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的液封防振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所熟知的液封防振裝置如專利文獻1所述。該液封防振裝置中設有圓形間隔部件,用于劃分主液室和副液室,從而形成吸收主液室內壓的結構。
該液封防振裝置包括固定于發(fā)動機側的第一安裝部件和固定于車體側的第二安裝部件,第一安裝部件和第二安裝部件之間夾設有絕緣體。第二安裝部件是圍設于絕緣體周圍的外筒部件,由第一框體和連接第一框體的第二框體構成。第一框體下部設有間隔部件。第二框體覆蓋在間隔部件的周圍。
在第一框體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形成多個用于卡合的凹部。與此相對,在第二框體上設有與第一框體的凹部卡合的爪狀凸部。通過第一框體的凹部與第二框體的凸部的卡合,使得外筒部件容易安裝。
但是,隨著汽車發(fā)動機室的小型化,對于液封防振裝置也有了相對的小型化要求。一般來說,液封防振裝置,包括專利文獻1中的液封防振裝置,其外形在平面視圖中呈圓形,易降低空間利用效率。因此,考慮到節(jié)省空間,液封防振裝置在平面視圖的外形上考慮改為近似四邊形。在該液封防振裝置中,間隔部件的形狀在平面視圖中也呈近似四邊形,從而利于保證面積,獲取高阻尼性能。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092137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一般而言,當外筒部件的形狀在平面視圖中呈近似四邊形時,角部的外筒部件自身的剛度將會提高,直線部分的外筒部件自身的剛度與角部相比有所下降。因此,如所述專利文獻1,在第一框體的凹部與第二框體的凸部相卡合的連接結構中,會出現(xiàn)凸部的剛度不穩(wěn)定、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的過盈量難以沿周向分布均勻的問題。這不局限于外筒部件的外形在平面視圖中呈現(xiàn)近似四邊形的液封防振裝置中,在外筒部件上包括有直線部分和與之相連接的角部形狀的液封防振裝置中也存在共同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為解決所述課題,以提供安裝性能提高、外筒部件的過盈量在周向上大致均勻的液封防振裝置。
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解決該課題,本發(fā)明的液封防振裝置包括安裝于振動源側的第一安裝部件、安裝于非振動源側的第二安裝部件、以及夾設于第一安裝部件和第二安裝部件之間的絕緣體。所述第二安裝部件包括連接所述絕緣體下部的筒形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絕緣體下方并支持間隔部件的筒形第二框體、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一個的多個卡止部、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另一個并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多個彈性鉤部。在所述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兩者中,設有所述彈性鉤部的框體包括一對相面對的直線狀主框架和一對與所述主框架端部彼此相連的側框架。所述彈性鉤部在框體周向上間隔地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同時,還設置在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側框架的角部,設置在所述角部的所述彈性鉤部與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的所述彈性鉤部相比,其剛度相對較低。
在此,所謂剛度,在主框架中指的是其外側方向的彈性鉤部在受力變形時所對應的變形難易程度。在角部指的是其外側方向的彈性鉤部在受力變形時所對應的變形難易程度。
在所述液封防振裝置中,通過設置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一側的卡止部與設置在另一側的彈性鉤部的卡止,可以簡單地安裝作為外筒部件的第二安裝部件。并且,在第二安裝部件上,在框體自身剛度低的主框架上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在框體自身剛度高的角部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由此可以在框體的周向上實現(xiàn)彈性鉤部的剛度均勻化。因此,可以提高安裝性能,使得外筒部件的過盈量沿周向均勻分布。從而提高外筒部件的密封性能。
此外,本發(fā)明的液封防振裝置包括安裝于振動源側的第一安裝部件、安裝于非振動源側并作為外筒部件的第二安裝部件、以及夾設于所述第一安裝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裝部件之間的絕緣體。所述第二安裝部件包括連接所述絕緣體下部的筒形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絕緣體下方并支持間隔部件的筒形第二框體、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一個的多個卡止部、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另一個并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多個彈性鉤部。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設有所述彈性鉤部的框體包括一對相面對的直線狀主框架和一對與所述主框架端部彼此相連的側框架。所述彈性鉤部在框體周向上間隔地設置在所述主框架上,在所述多個彈性鉤部中,設置在所述主框架端部的所述彈性鉤部與設置在遠離所述端部位置的所述彈性鉤部相比,其剛度相對較低。
在此,所謂剛度,指的是在主框架外側方向的彈性鉤部在受力變形時所對應的變形難易程度。
在所述液封防振裝置中,通過設置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一側的卡止部與設置在另一側的彈性鉤部的卡止,可以簡單地安裝作為外筒部件的第二安裝部件。并且,在第二安裝部件上,在主框架剛度低的部分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在主框架剛度高的部分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由此可以在外筒部件的周向上實現(xiàn)彈性鉤部的剛度均勻化。因此,可以提高安裝性能,使得外筒部件的過盈量沿周向均勻分布。從而提高外筒部件的密封性能。
此外,本發(fā)明的液封防振裝置包括安裝于振動源側的第一安裝部件、安裝于非振動源側并作為外筒部件的第二安裝部件、以及夾設于所述第一安裝部件和所述第二安裝部件之間的絕緣體。所述第二安裝部件包括連接所述絕緣體下部的筒形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絕緣體下方并支持間隔部件的筒形第二框體、以及連接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一個的多個卡止部,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的另一個并卡止于所述卡止部的多個彈性鉤部。在所述第一框體和所述第二框體兩者中,設有所述彈性鉤部的框體包括剛度低的低剛度部和比所述低剛度部的剛度高的高剛度部,所述彈性鉤部在設有所述彈性鉤部的框體的周向上間隔地設置,設置在所述高剛度部的所述彈性鉤部與設置在所述低剛度部的所述彈性鉤部相比,其剛度相對較低。
在此,所謂剛度,指的是在設有彈性鉤部的框體中,其外側方向的彈性鉤部在受力變形時所對應的變形難易程度。
在所述液封防振裝置中,通過設置在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一側的卡止部與設置在另一側的彈性鉤部的卡止,可以更簡單地安裝作為外筒部件的第二安裝部件。并且,在第二安裝部件上,在框體自身剛度低的低剛度部上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在框體自身剛度高的高剛度部上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由此可以在框體的周向上實現(xiàn)彈性鉤部的剛度均勻化。因此,可以提高安裝性能,使得外筒部件的過盈量沿周向均勻分布。從而提高外筒部件的密封性能。
此外,在所述液封防振裝置中,當所述彈性部件包括沿所述卡止部延伸的腿部和設置在所述腿部前端并卡止在所述卡止部的前端部時,在所述彈性鉤部中,剛度低的所述彈性鉤部與剛度高的所述彈性鉤部相比,所述腿部長一點較好。由此可以更易形成剛度低的彈性鉤部。
此外,在所述液封防振裝置中,所述彈性鉤部中剛度低的所述彈性鉤部與剛度高的所述彈性鉤部相比,壁的厚度薄一點較好。由此可以更易形成剛度低的彈性鉤部。
發(fā)明效果
通過本發(fā)明,可得到安裝性能提高、外筒部件的過盈量沿周向均勻分布的液封防振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中液封防振裝置的斜視圖。
圖2是圖1中A-A線剖視圖。
圖3是圖1中B-B線剖視圖。
圖4是分解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的側視圖。
圖5是圖4中的C-C向視圖。
圖6(a)是設置在直線狀的主框架上、顯示彈性鉤部卡止狀態(tài)的剖視圖,(b)是設置在角部、顯示彈性鉤部卡止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7(a)是設置在直線狀的主框架上、顯示彈性鉤部卡合前狀態(tài)的斜視圖,(b)是剖視圖,(c)是顯示卡止后狀態(tài)的斜視圖,(d)是剖視圖。
圖8是第二實施例中液封防振裝置的示意圖,其中,(a)是第二框體的斜視圖,(b)是第二框體的俯視圖。
圖9是第三實施例中液封防振裝置的示意圖,其中,(a)是第二框體的俯視圖,(b)是第二框體的側視圖。
圖10是液封防振裝置第一變形示例的第二框體的俯視圖。
圖11是液封防振裝置第二變形示例的第二框體的俯視圖。
圖12是液封防振裝置第三變形示例的第二框體的側視圖。
圖13是液封防振裝置第四變形示例的第二框體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液封防振裝置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如出現(xiàn)“前后”、“上下”、“左后”時,以圖1所示方向為基準,但是,“前后”并非必須要與汽車車身所對應的前后方向一致。此外,在描述時,相同的要素使用同一符號,省略重復性的描述。對于液封防振裝置,主要從上下方向輸入振動。
(第一實施例)
液封防振裝置為液封式,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安裝部件10、第二安裝部件20以及夾設在中間的絕緣體30。第一安裝部件10安裝在振動源發(fā)動機(圖中未示出)一側。第二安裝部件安裝在振動承受側非振動源側的車身一側(圖中未示出)。在液封防振裝置中,前后方向為長邊,與前后方向垂直的左后方向為短邊,在平面視圖中呈現(xiàn)近似長四邊形。
第一安裝部件10一體安裝在絕緣體30上部。假設第一安裝部件10為鋁合金制,如圖2、圖3所示,第一安裝部件10包括下部埋設絕緣體30的基部11和從基部11向上突出的突出部12。基部11的下部與絕緣體30硫化粘合。突出部12的形狀不僅局限于圓柱形,也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形狀。此外,在基部11上,為代替突出部12,固定配置在發(fā)動機(圖中未示出)上的托架可以形成螺栓孔。
如圖2、圖3所示,在基部11上,沿長邊方向和短邊方向的剖面形狀都向下變窄?;?1包括平坦座面11a,承載發(fā)動機一側的托架。
如圖2所示,絕緣體包括凹部31。凹部31向圖2的下方開放,通過間隔部件50(上板塊51)間隔形成主液室1。在凹部31內,封有非壓縮性的工作液。絕緣體30下部與第二安裝部件20的第一框體21固定連接。對于第一框體21,將在后面進行詳細說明。
通過間隔部件50劃分主液室1與副液室2。經由間隔部件50外周部形成的節(jié)流孔通路55(參見圖2、圖3)將主液室1與副液室2連通。假設節(jié)流孔通路55對低頻率的振動產生共振。在隔膜3與間隔部件50之間形成副液室2,使隔膜3成為壁部的一部分。
第二安裝部件20作為外筒部件發(fā)揮作用。第二安裝部件20包括第一框體21和第二框體25以及連接件40(參見圖1)。
如圖2、圖3所示,第一框體21為筒形框體,連接在絕緣體30的下部(下端部)。第二框體25為筒形框體,設置在絕緣體30的下方,用以支撐間隔部件50。第一框體21和第二框體25均呈現(xiàn)近似長方形。第一框體21和第二框體25均為合成樹脂成型品。第二安裝部件20嵌合在圖中未示出的支架上,安裝在車體一側,或者通過圖中未示出的托架安裝在車體一側。
如圖1所示,連接件40連接第一框體21和第二框體25。連接件40包括多個卡止部41和多個彈性鉤部45??ㄖ共?1設置在第一框體21上,彈性鉤部45設置在第二框體25上,與多個卡止部41相卡止。下面將對各部件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圖3所示,第一框體21內面呈傾斜狀,由上部向下部擴徑(擴寬),第一框體21包括主框架22和側框架23,如圖3所示,主框架22為一對左右的直線狀,如圖2所示,側框架23與主框架22的端部相連接,為一對前后的直線狀。如圖1所示,主框架22與側框架23相連接,其角部24(圖1中為一側的兩個)呈現(xiàn)弧形。
如圖4所示,第一框體21的側部設有多個凹部42,空出規(guī)定間隔。凹部42設置在主框架22的外周圍和角部24上。在第一框體21的一側(左側),假設有四個凹部42設置在主框架22上,在每個角部24上分別設置一個。凹部42同樣設置在第一框體21的另一側(右側)。
各個凹部42內有卡止部41。各個卡止部41向一側方向突出形成凸起狀,各個卡止部41上面形成卡止面41c(參見圖7(a)(b)),彈性鉤部45中,后面敘述的前端部47卡止在卡止面41c上(參見圖7(c)(d))。
如圖5所示,與第一框體21的形狀相對應,第二框體25包括一對左右的直線狀主框架26(參見圖3)和一對前后的直線狀側框架27(參見圖2),主框架26與側框架27相連接,其角部28呈現(xiàn)弧形。如圖5所示,第二框體25的主框架26和角部28的壁厚大致相同。
如圖4所示,第二框體25的側部設有多個彈性鉤部45,空出規(guī)定間隔。各個彈性鉤部45設置在第一框體21的各個卡止部41對應位置。具體地,在第二框體25的一側(左側),有四個彈性鉤部45設置在主框架26的外周面上,此外在角部28上各設有一個。彈性鉤部45同樣設置在第二框體25的另一側(右側)。在第二安裝部件20安裝時,各個彈性鉤部45能夠卡止在第一框體21的各個卡止部41上。
彈性鉤部45在側面視圖中均呈現(xiàn)反U字形狀(參見圖1)。彈性鉤部45包括一對前后的腿部46和前端部47,腿部46沿第一框體21延伸,前端部47與腿部46的前端相連接。
在多個彈性鉤部45中,如圖6(a)所示,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設置在主框架26上,具有可彈性變形的長度L1。
此外,在多個彈性鉤部45中,如圖6(b)所示,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設置在角部28上,具有可彈性變形的長度L2。如圖6(a)(b)所示,可彈性變形的長度L1與可彈性變形的長度L2相比較,長度L2比長度L1更長。由此,角部28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比相鄰連接的主框架26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剛度低,與主框架26的彈性鉤部45相比更易產生彈性變形。簡而言之,設置在高剛度部(角部28)的彈性鉤部45比設置在低剛度部(主框架26)的彈性鉤部45剛度低,因此使得腿部46的長度有所不同,彈性鉤部45自身彈性也因高剛度部(角部28)和低剛度部(主框架26)有所不同。
如圖6(a)(b)所示,各個腿部46的下端部與肋46b相連接,肋46b沿第二框體25的上下方向延伸,由此保障各個腿部46的強度。與第二框體25自身剛度相對應,各個腿部46的結構產生彈性變形。簡而言之,主框架26(低剛度部)的彈性鉤部45與主框架26的剛度相對應產生彈性變形,角部28(高剛度部)的彈性鉤部45與角部28的剛度相對應產生彈性變形。
如圖3所示,主框架26的上端部26a呈現(xiàn)凸緣狀,與第一框體21的主框架22下部相連接,與主框架22共同夾持在絕緣體30的延伸部32上,此外,如圖2所示,側框架27的上端部29呈現(xiàn)凸緣狀,與第一框體21的側框架23下部相連接,與側框架23共同夾持在絕緣體30的延伸部32上。絕緣體30的延伸部32定位在間隔部件50上部的外周端部,作為密封部件發(fā)揮作用。
隔膜3包括薄壁本體部件3a和與外周部形成一體的密封部件3b。密封部件3b安裝在間隔部件50下部的外周端部,夾設在第二框體25與間隔部件50之間。
如圖5所示,間隔部件50與第二框體25的形狀相對應,其外形在平面視圖中呈現(xiàn)近似四邊形。如圖2、圖3所示,間隔部件50由上板塊51和下支架52夾持彈性間隔部件53構成。
組裝該液封防振裝置時,首先要在第二框體25上制作可以容納隔膜3和間隔部件50的小組件體,此外,制作第一安裝部件10、絕緣體30和第一框體21一體化的小組件體,使其從上方接近第二框體25。
這樣,如圖7(a)(b)所示,第二框體25的彈性鉤部45的前端部47與第一框體21的卡止部41彈性相接,彈性鉤部45在外側(側面)發(fā)生彈性變形。之后,如圖7(c)(d)所示,第一框體21與第二框體25相接近,使第二框體25的上部(上端部26a、參見圖7(d))與第一框體21的下部(延伸部32、參見圖7(d))相接。這樣,可以使彈性鉤部45恢復彈性,前端部47侵入凹部42內部,與卡止部41的卡止面41c相卡止。
通過將各個彈性鉤部45的前端部47與各個卡止部41相卡止,使得第二安裝部件20組裝一體化。
通過上述說明的本實施例的液封防振裝置,在第一框體21上設置的各個卡止部41與在第二框體25上設置的各個彈性鉤部45相卡止,可以簡單地組裝第二安裝部件20。在框體自身剛度低的主框架26(低剛度部件)上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45,在框體自身剛度高的角部28(高剛度部)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45,由此在框體周向上實現(xiàn)彈性鉤部45的剛度均勻化。因此,可以在周向上實現(xiàn)第一框體21和第二框體25的過盈量的均勻化(可以在周向上取得過盈量的平衡)。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8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第二實施例中的液封防振裝置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設置在角部28上的彈性鉤部45的壁厚D2與設置在主框架26上的彈性鉤部45的壁厚D1有所不同。
如圖8(a)所示,多個彈性鉤部45均具有相同長度的腿部46。角部28的彈性鉤部45的壁厚D2比主框架26的彈性鉤部45的壁厚D1薄(參見圖8(b))。由此可得,角部28的彈性鉤部45比主框架26的彈性鉤部45剛度低。簡而言之,設置在剛度高的角部28(高剛度部)的彈性鉤部45比設置在剛度低的主框架26(低剛度部)的彈性鉤部45容易產生彈性變形。
本實施例可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產生相同效果。也就是說,通過設置在第一框體21上的各個卡止部41與設置在第二框體25上的各個彈性鉤部45的卡止,可以簡單地組裝第二安裝部件20。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9對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第三實施例的液封防振裝置與所述第一、第二實施例的不同點在于彈性鉤部45只設置在主框架26上。
如圖9(a)所示,第二框體25包括一對相對的直線狀的主框架26和一對與主框架26的端部相連接的側框架27。與所述第一、第二實施例相比,主框架26與側框架27的角部28的弧形變小。彈性鉤部45在第二框架25的周向上空出間隔,僅僅設置在主框架26上。雖然圖中未示出,但第一框體21與第二框體25形成相對應的形狀。各個彈性鉤部45卡止在卡止部41上,多個卡止部41設置在第一框體21上。
如圖9(b)所示,在多個彈性鉤部45中,設置在主框架26的端部26g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的長度L2(圖中未示出,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比設置在遠離端部26g位置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的長度L1(圖中未示出,與第一實施例相同)長。因此,端部26g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比設置在遠離端部26g位置的彈性鉤部45的腿部46的剛度低,易產生彈性變形。簡而言之,設置在高剛度的端部26g的彈性鉤部45比設置在低剛度的遠離端部26g位置的彈性鉤部45的剛度低。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主框架26的端部26g與遠離端部26g位置使得腿部46的長度有所差異,因而使得彈性鉤部45自身的彈性有所差異。
本實施例可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產生相同效果。也就是說,通過設置在第一框體21上的各個卡止部41與設置在第二框體25上的各個彈性鉤部45的卡止,可以簡單地組裝第二安裝部件20。
以上對本發(fā)明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在所述各實施例中設置弧形狀的角部28,但是實際并不局限于此,如圖10中的第一變形示例,角部28也可以形成直線狀,這時也可以產生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圖11中的第二變形示例,側框架27也可形成圓弧狀。這時,在與主框架26相接的側框架27的兩端部27g(高剛度部)上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45。因此,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框體的周向上可以實現(xiàn)彈性鉤部45的剛度均勻化。
此外,第二安裝部件20的平面視圖形狀可以形成橢圓形狀、多邊形形狀、三角形狀等。這時,在框體高剛度部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45,在框體低剛度部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45。因此,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框體的周向上可以實現(xiàn)彈性鉤部45的剛度均勻化。
此外,當第二安裝部件20的平面視圖形狀形成所述形狀以外的形狀時,也在框體高剛度部設置剛度低的彈性鉤部45,在框體低剛度部設置剛度高的彈性鉤部45。因此,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框體的周向上可以實現(xiàn)彈性鉤部45的剛度均勻化。
此外,如圖12的第三變形示例,與主框架26的前后方向(長度方向)的剛度高低部分相對應,越接近兩端部的一側腿部46越長,越接近中間部位一側的腿部46越短。因此,在框體的周向上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彈性鉤部45的剛度均勻化。
此外,如圖13的第四變形示例,彈性鉤部45左右兩側的腿部46越接近角部28一側(高剛度部一側),其長度越長。
此外,在所述實施例中,第一框體21上設有卡止部41,第二框體25上設有彈性鉤部45,但實際上并不僅僅局限于此,也可以與之相反,在第一框體21上設置彈性鉤部45,在第二框體25上設置卡止部41。
此外,本發(fā)明中不僅僅局限于以發(fā)動機為振動源,還廣泛應用在以電動機為振動源的車輛上。
符號說明
10 第一安裝部件
20 第二安裝部件
21 第一框體
26 主框架
27 側框架
28 角部
25 第二框體
30 絕緣體
40 連接件
41 卡止部
45 彈性鉤部
50 間隔部件
L1 長度(低剛度部中腿部46的長度)
L2 長度(高剛度部中腿部46的長度)
D1 厚壁(低剛度部中彈性鉤部45的壁厚)
D2 厚壁(高剛度部中彈性鉤部45的壁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