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二階盲辨識的腦電信號識別方法
技術領域:
本技術發(fā)明屬于生物醫(yī)學工程和信息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身份識別及驗證是是保證國家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前提。在國家安 全、公安、司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安全檢査、保安監(jiān)控等應用領域,都 需要準確的身份識別及鑒定。傳統(tǒng)的身份標識物品(如鑰匙、證件、銀行卡) 等的驗證方法;另一類為基于身份標示知識(如用戶名、密碼等)的驗證方法。 但是,標示物品容易遺失或假冒,標示知識容易遺忘或破譯。生物特征識別技 術給這一愿望帶來了實現(xiàn)的可能。人們可能會遺忘或丟失他們的卡片或密碼, 但絕對不會遺忘或者丟失自己的生物特征,如人臉、指紋、虹膜、掌紋、腦電 波等。因此,基于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個人身份識別系統(tǒng)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可靠性和有效性,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并開始進入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 領域,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信息安全重 要性的日益突出,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研究開始成為一個研究熱點。生物特征識 別技術(Biometrics)是指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tǒng)計學
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人臉、虹膜、 腦電波、脈搏等)或行為特征(如筆跡、語音、步態(tài)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認證。 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具有不會遺忘、不易偽造或被盜、隨身攜帶和隨時隨地可用 等優(yōu)點,比傳統(tǒng)的身份認證方法更加安全、保密、方便。能夠用來鑒定和認證 身份的生物特征應該具有普遍性、唯一性、穩(wěn)定性和可采集性等特點。目前, 比較成熟和最具有應用前景的幾種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包括指紋、人臉、人臉溫 譜圖、虹膜、視網(wǎng)膜、手型、聲紋以及簽名等。其中,虹膜識別和指紋識別被 公認為最可靠的兩種生物識別技術。
人的任何生理或行為特征只要它滿足以下的條件,原則上就可以作為生物 特征用于身份鑒別(1)普遍性,每個人都有;(2)唯一性,每個人都不同; (3)穩(wěn)定性,在某一段時間是不變的;(4)可采集性,可以方便的定量測量。 當然,僅僅滿足以上的條件未必可行,實際的系統(tǒng)還應該考慮(1)性能,即 識別的準確性、速度、魯棒性以及為達到要求所需要的資源;(2)可接受性, 人們對這種生物識別的接受程度;(3)可欺騙性,能否通過主觀欺詐的方法騙 過系統(tǒng)的難易程度。
目前常用的生物識別技術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例如人臉識別對于雙胞胎無能為力;聲紋識別容易模仿;指紋識別會受手指受傷的影響,同時也容易 盜用。腦電(EEG)信號不僅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臨床診斷工具,而且也是一種 很好的用于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征識別工具。首先,它具備普遍性,每個人都有 腦電波;其次由于每個人的大腦特性、思維方式、記憶等不同造成人與人之間 存在不同的EEG信號;第三,EEG也具備一定的穩(wěn)定性,在一定時間內(nèi),EEG 信號可以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最后,EEG信號便于采集?;贓EG信號的生物 識別系統(tǒng)能夠達到一定的準確性和較快的速度,并且對人體不會產(chǎn)生任何傷 害,人們也能接受。由于EEG信號來源于大腦的思維活動,難以偽造,系統(tǒng)的 魯棒性很高。對人腦的腦電信號研究分析表明,不同個體在不同的腦區(qū)會產(chǎn)生 不同的神經(jīng)脈沖反應,根據(jù)這種腦電信號不同,可以提取出個體的腦電信號特 征,利用設定的分類算法,能使得腦電信號具備個體特異性?;谝陨戏治觯?基于腦電的生物身份識別系統(tǒng)是一種新的有應用前景的身份鑒別系統(tǒng)。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利用對運動想象腦電信號的分類,實現(xiàn)對受試者的身份識別,只采 用與運動想象有關的電極信號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經(jīng)研究對運動想象腦電信號 十分有效的信號處理及特征抽取方^~一二階盲辨識和Fisher距離來提取特 征,借助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特征分類,從而實現(xiàn)身份的識別。該方法適合包括身體 殘疾,視覺缺陷等各類人群,有較好適用性。
本發(fā)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l、受試者帶上電極帽,原始腦電(EEG)信號是通過64導符合國際 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法的EEG放大器采集,采樣率為250Hz,以左側乳突 為參考電極,帶通濾波器通頻帶為l-50Hz,選取6個電極采集腦電信號(也就 是國際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國際標準中的C3, C4, P3, P4, 01和02共6 個電極位置),采集不同運動想象過程的受試者腦電信號。
步驟2、在計算機屏幕上根據(jù)設定好的刺激程序(提示受試者開始想象運 動),受試者根據(jù)實驗要求,做出四類不同的運動想象(想象左手運動、右手 運動、腿動和舌動)。受試者經(jīng)過訓練,熟悉實驗過程。
因為每個人對不同運動想象的適應性是不同的,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讓受試 者嘗試四種不同的運動想象類型,通過學習和測試,我們就能夠決定哪一種運 動想象類型最適合。例如,當受試者通過學習和測試后,我們發(fā)現(xiàn)想象舌動的 識別率比其他三種運動想象類型的識別率要高,我們就認為可能這位受試者更 適合與想象舌動,在今后的使用中只需想象舌動即可,無需想象其他運動了。
步驟3、將采集到的腦電信號進行預處理。首先對獲取的腦電信號進行篩 選,排除一部分明顯異常的腦電信號,然后對剩下的腦電信號進行去眼電、去偽跡、基線校正、線性校正等預處理,經(jīng)過預處理后的腦電信號將進一步的信 號處理。
步驟4、腦電信號處理。經(jīng)過預處理的腦電信號中仍然包含很多無關的誘 發(fā)電位和背景噪聲,因此空間分辨率和信噪比很低,為了從背景噪聲中識別有 用的信號,必需進行進一步處理,本發(fā)明采用一種盲源分離算法——二階盲辨
識來對腦電信號進行進一步處理,其具體算法如下
令x(t)的n個列向量對應n個電極的連續(xù)時間腦電信號,貝l」Xi(t)對應第i個 電極的腦電信號。每一個Xi(t)都可以看成是n個源Si(t)的線性瞬時混合,混合 矩陣為A,則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SOBI僅僅利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腦電信號x(t),得到近似于A—汾解矩陣W,
使得<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為恢復的連續(xù)時間源信號。
SOBI算法有兩個步驟首先對腦電信號進行零均值化,如下式所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尖括號〈,〉表示時間平均,因此y的均值為零。矩陣B的取值使得y的相關矩陣
〈柳w:O為單位矩陣,其值由下式給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入i為相關矩陣<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的特征值,U的各列則為其對應的 特征向量。
第二步,構造一組對角矩陣選取一組時間延遲t,計算信號y(t)和它的 時間延遲信號y (t+ t )的對稱化相關矩陣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其中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這是一個將不對稱矩陣轉(zhuǎn)變?yōu)橄嚓P的對稱矩陣的函數(shù)。對稱化的過程丟失 了一些信息,但卻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
計算完RT,再對RT進行對角化通過旋轉(zhuǎn)矩陣V,運用迭代法,使得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
取得極小值,則分離矩陣的估計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步驟5、特征提取為了進行分類,首先要進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就是要在所有數(shù)據(jù)中提
取出能區(qū)分樣本類型的數(shù)據(jù)點,即特征點,本發(fā)明采用Fisher距離來確定特征。 在分類研究中,F(xiàn)isher距離常常被用來表示類型間的差異,F(xiàn)isher距離的大小 與類型間的區(qū)分度成正比,若是類型間區(qū)分度較大,即差異明顯,則fisher距 離較大,否則,F(xiàn)isher距離較小。
兩類間的Fisher距離計算公式如下
i^(、,)2 (9)
其中F表示Fisher距離,//和a分別為均(^^y方差,下標l、 2則分別代表兩個不 同的類。
對于三類或以上的情況,可以將Fisher距離公式進行推廣,如下
F — (A - A)2 +C"i - A"十…+ d -/Q2 (10)
對于每一個數(shù)據(jù)點,F(xiàn)isherSfi+商^小^fe了該數(shù)據(jù)點作為特征對分類的 貢獻度,F(xiàn)isher距離越大的點,在分類中的貢獻越大。
特征點個數(shù)的多少與最終識別率、算法復雜程度和識別速率密切相關,特 征點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識別率,使識別率降低,另外特征點越多,算法越 復雜,識別越慢;反之,特征點越少,算法越簡單,識別越快。因此,特征點 的數(shù)量對最終的性能影響非常大。經(jīng)過反復測試發(fā)現(xiàn),特征提取,采用Fisher 距離來確定特征,對每根電極的數(shù)據(jù)提取8-12個特征點,總共48—72個特征 點;能夠達到較高的識別率,而且識別速度也不慢,算法復雜度一般。
步驟6、使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分類學習與測試。BP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入層共60 個單元,隱含層10個單元,輸出層l個單元。將上述60個特征作為BP神經(jīng) 網(wǎng)絡的輸入層,把每個受試者每次運動想象的腦電信號通過步驟5提取出的特 征輸入到輸入層,每個受試者學習過程有20個數(shù)據(jù)(四種運動想象類型各5 個),通過學習過程我們確定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各項參數(shù)。測試過程也有20個數(shù)據(jù), 通過測試過程,我們可以確定適合該受試者的運動想象類型(識別率最高)。
步驟7、將未知的腦電數(shù)據(jù)輸入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識別和認證。受試者通過上 述步驟l-6后,確定了 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構和適合他(她)的運動想象類型,此 時就可以進行識別和認證了。受試者戴上電極帽,按照步驟2開始運動想象(只 需步驟6中確定的最適合的一種運動想象類型),采集腦電信號,預處理后, 按照步驟5介紹的算法提取60個特征量,將提取的特征量輸入到步驟6確定 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中。如果是識別,則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受試者的編碼;如果是認證,則 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則改為是否該受試者(0或1)。
本發(fā)明所述的識別指的是從若干個受試者中選擇這段腦電信號是哪一個 受試者的;而認證過程則為確定這段腦電信號是否是某位受試者的,前者是選擇題,而后者是判斷題。
本發(fā)明使用的是腦電信號,是對腦電信號進行信息特征提取,使用的方法 是通過大腦想象各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對其進行特征提取和分類,從而實現(xiàn)通 過腦電信號對個體身份進行識別或認證的過程。把腦電信號作為身份識別,提 供一種新型的密碼系統(tǒng),既能解決某些殘疾人不能完成日常身份識別的問題, 也可以用于在對身份識別有較高要求的場合。
本方法的創(chuàng)新點有
1、 采用腦電信號作為身份識別的輸入信號,不同于以往的指紋、虹膜 等。
2、 采集了基于運動想象的腦電信號,也就是受試者在想象四種運動時 所產(chǎn)生的腦電信號,當然也適用于其他腦電信號(比如視覺誘發(fā)電位、 事件誘發(fā)電位等)。
3、 采用了二階盲辨識及Fisher距離對腦電信號進行信息提取。
4、 同時實現(xiàn)了識別和認證功能。識別指的是從若干個人的腦電信號中 判斷是誰的腦電信號,而認證指的是判斷某一腦電信號是否是目標者的 腦電信號。
5、 針對不同受試者的特點,自動選擇適合受試者的運動想象類型。
圖l電極的選取示意圖,
圖2基于腦電信號的身份識別系統(tǒng)特征提取流程圖, 圖3基于腦電信號的身份識別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方法,在腦電信號身份識別系統(tǒng)中,用來實現(xiàn)對個體身份的識別, 按附圖1、 2、 3??梢酝ㄟ^下列步驟實現(xiàn)-
步驟l、受試者帶上電極帽,原始腦電(EEG)信號是通過64導符合國際 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法的EEG放大器采集,采樣率為250Hz,以左側乳突 為參考電極,帶通濾波器通頻帶為l-50Hz,選取6個電極采集腦電信號,具體 電極位置如圖1所示。也就是國際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國際標準中的C3, C4, P3, P4, 01和02共6個電極位置,采集不同運動想象過程的受試者腦電 信號。
步驟2、在計算機屏幕上根據(jù)設定好的刺激程序(提示受試者開始想象運 動),受試者根據(jù)實驗要求,做出四類不同的運動想象(想象左手運動、右手 運動、腿動和舌動)。受試者經(jīng)過訓練,熟悉實驗過程。
步驟3、將采集到的腦電信號進行預處理。首先對獲取的腦電信號進行篩
8選,排除一部分明顯異常的腦電信號,然后對剩下的腦電信號進行去眼電、去 偽跡、基線校正、線性校正等預處理,經(jīng)過預處理后的腦電信號將進一步的信 號處理。
步驟4、腦電信號處理。經(jīng)過預處理的腦電信號中仍然包含很多無關的誘 發(fā)電位和背景噪聲,因此空間分辨率和信噪比很低,為了從背景噪聲中識別有 用的信號,必需進行進一步處理,本發(fā)明采用一種盲源分離算法一二階盲辨 識來對腦電信號進行進一步處理,其具體算法如下
令x(t)的n個列向量對應n個電極的連續(xù)時間腦電信號,貝ljx,(t)對應第i個 電極的腦電信號。每一個Xi(t)都可以看成是n個源Si(t)的線性瞬時混合,混合 矩陣為A,則
柳=鄉(xiāng)) (1) SOBI僅僅利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腦電信號x(t〉,得到近似于廣分解矩陣W,
使得
柳=, (2)
為恢復的連續(xù)時間源信號。
SOBI算法有兩個步驟首先對腦電信號進行零均值化,如下式所示
贈=5 )》 (3) 尖括號〈,〉表示時間平均,因此y的均值為零。矩陣B的取值使得y的相關矩陣 〈W)W)"為單位矩陣,其值由下式給出
5^flg(義廣, (4) 其中入i為相關矩陣〈(x(0-^)》wo-〈w)〉)0的特征值,U的各列則為其對應的 特征向量。
第二步,構造一組對角矩陣選取一組時間延遲T,計算信號y(t)和它的
時間延遲信號7(1+ t )的對稱化相關矩陣
& ,附((y(輔+ i"f〉) (5)
其中
,(M) = (M + Mr)/2 (6) 這是一個將不對稱矩陣轉(zhuǎn)變?yōu)橄嚓P的對稱矩陣的函數(shù)。對稱化的過程丟失 了一些信息,但卻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
計算完RT,再對RT進行對角化通過旋轉(zhuǎn)矩陣V,運用迭代法,使得
s;(r及,)〗. (7) 取得極小值,則分離矩陣的估計
『=(8)步驟5、特征提取
為了進行分類,首先要進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就是要在所有數(shù)據(jù)中提 取出能區(qū)分樣本類型的數(shù)據(jù)點,即特征點,本發(fā)明采用Fisher距離來確定特征。 在分類研究中,F(xiàn)isher距離常常被用來表示類型間的差異,F(xiàn)isher距離的大小 與類型間的區(qū)分度成正比,若是類型間區(qū)分度較大,即差異明顯,則fisher距 離較大,否則,F(xiàn)isher距離較小。
兩類間的Fi sher距離計算公式如下
jt,C)2 (9) 其中F表示Fisher距離,//和c7分別為均^lf方差,下標l、 2則分別代表兩個不 同的類。
對于三類或以上的情況,可以將Fisher距離公式進行推廣,如下
對于每一個數(shù)據(jù)點,F(xiàn)isher足fi,^小y^了該數(shù)據(jù)點作為特征對分類的 貢獻度,F(xiàn)isher距離越大的點,在分類中的貢獻越大。
特征點個數(shù)的多少與最終識別率、算法復雜程度和識別速率密切相關,特 征點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識別率,使識別率降低,另外特征點越多,算法越 復雜,識別越慢;反之,特征點越少,算法越簡單,識別越快。因此,特征點 的數(shù)量對最終的性能影響非常大。經(jīng)過反復測試發(fā)現(xiàn),特征提取,采用Fisher 距離來確定特征,對每根電極的數(shù)據(jù)提取10個特征點,總共60個特征點;能 夠達到較高的識別率,而且識別速度也不慢,算法復雜度一般。
步驟6、按照圖2所示的流程提取每個受試者的腦電信號特征,通過BP 神經(jīng)網(wǎng)絡學習和識別,確定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構和運動想象類型,訓練過程結束。BP 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入層共60個單元,隱含層10個單元,輸出層1個單元。將上述60 個特征作為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輸入層,把每個受試者每次運動想象的腦電信號通 過步驟5提取出的特征輸入到輸入層,每個受試者學習過程有20個數(shù)據(jù)(四 種運動想象類型各5個),通過學習過程我們確定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各項參數(shù)。測 試過程也有20個數(shù)據(jù),通過測試過程,我們可以確定適合該受試者的運動想 象類型(識別率最高)。
步驟7、按照圖3所示的流程對每個受試者的身份進行識別和認證。將未 知的腦電數(shù)據(jù)輸入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識別和認證。受試者通過上述步驟l-6后,確 定了 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構和適合他(她)的運動想象類型,此時就可以進行識別 和認證了。受試者戴上電極帽,按照步驟2開始運動想象(只需步驟6中確定 的最適合的一種運動想象類型),采集腦電信號,預處理后,按照步驟5介紹 的算法提取60個特征量,將提取的特征量輸入到步驟6確定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中。
10如果是識別,則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受試者的編碼;如果是認證,則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則 改為是否該受試者(0或1)。
目前國外的一些研究主要以視覺剌激或肌電作為特征源,本研究以運動想 象腦電信號作為身份識別,能適合殘疾等各種人群,有較好的適應性。在方法 上,采用二階盲辨識進行信號處理,并采用Fisher距離來提取特征。從結果 可以看出,想象舌動腦電信號識別率最高,達到88. 1%,四種想象運動腦電信 號平均識別率在82. 8%,識別率較國外的其它方法高出5個百分點左右。
權利要求
1、基于二階盲辨識的腦電信號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fā)明包含以下步驟步驟(1)、受試者帶上電極帽,原始腦電信號是通過64導符合國際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法的EEG放大器采集,采樣率為250Hz,以左側乳突為參考電極,帶通濾波器通頻帶為1-50Hz,選取6個電極采集腦電信號,6個電極是國際腦電圖學會標定的10/20國際標準中的C3,C4,P3,P4,O1和O2 6個電極位置,采集不同運動想象過程的受試者腦電信號;步驟(2)、在計算機屏幕上根據(jù)設定好的刺激程序,提示受試者開始想象運動,受試者根據(jù)實驗要求,做出四類不同的運動想象,想象左手運動、右手運動、腿動和舌動,受試者經(jīng)過訓練,熟悉實驗過程;步驟(3)、將采集到的腦電信號進行預處理,首先對獲取的腦電信號進行篩選,排除一部分明顯異常的腦電信號,然后對剩下的腦電信號進行去眼電、去偽跡、基線校正、線性校正預處理;步驟(4)、腦電信號處理,經(jīng)過預處理的腦電信號中仍然包含很多無關的誘發(fā)電位和背景噪聲,采用盲源分離算法中的二階盲辨識來對腦電信號進行進一步處理;步驟(5)、特征提取,采用Fisher距離來確定特征,對每根電極的數(shù)據(jù)提取8-12個特征點,總共48--72個特征點;步驟(6)、使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分類學習與測試。我們可以確定適合該受試者的運動想象類型;步驟(7)、將未知的腦電數(shù)據(jù)輸入神經(jīng)網(wǎng)絡進行識別和認證。受試者通過上述步驟1-6后,確定了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構和適合的運動想象類型,此時就可以進行識別和認證了,受試者戴上電極帽,按照步驟2開始運動想象,只需步驟6中確定的最適合的一種運動想象類型,采集腦電信號,預處理后,按照步驟5介紹的算法提取特征量,將提取的特征量輸入到步驟6確定的神經(jīng)網(wǎng)絡中。如果是識別,則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受試者的編碼;如果是認證,則神經(jīng)網(wǎng)絡輸出則改為是否該受試者。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階盲辨識的腦電信號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腦電信號處理的具體算法如下令x(t)的n個列向量對應n個電極的連續(xù)時間腦電信號,則Xi(t)對應第i個電極的腦電信號。每一個Xi(t)都可以看成是n個源Si(t)的線性瞬時混合,混合矩陣為A,則x(0 = W) (1) SOBI僅僅利用傳感器測量得到的腦電信號x(t),得到近似于A—t分解矩陣W, 使得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為恢復的連續(xù)時間源信號,SOBI算法有兩個步驟首先對腦電信號進行零均值化,如下式所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尖括號〈,〉表示時間平均,因此y的均值為零。矩陣B的取值使得y的相關矩陣 〈洲W)。為單位矩陣,其值由下式給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其中入i為相關矩陣〈(剛-〈x(O〉)0^)-〈柳〉f〉的特征值,U的各列則為其對應的 特征向量,第二步,構造一組對角矩陣選取一組時間延遲t,計算信號y(t)和它的 時間延遲信號y (t+ t )的對稱化相關矩陣<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 其中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這是一個將不對稱矩陣轉(zhuǎn)變?yōu)橄嚓P的對稱矩陣的函數(shù)。對稱化的過程丟失 了一些信息,但卻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法,計算完RT,再對RT進行對角化通過旋轉(zhuǎn)矩陣V,運用迭代法,使得<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取得極小值,則分離矩陣的估計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生物醫(yī)學工程和信息技術領域,該發(fā)明實現(xiàn)了通過采集分析人腦腦電信號實現(xiàn)對個體的身份認證和識別。通過不同的刺激模式訓練受試者,讓受試者適應不同的刺激模式,產(chǎn)生不同的腦電信號,通過二階盲辨識對刺激產(chǎn)生的腦電信號進行分析,抽提出個體的特征信號進行分類識別,以確定目標特征,訓練過程結束。身份識別時,只需將采集的腦電信號提取出目標特征,進行分類,并與每人的模板相比較,即可確定識別結果。研究結果表明,最高識別率88%,平均識別率在83%左右,能夠?qū)崿F(xiàn)個體身份識別和認證。
文檔編號G06F19/00GK101558997SQ20091011543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丹 肖, 胡劍鋒 申請人:江西藍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