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然巖瀝青試驗室抽提設備。
背景技術:
巖瀝青是石油經(jīng)過長達億萬年的沉積、變化,在溫度,壓力,氧化、細菌等的綜合作用下生產(chǎn)的瀝青類物質(zhì),它可用于基質(zhì)瀝青的改性劑。加入巖瀝青的路面在高溫穩(wěn)定性方面具有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適用于交通量大或荷載大等路面工程,有效預防路面車轍,早期病害等問題,提高路面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在對瀝青進行抽提時,現(xiàn)有的抽提設備溶劑回收困難,設備復雜,不適用于試驗室抽提試驗。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天然巖瀝青試驗室抽提設備。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天然巖瀝青試驗室抽提設備,包括攪拌容器、與攪拌容器上方相連的第二冷凝裝置、安裝于攪拌容器中的攪拌槳、對攪拌容器進行密封的容器蓋、用于裝盛抽提液的抽提液容器、連接攪拌容器與抽提液容器的導管、與抽提液容器上方相連的第一冷凝裝置、設置于抽提液容器下方的第一加熱裝置以及使抽提液容器中高溫揮發(fā)的溶劑回流至攪拌容器的回流管。
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容器中設有位于所述攪拌槳上方的過濾裝置,以防止飛濺的粉末進入導管、回流管以及第二冷凝裝置中。
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容器下方設有第二加熱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導管與攪拌容器的連接處設有溶液緩沖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導管為透明軟管或玻璃管。
優(yōu)選地,所述回流管設有保溫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攪拌容器包括上殼體、下殼體以及對上殼體與下殼體進行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第二冷凝裝置、容器蓋以及回流管與攪拌容器的連接口設置于上殼體上,所述導管與攪拌容器的連接口設置于下殼體上。
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抽提裝置為試驗室使用,溶劑在可重復循環(huán)使用,抽提后的抽提液可進行溶劑回收使用,具有更環(huán)保,節(jié)約的功能,且設備操作方便、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jié)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天然巖瀝青試驗室抽提設備,包括攪拌容器1、與攪拌容器1上方相連的第二冷凝裝置2、安裝于攪拌容器1中的攪拌槳3、對攪拌容器1進行密封的容器蓋4、用于裝盛抽提液的抽提液容器5、連接攪拌容器1與抽提液容器5的導管6、與抽提液容器5上方相連的第一冷凝裝置7、設置于抽提液容器下方的第一加熱裝置8以及使抽提液容器5中高溫揮發(fā)的溶劑回流至攪拌容器1的回流管9。
為便于拆卸、清洗及收納,攪拌容器1采用分體式設計,其包括上殼體11、下殼體12以及對上殼體11與下殼體12進行密封的密封圈13,第二冷凝裝置2、容器蓋4以及回流管9與攪拌容器1的連接口均設置于上殼體11上,導管6攪拌容器1的連接口則設置于下殼體12上。
在攪拌槳3的上方設置有可更換地安裝在攪拌容器1中的過濾裝置14,以防止攪拌時飛濺的粉末進入導管6、回流管9以及第二冷凝裝置2中,在攪拌容器1與導管6的連接處則設有溶液緩沖裝置15。本實施例中導管6采用透明軟管或玻璃管,以便于觀察抽提情況,為提高溶劑回流效率,在回流管9上還設有保溫裝置16,本實施例中保溫裝置16為包覆在回流管9外的保溫棉。為加快抽提的效率,在攪拌容器1的下方還設有第二加熱裝置17對攪拌容器1進行加熱。
使用本實施例進行抽提試驗時,將布敦巖瀝青放置于攪拌容器1中,將三氯乙烯溶劑置于抽提液容器5處,開啟第一加熱裝置及第二加熱裝置,待三氯乙烯溶劑開始沸騰時,開啟第一冷凝裝置、第二冷凝裝置以及控制攪拌槳的電機,對攪拌容器1中的瀝青一邊加熱一邊攪拌,待攪拌容器1中巖瀝青徹底洗滌干凈后,停止加熱并關閉攪拌。待抽提液容器5中獲得的抽提溶液冷卻至常溫后,取出攪拌容器1中的巖瀝青,并將抽提液容器5中的抽提溶液移至單口瓶以進行減壓蒸餾直至無溶劑流出,獲得溶劑和瀝青。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