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頂部拼合射頻線圈的連接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磁共振技術領域。本發(fā)明與頂部拼合插入式射頻線圈一起在頭部和頸部磁共振成像中有特殊應用,下面將借助其中的特定參考例做描述。然而,必須意識到本發(fā)明也可應用在其它多重線圈技術、質譜儀、相控陣線圈、非醫(yī)學診斷目的成像或類似領域。
在常規(guī)情況下,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在自由空間或磁孔內產生均勻靜態(tài)強磁場B0。此主磁場極化了磁孔中被成像物體的原子核自旋。被極化物體隨后獲得指向主磁場方向的宏磁動量矢量。在超導主磁場組件中,環(huán)形磁鐵產生沿縱向或圓柱形磁孔z-軸方向的靜態(tài)磁場B0。
為了產生磁共振信號,通過施加垂直于z軸方向的射頻磁場B1激發(fā)極化自旋系統(tǒng)。通常,用于產生射頻場的射頻線圈被安裝在磁孔內并且環(huán)繞樣品或病人。在發(fā)射模式下,射頻線圈被脈沖激發(fā)使極化樣品的磁化從z-軸傾斜開。當磁化環(huán)繞z-軸進動回至與z-軸對齊時,進動磁動量產生的磁共振信號被處于接收模式的射頻線圈接收。
為了成像,磁場梯度線圈被脈沖激發(fā)以對樣品磁化進行空間編碼。通常,梯度磁場脈沖包括指向z-方向但大小在x,y和z-方向線性變化的梯度脈沖,一般分別由Gx,Gy和Gz來表示。梯度磁場通常由位于磁孔內和射頻線圈外的梯度線圈產生。
在常規(guī)情況下,當對軀干成像時,整個射頻線圈既被用在發(fā)射模式又被用在接收模式。與上面不同的是,當對頭,頸,肩膀,或四肢成像時,整個射頻線圈被用在發(fā)射模式以產生均勻B1激發(fā)場,而本地線圈被用在接收模式。將本地線圈放在靠近被成像的區(qū)域可以提高信噪比和清晰度。在一些成像過程中,本地線圈既被用于發(fā)射又被用于接收。本地線圈的一個缺點是它們傾向于比較小,因此較難將對象安置在線圈中。
因此,如美國專利5664568中所說明的,本地線圈組件被安裝在機械箱內,機械箱可以打開使線圈的上半部分或線圈箱的上半部分作為一個單元與線圈的下半部分或線圈箱的下半部分分開,以方便病人進出。
關于線圈箱上下部分的機械連接,常見的是利用鉸接的機械插銷將插入式線圈組件的各個部分固定在一起。這種鉸接插銷在圖2A和2B中有說明。關于線圈箱上下部分的電連接,典型的線圈使用軸向連接器套件,如圖3所示。
利用上述技術的連接器有幾個缺點。當上下線圈箱之間的間隙最小時,當線圈的上半部分被插入或取出時線圈箱會軋住或碰撞。線圈箱軋住是所不希望的,因為會危及或損壞電學連接并且使不容易進行機械定位。然而,如果間隙太大,由于對齊不好,連接器損壞的可能性會比較大。這種類型的連接的另一個缺點是連接器接合前的接合距離通常最小,從而增加了損壞連接器的可能性。
在閱讀和理解附加介紹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會理解本發(fā)明致力于前面和其它問題的方面。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使用在磁共振成像中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頂部拼合線圈包括設置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的第一箱,設置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的第二箱,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塊,和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軌,其中滑軌面對滑塊,滑塊容納入滑軌用來對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做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大致垂直。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頂部拼合射頻線圈也包括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并且插頭座面對導體插頭,導體插頭容納入插頭座對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進行電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插腳。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實施例,射頻線圈具有縱向軸線,且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機械和電連接是通過沿縱向軸線方向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相對滑動來完成的。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并且具有第一軸線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置有第一線圈部分的第一箱,在其中設置有第二線圈部分的第二箱,通過沿第一軸線方向相對第二箱滑動第一箱來機械式連接第一箱和第二箱的機械連接裝置,和通過沿第一軸線方向相對第二箱滑動第一箱來電連接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的電連接裝置。
根據本發(fā)明一個更加具體方面,機械連接裝置包括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塊,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軌,其中滑軌面對滑塊,滑塊容納入滑軌對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做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大致垂直。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電連接裝置包括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并且插頭座面對導體插頭,導體插頭容納入插頭座對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進行電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插腳。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射頻線圈的縱向軸線形成了第一軸線。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磁共振成像設備。磁共振成像設備包括用于在檢查區(qū)域內產生主磁場的磁鐵,用于在檢查區(qū)域內產生梯度磁場的梯度線圈組件,和用于在檢查區(qū)域內進行發(fā)射和接收射頻信號中至少一個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置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的第一箱,在其中設置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的第二箱,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塊,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軌,其中多個滑軌面對多個滑塊且滑塊容納入滑軌進而對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并且多個插頭座面對多個電子連接器插頭,多個插頭容納入插頭座進而對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進行電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做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大致垂直。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并在它們之間進行電連接的多個插腳。
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個具體方面,射頻線圈具有縱向軸線,且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機械和電連接是通過使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縱向軸線方向相對滑動來完成的。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個優(yōu)點是它方便了頂部拼合射頻線圈中各線圈部分之間電子連接器的適當配對。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它提供了頂部拼合射頻線圈中各線圈部分之間電子連接器的可靠配對。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另一個優(yōu)點是頂部拼合射頻線圈中箱的機械結合和分開比較方便。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一個優(yōu)點是它方便了固定頂部拼合射頻線圈中各線圈部分之間的機械連接。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閱讀和理解下面優(yōu)選實施例的介紹之后,本發(fā)明進一步的優(yōu)點將是顯而易見的。
本發(fā)明可以采取各種元件及元件組合,和各種步驟及步驟組合的形式。附圖只是為了示意說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目的,并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圖1是磁共振設備的示意圖,在其中設置有頂部拼合線圈;圖2A是頂部拼合線圈的圖示說明,此頂部拼合線圈采用鉸接插銷將線圈的上下部分固定在一起;圖2B是頂部拼合線圈的圖示說明,此頂部拼合線圈采用鉸接插銷,圖中插銷處于開啟位置;圖3是電子連接器的圖示說明,此電子連接器提供了頂部拼合線圈上下部分的電連接;圖4是依照本發(fā)明的頂部拼合線圈的圖示說明,此頂部拼合線圈處于合上位置;圖5是依照本發(fā)明的頂部拼合線圈的圖示說明,此頂部拼合線圈處于打開位置;圖6A是滑塊的透視圖,此滑塊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圖6B是滑塊的側視圖,此滑塊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圖7A是滑軌的透視圖,此滑軌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
圖7B是滑軌的側視圖,此滑軌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圖7C是滑軌的頂視圖,此滑軌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圖7D是滑軌的底視圖,此滑軌用于連接頂部拼合線圈的上下部分;圖8A是電子連接器插頭的透視圖;圖8B是設置在插入式射頻線圈箱上的連接器插頭的圖示說明;圖9A是電子連接器插頭座的透視圖;圖9B是母插座的透視圖;圖9C是母插座的頂視圖;圖9D是插入式射頻線圈上下部分電連接的圖示說明;和圖10是滑軌的圖示說明。
參考圖1,顯示了磁共振系統(tǒng)11。磁共振(MR)系統(tǒng)包括多個主磁場線圈10,多個主磁場線圈10沿縱向或中央磁孔z-軸,或檢查區(qū)域12產生均勻的時間恒定磁場B0。在超導實施例中,主磁鐵線圈由主磁鐵線圈架14支撐并且被置入環(huán)形液氦容器或罐16中。容器中充滿液氦以使主磁鐵線圈維持在超導溫度。液氦罐被一系列冷防護罩18環(huán)繞,冷防護罩被支撐在真空杜瓦瓶20中。當然,環(huán)形阻抗磁鐵,C-磁鐵,和其它類似磁鐵液也在考慮范圍之中。
在所示實施例中,提供了梯度線圈組件30。梯度線圈組件包括用于產生梯度磁場Gx,Gy和Gz并沿磁孔12安裝的x,y和z-線圈。射頻線圈36的整體可以安裝在梯度線圈組件30中。
插入式或本機的射頻線圈40以可拆卸方式安裝在檢查區(qū)域12的磁孔中。在圖1中,插入式射頻線圈是頂部拼合頭部線圈,例如鳥籠式線圈,用于被檢查對象頭部成像。必須明白插入式射頻線圈40可以是任何一種拼合射頻線圈,其中線圈包括至少兩部分,兩部分可以互相分開。
操作員界面和控制臺包括可讀顯示,如視頻監(jiān)視器52,和操作員輸入方法,輸入方法包括鍵盤54、鼠標56、跟蹤球、光筆或類似裝置。計算機控制和重構模塊58包括硬件和軟件使操作員可以選擇儲存在順序控制存儲器中的多個編程磁共振順序。順序控制器60控制梯度放大器62和數(shù)字發(fā)射器64,前者與梯度線圈組件30相連,用于在所選梯度順序中的適當時刻產生Gx,Gy和Gz梯度磁場,后者用于選擇整個線圈36和插入式射頻線圈40兩者中的一個,在對所選順序合適的時刻產生B1射頻場脈沖。
線圈40從檢查區(qū)域12接收的共振信號被數(shù)字接收器66解調并儲存在數(shù)據存儲器68中。數(shù)據存儲器中的數(shù)據被重構或陣列處理器70重新構造為儲存在圖像存儲器72中的圖像描述。操作員控制的視頻處理器74將圖像描述的選擇部分轉換成切片圖像,投影圖像,透視圖,或本領域中用于視頻監(jiān)視器顯示的其它類似常規(guī)圖像形式。
現(xiàn)在參考圖4,圖4顯示了頂部拼合射頻線圈40。第一或上部,半線圈被容納于第一或上部線圈箱部分80中。為了減少對病人的幽閉恐怖作用,上線圈箱部分可以在鳥籠式線圈相鄰支線可選擇地開窗口82。第二或下部半線圈被容納于第二或下部線圈箱部分84中。上線圈箱部分以可拆卸方式與下線圈箱部分84連接,下線圈箱部分支撐在病人支架上或以不同方式設置在檢查區(qū)域12中。
上和下線圈部分包括支撐銅箔線圈的線圈架,例如纖維加強塑料線圈架。為了使線圈架牢固和維持線圈形狀和結構的完整性,線圈架固定在線圈箱的里面部分。里線圈箱輪廓設置成可滿足檢查時進行剖析。外線圈箱蓋住內部部件和電子組件,也向線圈結構提供了機械強度。在里外線圈箱之間有構架以增加線圈結構的牢固性。
通常,上下線圈箱80,84之間的機械連接和設置在線圈箱內的線圈部分相互之間的電子連接是所希望的。例如,在鳥籠式線圈例子中,鎖緊環(huán)之間的電連接是所期望的。因此,上下圈箱部分80,84通過滑塊100和滑軌101進行機械式連接,通過插頭110和插頭座111進行電連接,如圖5所示。
現(xiàn)在參考圖6A-7D,圖中顯示了滑塊100和滑軌101。在一個實施例中滑塊和滑軌由具有相對較低摩擦系數(shù)的材料制成或表面涂有相對較低摩擦系數(shù)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要特別關注圖6A-B中所示的實施例,每個滑塊100包括滑塊固定部分200和滑塊主干210,滑塊主干寬度為W1,長度為L1,并從滑塊固定部分延伸出來。滑塊也包括滑塊圓頭220,其寬度為W2,長度為L2,設置在滑塊主干固定部分對面的一端?;瑝K固定部分包括安裝面221,滑塊圓頭220包括第一或下圓頭面221和第二或上圓頭面222。
如圖6B所示,滑塊100設置在上線圈箱80上,通常使固定面201與上線圈箱齊平,并且主干210和圓頭221伸出上線圈箱體外。
現(xiàn)在參考圖7A-D,圖中顯示了滑軌101。在所示實施例中,每個滑塊包括厚度為T1的第一或下開槽滑軌部分300和厚度為T2并設置在鄰近開槽滑軌部分的第二或上匙孔滑軌部分310。開槽滑軌部分300包括大致橢圓形槽315,匙孔滑軌部分310包括大致匙孔形縫隙,匙孔形縫隙有較寬的部分320和較窄的部分330。下滑軌部分300中開槽315的寬度大致等于上滑軌310較寬部分320的寬度。
上匙孔滑軌部分310也包括第一或上表面311和第二或下表面312。下表面312包括伸出下滑軌部分300中開槽315之外的上滑軌中較窄的部分320。
如圖7B所示,滑軌101設置在下線圈箱84上,使滑軌101在下線圈箱體里并且上表面311與下線圈箱84大致齊平。
現(xiàn)在參考圖8A至9C,圖中顯示了電子連接器插頭110和插頭座111。要特別關注圖8A和8B,電子連接器插頭包括固定部分410和凸形延伸部分420。固定部分410包括大致的圓柱體。固定部分410設置在上線圈箱80并且與上半部分射頻線圈41電相連,如圖8B所示。凸形延伸部分420寬度或直徑為W3,長度為L3,并且與固定部分410相連。凸形延伸部分420大致沿y-方向從上線圈箱80伸出,如圖8B所示。
現(xiàn)在參考圖9A-9D,圖中顯示了插頭座111。插頭座包括基座部分500和連在基座部分上的插座部分510。插座部分510包括被設置成互相連接形成矩形結構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插座壁511,512,513,514。第一或插座壁511被設置在xy-平面并且包括開縫,或沒有材料填充的區(qū)域,其尺寸可以容納凸形延伸部分420。一組電導體凹形插座片521,522和擋板530被設置在插座部分510里面。
更多細節(jié)在圖9B中顯示,每組凹形插座片521,522包括支撐板525和一對從支撐板伸出的插腳540。第一凹形插座片521的支撐板和插座部分510的第二插座壁512相連使第一凹形插座片521的插腳540伸進插座部分510中。第二凹形插座片522的支撐板和插座部分510的第三插座壁相連使第二凹形插座片的插腳540伸進插座部分并和第一凹形插座片的插腳相對,如圖9C所示。
擋板530通常是成C-形并沿插座部分510的第三插座壁513設置使其面對第一插座壁513。如圖9A所示,擋板被布置成使互相面對的凹形插座片的插腳末端延伸進擋板530中。
如圖9C所示,插座111被固定在下射頻線圈箱84上。凹形插座片521,522穿過下射頻線圈箱與下射頻線圈42電連接在一起。
操作時,通過相對于下線圈箱84在x,y,和z方向定位上線圈箱80,使滑塊100a,100b,100c,100d插入相應滑軌101a,101b,101c,101d上比較寬的縫隙320中,從而完成機械和電子連接,如圖7B和7C中的初始位置A所示。然后,通過相對于下線圈箱84沿z-方向滑動上線圈箱80,滑塊100機械式固定在滑軌101上,如位置B所示。
再回到參考圖6A-7D,當上線圈箱80在固定位置B時,滑塊100和滑軌101在尺寸上的機械耦合使滑塊和滑軌緊密配合。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滑塊主干210的長度L1略微大于滑軌101中上匙孔部分310的厚度T2。因此,當在固定位置B時,1)滑塊固定表面201與上匙孔部分310的上表面311;和2)滑塊圓頭上表面222與上匙孔部分310的下表面312,相互之間的摩擦力使上下線圈箱固持在一起。如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理解的,可以調節(jié)滑塊100和滑軌101的其它尺寸以提供兩者間的機械連接。
參考圖8A-9C,伴隨著可拆卸機械連接,插入式射頻線圈40的上部分41和下部分42可形成電連接。這種滑動形成了插頭110a,110b,110c,110d和相應插座111a,111b,111c,111d之間的電連接,如圖9C中位置A和位置B所示。如圖9C所示,在起始位置A,連接器插頭110(為簡化的目的在圖中只顯示了一個)沿x和z方向設置,使得在上線圈箱80相對下線圈箱沿y方向滑動時,連接器插頭110穿過插座區(qū)域510中第一插座壁511上切掉的區(qū)域。連接器插頭110因此插到凹形插座片521,522的插腳540中。
在固定位置B,連接器插頭被設置在擋板530中插腳540之間。凸形延伸部分420的寬度W3被設計成當插頭插入擋板中的插腳中時,插頭和插腳之間有牢固的機械/電子連接。換句話說,在提供機械穩(wěn)定性的同時,擋板530增加了插腳中插頭的穩(wěn)定性,以維持插腳和插頭之間的電連接。
為了把上線圈箱80從下線圈箱84上移開,必須通過向后(也就是向負z-方向)拉上線圈箱以斷開機械和電連接器,從而將線圈箱脫開。然后上線圈箱可以如所期望地被移開。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滑塊100和滑軌101可以在頂部拼合射頻線圈第一線圈箱80和第二線圈箱84之間互換,或混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斜面350被設置在滑軌101中,如圖10所示。在這里,當上線圈箱被沿z-方向向后拉時,滑塊100接觸滑軌中的斜面部分,其會強迫上線圈箱抬高,使其從下線圈箱84上毫無阻力或不會軋住地抬起和移走。同樣地,當連接線圈箱時,斜面可以相對于下線圈箱引導上線圈箱就位。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機械連接使用了棘爪方法,而不是滑塊和滑軌。在這里,一旦上線圈箱80滑入恰當?shù)膠-位置就被插入式射頻線圈40中的上線圈箱80和下線圈箱84上各自的小棘爪和突起鎖在位置上。
在另一個替代實施例中,可以使用矩形葉片或其它凸形突起來代替使用圓形插頭110作為電子連接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滑塊和/或滑軌可以使用模制或其它方法分別集成在上線圈箱80和下線圈箱84上,而不是使用例如滑塊100和滑軌101的分離部件。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只要滑塊和滑軌之間有機械連接,滑塊和滑軌可以使用L形或其它各種形狀,而不是T類型。
可以使用加有螺旋或片簧負載的接觸,而不是使用彈簧類型的接觸指。
已經參考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了介紹。顯然,在閱讀和理解前述介紹后,可以對本發(fā)明做出修改和變更。本發(fā)明有意被解釋為包括在此范圍內的所有這些修改和變更,因為這些修改和變更是在所附權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置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41)的第一箱(80);在其中設置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42)的第二箱(84);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塊(100);和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軌(101),其中所述滑軌面對滑塊,所述滑塊容納入滑軌用來對所述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350),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z)彼此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y)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致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拼合射頻線圈進一步包括多個設置在所述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110);和多個設置在所述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111),并且插頭座面對導體插頭,所述導體插頭可容納入插頭座對所述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進行電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插腳(54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射頻線圈具有縱向軸線(z),且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機械和電連接是通過使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縱向軸線方向相對滑動來完成的。
6.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并且具有第一軸線(z)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所述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置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41)的第一箱(80);在其中設置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42)的第二箱(82);通過沿第一軸線方向(z)相對于第二箱移動第一箱來機械式連接第一箱和第二箱的機械連接裝置;和通過沿第一軸線方向相對于第二箱移動第一箱來電連接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的電連接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械連接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塊(100);和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多個滑軌(101),其中所述滑軌面對滑塊,所述滑塊容納入滑軌用來對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350),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z)彼此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y)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大致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電連接裝置包括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110);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111),并且插頭座面對導體插頭,導體插頭容納入插頭座對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進行電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插腳(540)。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其特征在于,射頻線圈的縱向軸線形成了第一軸線。
12.一種磁共振成像設備包括用于在檢查區(qū)域(12)內產生主磁場的磁鐵(10);用于在檢查區(qū)域內產生梯度磁場的梯度線圈組件(30);和用于在檢查區(qū)域內進行發(fā)射和接收射頻信號兩個中至少一個的頂部拼合射頻線圈(40),所述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置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41)的第一箱(80);在其中設置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42)的第二箱(84);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塊(100);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滑軌,其中所述多個滑軌面對多個滑塊且多個滑塊容納入滑軌,進而對第一箱和第二箱進行機械式連接;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電子連接器插頭(110);和多個設置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的插頭座(111),并且多個插頭座面對多個連接器插頭,多個插頭容納入插頭座進而在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之間進行電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多個滑軌中的至少一個包括斜面部分(350),其在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第二方向(z)彼此相對移動時用于沿第一方向(y)引導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移動,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大致垂直。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插頭座包括用于容納連接器插頭的多個插腳(540)。
1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磁共振成像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頻線圈具有縱向軸線(z),且第一箱和第二箱之間的機械和電連接是通過使第一箱和第二箱沿縱向軸線方向相對滑動來完成的。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頂部拼合射頻線圈。頂部拼合射頻線圈包括在其中設有第一射頻線圈部分(41)的第一箱(80)和在其中設有第二射頻線圈部分(42)的第二箱(84)。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設有多個滑塊(100),在第一箱和第二箱中至少一個上設有多個滑軌(101),滑軌面對滑塊以容納滑塊。第一箱和第二箱通過滑軌和滑塊進行機械式連接。射頻線圈也包括設置在至少一個箱上的多個電子連接器插頭(110)和設置在箱上的多個插頭座(111),插頭座面對插頭以容納導體插頭。第一和第二射頻線圈部分的電連接是通過插頭和插座來進行的。
文檔編號G01R33/34GK1806181SQ200480016252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13日
發(fā)明者T·赫梅萊夫斯基, J·T·卡倫 申請人: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