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磁懸浮電機測量轉子的軸向傳感器支架結構。
背景技術:
:
在現(xiàn)有離心式風機中,風機正常運行過程中,磁軸承通過軸向位移傳感器反饋的位移信息改變通電電流的大小,從而達到控制轉子正常懸浮。已有風機的軸向位移傳感器安裝于轉子的底部,通過配合與機座相連接,安裝調試均不夠方便。
因此,確有必要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進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
本發(fā)明是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磁懸浮電機測量轉子的軸向傳感器支架結構。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有:一種磁懸浮電機測量轉子的軸向傳感器支架結構,包括轉子、機座、外殼、軸向傳感器支架、墊片、軸向傳感器電路板、軸向傳感器和軸向補償傳感器,所述外殼通過螺釘與機座相連,軸向傳感器支架通過螺釘固定于外殼上,軸向傳感器電路板通過螺釘固定在軸向傳感器支架上,軸向傳感器和軸向補償傳感器均安裝在軸向傳感器支架內,且軸向傳感器和軸向補償傳感器分別對應與軸向傳感器電路板對應連接,墊片設于軸向傳感器支架與外殼之間;
所述軸向傳感器支架包括連接筋、三角安裝板和圓環(huán)狀的連接體,三根所述連接筋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在三角安裝板的三個頂角處,另一端與連接體的內環(huán)壁固定連接,在三角安裝板上設有第一螺紋孔、第一通孔和第一臺階孔;
在連接體的圓周方向上均布有若干第二螺紋孔。
進一步地,所述三角安裝板的下端面上設有第一安裝槽,連接筋的下端面上設有第二安裝槽,第一安裝槽與第二安裝槽相貫通。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體的圓周壁上設有第三螺紋孔,該第三螺紋孔與第二安裝槽相貫通。
進一步地,所述軸向傳感器支架與外殼之間設有墊片。
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設備安裝調試時,僅需增減墊片,即可達到預設定的轉子與軸向傳感器支架之間的間隙要求,從而保證轉子運行時傳感器正常工作并測量出的磁軸承的位移值準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圖。
圖2為本發(fā)明局部放大結構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中軸向傳感器支架的主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中軸向傳感器支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本發(fā)明一種磁懸浮電機測量轉子的軸向傳感器支架結構,包括轉子1、機座2、外殼3、軸向傳感器支架4、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軸向傳感器7和軸向補償傳感器8,外殼3通過螺釘與機座2相連,軸向傳感器支架4通過螺釘固定于外殼3上,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通過螺釘固定在軸向傳感器支架4上,軸向傳感器7和軸向補償傳感器8均安裝在軸向傳感器支架4內,且軸向傳感器7和軸向補償傳感器8分別對應與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對應連接。
本發(fā)明中的軸向傳感器支架4包括連接筋43、三角安裝板41和圓環(huán)狀的連接體42,三根連接筋43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在三角安裝板41的三個頂角處,三根連接筋43的另一端與連接體42的內環(huán)壁固定連接,在三角安裝板41上設有第一螺紋孔411、第一通孔412和第一臺階孔413。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通過螺釘固定于第一螺紋孔411上,軸向傳感器7和軸向補償傳感器8分別設于第一通孔412和第一臺階孔413內。
在連接體42的圓周方向上均布有若干個用于將連接體42固定于外殼3上的第二螺紋孔421。
為便于安裝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在三角安裝板41的下端面上設有第一安裝槽414,連接筋43的下端面上設有第二安裝槽434,第一安裝槽414與第二安裝槽434相貫通,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置于第一、二安裝槽內。
為更好地固定軸向傳感器電路板6,在連接體42的圓周壁上設有第三螺紋孔425,該第三螺紋孔425與第二安裝槽434相貫通。
在軸向傳感器支架4與外殼3之間設有墊片5。在安裝調試時,僅需增減墊片5,即可達到預設定的轉子1與軸向傳感器支架4之間的間隙要求,從而保證轉子運行時傳感器正常工作并測量出的磁軸承的位移值準確。
轉子1正常運行過程中,軸向傳感器7以及軸向補償傳感器8反饋測量信息,并反饋電流信息至磁軸承控制中心,通過改變磁軸承內部的電流大小達到控制轉子1正常懸浮的目的,本發(fā)明的結構簡單,測量出的磁軸承的位移值準確。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