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配合樞軸或轉軸轉動而運動的致動器和反應器,使支撐架產生彈性張開或收合運動的新型產品。
【背景技術】
[0002]應用因外力可往復轉動自如的樞軸或轉軸,來配裝在電子器物上,例如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PDA、電子書等,使其蓋或顯示屏幕可轉動而具有開、閉作用,已為現(xiàn)有技術。例如,中國臺灣第97222022號“轉軸結構”、第98207366號“樞軸結構”、第99211350號“雙樞軸樞紐器”等專利案,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0003]為了使電子器物的顯示模塊(例如,觸控屏幕)在使用方面具備有更多的操作模式和應用范圍,現(xiàn)有技術也已揭露了一種應用滑軌和旋轉組件的組合,配合彈簧的能量蓄積、釋放,來達到輔助顯示模塊或觸控屏幕產生打開、閉合運動等作用。它的優(yōu)點是可調整顯示模塊或觸控屏幕的角度;缺點是提供觸控操作時,屏幕容易晃動,不僅影響操作的穩(wěn)定度,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心理壓力,而這種情形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0004]舊法也已揭露一種應用(三?四)連桿機構支撐屏幕的手段;它的優(yōu)點是顯示屏幕背部有支撐,方便使用者觸控操作;缺點是結構關較復雜,并且需要較大施力拉動顯示屏幕和連桿機構,才能將顯示屏幕拉抬到操作位置。
[0005]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數(shù)據(jù)顯示了在有關轉軸或樞軸和其相關結合組件在使用和結構設計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設計考慮該轉軸或樞軸和相關組件結構,以及上述的應用情形,使其不同于現(xiàn)有技術,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型態(tài),增加它的應用范圍,而有別于舊法。例如,在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而言,使所述的轉軸或樞軸組合一支撐裝置,以利于應用在顯示模塊或觸控屏幕,來提供一支撐固定機制和保持該觸控屏幕操作的穩(wěn)定性,使現(xiàn)有技術容易晃動、不利于觸控操作等情形,獲得明顯的改善;或進一步使該支撐裝置具備有自動或半自動彈性張開或收合運動,獲得操作簡便、省力等作用。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專利案中均未被具體啟示或揭露。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其為能夠配合樞軸或轉軸轉動而運動的致動器和反應器,并且能使支撐架產生彈性張開或收合運動。
[0007]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8]—種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其包括:
[0009]轉軸;
[0010]設置在轉軸上的致動器,該致動器有一主區(qū);該致動器設有脊部和連接脊部的第一谷部、第二谷部;以及
[0011]—反應器響應該轉軸轉動而運動,該反應器還與一常態(tài)下將該反應器推向該致動器的彈性體相配合;
[0012]該反應器具有凸部和連接凸部的凹部,該反應器能夠相對在該致動器的脊部和第一谷部、第二谷部之間運動;并且,該凸部在第一谷部、第二谷部之間的位置對應該轉軸轉動到一收合位置和打開位置。
[0013]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具有第一樞接區(qū)、連接第一樞接區(qū)的第二樞接區(qū)、連接第二樞接區(qū)的基部;
[0014]該轉軸的第二樞接區(qū)與顯示模塊相組合,該轉軸基部與支撐架相組合;
[0015]該致動器和反應器設置在該第一樞接區(qū)處;
[0016]該致動器的主區(qū)設有組合該轉軸第一樞接區(qū)的軸孔;
[0017]該致動器還具有第一脊部斜面、第二脊部斜面,該脊部、第一脊部斜面、第二脊部斜面和谷部位于該致動器的主區(qū)上;
[0018]該反應器具有另一軸孔,該另一軸孔組合在該轉軸第一樞接區(qū)處使該反應器隨轉軸轉動;
[0019]該反應器還設有第一凸部斜面、第二凸部斜面,該凸部、第一凸部斜面、第二凸部斜面和凹部能夠相對在該致動器的脊部、第一脊部斜面、第二脊部斜面和谷部上運動;以及
[0020]該彈性體配合該固定器設置在第一樞接區(qū)上。
[0021]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第二樞接區(qū)配合一固定板,該固定板與該顯示模塊相組合;
[0022]該固定板設有樞接孔能夠使該轉軸的第一樞接區(qū)通過并與該第二樞接區(qū)相組合;該致動器主區(qū)成環(huán)狀體結構且具有至少2個相對180°的脊部;該脊部、谷部成連接排列型態(tài);以及
[0023]該反應器具有至少2個相對180°的凸部;該凸部、凹部成連接排列型態(tài)。
[0024]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致動器有一連接主區(qū)的副區(qū);
[0025]該副區(qū)具有與一副軸相組合的副軸孔和限制部;
[0026]該副軸設置有限制器,該限制器具有另一副軸孔、手部和形成在手部末段的頭端;該手部位于該致動器的限制部內;
[0027]該反應器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對應該限制器的頭端的干涉部。
[0028]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致動器有一連接主區(qū)的副區(qū);
[0029]該副區(qū)具有與一副軸相組合的副軸孔和限制部;
[0030]該副軸設置有限制器,該限制器具有另一副軸孔、手部和形成在手部末段的頭端;該手部位于該致動器的限制部內;
[0031]該反應器的表面形成有至少一對應限制器的頭端的干涉部;
[0032]該副軸與顯示模塊和固定板的副樞接孔的其中之一相組合。
[0033]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限制部是一個垂直凸出于該致動器副區(qū)的槽道結構,具有U型斷面;
[0034]該反應器干涉部是一凸狀體結構;
[0035]該副軸具有第一區(qū)、第二區(qū)和位于該第一區(qū)、第二區(qū)之間的肩部;
[0036]該致動器的副軸孔與該副軸的第二區(qū)相組合;
[0037]該限制器的副軸孔與該副軸的第一區(qū)相組合,該限制器副軸孔的內徑大于該副軸第一區(qū)的外徑;
[0038]—副彈性體配合一副固定器設置在該副軸第一區(qū)上使該限制器常態(tài)下能夠觸壓該副軸的肩部。
[0039]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限制部是一個垂直凸出于該致動器副區(qū)的槽道結構,具有U型斷面;
[0040]該反應器干涉部是一凸狀體結構;
[0041]該副軸具有第一區(qū)、第二區(qū)和位于該第一區(qū)、第二區(qū)之間的肩部;
[0042]該致動器的副軸孔與該副軸第二區(qū)相組合;
[0043]該限制器的副軸孔與該副軸第一區(qū)相組合,該限制器副軸孔的內徑大于該副軸第一區(qū)的外徑;
[0044]一副彈性體配合一副固定器設置在該副軸第一區(qū)上使該限制器常態(tài)下觸壓該副軸的肩部;以及
[0045]該副軸第二區(qū)與該固定板的副樞接孔相組合。
[0046]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反應器具有2個位在相對180°的位置的干涉部。
[0047]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反應器具有2個位在相對180°的位置的干涉部。
[0048]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反應器具有2個位在相對180°的位置的干涉部。
[0049]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反應器具有2個位在相對180°的位置的干涉部。
[0050]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組合的設置有一扭力模塊;
[0051]該轉軸具有平面部和弧面部;
[0052]該扭力模塊由至少一個板片結構組成;該扭力模塊具有彎臂,該彎臂界定出一套孔和一開口;
[0053]該開口使該彎臂能夠彈性運動;該彎臂末端設有一指部;該指部響應該轉軸轉動并與該轉軸的平面部、弧面部產生接觸摩擦。
[0054]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組合的設置有一扭力模塊;
[0055]該轉軸第二樞接區(qū)具有平面部和弧面部;
[0056]該扭力模塊由至少一個板片結構組成;該扭力模塊具有彎臂,該彎臂界定出一套孔和一開口 ;該開口使該彎臂能夠彈性運動;
[0057]該彎臂末端有一指部;該指部響應該轉軸轉動并與該轉軸的平面部、弧面部產生接觸摩擦。
[0058]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組合的設置有一扭力模塊;
[0059]該轉軸具有平面部和弧面部;
[0060]該扭力模塊由至少一個板片結構組成;該扭力模塊具有彎臂,該彎臂界定出一套孔和一開口 ;該開口使彎臂能夠彈性運動;
[0061]該扭力模塊具有一凸出的副區(qū)和設置在副區(qū)上的開孔;該開孔與該副軸相組合;
[0062]該彎臂末端具有一指部;該指部響應該轉軸轉動并與該轉軸的平面部、弧面部產生接觸摩擦。
[0063]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組合的設置有一扭力模塊;
[0064]該轉軸第二樞接區(qū)具有平面部和弧面部;
[0065]該扭力模塊由至少一個板片結構組成;該扭力模塊具有彎臂,該彎臂界定出一套孔和一開口 ;該開口使該彎臂能夠彈性運動;
[0066]該扭力模塊具有一凸出的副區(qū)和設置在副區(qū)上的開孔;該開孔與該副軸相組合;
[0067]該彎臂末端有一指部;該指部響應轉軸轉動并與該轉軸的平面部、弧面部產生接觸摩擦。
[0068]所述的組合樞軸的支撐裝置,該轉軸組合的設置有一扭力模塊;
[0069]該轉軸具有平面部和弧面部;
[0070]該扭力模塊由至少一個板片結構組成;該扭力模塊具有彎臂,該彎臂界定出一套孔和一開口 ;該開口使該彎臂能夠彈性運動;
[0071]該扭力模塊具有一凸出的副區(qū)和設置在副區(qū)上的開孔;該開孔與該副軸第二區(qū)相組合;
[0072]該彎臂末端有一指部;該指部響應該轉軸轉動并與該轉軸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