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及壓力容器內部隔熱結構及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壓力容器內件隔熱結構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高溫條件下工作的壓力容器,由于其工作溫度超過了鋼材的蠕變溫度,鋼材許用應力大幅下降,為承受各種工況下的溫度、壓力等載荷,殼體厚度需隨之增加,導致容器經濟性下降,為降低鋼材用量,通常需在殼體內表面澆筑耐高溫材料來消減傳遞到殼體上的熱量,降低殼體溫度,提高鋼材許用應力,以減薄筒體厚度,但為實現某些功能,需在容器內設置鋼制內件,這些與高溫介質接觸的內件需要穿透耐高溫材料固定在殼體上,若熱量通過內件傳遞到殼體上會導致殼體溫度超過設計值,引起容器失效甚至發(fā)生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進而提供一種發(fā)動機用注油口蓋總成,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能夠有效降低容器造價和保證容器安全可靠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對耐高溫材料起到支撐固定作用。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壓力容器內件隔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溫內件、隔熱裝置、耐高溫材料、殼體,所述隔熱裝置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高溫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隔熱裝置的凹槽內,所述高溫內件的另一端與殼體固定連接,所述耐高溫材料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側的空腔中,所述隔熱裝置與所述高溫內件一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溫材料內。
進一步地,沿所述殼體的內側設置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的另一端設置在所述耐高溫材料內,所述固定裝置至少為兩個。
進一步地,在所述隔熱裝置的底部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與殼體內側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隔熱裝置的上端設置有壓緊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壓緊板上設置有圓孔。
進一步地,所述隔熱結構還包括螺栓與螺母,所述固定板通過螺栓和螺母與所述壓緊板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隔熱裝置、所述固定裝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壓緊板均設置在所述耐高溫材料內。
本發(fā)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公開的一種壓力容器內件隔熱結構,包括高溫內件、隔熱裝置、耐高溫材料、殼體、固定裝置、固定板、壓緊板,將所述高溫內件、所述固定裝置和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內側,所述隔熱裝置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高溫內件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隔熱裝置的凹槽與所述隔熱裝置固定連接,所述隔熱裝置下端與所述固定板連接,所述隔熱裝置的上端與所述壓緊板連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壓緊板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連接,將液體所述耐高溫材料注入到殼體內側的空腔中,所述耐高溫材料固化后包裹所述隔熱裝置、所述固定裝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壓緊板,所述高溫內件與所述隔熱裝置連接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溫材料中,能夠有效降低容器造價和保證容器安全可靠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對耐高溫材料起到支撐固定作用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制備方法,包括高溫內件、隔熱裝置、耐高溫材料、殼體、固定裝置、固定板、壓緊板,將所述高溫內件、所述固定裝置和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殼體的內側,所述隔熱裝置上設置有凹槽,所述高溫內件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隔熱裝置的凹槽與所述隔熱裝置固定連接,所述隔熱裝置下端與所述固定板連接,所述隔熱裝置的上端與所述壓緊板連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壓緊板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連接,將液體所述耐高溫材料注入到所述殼體內側的空腔中,所述耐高溫材料固化后包裹所述隔熱裝置、所述固定裝置、所述固定板、所述壓緊板,所述高溫內件與所述隔熱裝置連接端包裹在所述耐高溫材料中。
本發(fā)明公開的制備方法,除了具有上述壓力容器內件隔熱結構所公開的有益效果外,本制備方法還可以實現快速制備和裝配,裝配后的整體結構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
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高溫內件;2-隔熱裝置;3-耐高溫材料;4-殼體;5-固定裝置;6-固定板;7-壓緊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結合圖1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壓力容器內件隔熱結構,包括高溫內件1、隔熱裝置2、耐高溫材料3、殼體4,隔熱裝置2上設置有凹槽,高溫內件1一端固定在隔熱裝置2的凹槽內,高溫內件1的另一端與殼體4固定連接,耐高溫材料3設置在殼體4內側的空腔中,隔熱裝置2與高溫內件1一端包裹在耐高溫材料3內,有效降低容器造價和保證容器安全性和可靠性。
為防止耐高溫材料3因震動、沖刷等原因脫落,殼體4的內側設置有固定裝置5,具體地,沿殼體4的內側焊接有至少兩個固定裝置5,固定裝置5一般為錨固釘,錨固釘的另一端設置在耐高溫材料3內,使耐高溫材料3在空腔中更穩(wěn)定、牢固。
為進一步使隔熱裝置2被限制,在隔熱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另一端與殼體4焊接,在固定板6上設置有圓孔,同時,在隔熱裝置2的上端設置有壓緊板7,壓緊板7上設置有圓孔并且與固定板6上的圓孔相對應,螺栓與螺母通過圓孔螺紋連接使隔熱裝置2固定在內腔中。
為進一步耐高溫材料3的穩(wěn)定性,達到減薄殼體厚度以降低容器造價和保障容器安全可靠運行的目的,將隔熱裝置2、固定裝置5、固定板6、壓緊板7均設置在耐高溫材料3內。
根據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隔熱結構的制備方法:
包括高溫內件1、隔熱裝置2、耐高溫材料3、殼體4、固定裝置5、固定板6、壓緊板7,將高溫內件1、固定裝置5和固定板6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殼體4的內側,隔熱裝置2上設置有凹槽,高溫內件1的另一端通過隔熱裝置2的凹槽與隔熱裝置2固定連接,隔熱裝置2下端與固定板6連接,隔熱裝置2的上端與壓緊板7連接,固定板6和壓緊板7通過螺栓和螺母固定連接,將液體耐高溫材料3注入到殼體4內側的空腔中,耐高溫材料3固化后包裹隔熱裝置2、固定裝置5、固定板6、壓緊板7,高溫內件1與隔熱裝置連接端包裹在耐高溫材料3中,有效地防止了耐高溫材料3因震動、沖刷等原因脫落。
以上實施例只是對本專利的示例性說明,并不限定它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對其局部進行改變,只要沒有超出本專利的精神實質,都在本專利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