背面部不會碰到公告件14,因此能夠使單元殼5向上下方向旋轉。

由此,能夠公告件14不受單元殼5的影響,而且使公告件14良好地維持配置于設備殼1的背面1a的狀態(tài)。

另外,在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卸下的情況下,將托盤部件15最大限度地抽出。

此時,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也就是設備殼1的背面1a的相反側的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被在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側所設置的多個彈性夾持部23彈力地夾住。

因此,托盤部件15的抽出力變重。

該狀態(tài)下,當再抽出托盤部件15時,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抵接于在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與多個導向孔20的交叉部所設置的棘爪部24。

因此,托盤部件15的抽出力變得更重。該狀態(tài)下,當進一步將托盤部件15抽出時,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使棘爪部24進行彈性變形而穿越。

由此,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

此時,當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時,可知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螺紋軸18b處于與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嵌合的狀態(tài)。

因此,通過將多個導向部件18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內,能夠將這些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從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內拔出,能夠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卸下。

因此,根據本電子寄存器,通過具備:設有作為操作部的輸入顯示單元2的設備殼1;以及能夠滑動地設于該設備殼1且從位于輸入顯示單元2的操作側的相反側的設備殼1的背面1a能夠出沒地突出而用于公布公告件14的托盤部件15,能夠簡單地公布公告件14,由此,能夠向顧客容易且良好地通知廣告、宣傳、通知等的信息。

該情況下,輸入顯示單元2在單元殼5設有輸入顯示面板6,且構成為操作人員通過輸入顯示面板6的觸摸操作而輸入顧客購買的商品的信息,因此,操作人員能夠一邊觀看顯示于輸入顯示面板6的信息,一邊對輸入顯示面板6進行觸摸操作而輸入顧客購買的商品的信息,而且能夠將該輸入的信息顯示于輸入顯示面板6。

另外,該輸入顯示單元2通過合葉機構7而向上下方向能夠旋轉地安裝于設備殼1上,從而,能夠通過合葉機構7使輸入顯示單元2向上下方向旋轉,進而對輸入顯示單元2相對于設備殼1的傾斜進行調整,由此能夠使操作人員易于操作輸入顯示面板6,而且能夠易于觀看顯示于輸入顯示面板6的信息。

即,合葉機構7具備:呈半圓狀突出地設于單元殼5的下表面的旋轉部8a;以及呈半圓狀下凹地設于設備殼1上并能夠旋轉地配置單元殼5的旋轉部8a的支撐部8b,從而能夠以用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支撐部8b支撐合葉機構7的半圓狀的旋轉部8a的狀態(tài)良好地進行旋轉移動,由此能夠簡單且良好地對輸入顯示單元2相對于設備殼1的傾斜進行調整。

該情況下,即使公告件14比設備殼1的背面1a大且配置成向設備殼1的上方突出的狀態(tài),在調整輸入顯示單元2的傾斜時,單元殼5的背面部也不會從設備殼1的背面1a向后方突出。

因此,在單元殼5向上下方向旋轉時,單元殼5的背面部不會碰到公告件14,因此,不會影響公告件14,能夠使公告件14良好地維持配置于設備殼1的背面1a的狀態(tài)。

另外,在該電子寄存器中,托盤部件15具備:配置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搭載部16;以及能夠接近遠離地與設備殼1的背面1a對應的按壓部17,搭載部16通過設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多個導向部件18而能夠滑動地安裝,從而能夠使托盤部件15順滑地良好地滑動。

即,托盤部件15由于在搭載部16上沿著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設有被多個導向部件18能夠滑動地導向的多個導向孔20,而在使托盤部件15沿設備殼1的前后方向滑動時,多個導向部件18能夠對多個導向孔20進行導向,因此,能夠使托盤部件15順滑且可靠地滑動。

該情況下,多個導向孔20分別在其下表面的孔緣沿著滑動方向設置導向凹部21,多個導向部件18分別具備:能夠滑動地配置于導向凹部21內的頭部18a;以及通過導向孔20而固定于設備殼1的下表面的螺紋軸18b,從而,能夠通過頭部18a對導向凹部21進行導向,而且能夠通過螺紋軸18b對導向孔20進行導向,能夠使托盤部件15順滑地滑動。

即,多個導向部件18能夠以不使頭部18a向托盤部件15的下側突出的方式,使頭部18a配置于導向凹部21內,而且能夠通過該頭部18a將導向孔20的緣部按壓至設備殼1的下表面。

因此,在使托盤部件15滑動時,能夠使托盤部件15不搖動地、順滑地滑動,而且能夠使得托盤部件15不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脫落。

另外,在該托盤部件15中,在多個導向孔20分別上下貫通地設有供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能夠插拔地插通的裝卸孔22a、22b,從而,能夠使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與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對應而將其從各裝卸孔22a、22b拔出,由此,能夠不使用工具而簡單且容易地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的下表面卸下。

即,多個裝卸孔22a、22b中的兩個裝卸孔22a設置在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多個導向孔20的各前端部,其它兩個裝卸孔22b在多個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間部、且相距位于導向孔20的各前端部的裝卸孔22a的距離設定為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前后方向的間隔相同的長度,因此,能夠使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與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對應。

由此,能夠在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的背面1a最大限度地抽出時,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配置于多個導向孔20的各裝卸孔22a、22b內,在該狀態(tài)下將多個導向部件18的各頭部18a從各裝卸孔22a、22b和多個導向孔20拔出,因此,能夠容易地卸下托盤部件15。

另外,在該托盤部件15中,在多個導向孔20分別設有彈性夾持部23,彈性夾持部23在多個導向部件18接近多個裝卸孔22a、22b時,以能夠滑動的狀態(tài)彈力地夾住導向部件18,由此,在使托盤部件15滑動時,能夠通過彈性夾持部23彈力地夾住導向部件18,由此,能夠使托盤部件15的滑動動作變重而使得托盤部件15不會意料外地滑動。

該情況下,彈性夾持部23在位于多個導向孔20的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各兩側的導向凹部21內分別彼此對置地設置狹縫孔23a,從而能夠使位于這些狹縫孔23a間的導向孔20的彼此對置的緣部朝向各狹縫孔23a彈性變形,由此,能夠可靠且良好地將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彈力地夾住。

另外,該彈性夾持部23設置成從位于導向孔20的前后方向上的內端部(在圖7a中為左端部)的兩個裝卸孔22a的兩側朝向托盤部件15的按壓部17側,從而,能夠在將托盤部件15最大限度地抽出而將托盤部件15從設備殼1卸下時,將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被彈性夾持部23彈力地夾住而使托盤部件15的抽出力變重,從而,能夠使得導向部件18不會意料外地與位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裝卸孔22a嵌合。

而且,在位于這些多個導向孔20中的處于設備殼1的前側的導向孔20的前端部的兩個裝卸孔22a設有棘爪部24,棘爪部24在多個導向部件18達到各裝卸孔22a、22b時,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從而,能夠在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達到裝卸孔22a、22b時,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因此,能夠判斷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為嵌合于裝卸孔22a的狀態(tài),由此能夠容易地卸下托盤部件15。

即,棘爪部24是在導向孔20和裝卸孔22a交叉的部位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地設置的彈性突起部,在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到達裝卸孔22a時,彼此進行彈性變形,在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嵌合于裝卸孔22a時,進行彈性恢復,從而,能夠可靠且良好地對托盤部件15賦予棘爪感,由此,能夠良好地判斷導向部件18的螺紋軸18b為嵌合于裝卸孔22a的狀態(tài)。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包括在保護范圍中所記載的發(fā)明及其等效范圍。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