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數據編碼方法及數據譯碼方法

文檔序號:6409634閱讀:54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數據編碼方法及數據譯碼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數據編碼和數據譯碼方法,尤其是涉及在信息記錄媒體上高密度記錄數據的方法。
背景技術
例如,在現有的磁光記錄系統(tǒng)中,信號的頻率響應在高頻域一般會劣化。這是光記錄所特有的叫作MTF(調制轉換系數,ModulationTransfer Facter)的高頻域劣化特性。另外,在磁記錄系統(tǒng)中,也同樣地存在由磁頭隙等導致的高頻域劣化特性。
為了即使在這樣的損失和噪聲中而仍正確地記錄再生數據,在記錄媒體記錄數據前進行適合記錄系統(tǒng)的數字調制,因為它可以穩(wěn)定地記錄更多的信息。因此,近年來,實行按預定規(guī)則把數據編碼后再記錄。
在這些記錄符號中有信息組代碼。信息組代碼把數據組分組為每m×i位一個單元,該單元稱作數據字。根據適當的編碼規(guī)則把該數據字轉換為n×i通道位的代碼字。這里,當i=1時,代碼成為定長碼;當i大于1、約束長度大于1時,代碼成為長度可變碼。并且,該信息組代碼也稱為(d,k;m,n;r)碼,其中d表示同一個符號“0”的最小連續(xù)個數,k表示同一個符號中“0”的最大連續(xù)個數。
例如,當前,在磁光盤裝置和磁盤裝置中,使用稱作(2,7;1,2;4)或(2,7RLL)的信息組代碼。該信息組代碼中的Tmin在數字化數據的間隔為T時、最小反轉間隔Tmin=1.5T、而檢出窗口寬度TW=0.5T0、二者乘積為0.75。在信息組代碼中,因為最小反轉間隔Tmin和檢測窗口寬度TW的乘積影響記錄密度和信號頻帶,所以希望使用較大的Tmin和TW值。
但是,一般地,在記錄媒體、特別是光磁記錄媒體中,在高頻區(qū)再生輸出急劇惡化,信噪比變小,結果出現了不能提高記錄密度和信號頻帶的問題。
也就是說,現有稱為(2,7;1,2;4)或(2,7RLL)的信息組代碼的最小反轉間隔Tmin和檢出窗口寬度TW的值不能說是非常大,希望使用更大的值。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情形而產生的,是能夠高密度記錄再生信息的技術。
發(fā)明的公開本發(fā)明中的數據編碼方法是把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轉換為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的數據編碼方法。該方法由5個步驟組成第1步是接收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第2步是在構成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的數據字中判斷約束長度,約束長度表示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長度;第3步是在數據字組以m位為單元分組時判斷當前要變換的數據字的起始位對應m位中的哪一位;第4步是根據約束長度和第3步的判定結果,從由至少都滿足最小工作長度d的各轉換分表形成的長度可變的表中選擇一個轉換分表;第5步是根據在第4步中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相對應的代碼字。在所述數據編碼方法中,接收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判定表示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長度的約束長度,并且判定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起始位與m位中的哪一位相對應。根據約束長度和判定結果,從多個轉換分表中選擇一個轉換分表,這些轉換分表至少都滿足最小運行長度d并形成可變長度的表。根據所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待轉換數據字相對應的代碼字。
另一方面,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數據譯碼方法是把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轉換為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的數據譯碼方法,該方法包括5個步驟,第1步是接收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第2步是在構成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的代碼字中判斷轉換長度,轉換長度表示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的長度;第3步判斷在把已經獲得的數據字以m位為單元分組時已獲得的數據字的最后位與m位中的哪一位對應;第4步是根據轉換長度和第3度的判定結果,從多個轉換分表選擇一個轉換分表,這些轉換分表形成長度可變的表;第5度是根據在第4步中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相對應的數據字。這里,代碼字組至少滿足最小運行長度d規(guī)則。在所述數據譯碼方法中,接收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判定表示當前要轉換代碼字長度的轉換長度,并且在把已經獲得的數據字以m位為單元分組時,判定已經獲得的數據字的最后位對應m位的哪一位。根據轉換長度及判定結果,從多個轉換分表中選擇一個轉換分表,這些轉換分表構成可變長度的表。根據所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待轉換代碼字相對應的數據字。
附圖的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編碼裝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構成的框圖。
圖2A、2B、2C、2D、2E、2F是說明上述編碼裝置動作的圖。
圖3是表示在上述編碼裝置中代碼的MTF與標準化空間頻率關系的圖。
圖4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對由上述編碼裝置編碼了數據進行譯碼的譯碼裝置的構成的框圖。
圖5A、5B、5C、5D、5E、5F、5G、5H、5I、5J是說明合并位的圖。
圖6是說明合并位效果的圖。
實施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至圖4涉及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圖1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編碼裝置的一個具體實施例構成的框圖,圖2是說明圖1的編碼裝置的動作的圖,圖3是表示應用圖1的編碼裝置的(2,17)代碼的MTF和標準化空間頻率關系的特性圖,圖4是表示適用本發(fā)明的對由圖1的編碼裝置編碼了的數據進行譯碼的譯碼裝置構成的框圖。
本實施例是對數字數據編碼成例如(2,15;6,11)代碼的編碼裝置,基于編碼了的編碼字把信息記錄在信息記錄媒體上。
首先說明(2,15;6,11)碼。(2,15;6,11)碼把輸入的6位數據編碼成11位的代碼。
在這種場合,6位輸入數據可以以位為單元連接。一般地,以輸入數據位的順序循環(huán)使用多個不同種類的轉換分表來進行11位的編碼。
這里,如果約束長度r按1、2、3、4、5、6、7、8、9以位為單元依次增加,那么以1位為單元進行增加時必要的代碼字是2、4、6、8、10、12、14、16、18或1、3、5、7、9、11、13、15、17。這樣,實際上對每一個約束長度需要6種轉換分表。但是,循環(huán)使用如此龐大的轉換分表來編碼,將產生降低轉換效率的問題。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與表1或表2中所示的約束長度r為7到9的輸入數據組相對應的6種轉換分表,原來的數字數據被轉換成代碼字而無過量和不足的問題,因此提高了轉換效率。
表1(1/3)2-15RLL分表11 2 3 4 5 6 1 2 3 2數據 代碼字1 01-1轉換分表010 10 2-3轉換分表0011 0 00 00 10 4-7轉換分表0010 0 10 00 10 4-7轉換分表00011 0 00 10 00 105-9轉換分表00010 0 10 00 00 105-9轉換分表0000110 10 00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0 10 00 1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010 00 10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1111110 00 00 10 00 10 8-14轉換分表00000011 0 10 00 00 10 00 1 008-14轉換分表00000010 0 00 10 00 10 00 1 008-14轉換分表00000001 0 10 00 00 10 00 1 009-16轉換分表000000001 0 10 00 00 00 10 0 00 10 9-16轉換分表000000000 0 10 00 10 00 10 0 00 10 9-16轉換分表表1(2/3)2-15RLL分表22 3 4 5 6 1 2 3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01 00 10 3-6轉換分表0001 01 00 00 104-8轉換分表00001 01 00 00 00 10 5-10轉換分表00000 01 00 10 00 10 5-10轉換分表111111101 00 00 10 00 1 007-13轉換分表分表33 4 5 6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01 00 10 3-6轉換分表0001 01 00 00 104-8轉換分表000011 01 00 10 00 1 00 6-11轉換分表000010 00 10 00 00 1 00 6-11轉換分表000001101 00 00 00 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1001 00 10 00 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100 10 00 10 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000 10 00 00 0 00 107-13轉換分表111111101 00 00 10 0 00 107-13轉換分表分表44 5 6 1 2 3 4 5 6數據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 01 00 10 3-6轉換分表00011 01 00 00 1 00 5-9轉換分表000101 01 00 0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100 01 00 1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1 00 10 0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 00 00 1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111111 00 10 00 1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011 01 00 00 1 0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10 00 00 00 10 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1101 00 00 10 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1001 00 00 10 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101 00 00 10 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000 00 00 10 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表1(3/3)分表55 6 1 2 3 4 5 6 1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01 00 2-4轉換分表0011 01 00 1 00 4-7轉換分表0010 00 00 1 00 4-7轉換分表00011 01 00 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10 01 00 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01101 00 1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11111100 00 1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1 01 00 1 0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100 01 00 0 0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11 01 00 1 00 1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10 00 10 0 00 1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011 01 00 1 00 0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10 01 00 0 00 0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01 00 00 1 00 0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00 00 00 1 00 10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表2(1/3)分表1 2 3 4 5 6 1 2 3 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 1-1轉換分表01 0 102-3轉換分表00110 00 00 10 4-7轉換分表00100 10 00 10 4-7轉換分表00011 0 10 0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10 0 00 1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011 0 10 00 00 00 106-11轉換分表000010 0 10 00 10 00 106-11轉換分表000001 0 00 10 00 00 106-11轉換分表000000 0 00 00 10 00 106-11轉換分表111111110 10 00 00 10 00 1 00 8-14轉換分表111111100 00 10 00 10 00 1 00 8-14轉換分表分表22 3 4 5 6 1 2 3 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02-4轉換分表00101 00 10 3-6轉換分表0001 01 00 00 10 4-8轉換分表00001 01 00 00 00 10 5-10轉換分表00000 01 00 10 00 10 5-10轉換分表111111101 00 00 10 00 1 00 7-13轉換分表分表33 4 5 6 1 2 3 4 5 6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 01 00 103-6轉換分表000101 00 00 10 4-8轉換分表000011 01 00 10 00 1 006-11轉換分表0000101 01 00 00 00 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100 01 00 10 00 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11 00 10 00 10 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10 00 10 00 00 0 00 10 7-13轉換分表1111111 01 00 00 10 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01101 00 10 00 1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1001 00 00 00 1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100 00 10 00 1 00 00 10 8-15轉換分表000000001 01 00 00 00 0 00 00 00 10 9-17轉換分表000000000 01 00 10 00 1 00 00 00 10 9-17轉換分表表2(2/3)分表44 5 6 1 2 3 4 5 6 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0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 01 00 10 3-6轉換分表00011 01 00 00 1 00 5-9轉換分表000101 01 00 0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100 01 00 1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1 00 10 0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 00 00 10 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011 01 00 00 1 0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10 00 10 00 1 0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01101 00 00 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1001 00 10 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0101 00 00 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0000 10 00 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分表55 6 1 2 3 4 5 6 1 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01-2轉換分表01 01 00 2-4轉換分表001101 00 1 004-7轉換分表001000 00 1 004-7轉換分表00011 01 00 1 00 10 5-9轉換分表00010 01 00 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011 01 00 1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111111 00 00 1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1 01 00 1 00 0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100 01 00 0 00 0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11 01 00 1 00 1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10 00 10 0 00 10 00 10 7-13轉換分表0000001101 00 1 0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1001 00 0 0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0100 00 1 00 0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0000000000 00 1 00 10 00 00 108-15轉換分表表2(3/3)分表66 1 2 3 4 5 6 1 存貯目的地數據 代碼字1 00 1-2轉換分表01 01 0 2-3轉換分表0011 01 0 00 10 4-7轉換分表0010 00 1 00 10 4-7轉換分表00011 01 0 00 00 10 5-9轉換分表000101 01 0 00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100 01 0 00 1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1 00 1 00 1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10 00 1 00 00 00 10 6-11轉換分表000001101 0 00 0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1001 0 00 1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101 0 00 00 10 00 107-13轉換分表000000000 1 00 1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111111100 1 00 00 00 00 107-13轉換分表111111000 1 00 00 10 00 107-13轉換分表還有,在這些表中,代碼字上面的數字表示下面使用(使用順序)的分表。
在表1中,分表1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1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約束長度r=9時的轉換分表。另外,分表2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2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約束長度r=7時的轉換分表。分表3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3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約束長度r=7時的轉換分表。同樣,分表4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4位、最大約束長度r=8的轉換分表;分表5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5位、最大約束長度r=8時的轉換分表;分表6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6位、最大約束長度r=7時的轉換分表。
另外,在表2中,分表1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1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限制長度r=8的轉換分表。分表2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2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限制長度r=7的轉換分表。分表3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3位時的轉換分表,是最大限制長度r=9的轉換分表。同樣,分表4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4位、最大限制長度r=8的轉換分表;分表5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5位、最大限制長度r=8時的轉換分表;分表6是當數據起始位是作為轉換單元的6位數據的第6位、最大限制長度r=7時的轉換分表??偲饋碚f,在表1和表2中,下次調制所用的分表編號用(到目前的數據組的總位數)/6+1來求取。
還有,在表1和表2中,輸入的數字數據為“1”時約束長度r=1的代碼是“0”或“00”。因此,在數字數據是連續(xù)的“1”的位組時,作為代碼字的符號(邏輯)的“0”無限連續(xù),恐怕難以檢測自同步。但是,如表1和表2所示,當數字數據是有6位以上的“1”連續(xù)的位組時,轉換成中間含有1的代碼組。關于此時具體的調制如下所述首先,要轉換的數據字的起始為邏輯“1”時,判斷有多少個“1”連續(xù)。這樣,在邏輯“1”有6個以上連續(xù)時,如上所述,控制轉換動作以轉換成在各分表中設置的特別代碼字。
還有,約束長度r=2以后的代碼組的末尾2位或3位成為“10”或“100”。這樣,“10”和“100”基本上表示代碼的終結。但是,如果循環(huán)使用這些代碼,就不會發(fā)生代碼數的過量或不足,可能進行1對1的轉換。這意味著轉換后的代碼可以唯一地解調成數據。
再者,若歸納與表2的分表1至分表6中的關鍵碼(m,n)相對應的序列rnk、必要的代碼數N、實際代碼數M、剩余代碼數D,則如表3所示。
例如,驗證分表1。關于1位數據適用1-1變換,考慮d=2的限制時,只有代碼字“0”可以作為實際代碼使用。因此,對1-1變換(關鍵碼(1,1)),用代碼表示全體數據所需的代碼數是2(0和1),實際可用的代碼數M為1(只有0),剩余的代碼數D為1(=2-1)。接著,考慮序列rnk增加、當rnk=5時,D=0,可知結束了分表1,而無代碼數過量和不足。再者,*是用于防止Tmax變成無限大的。
表3(1/2)分表1關鍵碼rnk NMD(1,1)1211(1,2)2211(2,4)3422(1,2)4422(1,2)5440 7220分表2關鍵碼rnk NMD(1,2)1211(1,2)2211(1,2)3211(1,2)4211(1,2)5220 7110分表3關鍵碼rnk NMD(1,2)1211(1,2)2211(1,2)3211(1,2)4211(2,3)5413(1,2)6642(1,2)7431(1,2)8220 6110分表4關鍵碼rnk NMD(1,2)1211(1,2)2211(1,2)3211(2,3)4413(1,2)5642(1,2)6422(1,2)7440
表3(2/2)分表5關鍵碼rnk NMD(1,2)1211(1,2)2211(1,1)3422(1,2)4422(1,2)5411 5110(1,2)6642(1,2)7440分表6關鍵碼rnk NMD(1,2)1211(1,2)2211(2,3)3422(1,2)4413(1,2)5642(1,2)6440 5220
接著,對使用表2的轉換分表進行上述編碼的編碼裝置進行說明(再者,使用表1的轉換分表時,只改變轉換分表就能夠同樣實現)。
在上述實施例的編碼裝置中,如圖1所示,要編碼的數字數據與數據時鐘同步依次輸入到移位寄存器1中,例如移位寄存器1存儲9位數據。從移位寄存器1輸出的數據供給編碼器2,由編碼器2判定約束長度r和分表編號,把判定結果和數據輸出到選擇器3。
然后,選擇器3在輸入表示從同步檢測電路9(檢測數據中包含的同步信號)來的數據起始控制信號的同時,根據來自編碼器2的約束長度r和分表編號的判定結果,把已輸入的數據輸出到存儲在ROM4中的m-n轉換分表(1≤m≤9,1≤n≤17)的任何一個中。
這里,例如1-1轉換分表是把在表2中所示的轉換分表分內的1位輸入數據轉換為1位代碼字的分表,1-2轉換分表是把1位的輸入數據轉換為2位代碼字的分表。以下同樣地,m-n轉換分表是把m位的輸入數據轉換為n位代碼字的分表。在上述表2中,示出了作為轉換分表的各個位在各個轉換分表中存貯的m-n轉換分表。
換言之,1-1轉換分表至9-17轉換分表具有如表4中所示的轉換分表。另外,表4的分表編號表示表2中的轉換分表1至分表6。
表4(1/4)1-1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10 11-2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100210031004100510052-3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01 0 10 101 01 0 6
表4(2/4)2-4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01 01 00201 01 00301 01 00401 01 0053-6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001 01 00 10 2001 01 00 10 3001 01 00 10 44-7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00100 10 00 10 100110 00 00 10 1001101 00 1 00 5001000 00 1 00 5001101 0 00 10 6001000 1 00 10 64-8轉換分表數據代碼分表編號0001 01 00 00 10 20001 01 00 00 10 35-9轉換分表數據代碼 分表編號00011 0 10 00 00 10 100010 0 00 10 00 10 100011 01 00 00 1 00 400011 01 00 1 00 10 500010 01 00 0 00 10 500011 01 0 00 00 10 65-10轉換分表數據代碼 分表編號00001 01 00 00 00 10 200000 01 00 10 00 10 2
表4(3/4)6-11轉換分表數據 代碼 分表編號0000110 10 00 00 00 1010000100 10 00 10 00 1010000010 00 10 00 00 1010000000 00 00 10 00 10100001101 00 10 00 1 00300010101 00 00 0 00 10400010001 00 10 0 00 10400001100 10 00 0 00 10400001000 00 10 0 00 10400001101 00 1 00 00 10511111100 00 1 00 00 10500010101 0 00 00 00 10600010001 0 00 10 00 10600001100 1 00 10 00 10600001000 1 00 00 00 1067-13轉換分表數據 代碼 分表編號111111101 00 00 10 00 1 002000010101 00 00 00 0 00 103000010001 00 10 00 0 00 103000001100 10 00 10 0 00 103000001000 10 00 00 0 00 103111111101 00 00 10 0 00 103000001101 00 00 1 00 00 104000001000 10 00 1 00 00 104000010101 00 1 00 00 00 105000010001 00 0 00 00 00 105000001101 00 1 00 10 00 105000001000 10 0 00 00 00 105000001101 0 00 00 00 00 106000001001 0 00 10 00 00 106000000101 0 00 00 10 00 106000000000 1 00 10 00 00 106111111100 1 00 00 00 00 106111111000 1 00 00 10 00 1068-14轉換分表數據 代碼 分表編號111111110 10 00 00 10 00 1 001111111100 00 10 00 10 00 1 001
表4(4/4)8-15轉換分表數據代碼 分表編號0000001101 00 10 00 1 00 00 1030000001001 00 00 00 1 00 00 1030000000100 00 10 00 1 00 00 1030000001101 00 00 0 00 00 00 1040000001001 00 10 0 00 00 00 1040000000101 00 00 0 00 00 00 1040000000000 10 00 0 00 00 00 1040000001101 00 1 00 00 00 00 1050000001001 00 0 00 00 00 00 1050000000100 00 1 00 00 00 00 1050000000000 00 1 00 10 00 00 1059-17轉換分表數據 代碼 分表編號00000000101 00 00 00 0 00 00 00 10300000000001 00 10 00 1 00 00 00 103
用m-n轉換分表轉換所得的代碼字并輸出到多路轉換器5,多路轉換器5把從多個m-n轉換分表中輸出的代碼字進行合成并輸出到緩沖器6。輸出到緩沖器6的合成代碼字基于來自時鐘發(fā)生電路的通道時鐘輸出到數據格式器7中,時鐘發(fā)生電路8生成與數據時鐘同步的通道時鐘。然后,數據格式器7把合成代碼字轉換成用于例如NRZI(NonReturn to Zero Inverted)記錄的代碼。更進一步,數據編制器7進行該代碼的交錯處理、添加檢錯糾錯代碼和同步信號并根據預定的格式將其變成記錄代碼。并且,數據編制器7把該記錄代碼(數據)記錄到盤10上?;蛘?,把該數據光學地記錄到原盤。從所述原盤上制模,用模制造大量的復制盤。
其次,對這樣構成的編碼裝置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編碼器2判定存儲在移位寄存器中1的9位數據的約束長度r和分類編號。并且,編碼器2控制與該判定結果對應的選擇器3,選擇器3向R0M4的某一m-n轉換分表輸出數據。這樣,如果判定約束長度r為1,就把該數據供給1-1轉換分表或1-2轉換分表轉換成代碼“0”或“00”。供給1-1轉換分表還是1-2轉換分表由分表編號來確定。
例如,對最初的輸入數據,選擇編號為1的分表1作為轉換分表。并且,在該數據是“0011”、約束長度為4時,根據存儲在4-7轉換分表中的分表1(表4)進行轉換,把該數據轉換成“0000 010”的代碼。這里,最初的輸入數據系指緊跟在由同步信號等產生的起始位置之后的數據(最初的數據)。同樣,對其它的最初的輸入數據用與表2的分表1對應的轉換分表進行轉換。
下一個輸入數據的轉換由上述當前正在轉換中的數據的約束長度r和當前分表編號來確定。也就是說,在(分表編號TN+約束長度r)小于6(=m)時,根據表2的分表(TN+r)來進行轉換。在(分表編號TN+約束長度r)大于7時,根據表2的分表(TN+r-6)進行轉換。就是說,例如約束長度r為4、最初輸入的數據是“0011 0011”時,根據在4-7轉換分表中存儲的表2的分表1把開始的4位“0011”轉換為“0000010”,至于后面4位“0011”,根據TN+r=4+1=5(<6)進行與表2的分表5相對應的轉換。參照表2的分表5,因為在4-7轉換分表中規(guī)定了“0011”的轉換,所以,后面4位“0011”被轉換為“01000100”。然后在多路轉換器5中合成,把“00110011”編碼成“00000100100100”。
下面使用圖2更詳細地說明上述編碼。
如圖2所示,此時,輸入數字數據用16進制表示為18D2(圖2A)時,其二進制表示為“0001 1000 1101 0010”(圖2B)。編碼器2根據二進制數據按如下判定約束長度r。即首先,因為是最初的數據,所以選擇分表1作為轉換分表。如表2的分表1所示,數據“0”、“00”、“000”或“0001”在分表1中未作規(guī)定。因此,首先選擇后面的“00011”作為對應的位組。所以,編碼器2判定約束長度r為5。結果,根據存儲在5-9轉換分表中的分表1的轉換分表,最初的5位“00011”轉換成“0100 00010”。
其次,因為約束長度r=5,r+1=6,參照表2的分表6,根據存儲在5-9轉換分表中的分表6對應的位組“00011”轉換成“010000010”。結果,到第10位、也就是到當以6位組作為轉換單位的數據時的第2個6位數據組的第4位的轉換就結束了。
如分表6所示,當數據“00011”轉換成代碼字“0100 00010”時,下次參照的分表的編號(序號)成為分表5。因此,下面參照表2的分表5、根據2-4轉換分表把對應的組“01”轉換為“0100”。結果,到第2個6位數組轉換結束。
如分表5所示,數據“01”轉換成代碼字“0100”時,下一次參照的分表編號成為分表1。因此,參照表2的分表1,下面的“0010”,根據4-7轉換分表對應的位組“0010”轉換成“0100 010”。結果,根據多種轉換器5,形成如圖2C所示的代碼字“0100 0001 0010 00001001 0001 00010”。再者,向代碼字添加了表示上述轉換標界的如圖2D所示的同步碼(標界碼)。
把這樣轉換成的代碼字送到緩沖器6,與來自圖2F所示時鐘發(fā)生電路8的通道時鐘同步,進而供給數據格式器7。數據格式器7由代碼字生成圖2E所示的NRII記錄信號,并將其記錄到盤10上。
因此,基于約束長度r和分表編號訪問ROM4的m-n轉換分表,據此對其起始位置由同步信號(SY NC Sinnal)確定的數字數據進行編碼。
其次利用表5和圖3對本實施例的效果進行說明。
表5示出了本實施例(2,17RLL)代碼字的最小反轉間隔Tmin(=(m/n)(d+1)T)、最大反轉間隔Tmax(=(m/n)(k+1)T)、檢測窗口寬度TW(=m/n)以及最小反轉間隔Tmin和檢測窗口寬度TW的乘積Tmin·TW。為比較起見,示出了現有(2,7RLL)及EFM(8-14變換)的各個值。再者,這里T表示應調制數據的時鐘間隔。
表5

在表5中,把現有(2,7RLL)及EFM的各個值同本實施例的值進行比較。顯然,在本實施例中,影響記錄密度的最小反轉間隔Tmin、檢測窗口寬度TW及最小反轉間隔Tmin和檢測窗口寬度TW的乘積Tmin·TW都比現有(2,7RLL)及EFM的值大。
具體地說,對(2,7RLL),最小反轉間隔Tmin為1.64/1.5,大約大9.3%,檢測窗口寬度TW為0.55/0.5,大約大10%。二者之積為0.893/0.75,大約大19%。
特別地,檢測窗口寬度TW與一般作為進行數據檢測時評估波形而使用的眼模式相當,在記錄同等密度的代碼時,本實施例的檢測窗口TW比EFM大約大17%。也就是說,數據檢測范圍變大,與以往相比,即使在高密度記錄狀態(tài)、也能容易地進行數據檢測。
另外,如圖3所示可知,隨著標準化空間頻率(NA/λ)變大,MTF變小。這里,在圖3中,示出了在用本實施例的(2,17)編碼方式和EFM方式中記錄同樣密度的代碼時的標準化空間頻率的范圍。在EFM中,標準化空間頻率遍及從1.0到0.19的范圍;在(2,17RLL)方式中,標準化空間頻率縮小成從0.85到0.1的范圍。即,采用本實施例的方法以較低的頻率便可以做到,換言之,能夠進行更高密度的記錄。
還有,在上述實施例中對編碼裝置進行了說明,也能夠容易地適用于本實施例的譯碼裝置。
即,在圖4所示的譯碼裝置中,在再生裝置30中對NRZI記錄在非為信息記錄媒體的盤10上的代碼進行再生,其再生輸出被輸出到反格式器31和參考時鐘發(fā)生電路32。在反格式器31對已NRZI調制的代碼進行解交錯、檢錯糾錯等處理,轉換為代碼字。參考時鐘發(fā)生電路32檢測記錄在盤10上的時鐘位,用PLL等產生參考時鐘。
從反格式器31輸出的代碼字被輸入到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及同步檢測電路40。根據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判定轉換長度和分表編號。同步檢測電路40檢測表示添加到代碼上的標界的同步信號(圖2D),根據該同步信號控制從ROM36讀取變換數據的定時。從反格式器31輸出的代碼字還通過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輸出到選擇器35。然后根據選擇器35、ROM36及多路轉換器37對代碼字解碼,把所得的數據輸出到緩沖器38。
ROM36和圖1中的ROM4實際上存儲同樣的轉換分表。也就是說,存儲的是表2至表4所示的1-1轉換分表到9-17轉換分表。然后,把由選擇器35供給的代碼轉換成數據,輸出到多路轉換器37。也就是說,ROM36執(zhí)行與在ROM4中的情形相反的轉換處理。
緩沖器38輸出與來自參考時鐘發(fā)生電路32的參考時鐘同步的數據。
下面,對其動作進行說明。反格式器31對從盤10再生的代碼進行解交錯、檢錯糾錯等處理后,輸入到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和同步檢測電路40。同步檢測電路40檢測輸入碼中所含的、在相鄰代碼字間插入的同步信號(標界信號)(例如圖2D的X位置)。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基于同步檢測電路檢測的同步信號(標界信號)判定代碼的轉換長度(代碼字的長度)。并且,轉換長度判定電路34判定轉換分表的序號,這與圖1中編碼器2中的情形相同。根據該序號,判定各代碼字的轉換分表的編號。然后,把該代碼字和分表編號輸出到選擇器35。
選擇器35把輸入的代碼字輸入到有應轉換長度和分表編號的轉換分表中。
例如,輸入“01 00 00 01 00 10 00 00 10 01 00 01 000 10”時,先抽取與標界信號對應的最初的“01 00 00 010”。因為這9位代碼字是起始的代碼字,所以將其供給分表編號為1的轉換分表的5-9轉換分表、轉換成數據“00011”。
如表2的分表1所示,下一次要選擇的分表是分表6。因此,與下一次的標界信號相對應,抽取代碼“010000010”根據分表6轉換成數據“00011”。
其次,根據分表6選擇分表5,根據分表5把下一個代碼字“0100”轉換成數據“01”。
更進一步,根據分表5選擇分表1作為下一次的分表。然后,在分表1中,下一個代碼字“0100010”被轉換成數據“0010”。
在各個轉換分表中這樣轉換了的數據在多路轉換器37中被合成為“0001100011010010”。這個數據經由緩沖器38輸出。
這樣的適合高密度記錄的代碼字可以容易地編碼。
這里,轉換分表的其他實施例在表6、7中示出。
表6(1/2)分表11 2 3 4 5 1 2 3 4數據代碼字11 00010 100011 010 00010 001 000011000 10 000010100 10 000001010 01 00000011 001 00 10 01 00000010 010 00 10 01 0000000111010 00 00 10 01 00000000110010 01 00 10 01 00000000101001 00 00 10 01 0000000010010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1 10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101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0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10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01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 001 00 00 00 01 001 001111110011 010 00 00 10 01 000 10 00分表2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 0001 01 00001 10 01 00000100 10 01 00000011 10 00 10 01 000111111 01 00 10 01 0000000101 10 00 00 01 001 00000010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1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1 1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 00 10 01 000 10 00
表6(2/2)分表33 4 5數據 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分表44 5 1 2 3 4 5 6數據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11111 10 01 001 000111111110 01 001 00 10 01 00分表55 1 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00011 10 000010 01 0000011 10 010 000010 10 001 000001110 010 01 000001010 000 10 000000101 000 10 000000011 10 010 00 10 01 000000010 10 001 00 10 01 001111111 01 001 00 10 01 0000000011110 01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0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101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010001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01110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01001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0011 10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010 10 001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001 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00001 10 010 0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00 10 001 00 00 10 01 000 10 00
表7(1/2)分表11 2 3 4 5 1 2 3 1數據代碼字11 00010 100011 010 00010 001 000011010 01 000010000 10 000001100 10 00000011 010 00 10 01 00000010 001 00 10 01 0000000111100 00 00 10 01 00000000110010 00 00 10 01 00000000101010 01 00 10 01 00000000100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111 10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10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01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00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010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01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 001 00 00 00 01 001 001111110010 010 00 00 10 01 000 10 00分表22 3 4 5 1 2 3 4數據代碼字1 0001 01 00001 10 01 00000100 10 01 00000011 10 00 10 01 000111111 01 00 10 01 0000000101 10 00 00 01 001 000000100 10 01 00 01 001 000000011 01 00 00 01 001 000000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 00 10 01 000 10 00
表7(2/2)分表 33 4 5數據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分表 4 4 -5 1 2 3 4 5 1數據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11111 10 01 001 000111111110 01 001 00 10 01 00分表 55 1 2 3 4 5 1 2 3數據 代碼字100011 10 000010 01 0000011 10 010 000010 10 001 000001110 010 01 000001010 000 10 000000101 000 10 001111111 01 001 00 10 01 000000011 10 010 00 10 01 000000010 10 001 00 10 01 0000000011101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11010 010 00 00 10 01 000000000101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0100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01110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01001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0011 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0010 10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001 1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0 10 001 00 00 00 01 001 000111111001 10 001 00 10 00 01 001 00
表6和表7表示轉換分表的其他實施例。在這個實施例中,轉換分表由5個分表構成。而且,在這個實施例中,數據“1”被轉換為代碼字“00”,數據“11”被轉換成代碼字“000”。也就是說,在表1和表2所示的實施例中,以1位為單元進行編碼;而在本實施例中,以2位為單元進行編碼。
另外,在表6和表7的實施例中,為禁止代碼組“0”的連續(xù),當數字數據1的“1”有5位以上連續(xù)時,便以預定的間隔轉換成含有邏輯“1”的代碼字。具體地說,在待轉換數據字的起始位或起始2位是預定的位時,判斷在下續(xù)數據字組中是否有4位以上的邏輯“1”連續(xù)。然后,在判斷為是時,控制轉換動作,進行與符號*相應的轉換。
還有,在這些實施例的任何一個中,轉換分表的m、n、r值在各個分表中被設置成相同或不同的值,被編碼了的代碼組的d為不變的值。另外,最后的編碼了的代碼組的m值為6,n值為11。編碼了的代碼組的k在表6、表7的實施例中都是15。
這樣,使用多個轉換分表把轉換成代碼字的數據原封不動地記錄、再生時,會出現直流成分(DC成分)的情形。因此,在與圖2所示標界信號相應的位置中的任意位置,為減少直流成分,可以添加合并位。這樣,如圖1所示,在編碼裝置中設置了合并位添加電路21。
合并位添加電路21從編碼器2接收標界信號(同步信號),同時從多路轉換器5接收由各轉換分表所供給的代碼字合成的代碼字,然后,計算提供代碼組的DC成分以求解減少DC成分的合并位。然后,在與預定同步信號的對應的位置上添加合并位(0或1),添加了合并位的代碼組返回到多路轉換器5。
合并位添加電路21在直流成分減少時,添加合并位“0”,在直流成分增加時,添加“1”。
該DC成分的控制就是所謂DSV(Digital Sum Value)控制。也就是說,在DSV控制中,將代碼“0”作為“-1”、代碼“1”作為“1”來計算代碼組的和,然后確定合并位,使該代碼組的和接近于0。
例如,通過選擇1個代碼使當前插入模式以及在此之前和之后插入模式的代碼組的DSV相加后的和的絕對值變小,可以確定合并位。
這樣,插入該合并位的間隔是與代碼低頻段的截止頻率成反比例的值。關于合并位的插入間隔,在美國申請?zhí)?8/147,836及相應的日本公開特許HEI06-197,024(1994.7.15公開)中有詳細敘述。
另外,這個合并位插入間隔是連續(xù)代碼組的11整數倍。例如,如果第11位和第12位之間是最初的合并位插入位置,那么第22位和第23位之間、第33位和第34位之間便成為其插入位置。
另外,當合并值插入間隔是在與44的整數倍的位置相應的代碼與下一個相鄰代碼之間時,對信息位24位,轉換碼是44+1,信息位和轉換碼的轉換率為24∶45=8∶15。
例如,如圖5A、5B所示,當上一個通道位為“XXX100”、下一個通道位是“001XX”時,在二者之間插入“0”或“1”。
但是,如圖5所示,當上一個通道位為“XX010”、下一個通道位是“001XX”、d=2時,如圖5D所示,添加“1”作為合并位時,就破壞了d值為2的原則。也就是說,需要在“1”和下一個“1”之間至少插入2個以上的“0”,如圖5D所示添加合并位時,就違反了這個規(guī)則。
這里,例如圖5E所示的那樣,在上一個通道位是“XX010”、下一個通道位是“0001XX”這樣的場合,需要添加“1”作為合并位時,就按圖5F所示那樣編碼。也就是說,前面的通道位“XX010”原樣不動,添加“0”作為合并位。而且,下一個通道位的起始位由“0”變?yōu)椤?”,下一個通道位成為“1001XX”。
另外,例如圖5G所示的那樣,在上一個通道位是“XX001”、下一個通道位是“00001X”、需要添加“1”作為合并位時,如圖5H所示,前面的通道位是“XX001”,添加合并位“0”。就是說,下一個通道位其第2位由“0”變?yōu)椤?”、成為“01001X”。
這樣做就能滿足d=2。另外,對于k在表6的實施例中由于添加合并位而變成16時,在表7實施例中k能夠保持在15而不變動。
并且,合并位插入間隔并不限于11的整數倍或44的整數倍,即,可以以任意位數的整數倍插入合并位。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在表8的實施例中,k值增加,(d,k;m,n)=(2,16;6,11)。
如上所述,通道位的一部分在插入合并位被反轉時,需要預先確定是改變合并位插入位置前的通道位還是改變下一個通道位。例如,如圖5I所示,當前一個通道位為“X1000”、后一個通道位為“01001X”、需要添加合并位“1”時,如果不預先確定改變哪個通道位,則存在著不能唯一地解調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在圖5I的例中,前一個通道位的最后位經反轉后變成如圖5J那樣時,解調時同圖5H沒有區(qū)別。另外,在確定改變下一個通道位時,在圖5I那樣的例子中,不能選擇“1”作為合并位,只能插入“0”。因為,在圖5I的位組中插入“1”時,不能滿足d=2。
這樣,如果添加合并位、調整DC成分、則如圖6的曲線A所示的那樣,與不添加合并位時的特性曲線B相比,可以降低低頻域的輸出電平(dB)。據此,可以進行那些高密度的記錄。曲線C表示在對8-15轉換了的碼已進行DC控制時的特性??梢钥闯錾鲜鰧嵤├?曲線A)在低頻域具有較低的輸出電平。
另外,在圖6中,縱軸表示輸出(dB),橫軸表示假定通道時鐘頻率為1時的相對頻率。實際頻率是通道時鐘頻率乘以圖6的系數所得的值。
表8至表10表示更進一步的其他轉換分表的實施例。在這些實施例中,按順序使用5種類型的轉換分表1至轉換分表5來進行編碼。另外,同樣地來進行解碼。
各個參數,在表8的實施例中是(d,k;m,n)=(2,14;6,11),在表9的實施例中是(d,k;m,n)=(2,16;6,11),在表10的實施例中是(d,k;m,n)=(2,18;6,11),在任一實施例中都遵守d=2和(m,n)=(6,11)。
表8(1/2)分表 11 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1 00010 100011010 00010001 000011 100 10 000010 010 01 000001 000 10 00000011 010 00 10 01 00000010 001 00 10 01 0000000111 100 00 00 10 01 000000001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101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100 010 00 00 10 01 000111111010 100 00 00 00 10 010 00111111000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11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1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101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00 001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11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010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11 100 0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10 010 0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 010 01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0 001 00 00 10 01 000 10 00分表 2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 0001 01 000011 00 10 000001 00 10 01 00000011 01 00 10 01 000000010 10 00 10 01 000111111110 00 00 01 001 00111111000 01 00 01 001 00000001101 00 00 01 001 00000001010 01 00 01 001 000000001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 01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 10 00 10 01 000 10 00
表8(2/2)分表 33 4 5數據 代碼字1 000110 000001 00分表 4 4 5 1 2 3 4 5 6數據 代碼字1 000 1 10 000 0 01 0011111 10 01 001 0001111111 10 01 001 00 10 01 00分表 5 5 1 2 3 4 5 1 2 3數據 代碼字1 00011 10 000010 01 0000011 10 010 000010 10 001 0000011 01 000 10 0000010 10 010 01 0000001 10 000 10 001111111 01 001 00 10 01 000000011 10 010 00 10 01 000000010 10 001 00 10 01 00111111010 01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1 10 00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0 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101 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0100 10 010 00 00 10 01 000111111000101 000 00 00 00 01 001 00111111000010 000 00 00 00 01 001 00011111100010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11100 100 00 00 00 10 010 0000000001101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0110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10010 001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011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001010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11 10 000 0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0 10 010 0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01 10 010 01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00 10 001 00 00 10 01 000 10 00
表9(1/2)分表 11 2 3 4 5 1 2 3數據 代碼字11 00010 100011 010 00010 001 000011000 10 000010100 10 000001010 01 00000011 001 00 10 01 00000010 010 00 10 01 0000000111010 00 00 10 01 00000000110010 01 00 10 01 00000000101001 00 00 10 01 0000000010010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1 10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101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0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10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01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 001 00 00 00 01 001 00分表 2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 0001 01 00001 10 01 00000100 10 01 00000011 10 00 10 01 000111111 01 00 10 01 0000000101 10 00 00 01 001 00000010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1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1 1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 00 10 01 000 10 00
表9(2/2)分表 33 4 5數據 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分表 44 5 1 2 3 4 5 1數據 代碼字1 0001 10 00D0 01 0011111 10 01 001 0000111111 10 01 001 00 10 01 00分表 55 1 2 3 4 5 1 2 3數據 代碼字1 0001110 00001001 0000011 10 010 000010 10 001 0000011 10 010 01 0000010 10 000 10 0000001 01 000 10 00000001110 010 00 10 01 00000001010 001 00 10 01 00000000101 001 00 10 01 00000000011 10 010 00 00 10 01 000000000010 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001 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0000 01 001 00 00 10 01 000111111111 10 000 00 00 10 01 000111111100 01 000 00 00 10 01 0001111111011 10 010 00 00 00 01 001 001111111010 10 001 00 00 00 01 001 00
表10(1/2)分表11 2 3 4 5 12 3數據 代碼字1100010100011 010 00010 001 000011 000 10 000010 100 10 000001 010 01 00000011001 00 10 01 00000010010 00 10 01 0000000111 010 00 00 10 01 000000001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101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100 100 00 00 10 01 000000000111 10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110 01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0101 010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100 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 010 00 00 00 01 001 00000000010 00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0001 001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000 001 00 00 00 01 001 00分表22 3 4 5 1 2 3 4數據 代碼字1 0001 01 00001 10 01 00000100 10 01 00000011 10 00 10 01 000111111 01 00 10 01 0000000101 10 00 00 01 001 000000100 01 00 00 01 001 000000011 00 10 00 01 001 000000010 00 01 00 01 001 000000001 10 01 00 01 001 000000000110 00 10 01 000 10 000000000001 00 10 01 000 10 00
表10(2/2)分表33 45數據代碼字1 0001 10 0000 01 00分表4 4 5 1 2 3 4 5 1數據 代碼字10001 10 0000 01 001111110 01 001 0000111111 10 01 001 00 10 01 00分表5 1 2 3 4 5 1 2數據代碼字100011 10 000010 01 0000011 10 010 000010 10 001 000001110 010 01 000001010 000 10 000000101 000 10 000000011 10 010 00 10 01 000000010 10 001 00 10 01 000000001 01 001 00 10 01 0000000001110 010 00 00 10 01 00000000001010 001 00 00 10 01 00000000000110 010 01 00 10 01 00000000000001 001 00 00 10 01 00011111111110 000 00 00 10 01 00011111110001 000 00 00 10 01 000
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本發(fā)明涉及的數據編碼方法,是把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轉換成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的數據編碼方法。在上述編碼方法中,接收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判定表示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長度的約束長度,同時判定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起始位與m位的第幾位相對應。根據約束長度和該判定結果,從由各個至少滿足最小工作長度的轉換分表所形成的可變長度的表中選擇1個。根據所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對應的代碼字,由此,可以增大最小反轉間隔和檢測窗口寬度的乘積,例如可以在信息記錄媒體上高密度地記錄數據。
另外,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數據譯碼方法,是把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轉換成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的譯碼方法。在上述譯碼方法中,接收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判定表示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的長度的轉換長度,同時在把已經得到的數據字以m位為單元區(qū)分了時,判定所得數據的最后一位與m位的第幾位相對應。根據轉換長度和該判定結果,從由各個轉換分表構成可變長度的分表的多個轉換分表中選擇1個。根據所選擇的轉換分表來產生與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相對應的數據字,由此,例如可以對以高密度記錄在記錄媒體上的代碼正確地進行譯碼。
權利要求
1.一種把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轉換為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m、n、i是自然數,n大于m)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面五個步驟第1步是接收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第2步是在構成上述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的數據字中判定表示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長度的約束長度;第3步是在上述數據字組以m位為單元分組時,判定上述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起始位與前述m位的哪一位相對應;第4步是根據上述約束長度和上述在第3步中的判定結果,從由至少都滿足最小工作長度d的各個轉換分表形成的可變長度的分表中選擇1個轉換分表;第5步是根據在上述第4步中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上述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相對應的代碼字。
2.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轉換率彼此不同的分表。
3.如權利要求2記錄的數據編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轉換率與n/m不相同的分表。
4.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防止最大工作長度k成為∞的分表。
5.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與所定數據字的組合相對應的代碼字組的工作長度超過最大工作長度k時,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用來配置其他代碼字以置換與上述所定數據字的組合相對應的代碼字組的分表。
6.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用來把以多于上述m位為數據單元的數據字轉換為以多于上述n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的分表。
7.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小工作長度d為2。
8.如權利要求7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代碼字組中最大的工作長度k小于18。
9.如權利要求7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為6、所述n為11、所述的據字組的時間間隔為T時,上述代碼字的檢測窗口寬度TW為(6/11)T。
10.如權利要求9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代碼字的最小反轉間隔Twin為(18/11)T。
11.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工作長度k為17,最大反轉間隔Tmax為(6/11)×18T。
12.如權利要求8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工作長度k為15,最大反轉間隔Tmam為(6/11)×16T。
13.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5步中,在上述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為“1”時,使上述代碼字為“0”或“00”;上述數據字為“11”時,使上述代碼字為“000”。
14.如權利要求1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第6步,對轉換上述數據字組所得的上述代碼字組每隔預定的間隔插入合并位以減少上述代碼字組的直流成分。
15.如權利要求14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步中,當向上述代碼字組中插入上述合并位使上述最小工作長度不滿足時,使上述合并位插入位置之前或之后的代碼字組的通道位反轉,以滿足上述最小工作長度規(guī)則,這樣來控制代碼字的產生。
16.如權利要求15記載的數據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步中,在上述合并位插入位置之前或之后的代碼字組中,預先確定要改變哪一個代碼字組的通道位。
17.一種把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轉換為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組(m、n、i是自然數,n大于m)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面五個步驟,第1步是接收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第2步是在構成上述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組的代碼字中,判定表示當前轉換的代碼字的長度的轉換長度;第3步是在以m位為單元分組已得到的數據字時,判定上述已得到的數據字的最后一位與上述m位的第幾位相對應;第4步是根據上述轉換長度在上述第3步中的判定結果,從多個轉換分表中選擇1個轉換分表,這些轉換分表形成長度可變的表;第5步是根據在上述第4步中選擇的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相對應的數據字;上述代碼字組都至少滿足是最小工作長度d規(guī)則。
18.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轉換率彼此不相同的轉換分表。
19.如權利要求18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轉換率與n/m不相同的分表。
20.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防止最大工作長度k成為∞的分表。
21.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與所定數據字的組合相對應的代碼字組的工作長度超過最大工作長度k時,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用來配置其他代碼字以置換與上述所定數據字的組合相對應的代碼字組的分表。
22.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個轉換分表包括用來把以多于上述n位為數據單元的代碼字轉換為以多于上述m位為單元的數據字的分表。
23.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小工作長度d為2。
24.如權利要求23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代碼字中最大的工作長度k小于18。
25.如權利要求23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為6、所述n為11、所述數據字組的時間間隔為T時,上述代碼字的檢測窗口寬度TW為(6/11)T。
26.如權利要求25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中上述代碼字的最小反轉間隔Tmin為(18/11)T。
27.如權利要求24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工作長度k為17,最大反轉間隔Tmin為(6/11)×18T。
28.如權利要求24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最大工作長度k為15,最大反轉間隔Tmin為(6/11)×16T。
29.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5步中,上述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為“0”或“00”時,使上述數據字為“1”;上述當前要轉換的代碼字為“000”時,使上述數據字為“1”。
30.如權利要求17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第6步,對上述數據字組除去插入的含并位,該合并位是為了減少上述代碼字組的直流成分而以預定的間隔插入的。在上述第5步中,產生與除去上述合并位的代碼字相對應的數據字。
31.如權利要求30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步中,如果從上述代碼字組中除去上述合并位則不滿足上述最小工作長度規(guī)則時,使上述合并位插入位置之前或之后的代碼字組的通道位反轉,以滿足上述最小工作長度規(guī)則,這樣來控制代碼字組。
32.如權利要求31記載的數據譯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6步中,在上述合并位插入位置之前或之后的代碼字組中,預先確定要改變哪一個代碼字組的通道位。
全文摘要
一種數據編碼方法,利用該方法,把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序列轉換為以(n×i)位為單元的代碼字序列。在該方法中,移位寄存器(1)接收以(m×i)位為單元的數據字序列,編碼器(2)甄別表示當前要轉換的數據的長度的約束長度,同時甄別當前要轉換的數據字的起始位與m位中的哪一位相對應。選擇器(3)根據約束長度和數據字中初始的位置從多個轉換分表中選擇一個轉換分表,這些轉換分表至少滿足最小運行長度(d)并構成可變長度的表。通過按照所選轉換分表產生與當前待轉換的數據字相對應的代碼字,可使最小反轉時隔和檢測窗口寬度的乘積變大,并可以在信息記錄媒體上以高密度記錄數據。
文檔編號G06T9/00GK1145146SQ95192408
公開日1997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新福吉秀, 中川俊之 申請人:索尼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