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和計量的發(fā)展,電力計量及相關部門對電能表檢定/走字功能一體化的 電能表檢定裝置的需求和呼聲越來越高,其目的主要是便于設備管理,便于數(shù)據(jù)共享。電能 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是電能表檢定裝置的一支,它綜合了電能表檢定裝置和電能表走 字裝置的所有功能,是供用電計量中心和計量監(jiān)督檢驗所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設備。而現(xiàn)有 技術中常規(guī)的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如圖1所示,是一種準一體機裝置,在第一表架上 固定有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11A’、一對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一對第一電子源接 線柱12A’。在第二表架上固定有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11B’、一對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 13B’、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立柜上安裝有電工源Cl’和電子源C2’。第一電工源 接線柱11A’的一根與電工源Cl’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工源接線柱11B’的一根連接,而第 二電工源接線柱11B’的另一根與電工源Cl’連接。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的一根與電子 源C2’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的一根連接,而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的另 一根與電子源C2’連接。兩根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之間連接有第一表架內(nèi)的電表 回路。兩根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之間連接有第二表架內(nèi)的電表回路。電工源Cl’主要由升壓器、升流器、調(diào)壓器組成,電工源Cl’的輔助設備由步進電 機、測量互感器及少量電子元器件和電子保險絲組成。電工源Cl’用于輸出電壓、電流。電子源C2’由可程控數(shù)字信號源、功率放大器和升壓、升流器組成,電子源C2’的 輔助設備包括標準表、中央控制電源、鍵盤、誤差校驗儀、通信接口設備、繼電器陣列、測量 設備等等。電子源C2’用于輸出電壓、電流,還可控制調(diào)頻率、調(diào)相位、輸出諧波。電工源Cl’和電子源C2’電量的輸出都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和穩(wěn)定度要求。現(xiàn)有技術48表位雙臺架機構,必須同時做檢定試驗或走字試驗,而不能實現(xiàn)一個 表架做檢定試驗、另一表架做走字試驗這個功能,也就是說不是標準的一體機,如果用戶購 置一臺檢定裝置和一臺走字裝置雖然可以完成以上兩項功能檢定,但是,這顯然設備費用 得明顯增加,設備占用面積也得明顯增加,因而不可取。所以只有當電能表檢定裝置實現(xiàn)兩 表架同時分別進行檢定/走字試驗,并可兩功能順利切換,省去大量裝、卸表時間,可極大 提高工作效率,但要實現(xiàn)這樣的功能必須有兩套功率源,從節(jié)省成本出發(fā),可選一套電子功 率源,供檢驗用,有精度指標要求;一套電工源,走字用,指標要求低。這樣的成本使用廠家 能夠承受。目前各大生產(chǎn)商采用常規(guī)解決兩功能切換方法如下使用萬能開關或繼電器,鑒 于裝置輸出電流一般要求達到100A。若采用萬能開關法,一般需要4付觸點并接,作為一付 觸點使用;而采用繼電器法,為考慮裝置輸出穩(wěn)定性和長期使用的可靠性,一般采用單觸點 的磁保持繼電器,兩只并接使用。從原理上講,能達到裝置的設計要求。但是仍存以下幾方 面的不足之處1、電流回路增加觸點太多,同時就增加了接觸電阻,對高精度的電能表檢定裝置來講,將嚴重影響精度和穩(wěn)定性,還有帶負載能力。2、額外增加了大量的連接線,而這些連接線必須是20平方以上,允許通過100A的 大電流線,增加了材料成本,增加了工時成本,還增加了工藝上的制造難度,影響美觀。3、用萬能開關法,每個開關需要接觸片數(shù)6(付觸點)X4(觸點并接)=24片,其長度相當可觀,切換萬能開關不是一般人能夠扳動,而設備的操作人員一般以 女性居多,其結果可向而知,所以很不實用。4、使用繼電器法,磁保持繼電器價格昂貴,還需要控制模塊和工作電源,成本是個 大問題,并且接線更多。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可靠性問題等等,不可取。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 種結構設計合理、不同功能切換方便、成本低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 一體裝置,包括第一表架、第二表架和立柜;第一表架內(nèi)安裝有1號電表、2號電表……η號 電表,1號電表、2號電表……η號電表依次串聯(lián),η為整數(shù);第二表架內(nèi)安裝有η+1號電表、 η+2號電表……m號電表,η+1號電表、η+2號電表……m號電表依次串聯(lián),m為整數(shù);立柜內(nèi) 安裝有電工源和電子源;在第一表架上依次固定有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一對第一電能 表回路接線柱、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在第二表架上依次固定有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 一對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的一根與電工源 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的一根連接,而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的另一根與電工源連 接;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的一根與電子源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的一根連接,而第 二電子源接線柱的另一根與電子源連接;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的一根與1號電表連接, 另一根與η號電表連接;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的一根與η+1號電表連接,另一根與m號電 表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換裝置,所述的切換裝置包括第一切換裝置和第二切換裝 置;第一切換裝置包括第一絕緣底板和第一導電體,第一導電體固定在第一絕緣底板 上;所述的第一導電體包括相互隔開的第一左側導電體、第一中間導電體和第一右側導電 體;在所述的第一絕緣底板上開有第一電工源接觸孔、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和第一電子 源接觸孔,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一左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一電能表 回路接觸孔與第一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一電子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一右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 導電體連接;第一電工源接線柱位于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左側導電體和第一中 間導電體配合;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位于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中間導電 體配合;第一電子源接線柱位于第一電子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右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 電體配合;第二切換裝置包括第二絕緣底板和第二導電體,第二導電體固定在第二絕緣底板 上;所述的第二導電體包括相互隔開的第二左側導電體、第二中間導電體和第二右側導電 體;在所述的第二絕緣底板上開有第二電工源接觸孔、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和第二電子 源接觸孔,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二左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與第二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二右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 導電體連接;第二電工源接線柱位于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左側導電體和第二中 間導電體配合;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位于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中間導電 體配合;第二電子源接線柱位于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右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 電體配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切換裝置可沿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 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的排列方向移動,且具有兩個極限位置;第一切換裝置移動到其中一 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與第一左側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與 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第一切換裝置移動 到另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一電子源接 線柱與第一右側導電體接觸,一對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二切換裝置可沿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 柱、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的排列方向移動,且具有兩個極限位置;第二切換裝置移動到其中一 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與第二左側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與 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第一切換裝置移動 到另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與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二電子源接 線柱與第二右側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中間導電體分為隔開的兩片,所述的第二中間導電體分為 隔開的兩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電工源接觸孔、第一電子源接觸孔、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 孔、第二電工源接觸孔、第二電子源接觸孔、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均為腰形孔。本實用新型在第一左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 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右側導電體 上開有與第一電子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子源 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還開有與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匹配 的孔;在第二左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 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右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 二電子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另一 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導電體上還開有與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匹配的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 柱、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均為圓柱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導電體和第一絕緣體采用強力膠粘合固定,所述的第二導 電體和第二絕緣體采用強力膠粘合固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 柱、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第一導電體、第二導電體 均采用銅制成。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絕緣底板和第二絕緣底板均采用環(huán)氧板材料制成。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明顯效果1、結構設計合理;2、采用本實用新型無需使用繼電器或萬能開關的情況下順利進行兩大功能切換,同時減少的分線的成 本及復雜程度,不僅走線美觀而且檢定和走字功能任意切換方便,生產(chǎn)成本低,特別還保證 檢定的高精度,可減少成本8000元以上,而且采用銅質(zhì)材料接線柱和銅導電體使導電性能
穩(wěn)定可靠。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連接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幾個重要元件之間的連接示意圖。圖4為第一切換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C-C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第二切換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D-D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2 圖7,本實用新型包括第一表架A、第二表架B和立柜C。第一表架A內(nèi)安裝有1號電表Al、2號電表A2……24號電表A24,1號電表Al、 2號電表A2……24號電表A24依次串聯(lián)。第二表架B內(nèi)安裝有25號電表B25、26號電表 B26……48號電表B48,25號電表B25、26號電表B26……48號電表B48依次串聯(lián)。在第一 表架A上固定有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11A、一對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一對第一電 子源接線柱12A。在第二表架B上固定有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11B、一對第二電能表回路 接線柱13B、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立柜C上安裝有電工源Cl和電子源C2。第一電 工源接線柱IlA的一根與電工源Cl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的一根連接,而 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的另一根與電工源Cl連接。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的一根與電子 源C2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的一根連接,而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的另一 根與電子源C2連接。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的一根與1號電表Al連接,另一根與24 號電表A24連接。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的一根與25號電表B25連接,另一根與48 號電表B48連接。在立柜C中還安裝了標準表C3、控制單元C4、升流器C5、升壓器C6、繼電器控制單 元C7等設備,立柜C中各設備的結構、功能、連接關系均為現(xiàn)有技術,不再贅述。第一表架 A和第二表架B內(nèi)的電表回路也為現(xiàn)有技術。第一切換裝置2A套裝在第一電工源接線柱11A、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第一 電子源接線柱12A上,第一切換裝置2A可沿接線柱的排列方向左右移動。第一切換裝置2A 包括第一絕緣底板23A和第一導電體22A,第一導電體22A用強力膠粘合固定在第一絕緣底 板23A上。第一絕緣底板23A采用環(huán)氧板材料制成,第一導電體22k采用銅制成。在第一絕緣底板23A上開有一對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一對第一電能表回路接 觸孔213A和一對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A和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均為腰形孔。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第一電能表回路接 觸孔213A和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依次排列。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位于第一電工源接 觸孔21IA內(nèi),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位于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A內(nèi),第一電子源 接線柱12A位于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內(nèi)。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和第一電工源接觸孔 211A的長度相等,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A的長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第一導電體22A包括第一左側導電體221A、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和第一右側導 電體222A,第一左側導電體221A、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和第一右側導電體222A相互隔開, 不接觸。在第一左側導電體221A上開有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 —弧孔面匹配的凹槽 2211A,第一左側導電體221A通過凹槽2211A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連接;而在第一中 間導電體223A上開有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31A,第一中間導 電體223A通過凹槽2231A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211A連接。在第一右側導電體222A上開 有與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 —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21A,第一右側導電體222A通過凹槽 2221A與第一電子源接觸孔212A連接;而在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上開有與第一電子源接 觸孔212A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32A,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通過凹槽2232A與第一電子 源接觸孔212A連接。在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上還開有與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A匹 配的孔2233A。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分為隔開的兩片,兩片之間不接觸,其中一片與一根第 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接觸,另一片與另一根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接觸。各根接線柱和其相對應的接觸孔可相對移動。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通過凹槽2211A與第一左側導電體221A配合,通過凹槽 2231A與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配合。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通過孔2233A與第一中間 導電體223A配合。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通過凹槽2221A與第一右側導電體222A配合, 通過凹槽2232A與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配合。具體配合方式是這樣的第一電能表回路接 線柱13A始終與第一中間導電體223A接觸;當?shù)谝磺袚Q模板2A向左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 一電工源接線柱IlA與凹槽2231A接觸,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和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 13A相連通,而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與凹槽2221A接觸,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通過 第一右側導電體222A相導通;當?shù)谝磺袚Q模板2A向右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一電子源接線 柱12A與凹槽2232A接觸,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和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相連通,而 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與凹槽2211A接觸,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通過第一左側導電 體22IA相導通。工作原理通過將第一切換裝置2A左右平移實現(xiàn)不同電源之間的切換。當向左 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一電工源接線柱IlA和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A相連通,而一對第 一電子源接線柱12A通過第一右側導電體222k相導通,實現(xiàn)電工源Cl輸出時保持電子源 C2同時形成回路,以便實現(xiàn)其它電表的電子源輸出,而此時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12A如 不導通,則電子源C2無法形成回路,因而無法同時實現(xiàn)電子源C2輸出。當?shù)谝磺袚Q裝置2A 向右移動到極限位置時則原理相反。第二切換裝置2B套裝在第二電工源接線柱11B、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第二 電子源接線柱12B上,第二切換裝置2B可沿接線柱的排列方向左右移動。第二切換裝置2B 包括第二絕緣底板23B和第二導電體22B,第二導電體22B用強力膠粘合固定在第二絕緣底 板23B上。第二絕緣底板23B采用環(huán)氧板材料制成,第二導電體22B采用銅制成。[0047]在第二絕緣底板23B上開有二對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B、二對第二電能表回路 接觸孔213BB和二對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B。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第二電能表回路 接觸孔213B和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均為腰形孔。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第二電能表 回路接觸孔213B和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依次排列。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位于第二電 工源接觸孔21IB內(nèi),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位于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B內(nèi),第二 電子源接線柱12B位于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內(nèi)。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和第二電工源 接觸孔211B的長度相等,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B的長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電子源接觸 孔 212B。第二導電體22B包括第二左側導電體221B、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和第二右側導 電體222B,第二左側導電體221B、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和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相互隔開, 不接觸。在第二左側導電體221B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 二弧孔面匹配的凹槽 2211B,第二左側導電體221B通過凹槽2211B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連接;而在第二中 間導電體223B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IB另二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31B,第二中間導 電體223B通過凹槽2231B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211B連接。在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上開 有與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 二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21B,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通過凹槽 2221B與第二電子源接觸孔212B連接;而在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上開有與第二電子源接 觸孔212B另二弧孔面匹配的凹槽2232B,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通過凹槽2232B與第二電子 源接觸孔212B連接。在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上還開有與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213B匹 配的孔2233B。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分為隔開的兩片,兩片之間不接觸,其中二片與二根第 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接觸,另二片與另二根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接觸。各根接線柱和其相對應的接觸孔可相對移動。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通過凹槽2211B與第二左側導電體221B配合,通過凹槽 2231B與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配合。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通過孔2233B與第二中間 導電體223B配合。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通過凹槽2221B與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配合, 通過凹槽2232B與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配合。具體配合方式是這樣的第二電能表回路接 線柱13B始終與第二中間導電體223B接觸;當?shù)诙袚Q模板2B向左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 二電工源接線柱IlB與凹槽2231B接觸,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和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 13B相連通,而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與凹槽2221B接觸,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通過 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相導通;當?shù)诙袚Q模板2B向右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二電子源接線 柱12B與凹槽2232B接觸,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和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相連通,而 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與凹槽2211B接觸,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通過第二左側導電 體22IB相導通。工作原理通過將第二切換裝置2B左右平移實現(xiàn)不同電源之間的切換。當向左 移動到極限位置,則第二電工源接線柱IlB和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13B相連通,而一對第 二電子源接線柱12B通過第二右側導電體222B相導通,實現(xiàn)電工源Cl輸出時保持電子源 C2同時形成回路,以便實現(xiàn)其它電表的電子源輸出,而此時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12B如 不導通,則電子源C2無法形成回路,因而無法同時實現(xiàn)電子源C2輸出。當?shù)诙袚Q裝置2B 向右移動到極限位置時則原理相反。
權利要求一種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包括第一表架、第二表架和立柜;第一表架內(nèi)安裝有1號電表至n號電表,1號電表至n號電表依次串聯(lián),n為整數(shù);第二表架內(nèi)安裝有n+1號電表至m號電表,n+1號電表至m號電表依次串聯(lián),m為整數(shù);立柜內(nèi)安裝有電工源和電子源;在第一表架上依次固定有一對第一電工源接線柱、一對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在第二表架上依次固定有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一對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的一根與電工源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的一根連接,而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的另一根與電工源連接;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的一根與電子源連接,另一根與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的一根連接,而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的另一根與電子源連接;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的一根與1號電表連接,另一根與n號電表連接;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的一根與n+1號電表連接,另一根與m號電表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切換裝置,所述的切換裝置包括第一切換裝置和第二切換裝置;第一切換裝置包括第一絕緣底板和第一導電體,第一導電體固定在第一絕緣底板上;所述的第一導電體包括相互隔開的第一左側導電體、第一中間導電體和第一右側導電體;在所述的第一絕緣底板上開有第一電工源接觸孔、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和第一電子源接觸孔,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一左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與第一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一電子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一右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一電工源接線柱位于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左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電體配合;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位于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中間導電體配合;第一電子源接線柱位于第一電子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一右側導電體和第一中間導電體配合;第二切換裝置包括第二絕緣底板和第二導電體,第二導電體固定在第二絕緣底板上;所述的第二導電體包括相互隔開的第二左側導電體、第二中間導電體和第二右側導電體;在所述的第二絕緣底板上開有第二電工源接觸孔、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和第二電子源接觸孔,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二左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與第二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分別與第二右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電體連接;第二電工源接線柱位于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左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電體配合;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位于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中間導電體配合;第二電子源接線柱位于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內(nèi),其與第二右側導電體和第二中間導電體配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切換裝置可沿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的排列方向 移動,且具有兩個極限位置;第一切換裝置移動到其中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一電工源接 線柱與第一左側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電能表 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第一切換裝置移動到另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一電 工源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一電子源接線柱與第一右側導電體接觸,一對 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切換裝置可沿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第二電子源接線柱的排列方向 移動,且具有兩個極限位置;第二切換裝置移動到其中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二電工源接線柱與第二左側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與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電能表 回路接線柱與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第一切換裝置移動到另一個極限位置時,一對第二電 工源接線柱與第二中間導電體接觸,一對第二電子源接線柱與第二右側導電體接觸,一對 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與第一中間導電體接觸。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中間導電體分為隔開的兩片,所述的第二中間導電體分為隔開的兩片。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功能切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第一電工源接觸孔、第一電子源接觸孔、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第二電工源接觸孔、 第二電子源接觸孔、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均為腰形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 左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工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 第一電工源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右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子源接觸孔 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一電子源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 槽;在第一中間導電體上還開有與第一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匹配的孔;在第二左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導電 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工源接觸孔另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右側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 子源接觸孔一弧孔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導電體上開有與第二電子源接觸孔另一弧孔 面匹配的凹槽;在第二中間導電體上還開有與第二電能表回路接觸孔匹配的孔。
7.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 電子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柱均為圓柱形。
8.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導電體和第一絕緣體采用強力膠粘合固定,所述的第二導電體和第二絕緣體采用強力 膠粘合固定。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電工源接線柱、第一電子源接線柱、第一電能表回路接線柱、第二電工源接線柱、第二 電子源接線柱、第二電能表回路接線、第一導電體、第二導電體均采用銅制成。
10.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第一絕緣底板和第二絕緣底板均采用環(huán)氧板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電能表檢定/走字功能切換裝置。本實用新型包括立柜和兩個表架。在兩個表架上均安裝有電表、一對電工源接線柱、一對電能表回路接線柱、一對電子源接線柱、切換裝置。在立柜中安裝了電工源和電子源。切換裝置包括絕緣底板和導電體,導電體包括相互隔開的左側導電體、中間導電體和右側導電體。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不同功能切換方便、成本低。
文檔編號G01R35/04GK201716407SQ20102021620
公開日2011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6月3日
發(fā)明者周克西, 姜海嵐, 張國明, 朱小弟, 黃益峰 申請人:海鹽新躍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