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操縱桿輔助調控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
背景技術:
操縱桿是一種用于控制一些如機器人、醫(yī)療設備、光學儀器、攝影燈管設備、移動機械等工業(yè)設備的操作機構,它一般都會通過自身的彈性機構自動回位,目前所使用的操縱桿存在以下缺點:
其一,如果長時間需要將操縱桿搖動到某個位置來維持被操控機械的某種動作,則需要人用手一直握住桿體保持不動,這無疑給操縱人員帶來了很大的體力消耗,但即使這樣,也難以保證操縱桿輸出的信號一直都是恒定的,因為用手長時間握住必然會有些許抖動。
其二,如果需要操控人員多次以某種恒定速度來搖動操縱桿,用手來操控必然不能保證每次動作都一致。
其三,如果需要操控人員搖動操作桿到某個位置并停下,接下來又需動操作桿到某個位置并停下,用手來操控必然也不能保證每次動作都一次到位。
由此看來,當前操縱桿完全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現(xiàn)急需發(fā)明一種能對操縱桿進行輔助精準調控的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其能對操縱桿進行輔助調控,可以在操縱桿搖動到某個位置時讓操縱桿保持不動,且能進行微調,還能根據設定值對操縱桿進行恒速或變速調控,可替代人工操控操縱桿,該裝置具有快速拆裝功能,還能通過調節(jié)自身機構來適應不同的操縱桿。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包括鎖定機構、制動機構和與制動機構活動連接的轉臂機構,所述制動機構可以對操作桿進行手動或者自動調控,實現(xiàn)定位、微調、恒速或變速等功能;所述鎖定機構用于將整個裝置固定在操作桿上;所述轉臂機構則是用于將搖桿搖動時的圓弧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從而實現(xiàn)上述功能;所述指示機構用于標示搖桿搖動的位置;所述鎖定機構包括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和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所述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活動連接在轉臂機構上,所述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與制動機構活動連接,所述制動機構上還固定有指示機構。
進一步地,所述制動機構包括驅動裝置、控制顯示裝置和固定基座,驅動裝置通過控制顯示裝置來控制操縱桿的前進和后退的動作,所述固定基座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部固定有一對軸承座,軸承座是通過導桿固定支撐在固定基座上,所述兩軸承座之間固定有絲桿螺母座,所述固定基座一側中部設置電機座,所述驅動裝置穿過電機座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控制顯示裝置固定在固定基座的側邊上。
優(yōu)選地,所述軸承座上安裝有手擰螺絲,手擰螺絲用于鎖定軸承座滑動好后的位置。
優(yōu)選地,所述軸承座通過直線軸承與導桿連接,導桿安裝在固定基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電機、聯(lián)軸器、軸承和絲桿,所述驅動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的兩端套裝有軸承,所述絲杠上套裝有絲桿螺母,所述驅動電機上還安裝固定有手輪,所述驅動電機通過電機座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絲桿穿過絲桿螺母座并通過絲桿螺母固定,所述軸承安裝固定在絲桿與固定基座的交匯處。
優(yōu)選為,所述手輪安裝在驅動電機的外端,可對操作桿進行微調。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顯示裝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設置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所述顯示屏和控制按鈕均設置在控制器的上平面,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固定基座上,所述顯示屏用于顯示速度和位置等信息,控制按鈕則是用于根據工作情況來設置該裝置的運動。
進一步地,所述轉臂機構包括第一轉臂和第二轉臂,所述第一轉臂通過緊定螺絲固定在第二轉臂上,所述第二轉臂通過轉軸與兩個軸承座鉸接,其中第一轉臂和第二轉臂通過緊定螺絲進行分離和緊定,從而實現(xiàn)伸縮調節(jié)功能。
進一步地,所述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包括搖桿固定器和手擰螺絲,所述搖桿固定器通過轉軸與第一轉臂固定連接,所述手擰螺絲安裝在搖桿固定器的外端,用于鎖緊固定操縱桿的上部,使用時將搖桿固定器的卡槽扣入操作桿桿體,然后用手擰螺絲緊定。
進一步地,所述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包括可調節(jié)連桿座、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所述可調節(jié)連桿座一端分別固定在固定基座的兩端拐角處,所述第一連桿一端通過轉軸與固定基座連接,另一端通過緊定螺絲與第二連桿固定,所述第二連桿通過轉軸與第三連桿連接,第三連桿通過緊定螺絲與第四連桿固定,所述第四連桿通過轉軸與第五連桿連接,所述第六連桿通過轉軸與固定基座連接,第五連桿的一端通過緊定螺絲與第六連桿固定,另一端通過活節(jié)螺絲和緊定螺絲固定有快拆鎖緊夾,所述活節(jié)螺絲用于第二連桿和快拆鎖緊夾的連接,使得鎖緊夾能轉動。
優(yōu)選為,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均為可伸縮連桿。
優(yōu)選為,所述第一連桿、第二連桿、第三連桿、第四連桿、第五連桿和第六連桿上均安裝有橡膠墊,用于增加連桿與操作桿底座的摩擦力,實現(xiàn)更強的抱緊力。
進一步地,所述指示機構包括標尺和指針,所述標尺上含刻度值,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指針固定在軸承座上,當軸承座向前或向后運動時,會帶動指針,此時即可觀察出操作桿運動的位置。
當操作桿搖動到某個位置時,將手擰螺絲擰緊即可使得操作桿保持不動,此時轉動手輪即可進行微調,也可以通過控制器來設置需要的動作。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
本發(fā)明可對操縱桿進行輔助調控,可以在操縱桿搖動到某個位置時讓操縱桿保持不動,且能進行微調,還能根據設定值對操縱桿進行恒速或變速調控,可替代人工操控操縱桿;本發(fā)明具有快速拆裝功能,還能通過調節(jié)自身機構來適應不同的操縱桿;本發(fā)明通過電動或者手動對操作桿進行精準定位,且能按規(guī)定的速度要求對操縱桿進行調控,以及能通過調整特定機構來適應不同類型操縱桿的裝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轉臂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鎖定機構,11為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1為搖桿固定器,112為手擰螺絲,12為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121為可調節(jié)連桿座,122為第一連桿,123為第二連桿,124為第三連桿,125為第四連桿,126為第五連桿,127為第六連桿,128為活接螺絲,129為快拆鎖緊夾,2為制動機構,21為驅動裝置,211為驅動電機,212為聯(lián)軸器,213為軸承,214為絲桿,215為手輪,216為絲桿螺母,22為控制顯示裝置,221為控制器,222為顯示屏,223為控制按鈕,23為固定基座,24為軸承座,25為導桿,26為絲桿螺母座,27為電機座,28為手擰螺絲,3為轉臂機構,31為第一轉臂,32為第二轉臂,4為指示機構,41為標尺,42為指針,5為轉軸,6為緊定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其中,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表示的僅是示意圖,而非實物圖,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是一種操縱桿調節(jié)設備,包括鎖定機構1、制動機構2和與制動機構2活動連接的轉臂機構3,所述制動機構2可以對操作桿進行手動或者自動調控,實現(xiàn)定位、微調、恒速或變速等功能;所述鎖定機構2用于將整個裝置固定在操作桿上;所述轉臂機構3則是用于將搖桿搖動時的圓弧運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從而實現(xiàn)上述功能;所述指示機構4用于標示搖桿搖動的位置;所述鎖定機構1包括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和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12,所述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活動連接在轉臂機構3上,所述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12與制動機構2活動連接,所述制動機構2上還固定有指示機構4。
如圖2所示,所述制動機構2包括驅動裝置21、控制顯示裝置22和固定基座23,驅動裝置21通過控制顯示裝置22來控制操縱桿的前進和后退的動作,所述固定基座23上設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內部固定有一對軸承座24,軸承座24是通過導桿25固定支撐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兩軸承座24之間固定有絲桿螺母座26,所述固定基座23一側中部設置電機座27,所述驅動裝置21穿過電機座27固定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控制顯示裝置22固定在固定基座23的側邊上,所述軸承座24通過直線軸承與導桿25連接,導桿25安裝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軸承座24上還安裝有手擰螺絲28,手擰螺絲28用于鎖定軸承座滑動好后的位置。
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裝置21包括驅動電機211、聯(lián)軸器212、軸承213和絲桿214,所述驅動電機211通過聯(lián)軸器212與絲桿214連接,所述絲桿214的兩端套裝有軸承213,所述絲杠214上套裝有絲桿螺母216,所述驅動電機211上還安裝固定有手輪215,所述驅動電機211通過電機座27固定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絲桿214穿過絲桿螺母座26并通過絲桿螺母216固定,所述軸承213安裝固定在絲桿214與固定基座23的交匯處,所述手輪215安裝在驅動電機211的外端,可對操作桿進行微調。
所述控制顯示裝置22包括控制器221,所述控制器221上設置有顯示屏222和控制按鈕223,所述顯示屏222和控制按鈕223均設置在控制器221的上平面,所述控制器221固定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顯示屏222用于顯示速度和位置等信息,控制按鈕223則是用于根據工作情況來設置該裝置的運動。
如圖4所示,所述轉臂機構3包括第一轉臂31和第二轉臂32,所述第一轉臂31通過緊定螺絲固定在第二轉臂32上,所述第二轉臂32通過轉軸與兩個軸承座24鉸接,其中第一轉臂31和第二轉臂32通過緊定螺絲進行分離和緊定,從而實現(xiàn)伸縮調節(jié)功能。
如圖5所示,所述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包括搖桿固定器111和手擰螺絲112,所述搖桿固定器111通過轉軸與第一轉臂31固定連接,所述手擰螺絲112安裝在搖桿固定器111的外端,用于鎖緊固定操縱桿的上部,使用時將搖桿固定器111的卡槽扣入操作桿桿體,然后用手擰螺絲112緊定。
如圖6所示,所述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12包括可調節(jié)連桿座121、第一連桿122、第二連桿123、第三連桿124、第四連桿125、第五連桿126和第六連桿127,所述可調節(jié)連桿座121一端分別固定在固定基座23的兩端拐角處,所述第一連桿122一端通過轉軸與固定基座23連接,另一端通過緊定螺絲與第二連桿123固定,所述第二連桿123通過轉軸與第三連桿124連接,第三連桿214通過緊定螺絲與第四連桿125固定,所述第四連桿125通過轉軸與第五連桿126連接,所述第六連桿127通過轉軸與固定基座23連接,第五連桿126的一端通過緊定螺絲與第六連桿127固定,另一端通過活節(jié)螺絲128和緊定螺絲固定有快拆鎖緊夾129,所述活節(jié)螺絲128用于第二連桿123和快拆鎖緊夾129的連接,使得鎖緊夾能轉動,所述第一連桿122、第二連桿123、第三連桿124、第五連桿126和第六連桿127均為可伸縮連桿,所述第一連桿122、第二連桿123、第三連桿124、第四連桿125、第五連桿126和第六連桿127上均安裝有橡膠墊,用于增加連桿與操作桿底座的摩擦力,實現(xiàn)更強的抱緊力。
所述指示機構4包括標尺41和指針42,所述標尺41上含刻度值,固定在固定基座23上,所述指針42固定在軸承座24上,當軸承座24向前或向后運動時,會帶動指針42,此時即可觀察出操作桿運動的位置。
如圖7所示,本發(fā)明在安裝時將操作桿的底部通過操縱桿底座鎖定機構12的第五連桿126上的快拆鎖緊夾129夾緊固定在第四連桿125上,操作桿的桿體則通過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固定,將操縱桿桿體鎖定機構11上的搖桿固定器111的卡槽扣入操作桿桿體,然后用手擰螺絲112緊定即可,鎖緊機構1將整個操作桿固定住,操作桿的前進和后退動作均通過控制器221來調節(jié),控制器221上的顯示屏222用于顯示速度和位置等信息,控制按鈕223則是用于根據工作情況來設置裝置的運動,當操作桿搖動到某個位置時,將手擰螺絲28擰緊即可使得操作桿保持不動,此時轉動手輪215即可進行微調,也可以通過控制器221來設置需要的動作,操作桿運動的位置可通過指示機構4來觀察。
顯然,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是屬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