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及選配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包括校零工裝和測量工裝,校零工裝包括校正板及向上凸設在校正板的頂面上的差速器標準塊,差速器標準塊的頂面到校正板的頂面的垂直距離等于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測量工裝包括底座、安裝架及百分表,底座設有供差速器標準塊或第二軸承穿過的開口,底座的底面可與校正板的頂面或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抵靠,安裝架設置在底座上并位于底座的上方,百分表安裝在安裝架上,在差速器標準塊或第二軸承穿過開口后,百分表的測量桿可與差速器標準塊的頂面或第二軸承的端面接觸。上述選配工裝,操作簡單,且選配的軸承墊片厚度準確。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方法。
【專利說明】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及選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輔助安裝工具領域,且特別涉及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及選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對于發(fā)動機前置前驅(qū)的汽車來說,通常將變速器總成和差速器總成整合安裝在一個殼體內(nèi),以減小所占用的空間。該殼體包括相互結合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第一殼體在朝向第二殼體的界面處形成第一結合面,第二殼體在朝向第一殼體的界面處形成第二結合面。當?shù)谝粴んw和第二殼體結合在一起時,第一結合面和第二結合面之間相互結合。
[0003]差速器總成通過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及軸承墊片安裝在該殼體內(nèi),其中第一殼體內(nèi)設有用于安裝第一軸承的第一軸承孔,第二殼體內(nèi)設有用于安裝第二軸承及軸承墊片的第二軸承孔。在差速器總成的軸承墊片的選配過程中,采取預先將差速器總成、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一起安裝在第一殼體內(nèi),且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分開,此時選配人員需要獲取兩個參數(shù)值,其中一個參數(shù)值為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結合面的距離LI,另一個參數(shù)值為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結合面的距離L2。其中,第一個參數(shù)值LI由殼體的生產(chǎn)廠商提供,而第二個參數(shù)值L2需要采用游標卡尺及測高儀結合的方式多次測量取平均值。選配人員在獲取上述兩個參數(shù)值后,計算出LI與L2之間的差值,即是需要安裝的軸承墊片的厚度。然而,L2是多次測量并取平均,幾乎每次都有誤差而使得誤差積累,最終導致軸承墊片選擇既費時又不準確。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在選配差速器軸承墊片操作費時且不準確的問題。
[0005]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包括校零工裝和測量工裝,所述校零工裝包括校正板及向上凸設在所述校正板的頂面上的差速器標準塊,所述差速器標準塊的頂面到所述校正板的頂面的垂直距離等于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所述測量工裝包括底座、安裝架及百分表,所述底座設有供所述差速器標準塊或所述第二軸承穿過的開口,所述底座的底面可與所述校正板的頂面或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抵靠,所述安裝架設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百分表安裝在所述安裝架上,在所述差速器標準塊或所述第二軸承穿過所述開口后,所述百分表的測量桿可與所述差速器標準塊的頂面或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接觸。
[0006]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安裝架的底面設有可以收容所述差速器標準塊的頂部或所述第二軸承的頂部的收容槽,所述安裝架自所述安裝架的頂面朝向所述安裝架的底面設有與所述收容槽連通的安裝孔,所述百分表的測量桿穿過所述安裝孔進入所述收容槽。
[0007]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安裝架呈圓柱狀,所述安裝架沿著軸向在軸心處設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底端與所述收容槽連通,所述安裝孔圍繞所述通孔設置。
[0008]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百分表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安裝孔的數(shù)量與所述百分表的數(shù)量對應,所述多個安裝孔均勻地開設在所述安裝架上。
[0009]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測量工裝還包括多個安裝座,所述多個安裝座與所述多個百分表分別對應,所述多個安裝座均勻分布地固定在所述安裝架上并與所述多個安裝孔對齊,所述多個百分表分別通過所述多個安裝座固定在所述安裝架上。
[0010]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安裝架的周緣彎折延伸有多個固定連接至所述底座的固定臂。
[0011]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底座的邊緣處還凸設有相對設置的手柄。
[0012]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校正板的頂面上設有固定孔,所述底座的底面上設有固定腳,在所述測量工裝放置在所述校零工裝上進行所述百分表調(diào)零時,所述固定腳定位在所述固定孔內(nèi)。
[0013]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利用上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針對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所述測量工裝放置在所述校零工裝上,使所述測量工裝的底座的底面抵靠在所述校零工裝的校正板的頂面上,使所述校零工裝的差速器標準塊穿過所述測量工裝的底座的開口,利用所述校零工裝的差速器標準塊對所述測量工裝上的百分表進行調(diào)零;將所述測量工裝從所述校零工裝上移開,并將所述測量工裝放置在裝配差速器總成的第一殼體上,使所述測量工裝的底座的底面與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使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穿過所述測量工裝的底座的開口,利用所述測量工裝的百分表測量出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以及根據(jù)百分表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
[0014]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根據(jù)百分表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的步驟包括:先根據(jù)百分表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再用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減去所述第二軸承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即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
[0015]本發(fā)明有益效果是,本本發(fā)明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及選配方法在選配軸承墊片時,首先利用校零工裝上的差速器標準塊對測量工裝上的百分表進行調(diào)零,然后利用測量工裝上的被調(diào)零后的百分表測量出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之后計算出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操作簡單,并且無需多次測量取平均,因此可以降低誤差累積,提高得出的第二軸承的端面到第一殼體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的準確度,從而使選配的軸承墊片厚度更準確。
[0016]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的結構示意圖,該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包括校零工裝和測量工裝。
[0018]圖2是圖1中的測量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圖1中的測量工裝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圖2中的測量工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5是圖1中的校零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是圖5中的校零工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7是圖1中測量工裝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25]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用于為差速器選配合適厚度的軸承墊片。其中,差速器總成安裝在由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裝配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殼體內(nèi),第一殼體例如為前殼體,第二殼體例如為后殼體,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第一殼體也可以為后殼體,第二殼體也可以為前殼體。第一殼體在朝向第二殼體的界面處形成第一結合面,并且第一殼體內(nèi)設有第一軸承孔,第二殼體在朝向第一殼體的界面處形成第二結合面,并且第二殼體上設有第二軸承孔,第一軸承孔內(nèi)用于安裝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孔內(nèi)用于安裝第二軸承及軸承墊片,差速器總成通過第一軸承、第二軸承及軸承墊片安裝在殼體內(nèi)。在將差速器總成安裝在殼體內(nèi)時,一般先將第一殼體放置在地面上且開口朝上,將差速器總成和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一起安裝于第一殼體的第一軸承孔內(nèi),其中第一軸承安裝在第一殼體的第一軸承孔內(nèi),第二軸承安裝在差速器總成的頂部,接著選配適當厚度的軸承墊片裝配在第二軸承的端面上,最后將第二殼體與第一殼體合箱,第二軸承及軸承墊片在合箱后收容于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內(nèi),并且第一結合面和第二結合面之間相互結合。
[0026]請參照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用于為差速器選配合適厚度的軸承墊片,該選配工裝包括校零工裝I和測量工裝3。
[0027]請參照圖5,校零工裝I包括校正板11及凸設在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的差速器標準塊13。其中,差速器標準塊13的高度值,也即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面到校正板11的頂面111的垂直距離等于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
[0028]請參照圖1-4及圖7,測量工裝3包括可以與校正板11相抵靠的底座31、安裝架33及至少一個百分表35。底座31的底面311可以與校正板11的頂面111或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并且底座31上開設有開口 313。開口 313用于在底座31的底面311與校正板11的頂面111或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時,供差速器標準塊13或第二軸承201穿過。安裝架33設置在底座31上并位于底座31的上方,安裝架33與底座31在豎直方向上間隔開一定距離。百分表35安裝在安裝架33上,并且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在差速器標準塊13或第二軸承201穿過底座31的開口 313后可以與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面或第二軸承201頂部的端面接觸。具體的,安裝架33的底面設有收容槽331,并且安裝架33設有與收容槽331連通的安裝孔333,安裝孔333自安裝架33的頂面向安裝架33的底面延伸并與收容槽331連通,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穿過安裝孔333進入收容槽331內(nèi),差速器標準塊13或第二軸承201穿過底座31的開口 313后進入收容槽331內(nèi),此時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可以與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面或第二軸承201頂部的端面接觸。
[0029]請參照圖1,在使用本發(fā)明的選配工裝為差速器總成進行軸承墊片選配時,先將測量工裝3放置在校零工裝I上,使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抵靠在校零工裝I的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使校零工裝I的差速器標準塊13穿過底座31的開口 313且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部進入安裝架33的收容槽331內(nèi),此時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與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面接觸,并將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調(diào)整為零。之后,如圖7所示,將測量工裝3從校零工裝I上移開,并將測量工裝3放置在裝配差速器總成的第一殼體200上,使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與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201穿過底座31的開口 313且第二軸承201的頂部進入安裝架33的收容槽331內(nèi),此時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與第二軸承201頂部的端面接觸,百分表35顯示有讀數(shù),百分表35顯示的讀數(shù)即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然后用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加上或者減去百分表35的讀數(shù)即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最后用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減去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即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需要說明的是,在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與第二軸承201的端面接觸后,如果百分表35順時針轉(zhuǎn)動,則說明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大于設計距離,在計算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時,需用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加上百分表35的讀數(shù);如果百分表35逆時針轉(zhuǎn)動,則說明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小于設計距離,在計算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時,需用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減去百分表35的讀數(shù)。還需要說的是,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的具體數(shù)值通常由提供殼體的廠商提供,如果提供殼體的廠商沒有提供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的具體數(shù)值,也可以利用三坐標機器測量。
[0030]具體地,請參照圖2和圖3,安裝架33呈圓柱狀,安裝架33沿著軸向在軸心處設有通孔332,通孔332的底端與安裝架33的收容槽331連通,安裝孔333圍繞通孔332設置。需要說明的是,通孔332可以減少安裝架33的重量,且在使用本發(fā)明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進行軸承墊片選配時,通孔332還可以起到觀察的作用。
[0031]百分表35數(shù)量為多個,相應的,安裝孔333的數(shù)量與百分表35的數(shù)量相同,并且多個安裝孔333均勻地開設在安裝架33上。此外,多個百分表35安裝在同一高度。這樣,在使用本發(fā)明的選配工裝進行軸承墊片選配時,多個百分表35的讀數(shù)的平均值即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的差值,因此在計算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時,可以使選配的軸承墊片更為準確。
[0032]請參照圖2-4,在本實施例中,測量工裝3還包括多個安裝座36。多個安裝座36與多個百分表35分別對應,多個安裝座36均勻分布地固定在安裝架33的頂面上,且與對應的安裝孔333對齊,百分表35通過對應的安裝座36固定在安裝架33上。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百分表35數(shù)量為三個,安裝座36和安裝孔333的數(shù)量也對應設置為三個。[0033]請參照圖1-4,安裝架33的周緣彎折延伸有多個固定連接至底座31的固定臂335。
[0034]請參照圖7,在本實施例中,底座31的輪廓形狀與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輪廓形狀相匹配,安裝架33在底座31上的位置與第二軸承201在差速器總成中的安裝位置一致,以便于在測量工裝3的底座31與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抵靠時,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201的頂部能夠?qū)杖菰诎惭b架33的收容槽331內(nèi)。
[0035]請參照圖2和圖6,在本實施例中,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設有兩個固定孔115。底座31的底面311上設有兩個固定腳315。其中,在測量工裝3放置在校零工裝I上進行百分表35調(diào)零時,固定腳315固定在固定孔115內(nèi),以防止校零工裝I和測量工裝3的相對移動,便于百分表35調(diào)零。
[0036]請參照圖1和圖6,在本實施例中,校正板11的底面117上設置多個放置于地面且用于支撐校零工裝I的支撐體119。
[0037]請參照圖1-4,在本實施例中,底座31的邊緣處還凸設有相對設置的兩手柄319,以便于通過操作手柄319移動測量工裝3。
[0038]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9]將測量工裝3放置在校零工裝I上,使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抵靠在校零工裝I的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使校零工裝I的差速器標準塊13穿過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開口 313,利用校零工裝I的差速器標準塊13對測量工裝3上的百分表35進行
調(diào)零;
[0040]將測量工裝3從校零工裝I上移開,并將測量工裝3放置在裝配差速器總成的第一殼體200上,使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與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使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201穿過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開口 313,利用測量工裝3的百分表35測量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以及
[0041]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
[0042]具體地,在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時,可以先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再用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減去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即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其中,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由生產(chǎn)殼體的廠商提供。
[0043]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及選配方法在選配軸承墊片時,首先利用校零工裝I上的差速器標準塊13對測量工裝3上的百分表35進行調(diào)零,然后利用測量工裝3上的被調(diào)零后的百分表35測量出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之后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操作簡單,并且無需多次測量取平均,因此可以降低誤差累積,提高準確度,從而使選配的軸承墊片厚度更準確。
[0044]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fā)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校零工裝(I)和測量工裝(3),所述校零工裝(I)包括校正板(11)及向上凸設在所述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的差速器標準塊(13 ),所述差速器標準塊(13 )的頂面到所述校正板(11)的頂面(111)的垂直距離等于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設計距離,所述測量工裝(3 )包括底座(31)、安裝架(33 )及百分表(35 ),所述底座(31)設有供所述差速器標準塊(13)或所述第二軸承(201)穿過的開口(313),所述底座(31)的底面(311)可與所述校正板(11)的頂面(111)或所述第一殼體(200 )的第一結合面抵靠,所述安裝架(33 )設置在所述底座(31)上并位于所述底座(31)的上方,所述百分表(35)安裝在所述安裝架(33)上,在所述差速器標準塊(13)或所述第二軸承(201)穿過所述開口(313)后,所述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可與所述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面或所述第二軸承(201)的端面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33)的底面設有可以收容所述差速器標準塊(13)的頂部或所述第二軸承(201)的頂部的收容槽(331),所述安裝架(33 )自所述安裝架(33 )的頂面朝向所述安裝架(33 )的底面設有與所述收容槽(331)連通的安裝孔(333),所述百分表(35)的測量桿(351)穿過所述安裝孔(333)進入所述收容槽(331)。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33)呈圓柱狀,所述安裝架(33 )沿著軸向在軸心處設有通孔(332 ),所述通孔(332 )的底端與所述收容槽(331)連通,所述安裝孔(333)圍繞所述通孔(332)設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分表(35)的數(shù)量為多個,所述安裝孔(333)的數(shù)量與所述百分表(35)的數(shù)量對應,所述多個安裝孔(333)均勻地開設在所述安裝架(33)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測量工裝(3)還包括多個安裝座(36),所述多個安裝座(36)與所述多個百分表(35)分別對應,所述多個安裝座(36 )均勻分布地固定在所述安裝架(33 )上并與所述多個安裝孔(333 )對齊,所述多個百分表(35)分別通過所述多個安裝座(36)固定在所述安裝架(33)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架(33)的周緣彎折延伸有多個固定連接至所述底座(31)的固定臂(33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邊緣處還凸設有相對設置的手柄(319)。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設有固定孔(115),所述底座(31)的底面(311)上設有固定腳(315),在所述測量工裝(3)放置在所述校零工裝(I)上進行所述百分表(35)調(diào)零時,所述固定腳(315)定位在所述固定孔(I 15)內(nèi)。
9.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至8任意一項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工裝針對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所述測量工裝(3)放置在所述校零工裝(I)上,使所述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抵靠在所述校零工裝(I)的校正板(11)的頂面(111)上,使所述校零工裝(I)的差速器標準塊(13)穿過所述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開口(313),利用所述校零工裝(I)的差速器標準塊(13)對所述測量工裝(3)上的百分表(35)進行調(diào)零; 將所述測量工裝(3 )從所述校零工裝(I)上移開,并將所述測量工裝(3 )放置在裝配差速器總成的第一殼體(200)上,使所述測量工裝(3)的底座(31)的底面(311)與第一殼體(200 )的第一結合面相互抵靠,使差速器總成的第二軸承(201)穿過所述測量工裝(3 )的底座(31)的開口(313),利用所述測量工裝(3)的百分表(35)測量出所述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與設計距離之間的差值;以及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差速器軸承墊片的選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的步驟包括:先根據(jù)百分表(35)的讀數(shù)計算出所述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再用第二殼體的第二軸承孔的端面到第二殼體的第二結合面的距離減去所述第二軸承(201)的端面到所述第一殼體(200)的第一結合面的實際距離,即得出所需軸承墊片的厚度。
【文檔編號】G01B5/06GK103486936SQ201310446866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郝建婷, 姚文博, 劉意氣, 陳啟云, 李慧軍, 由毅, 馮擎峰 申請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