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天然氣生產(chǎn)領域,更具體地來說,特別是涉及一種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的天然氣輸出時需要加注一定的有味異物,例如硫等?,F(xiàn)有的加注方式是在輸出管上進行加注,即利用一氣泵將待加藥物直接加注到輸出管中,如圖1。由于輸出管中的氣體本身具有很高的壓強,如果要加入異物,那就需要和其壓強相當而且更大的壓強才能將異物添加進去,這樣的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用于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對天然氣加注添加物時耗費電力過大造成成本過高以及輸出過程中潛藏著安全性的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包括節(jié)流減壓閥、加藥罐及氣動泵和供輸出天然氣的第一連接管,其中,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連接于第一連接管上,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兩端的所述第一連接管上分別連接有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所述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分別連接氣動泵,所述氣動泵還通過毛細管與所述加藥罐內部相連通,在所述加藥罐的頂部還設有作為進藥口的第五連接管和供用于取節(jié)流后的氣體來平衡加藥罐中壓力的第六連接管,且所述毛細管還通過第四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管連接。
[0006]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相對傳統(tǒng)加注需要電源控制系統(tǒng)才能實現(xiàn)加注的方法,本實用新型是進行無電全自動加注,利用藥劑罐前后端壓力差,達到全自動加注的目的,可實現(xiàn)無電、無人值守的效果,而且其還有以下新的特點:第一、根據(jù)用氣量調節(jié)加注量;第二、無電控制,節(jié)能,機械動作,穩(wěn)定性好;第三、操作簡便,壽命長;第四、密封性好。
【附圖說明】
[000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8]圖1為現(xiàn)有加注方案的示意圖。
[0009]圖2顯示為本實用新型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0]附圖標號說明
[0011]I第一連接管
[0012]2節(jié)流減壓閥
[0013]3第二連接管
[0014]4第三連接管
[0015]5加藥罐
[0016]6氣動泵
[0017]7毛細管
[0018]8第四連接管
[0019]9第五連接管
[0020]10第六連接管
[0021]11止回閥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偷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見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型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用于對天然氣輸出加注添加物,包括節(jié)流減壓閥2、加藥罐5及氣動泵6和供輸出天然氣的第一連接管I,其中,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連接于第一連接管I上,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所述第一連接管I上分別連接有第二連接管3和第三連接管4,所述第二連接管3和第三連接管4分別連接氣動泵6,所述氣動泵6還通過毛細管7與所述加藥罐5內部相連通,且所述毛細管7還通過第四連接管8與所述第三連接管4連接。
[0024]通過上述方案,第一連接管I兩端分別為進氣口和出氣口,經(jīng)過其的天然氣通過節(jié)流減壓閥2后在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第一連接I上形成壓差,同時第二連接管3的一端連接進氣口端的第一連接管I上,第三連接管4的一端連接出氣口端的第一連接管I上,且第二連接管3的另一端和第三連接管4的另一端通過氣動閥6來實現(xiàn)連接,同時氣動閥還通過毛細管7與加藥罐5連通,這樣由于氣動泵6受到第一連接管I兩端的氣壓差,從而通過毛細管7將加藥罐5中的添加物抽取出來,并經(jīng)由第四連接管8輸出至第三連接管4,進而和第一連接管I出氣口端的氣體相混合后輸出。相對現(xiàn)有的加注方式,本系統(tǒng)可以實現(xiàn)無電工作,且不需要人工干預的自動加注,大大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同時也更加環(huán)保和節(jié)會K。
[0025]進一步地,在所述加藥罐5的頂部還設有第五連接管9,用于作為進藥口。
[0026]進一步地,為使加藥罐5中的氣壓穩(wěn)定,保證系統(tǒng)在工作時的安全性,在所述加藥罐5的頂部還設有第六連接管10,用于取節(jié)流后的氣體來平衡加藥罐5中的氣壓,使其處于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壓力下工作,不至于在無人值守時發(fā)生意外。
[0027]另外,為了進一步保證加藥罐5的安全性,還可在加藥罐5的外側壁上安設一天然氣高壓球閥,用于平衡加藥罐內5部的壓差,因為毛細管7抽出的是加藥罐5底部的藥物,其罐體了的壓力不均勻。這里之所以要對加藥罐5的安全性做如此多的設計是由于所添加的藥物一般都是有危險性較高的添加物(例如硫等),如果一旦出現(xiàn)意外,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0028]進一步地,在實際中,如果出現(xiàn)輸氣壓力減小,那么可能出導致天然氣倒灌,將加藥罐5中的藥物回流到進氣口,從而天然氣的輸出帶來了未知的危險性。為了解決一問題,技術人員通過試驗,在氣動泵6的兩端所在的第二連接管3和第三連接4管上各設置一止回閥11,以此來防止藥物使氣體倒灌的危險。
[0029]進一步地,還可在第二連接管3上的所述止回閥和第一連接管I之間安設一調節(jié)閥,用于調節(jié)輸出端的氣體流速,進而來調節(jié)氣動泵6兩端的壓差,從而使其能夠更好的工作,不至于出現(xiàn)藥物倒灌的情況。
[0030]具體地,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第一連接管I上還各連接有一壓力表,用于觀察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壓力差。
[0031]具體地,所述毛細管7上還設有一截止閥,同時第五連接管和第六連接管10都設有一截止閥,這樣可以保證咋停止供氣時將藥物灌5關閉完全,以防止其中的藥物流出。
[003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根據(jù)用氣量調節(jié)加注量;無電控制,節(jié)能,機械動作,穩(wěn)定性好;操作簡便,壽命長;密封性好等優(yōu)勢。而且相對現(xiàn)有技術,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和節(jié)約資源。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chǎn)業(yè)利用價值。
【主權項】
1.一種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節(jié)流減壓閥(2)、加藥罐(5)及氣動泵(6)和供輸出天然氣的第一連接管(I),其中,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連接于第一連接管(I)上,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所述第一連接管(I)上分別連接有第二連接管(3)和第三連接管(4),所述第二連接管(3)和第三連接管(4)分別連接氣動泵¢),所述氣動泵(6)還通過毛細管(7)與所述加藥罐(5)內部相連通,在所述加藥罐(5)的頂部還設有作為進藥口的第五連接管(9)和供用于取節(jié)流后的氣體來平衡加藥罐(5)中壓力的第六連接管(10),且所述毛細管(7)還通過第四連接管⑶與所述第三連接管⑷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細管(7)、第五連接管(9)和第六連接管(10)上分別各還設有一截止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在加藥罐(5)的外側壁上安設一天然氣高壓球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第一連接管(I)上還各連接有一供觀察節(jié)流減壓閥(2)兩端的壓差的壓力表。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細管(7)上還設有一截止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壓力自平衡的加注系統(tǒng),包括節(jié)流減壓閥、加藥罐及氣動泵和供輸出天然氣的第一連接管,其中,所述節(jié)流減壓閥連接于第一連接管上,節(jié)流減壓閥兩端的所述第一連接管上分別連接有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第二連接管和第三連接管分別連接氣動泵,氣動泵還通過毛細管與所述加藥罐內部相連通,在加藥罐的頂部還設有作為進藥口的第五連接管和供用于取節(jié)流后的氣體來平衡加藥罐中壓力的第六連接管,且毛細管還通過第四連接管與所述第二連接管連接。相對現(xiàn)有加注需要電源控制系統(tǒng)才能實現(xiàn)加注的方法,本實用新型是進行無電全自動加注,利用藥劑罐前后端壓力差,達到全自動加注的目的,可實現(xiàn)無電、無人值守的效果。
【IPC分類】F17D1/02, F17D3/12
【公開號】CN204629089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13017
【發(fā)明人】唐培文, 向鵬, 杜仁德, 楊宗桂, 郭怡
【申請人】重慶恬愉石油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