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測試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球盤試驗機的機械加載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為了測量滾動軸承中滾動體和滾道之間的彈流摩擦力,有很多模擬試驗機來模擬軸承中滾道與滾動體之間的接觸情況,并測量兩接觸件之間的彈流摩擦力。目前,可以完成摩擦力測試的有四球機、球盤試驗機、雙圓盤試驗機等。其中,球盤試驗機應(yīng)用較廣。
在利用球盤試驗機進行摩擦力測試時,要求在一定的載荷范圍內(nèi)測試,也即需要在球試件與盤試件之間施加不同的載荷。目前已有的球盤試驗機是液壓加載或者機械加載。
液壓加載的弊端是加載不夠精確,還需另外的液壓站,成本較高。已有的機械加載方式,是利用安裝在杠桿一端的頂針頂在靜壓軸底部,另一端掛有壓塊。當(dāng)電磁元件通電后,會通過電磁力吸引壓塊,使電磁力和壓塊的重力之和等于電主軸B、托架和靜壓立軸的總重力。再在球試件連接的電主軸托架頂部的加載平臺上放置砝碼來實現(xiàn)加載。但是這種結(jié)構(gòu)存在的缺陷:加載時會存在機械擺動,影響加載穩(wěn)定性;一旦斷電,不能及時卸載,易造成兩接觸件的表面破壞,甚至斷裂;杠桿裝置和電磁元件,結(jié)構(gòu)復(fù)雜,使用不方便。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shù)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球盤試驗機的機械加載裝置,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球盤試驗機的機械加載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手柄、螺旋推桿、彈簧底座、矩形彈簧、彈簧蓋、載荷傳感器、電主軸套筒、電主軸I、盤試件、立柱、加載平臺、砝碼、雙頭螺柱、加載螺母、盤試件、球試件等;其特征在于:加載平臺上放置砝碼,并用加載螺母鎖緊。旋轉(zhuǎn)手柄,螺旋推桿上下移動,推動鋼球、彈簧底座、矩形彈簧、載荷傳感器、電主軸I和盤試件一起上下移動。當(dāng)載荷傳感器輸出的顯示值等于砝碼的重量時停止,此時球試件與盤試件之間的法向接觸載荷即為加載平臺上砝碼的重量,從而實現(xiàn)加載的目的。
所述電主軸套筒的下端有T形凸臺,T形凸臺的下端伸入底座上表面的圓孔中,T形凸臺的上端開有6個通孔,6個螺釘貫穿6個通孔擰緊在底座相對應(yīng)的6個螺紋孔中,從而使電主軸套筒與底座固定連接;T形凸臺中心加工有螺紋孔。
所述螺旋推桿穿過電主軸套筒T形凸臺中心的螺紋孔后,抵住彈簧底座的下表面,螺旋推桿上表面以及所述彈簧底座下表面上開有錐形孔,錐形孔中裝有一個鋼球,用于彈簧底座和螺旋推桿自動對心;螺旋推桿的下端左右兩側(cè)開有螺紋孔。
所述手柄有兩個,手柄一端為螺紋端,手柄的螺紋端旋入螺旋推桿下端的螺紋孔中。
所述彈簧底座上安裝有矩形彈簧。
所述矩形彈簧上表面放置有彈簧蓋。
所述彈簧蓋上端與載荷傳感器接觸。
所述載荷傳感器的底部固定在電主軸Ⅰ 的底部。
所述電主軸Ⅰ 放置在電主軸套筒里,可以沿電主軸套筒內(nèi)壁自由上下移動;電主軸Ⅰ上部固定有立柱、加載平臺、油池盒和盤試件。
所述油池盒的底部加工有一略大于電主軸I軸頸的過渡套,其右側(cè)面加工圓孔;電主軸I的軸頸穿過油池盒底部的過渡套伸入油池盒內(nèi),伸入端穿過盤試件。
所述盤試件通過加載螺母壓緊在電主軸I的上端。
所述立柱有4個,均為圓柱形,立柱的下端有凸臺,通過四個螺釘固定在電主軸I的上端面,立柱的上端開有螺紋孔。
所述加載平臺四周開有4個通孔,4個螺釘穿過4個通孔擰緊在四個立柱上端的螺紋孔中;加載平臺的中心開有螺紋孔。
所述雙頭螺柱下端旋入加載平臺中心的螺紋孔,上端伸入加載螺母。
所述砝碼為圓柱形砝碼,中心開有通孔,砝碼套在雙頭螺柱上,所述加載螺母旋入雙頭螺柱,并把砝碼壓緊在加載平臺上。
所述球試件貫穿油池盒右側(cè)面圓孔伸入到油池盒內(nèi);球試件上部面不高于盤試件下部面;球試件安裝在電主軸II上,電主軸II固定在電主軸II支撐系統(tǒng)上,電主軸II支撐系統(tǒng)固定在底座上。
采用上述技術(shù)方案的有益效果:
(1)所加載荷為加載平臺上砝碼的重量,加載數(shù)值準(zhǔn)確;
(2)砝碼通過加載螺母壓緊在加載平臺上,加載穩(wěn)定;
(3)砝碼去掉之后,球盤之間就沒有法向接觸載荷,球盤試件不易損壞,可延長球盤試件的使用壽命;
(4)結(jié)構(gòu)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球盤試驗機的機械加載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手柄;2、螺旋推桿;3、鋼球;4、彈簧底座;5、矩形彈簧;6、彈簧蓋;7、載荷傳感器;8、電主軸套筒;9、電主軸I;10、油池盒;11、盤試件;12、立柱;13、加載平臺;14、砝碼;15、加載螺母;16、雙頭螺柱;17、球試件;18、電主軸II;19、電主軸II支撐系統(tǒng);20、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球盤試驗機的機械加載裝置包括手柄(1)、螺旋推桿(2)、彈簧底座(4)、矩形彈簧(5)、彈簧蓋(6)、載荷傳感器(7)、電主軸套筒(8)、電主軸I(9)、盤試件(11)、立柱(12)、加載平臺(13)、砝碼(14)、雙頭螺柱(16)、加載螺母(15)、盤試件(11)、球試件(17)等。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主軸套筒(8)的下端有T形凸臺,T形凸臺的下端伸入底座(20)上表面的圓孔中,T形凸臺的上端開有6個通孔,6個螺釘貫穿6個通孔擰緊在底座(20)上相對應(yīng)的6個螺紋孔中,從而使電主軸套筒(8)與底座(20)固定連接;T形凸臺中心加工有螺紋孔。
所述螺旋推桿(2)穿過電主軸套筒(8)T形凸臺中心的螺紋孔后,抵住彈簧底座(4)的下表面,螺旋推桿(2)上表面以及所述彈簧底座(4)下表面上開有錐形孔,錐形孔中裝有一個鋼球(3),用于彈簧底座(4)和螺旋推桿(2)自動對心;螺旋推桿(2)的下端左右兩側(cè)開有螺紋孔。
所述手柄(1)有兩個,手柄(1)一端為螺紋端,手柄(1)的螺紋端旋入螺旋推桿(2)下端的螺紋孔中。
所述彈簧底座(4)上安裝有矩形彈簧(5)。
所述矩形彈簧(5)上表面放置有彈簧蓋(6)。
所述彈簧蓋(6)上端與載荷傳感器(7)接觸。
所述載荷傳感器(7)的底部固定在電主軸Ⅰ(9) 的底部。
所述電主軸Ⅰ(9) 放置在電主軸套筒(8)里,可以沿電主軸套筒(8)內(nèi)壁自由上下移動;電主軸Ⅰ(9)上部固定有立柱(12)、加載平臺(13)、油池盒(10)和盤試件(11)。
所述油池盒(10)的底部加工有一略大于電主軸I(9)軸頸的過渡套,其右側(cè)面加工圓孔;電主軸I(9)的軸頸穿過油池盒(10)底部的過渡套伸入油池盒(10)內(nèi),伸入端穿過盤試件(11)。
所述盤試件(11)通過加載螺母(15)壓緊在電主軸I(9)的上端。
所述立柱(12)有4個,分布在電主軸I(9)的上表面的四周,均為圓柱形,立柱(12)的下端有凸臺,通過四個螺釘固定在電主軸I(9)的上端面,立柱(12)的上端開有螺紋孔。
所述加載平臺(13)四周開有4個通孔,4個螺釘穿過4個通孔擰緊在四個立柱(12)上端的螺紋孔中;加載平臺(13)的中心開有螺紋孔。
所述雙頭螺柱(16)下端旋入加載平臺(13)中心的螺紋孔,上端伸入加載螺母(15)。
所述砝碼(14)為圓柱形砝碼,中心開有通孔,砝碼(14)套在雙頭螺柱(16)上,所述加載螺母(15)旋入雙頭螺柱(16),并把砝碼(14)壓緊在加載平臺(13)上。
所述球試件(17)貫穿油池盒(10)右側(cè)面圓孔伸入到油池盒(10)內(nèi);球試件(17)上部面不高于盤試件(11)下部面;球試件(17)安裝在電主軸II(18)上,電主軸II(18)固定在電主軸II支撐系統(tǒng)(19)上,電主軸II支撐系統(tǒng)(19)固定在底座(20)上。
加載時,先旋轉(zhuǎn)手柄(1),使螺旋推桿(2)上下移動,從而使得鋼球(3)、彈簧底座(4)、矩形彈簧(5)、載荷傳感器(7)、電主軸I(9)和盤試件(11)一起上下移動,調(diào)整到盤試件(11)與球試件(17)將要接觸時停止。將砝碼(14)放置在加載平臺(13)上,并用加載螺母(15)鎖緊。通過旋轉(zhuǎn)手柄(1)調(diào)整矩形彈簧(5)的壓縮量,從而調(diào)整作用在電主軸I(9)上的作用力,當(dāng)載荷傳感器(7)輸出的顯示值等于砝碼(14)的重量時停止,此時球試件(17)與盤試件(11)之間的法向接觸載荷即為加載平臺(13)上砝碼(14)的重量,從而實現(xiàn)加載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xiàn)有技術(shù),故本實用新型對其未進行詳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