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存儲卡插座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尤指一種可用以插接及退出存儲卡,其可確保存儲卡與導電端子接觸的存儲卡插座。
背景技術:
請參閱圖1及圖2,為一種公知的存儲卡插座,可用以插接及退出存儲卡,該存儲卡插座包括有一絕緣本體70及一導電端子組80,該絕緣本體70以塑料材料制成,該絕緣本體70具有一頂部71及連接于該頂部71二側平行延伸的第一臂部72、第二臂部73。該頂部71、第一臂部72及第二臂部73之間形成一用于收容存儲卡的容置空間74,該容置空間74可供存儲卡(如SD卡)插置。另于該容置空間74二側形成有卡槽75,可用以卡接配合存儲卡二側。
該導電端子組80是由復數(shù)個導電端子81所組成,該等導電端子81以金屬材料制成,被安裝于該絕緣本體70的頂部71上,并與該第一、第二臂部72、73平行延伸。當存儲卡插置于該絕緣本體70的容置空間74內時,該等導電端子81可與設置于存儲卡上的對應端子形成電性連接。該等導電端子81另一端則延伸出絕緣本體70外,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等導電端子81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
為了提供防止寫入的功能,另于該絕緣本體70上固定有一接觸端子90,該接觸端子90具有一本體部91,該本體部91卡接固定于絕緣本體70的頂部71一相對應的固定槽76內。該本體部91一側延伸形成有一彎折呈“V”型的彈性臂92,該彈性臂92伸入絕緣本體70的容置空間74內部。該本體部91后端延伸形成有一細長的延伸部93,并于該絕緣本體70上開設有一相對應的容置槽77,用以容置該延伸部93。該延伸部93后端并向下延伸彎折形成有一接腳部94,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接觸端子90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
當存儲卡的控制組件(圖略)切換成可寫入功能時,在存儲卡插置于該存儲卡插座中時,該接觸端子90的彈性臂92會接觸存儲卡上相對應的端子,使該二端子導通,并將信號傳遞至電路板,使存儲卡成可寫入狀態(tài)。
當存儲卡的控制組件切換成防止寫入功能時,在存儲卡插置于該存儲卡插座中時,該接觸端子90的彈性臂92不會接觸存儲卡上相對應的端子,使該二端子無法接觸導通,使存儲卡成防止寫入狀態(tài),以此達到防止寫入的功能。
但是,上述公知的存儲卡插座,其絕緣本體70的容置空間74底部形成開口狀,存儲卡插置于該容置空間74內部時,存儲卡底部形成懸空狀,并無良好的支撐,且容置空間74二側的卡槽75與存儲卡卡接配合部份會有余隙,因此無法確保導電端子81能與設置于存儲卡上的對應端子接觸,容易有接觸不良的情況發(fā)生,使得信號無法確實的傳輸。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其可確保導電端子與設置于存儲卡頂部的對應端子接觸,以避免接觸不良的情況發(fā)生,使得信號可確實的傳輸。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包括一絕緣本體,其具有一用于收容存儲卡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底部形成開口狀;一導電端子組,是由復數(shù)個導電端子所組成,該等導電端子被安裝于該絕緣本體上;以及一支撐彈片,其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底部,其具有一本體部,該本體部上形成有一用以頂撐存儲卡向上移動的彈片部。
圖1為公知存儲卡插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公知存儲卡插座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存儲卡插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存儲卡插座的立體圖(去除金屬殼體)。
70絕緣本體71頂部72第一臂部73第二臂部74容置空間75卡槽76固定槽77容置槽
80導電端子組81導電端子90接觸端子91本體部92彈性臂93延伸部94接腳部10絕緣本體11頂部 12第一臂部13第二臂部 14容置空間15卡槽 16固定槽17容置槽18卡接槽20導電端子組21導電端子30接觸端子31本體部32彈性臂33接腳部34干涉部40支撐彈片41本體部42彈片部43倒鉤部50偵測端子51彈性臂60金屬殼體61接觸臂62焊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3及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可用以插接及退出存儲卡,該存儲卡插座包括有一絕緣本體10、一導電端子組20、一接觸端子30及一支撐彈片40,其中該絕緣本體10以塑料材料制成,該絕緣本體10具有一頂部11及連接于該頂部11二側平行延伸的第一臂部12、第二臂部13。該頂部11、第一臂部12及第二臂部13之間形成一用于收容存儲卡的容置空間14,該容置空間14底部形成開口狀,該容置空間14可供存儲卡(如SD卡)插置,該容置空間14二側形成有卡槽15,可用以卡接配合存儲卡二側。
該導電端子組20是由復數(shù)個導電端子21所組成,該等導電端子21以金屬材料制成,被安裝于該絕緣本體10的頂部11上,并與該第一、第二臂部12、13平行延伸。當存儲卡插置于該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14內時,該等導電端子21可與設置于存儲卡上的對應端子形成電性連接。該等導電端子21另一端則延伸出絕緣本體10外,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等導電端子21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
該接觸端子30具有一本體部31,該本體部31呈一扁平板體,該本體部31卡接固定于絕緣本體10的頂部11一相對應的固定槽16內。該本體部31一側延伸形成有一彎折呈“V”型的彈性臂32,該彈性臂32伸入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14內部。該本體部31一側前緣另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接腳部33,且于該絕緣本體10的第二臂部13外側設有一相對應的容置槽17,用以容置該接腳部33,該接腳部33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接觸端子30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該接腳部33與本體部31之間并具有一干涉部34,該干涉部34可與該絕緣本體10產生干涉,使該接觸端子30穩(wěn)定的固定于絕緣本體10上。
該支撐彈片40是以彈性較佳的金屬材料制成,其具有一本體部41,該本體部41呈一扁平板體,該本體部41上沖制形成有一彈片部42,該彈片部42向上彎折延伸,該支撐彈片40的本體部41是以二側卡接于絕緣本體10底部開口二側相對應的卡接槽18,使該支撐彈片40得以連結于該絕緣本體10底部,且彈片部42伸入該容置空間14內部,可用以頂撐存儲卡向上移動。另于該本體部41上近后端處沖制形成有一倒鉤部43,該倒鉤部43可鉤置于絕緣本體10一相對應的鉤孔(圖略)中,用以防止支撐彈片40脫出卡接槽18;通過上述的組成以形成本實用新型的存儲卡插座結構。
當存儲卡的控制組件(圖略)切換成可寫入功能時,在存儲卡插置于該存儲卡插座中時,該接觸端子30的彈性臂32會接觸存儲卡上相對應的端子,使該二端子導通,并將信號傳遞至電路板,使存儲卡成可寫入狀態(tài)。
當存儲卡的控制組件切換成防止寫入功能時,在存儲卡插置于該存儲卡插座中時,該接觸端子30的彈性臂32不會接觸存儲卡上相對應的端子,使該二端子無法接觸導通,使存儲卡成防止寫入狀態(tài),以此達到防止寫入的功能。
另,如圖3及圖4所示,該絕緣本體10上另設有一偵測端子50,該偵測端子50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偵測端子50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該偵測端子50一端具有一彈性臂51,該彈性臂51伸入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14內部。
另于該絕緣本體10上包覆有一金屬殼體60,該金屬殼體60是以金屬材料制成,該金屬殼體60二側設有焊接部62,可用以焊接于電路板上,使該金屬殼體60與電路板形成電性連接。該金屬殼體60設有一接觸臂61,該接觸臂61位于該偵測端子50的彈性臂51外側一定距離處。
當存儲卡插置于該存儲卡插座中時,該存儲卡一側會頂觸該偵測端子50的彈性臂51向外移動并與該金屬殼體60的接觸臂61接觸,使偵測端子50與該金屬殼體60及電路板達成電性連接,借以導通存儲卡插座的電路,存儲卡插座方可開始運作,以此達到偵測存儲卡插入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于絕緣本體10的容置空間14底都開口處設置有一支撐彈片40,該支撐彈片40具有一彈片部42伸入容置空間14內部,可用以頂撐存儲卡向上移動,以確保導電端子20能與設置于存儲卡頂部的對應端子接觸,以避免接觸不良的情況發(fā)生,使得信號可確實的傳輸。
權利要求1.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結構一絕緣本體,其具有一用于收容存儲卡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底部形成開口狀;一導電端子組,是由復數(shù)個導電端子所組成,該等導電端子被安裝于該絕緣本體上;以及一支撐彈片,其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底部,其具有一本體部,該本體部上形成有一用以頂撐存儲卡向上移動的彈片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絕緣本體具有一頂部及連接于該頂部二側平行延伸的第一臂部、第二臂部,該容置空間形成于該頂部、第一臂部及第二臂部之間,該容置空間二側并形成有卡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絕緣本體上設置有一接觸端子,其具有一彈性臂,該彈性臂伸入絕緣本體的容置空間內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支撐彈片的本體部是以二側卡接于絕緣本體底部相對應的卡接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支撐彈片的本體部上近后端處形成有一倒鉤部,該倒鉤部鉤置于該絕緣本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存儲卡插座結構,其特征是,該絕緣本體上設有一偵測端子,該偵測端子具有一彈性臂,該彈性臂伸入絕緣本體的容置空間內部,該絕緣本體上包覆有一金屬殼體,該金屬殼體一側設有一接觸臂,該接觸臂位于該偵側端子的彈性臂外側。
專利摘要一種存儲卡插座結構,包括有一絕緣本體、一導電端子組及一支撐彈片,該絕緣本體具有一用于收容存儲卡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底部形成開口狀,該導電端子組被安裝于該絕緣本體上,該支撐彈片設置于該容置空間底部,其具有一本體部,該本體部上形成有一用以頂撐存儲卡向上移動的彈片部;借此,組成一可確保導電端子與設置于存儲卡頂部的對應端子接觸,以避免接觸不良的情況發(fā)生,使信號可確實傳輸?shù)拇鎯ú遄?br>
文檔編號G06F1/16GK2658812SQ0328020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楊文塘, 許信鴻 申請人:陳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