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蜂鳴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用蜂鳴器。
背景技術:
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技術主要適用于中、高頻遠場噪聲源定位。目前已廣泛用于汽車、列車、航空航天等的噪聲源識別和故障診斷。用波束形成相控陣列進行噪聲源識別時,由于陣列擺放的角度誤差、陣列與被測對象之間的距離誤差以及被測對象由于相對運動而產生的多普勒效應都會影響噪聲源識別結果,因此必須對陣列進行標定。即需要得到已知聲源位置和噪聲源定位結果的位置誤差作為試驗結果修正輸入。
經調查,只有丹麥B&K公司有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用聲源,該標定聲源為一邊長約 7cm正方形結構蜂鳴器,發(fā)出頻率為1kHz的純音,使用方式為手持。由于其頻率較低、聲音強度較弱,適合在距離較近(1-2m)時進行標定。在汽車的通過噪聲和風洞風噪聲源車外定位試驗中,由于車輛或空氣的高速運動,陣列距離車輛的距離通常要大于5m。由于陣列的分辨率隨聲源波長成正比,在這樣的距離下,1kHz的蜂鳴器聲源分辨率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此外,當進行多普勒噪聲源漂移試驗時,該蜂鳴器也無法很好的固定在車輛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用蜂鳴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標定用蜂鳴器頻率較低、聲音強度弱、車輛運動時蜂鳴器的難以安裝固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用蜂鳴器,包括由殼體發(fā)聲端和蜂鳴器殼體蓋通過螺栓連接為一體的殼體,殼體發(fā)聲端內設置有發(fā)聲元件,蜂鳴器殼體蓋內設置有電池,蜂鳴器殼體蓋和殼體發(fā)聲端側面對稱為兩個加工平面,一側加工平面上安裝有磁鐵底座,殼體發(fā)聲端上開設有出聲口,蜂鳴器殼體蓋上開設有一凹槽,凹槽內設置有控制開關。
所述的發(fā)聲元件由無源蜂鳴器與多諧振蕩控制電路組成。
所述的出聲口的直徑為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蜂鳴器側面有磁鐵底座,且能發(fā)出3kHz左右的高頻聲源,適用于安裝在運動車輛上,保證安裝時與被測對象接觸平穩(wěn)牢固,在較遠的測量距離完成波束形成相控陣列的標定。蜂鳴器內凹的控制開關,防止在儲存和外出試驗過程中誤開造成電量損失。蜂鳴器的出聲口的位置設置,使該蜂鳴器更接近點聲源。
本實用新型蜂鳴器將無源蜂鳴器、多諧振蕩電路、電池等通過蜂鳴器殼體組合,該蜂鳴器發(fā)聲頻率,在3kHz左右,在同樣條件下,相比1kHz蜂鳴器,分辨率提高3倍。出聲口直徑為3mm,更接近點聲源,距離聲源5m處,聲壓級達到74dB,超過普通聲學環(huán)境中3kHz成分40dB。滿足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在測量距離5m時的分辨率和音量要求。該蜂鳴器可在幾秒鐘內牢固吸附安裝在車輛上,適用于車輛速度(風洞中風速)不大于200 km/h的試驗工況。該蜂鳴器續(xù)航時間可達16小時,重量輕、體積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軸側裝配示意圖。
其中:
1、殼體發(fā)聲端 2、發(fā)聲元件
3、電池 4、殼體蓋
5、內六角螺栓 6、控制開關
7、磁鐵底座 8、磁鐵底座固定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波束形成相控陣列標定用蜂鳴器,包括由殼體發(fā)聲端 1和殼體蓋4通過螺栓連接為一體的殼體,殼體發(fā)聲端1內設置有發(fā)聲元件2,殼體蓋4內設置有電池3,殼體蓋4和殼體發(fā)聲端1側面對稱為兩個加工平面,一側加工平面上安裝有磁鐵底座7,殼體發(fā)聲端1上開設有出聲口9,殼體蓋4上開設有一凹槽,凹槽內設置有控制開關6。所述的發(fā)聲元件2由無源蜂鳴器與多諧振蕩控制電路組成。所述的出聲口9的直徑為3mm。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如下:將發(fā)聲元件2和電池3置于殼體發(fā)聲端1內,使用磁鐵底座固定螺栓8將磁鐵底座安裝于殼體蓋4上,將控制開關6安裝于殼體蓋4上,使用內六角螺栓將蜂鳴器殼體發(fā)聲端1和蜂鳴器殼體蓋4安裝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