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磁力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包括兩個帶觸點的可調位置的固定限位針和兩個帶觸點可復位的活動控制針,其特別適用于壓力表和溫度表。
這種現(xiàn)有的電接點控制裝置,兩個活動控制針的復位是由微型螺旋彈簧實現(xiàn)的。其缺點是復位彈簧防震性能差,容易疲勞斷裂,并且導致結構復雜。另外由于針上觸點的結構限制,不能發(fā)出較大功率的電信號。
為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其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防震性能差的缺陷,并且使結構簡化,制造成本低,且工作可靠使用壽命長。
本發(fā)明進一步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功率小的缺陷,從而可直接應用于工業(yè)控制電路中,進而簡化了控制系統(tǒng)的結構設置,有利于自動化控制的推廣和發(fā)展。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如此實現(xiàn)的一種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包括兩個帶觸點的可調位的固定限位針和兩個帶觸點可復位的活動控制針,其特征在于用于活動控制針的復位裝置是安置在控制針上的小磁塊及相應安置在表指針,限位針上的小磁塊或可磁化材料小塊。
本發(fā)明一個實現(xiàn)進一步目的的優(yōu)選方案是,還裝備一個控制組件并一般直接與表針支架安裝在一起。
本發(fā)明又一個優(yōu)選方案是,兩個控制針(第一、第二)安裝在表針的兩側,在表針的該側安置兩個復位小磁塊與兩控針上的小磁塊對置,在第一限位針上與第一控針上的小磁塊相對應安置一小磁塊,在第二限位針上與第二控制針的小磁塊對應安置一小磁塊;所述控制組件由晶閘管(可控硅)組件構成;電路結構是電源一端通過兩個串聯(lián)電阻(第三、第四)連至觸發(fā)二極管后再到兩控制針的公共點;第一限位針連至第一晶間管的控制極,第一晶閘管T1-2端至電源另一端,其T1-1端與第一電阻和第一電容串聯(lián)組件并聯(lián)且為一個控制端;第二限位針連至第二晶閘管控制極,其T2-2端連至電源另一端,其T2-1端和第二電阻、第二電容串聯(lián)組件并聯(lián)且為另一個控制端。
本發(fā)明又一個優(yōu)選方案是,第一、第二控制針安裝在表針同一側,所述控制組件由一個繼電器構成,其電路結構是繼電器一端連至兩個控制針上,另一端連至電源一端;電源另一端與第二限位針和繼電器動觸點相連接;第一限位針與常開觸點相連。
本發(fā)明再一個優(yōu)選方案是,第一、第二控制針安置在表針的兩側且第一控制針在第一、第二限位針之間并靠在第一限位針上為此復位用的小磁塊作對應布置;控制組件由兩個繼電器組成,電路結構是第一繼電器一端連至第一限位針,另一端與電源一端及一個動觸點連成公共點;電源另一端與第二限位針和第二繼電器的動點連成公共點;第二繼電器一端與其常開觸點及兩個控制針連成公共點,另一端連至第一繼電器常閉觸點。
從本發(fā)明的幾個優(yōu)選方案可以看出,它們很好地完成了發(fā)明目的,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原來復位彈簧一般是螺旋型的,所以制作不僅復雜,而且材料要求很高,同時導致安排上的困難,更經(jīng)不起反復的振動作用,采用對耦式小磁塊的復位裝置,使結構大大簡化,同時占用空間位置大大縮小,因而結構設置更加緊湊合理。另外,設置了控制組件,大大擴大了控制功率,并交、直流電路都可應用且功率可擴大數(shù)倍、甚至數(shù)十倍。而觸點間的電功率可以大大減小如晶閘管控制組件的控制極只需很小電流,從而電火花現(xiàn)象也大大減弱直至消除,進而改善了導通質量和延長了工作壽命。由于可以直接進行大功率的控制,因而應用范圍明顯擴大。
下面,借助附圖中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圖1是本發(fā)明總體示意2是一個實施方案電路3是另一實施方案電路4是又一方案電路圖。
參見圖1,用編號1表示本動式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總體,2為表針,3為第一控制針,3′為小磁塊,4為第二控制針,4′為小磁塊,5為第一限位針,5′為小磁塊,6為第二限位針,6′為小磁塊,表針2上的小磁塊未示出,7為支架,8為盒體,9為控制組件。小磁塊的位置盡量安置在控制針的自由端部,在保證良好復位的前提下,應小點為好。
圖2為一個實施方案電路圖,其中,第一晶閘管VBT1,第一電阻R1,第一電容C1,第二晶閘管VBT2,第二電阻R2,第二電容C2,觸發(fā)二極管VB,第三電阻R3,第4電阻R4,第三電容C3,(J1、J2為繼電器并作為工作負載,P1為J1常開觸點,P2為J2常閉觸點)。連接關系前面已述。其工作原理是A點連接在兩個控制針的公共轉動點上,B連至第一限位針,C連在第二限位針上;當A和B接通時,VBT1激發(fā)導通,則負載J1通電;當A和B斷開時,VBT1截止(但在圖中外電路下,J1自鎖);當A和C接通時,VBT2觸發(fā)導通,(但在圖2中外電路下,J2通電,從而打開P2,進而J1釋放)。圖2中D,E點可作為輸出控制端。設置觸發(fā)二極管VB可使正負半波導通角相等,又可增加觸發(fā)電流的陡度,改善觸發(fā)性能,R3、R4為控制極限流電阻,C3為充電電容,R1、C1和R2、C2是過壓吸收元件作為VBT的瞬間過壓保護。在D、E所在回路中形成無觸點通斷控制。
圖3中控制組件為一個繼電器,電路連接前面已述,其工作過程是當表針轉動至第一控制針3與第一限位針5接觸并擋住不動時即AB導通,但工況不變,R5工作負載仍運行,當?shù)诙刂漆?和第二限位針6接觸時即AC接通,則J1通電,動觸點K1-1,K1-2從常閉到常開位置,故R5斷電;當表針回轉到將控針3和限針5脫開時,J1斷電釋放,動觸點復原位,R5又通電。其中,繼電器交、直流均可。
圖4中控制組件為兩個繼電器,兩個控制針位于表針的兩側電路連接前面已述。其工作過程是,當表針右轉時,第一控針3首先被表針帶走,由AC接通到斷開,但R6通電狀態(tài)不變,當?shù)诙刂漆?與第二限針6接觸即AB導通時,則J2第二繼電器通電,從而動點K2-1從常閉觸點到常開點上并自鎖,故R6斷電,當表針回轉并使AC導通時,第一繼電器J1導通,故K1-1斷開,進而J2斷電,所以K2-1又常閉,故R6又通電運行。
本發(fā)明有如下優(yōu)點1、簡化了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的結構,從而制造容易,裝配方便,同時性能卻得到改善,即提高了防震抗疲勞能力,延長了工作壽命。
2、將控制組件集于一體,從而擴大了控制功率和應用范圍,即可直接運用于工業(yè)控制電路。另外觸點電流減小也利于提高壽命。
3、交、直流繼電器均可應用,對推動工業(yè)自動化的普及大有益處。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包括兩個帶觸點的可調位固定限位針,兩個帶觸點的可復位的活動控制針,其特征在于用于活動控制針的復位裝置是安裝在控制針上的小磁塊(3’,4’)及對應安裝在表指針,限位針(5’,6’)上的小磁塊或可磁化材料小塊。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裝備一個控制組件(9)并一般直接與表針支架安裝在一起。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控制針(第一(3)、第二(4))安裝在表針(2)的兩側,所述控制組件由晶閘管組件構成,電路結構是電源一端通過兩個串聯(lián)電阻(R3、R4)連至觸發(fā)二極管(VB)后再連到兩個控制針(3、4)的公共點(A);第一限位針(5)(B)連至第一晶閘管VBT1的控制極,VBT1的T1-2端連至電源另一端,VBT1的T1-1端與第一電阻(R1)及第一電容(C1)的串聯(lián)組件并聯(lián)且為一控制端(E);第二限位針(6,C)連至第二晶閘管VBT2的控制極,其T2-2端連至電源另一端,其T2-1端和第二電阻(R2)及第二電容C2串聯(lián)組件并聯(lián)且為另一控制端(D)。
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控制針(3)(4)安置在表針同一側,控制組件為一個繼電器組件,其電路結構是繼電器J1一端連至兩個控制針(3,4,A)上,另一端連至電源一端;電源另一端與第二限位針(6,C)和繼電器動點連接;第一限位針(5,B)與常開觸點連接。
5.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針(3)和第二控針(4)安置在表針兩側邊,控制組件為兩個繼電器組件,其電路結構是第一繼電器J1一端連至第一限針(5,B),另一端與電源一端及其一個動點連為公共點;電源另一端與第二限針(6,C)和第二繼電器(J2)的動點連為公共點;第二繼電器(J2)一端與其常開觸點及兩個控制針(A)連為公共點,另一端連至J1常閉觸點。
6.按前述權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組件(9)安置在一個盒體(8)中,盒體安置在條形支架(7)上。
7.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小磁塊安置在控制針的自由外端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表針電接點控制裝置,特別適用于壓力表和溫度表,包括兩個控制針和兩個限位針,其特征在于控制針復位裝置是安裝在其上的小磁塊及對應安裝在表針、限位針上的小磁塊或可磁化材料小塊。還裝置有由繼電器組件或晶閘管組件構成的控制組件。它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螺旋彈簧復位裝置怕震、易斷、制造復雜的缺陷,從而簡化結構延長壽命。另外,裝備了控制組件,擴大了控制功率,從而可直接用于大功率工業(yè)控制電路。
文檔編號G05B11/00GK1103492SQ93114818
公開日1995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1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張居平 申請人:張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