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修復旋轉工件修復裝置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
背景技術:
我公司申請?zhí)枮?01620443013.0、專利名稱為3D智能修復復雜旋轉工件的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3D智能修復復雜旋轉工件的裝置,參見圖1所示,其包括:本體(1);安裝于本體且由變頻電機驅動的旋轉工作臺(2),其設置有裝夾工件的液壓夾緊機構,變頻電機和液壓夾緊機構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本體立柱且可上下、左右運動的數控機械滑臺(3),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機械手(4),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3D測量裝置(6),其接于控制系統;其中,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刮涂作業(yè)時,機械手安裝刮板機構;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噴涂時,機械手安裝噴涂機構(5)。雖然裝置具有較好的修復效果,但是,由于整個裝置缺乏相應的防護裝置,缺乏對于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不利于工作人員的工作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其使用更加安全,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能夠進行有效的防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其包括:本體;安裝于本體且由變頻電機驅動的旋轉工作臺,其設置有裝夾工件的液壓夾緊機構,變頻電機和液壓夾緊機構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本體立柱且可上下、左右運動的數控機械滑臺,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機械手,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3D測量裝置,其接于控制系統;其中,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刮涂作業(yè)時,機械手安裝刮板機構;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噴涂時,機械手安裝噴涂機構;
還包括設置于本體底座的防護裝置,該防護裝置包括:
通過合頁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前側壁的前防護板;
通過合頁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左側壁的左防護板;
通過合頁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右側壁的右防護板;
通過合頁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后側壁的后防護板;
通過合頁而設置于后防護板的頂部防護板;
前防護板與左、右防護板之間、后防護板與左右防護板之間設置有固定裝置;
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頂部防護板設置有透明觀察窗;
前防護板的透明觀察窗處設置有操作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利用防護裝置將整個工作區(qū)遮擋,從而使得設備的工作更加安全,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能夠進行有效的防護。
進一步,透明觀察窗采用鋼化玻璃制成。
進一步,固定裝置為掛鉤固定機構。
進一步,本體的底座設置有升降基座,更進一步,該升降基座通過法蘭盤而可拆卸地安裝于本體底座的下表面,此時,需要在本體底座的下表面設置上法蘭盤,而在升降基座頂部設置下法蘭盤,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可拆卸裝配作業(yè)。
進一步,頂部防護板設置有照明裝置。
進一步,升降基座設置有抽風裝置,該抽風裝置的抽風口延伸至本體底座的上方。
進一步,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均設置有操作孔。
進一步,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設置的操作孔處設置有朝向防護裝置圍護而成的空間開啟的塑料擋板。
附圖說明
圖1為背景技術中3D智能修復復雜旋轉工件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中防護裝置的防護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具有可開啟防護結構、用于3D智能修復旋轉工件的裝置(以下簡稱“本裝置”),參見圖2和圖3,其包括:本體1;安裝于本體且由變頻電機驅動的旋轉工作臺2,其設置有裝夾工件的液壓夾緊機構,變頻電機和液壓夾緊機構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本體立柱且可上下、左右運動的數控機械滑臺3,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機械手4,其接于控制系統;安裝于數控機械平臺中可左右運動的機械滑塊處的3D測量裝置6,其接于控制系統;其中,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刮涂作業(yè)時,機械手安裝刮板機構;當機械手需要進行噴涂時,機械手安裝噴涂機構5,上述結構已記載于申請?zhí)枮?01620443013.0中,再次不加以贅述。
參見圖2-3,本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本體底座的防護裝置,該防護裝置包括:通過合頁7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前側壁的前防護板8,通過合頁7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左側壁的左防護板,通過合頁7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右側壁的右防護板9,通過合頁7而設置于本體底座后側壁的后防護板10,通過合頁7而設置于后防護板的頂部防護板11,當后防護板翻折起來處于豎直狀態(tài)時,頂部防護板可以朝向前防護板方向翻折,從而形成整個防護裝置的頂部蓋板,前防護板與左、右防護板之間、后防護板與左右防護板之間設置有固定裝置12,以便于各防護板翻折到位后對其進行臨時固定,例如采用掛鉤固定機構,在其中一個防護板可轉動地設置掛鉤,而在設置該掛鉤的相鄰防護板上設置與掛鉤配合的掛接桿,亦或是,在相鄰防護側壁設置桿狀掛接結構,而將兩個相鄰的桿狀掛接結構通過彈性繩進行固定。
另外,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頂部防護板設置有透明觀察窗13,以便于工作人員對內部工作情況及時掌握,而前防護板的透明觀察窗處設置有操作孔14,以便于操作人員對內部工作情況進行干預。
其中,透明觀察窗采用鋼化玻璃制成,剛強度的透明觀察窗能夠保證長時間的工作壽命,且不易損壞。
從圖2可知,本體的底座設置有升降基座15,例如氣缸類升降基座,該升降基座能夠根據需要進行高度調節(jié),并且,頂部防護板可設置照明裝置,以便于對內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光照補充,提高觀察者的觀察效果。
考慮到修復噴涂的介質在空氣中集聚容易帶來風險,升降基座設置有抽風裝置(圖中未示),該抽風裝置的抽風口延伸至本體底座的上方,當本裝置的防護裝置折疊呈圖3所示情況時,啟動抽風裝置,降低內部危險介質的聚集。
作為進一步改進,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均設置有操作孔(圖中未示),以提高從各個方向對內部工況進行干預的能力。
另外,前防護板、后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設置的操作孔處設置有朝向防護裝置圍護而成的空間開啟的塑料擋板,塑料擋板質量較輕,當操作人員的手伸進操作孔,能夠輕易頂開該塑料擋板,并且,在操作人員的手未處于操作孔時,該塑料擋板能夠避免防護裝置內部介質自該操作孔處擴散。
在需要進行防護時,分別翻折前防護板、左防護板、右防護板、后防護板,在相鄰防護板翻折呈豎直狀態(tài),將相鄰防護板利用固定裝置進行固定,最后將頂部防護板翻折呈水平狀態(tài)而位于前、后、左、右防護板的頂部,從而形成前、后、左、右防護板的頂蓋板,對于不需要防護的工況下,可以將升降基座升高,前、后、左、右防護板均通過各自的合頁向下懸掛于本體底座的四個側壁上,并不影響本裝置的具體修復工作。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jié)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