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避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避震器,該避震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一個主缸、一個第一副缸和一個第二副缸,所述第一副缸和所述第二副缸對稱排布在所述主缸的兩側;所述主缸內設置有主活塞和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缸內設置有第一副活塞和第一副活塞桿,所述第二副缸內設置有第二副活塞和第二副活塞桿,活塞桿分別從所述減震器的同一端伸出;主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從動活塞和彈簧;第一副活塞后腔和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腔室,且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的總面積小于所述主活塞的面積。本發(fā)明提供的避震器,改善了避震效果,且實現(xiàn)了避震器避震效果的精確調整。
【專利說明】一種避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機械減震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避震器。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等各類交通工具上,大都配備有避震器,其目的在于減輕震感,提高交通工具車體運行的穩(wěn)定性。
[0003]參照圖4,目前避震器包括兩部分,彈簧10和液壓單元20,液壓單元20位于彈簧10的軸向的一端。
[0004]通過彈簧10大幅度的壓縮和反彈來抵消車體的上下移動,起到抵消不平路面所造成的震動的作用。也就是說,目前的避震器主要通過彈簧10的大幅度形變來承受大部分的車體上下移動,而液壓單元20是為了抵消彈簧10自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彈簧10自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是指在彈簧10減震過程中,由于彈簧10本身的壓縮和反彈幅度大且速度快,對車體所造成一定的震感。為此,通過彈簧10 —端的液壓單元20來吸收彈簧10本身的形變沖擊,一定程度上降低彈簧10的形變速度,進而實現(xiàn)減輕彈簧10自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其原理為:如圖所示,液壓單元20具有一個活塞、一個活塞桿、一個油缸,活塞將油缸分割成兩個腔,活塞上下移動,使液體反復地從一個腔經(jīng)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此時孔壁與油液間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間的內摩擦對振動形成阻尼力,該阻尼力即用于吸收彈簧10本身的形變沖擊。吸收彈簧10本身沖擊的能力大小調整,通過調整該阻尼力大小來實現(xiàn),若阻尼力過大即液壓單元20太硬,會給彈簧10造成阻力過大影響彈簧10的正常工作,若阻尼力過小即液壓單元20太軟,無法有效消除彈簧10本身的形變沖擊,車身會上下跳躍。
[0005]S卩,目前的避震器由于彈簧10形變幅度大,且彈簧10的反彈力與形變量并非完全成正比,因此液壓單元20的阻尼力大小無法與彈簧10整個形變過程的反彈力完全匹配,以及因此,目前的汽車避震器要么偏軟要么偏硬,很難將其按照需要精確調整。
[0006]基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避震器,通過減小彈簧的形變量,減小或者消除彈簧自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來提高避震效果,以及實現(xiàn)避震器避震效果調整的可控性。
【發(fā)明內容】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避震器,提高避震效果,以及實現(xiàn)避震器避震效果調整的可控性。
[0008]基于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避震器,用于連接在車體和車橋之間,該避震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一個主缸、一個第一副缸和一個第二副缸,所述第一副缸和所述第二副缸對稱排布在所述主缸的兩側,用于連接車橋;
[0009]所述主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主活塞和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一副活塞和第一副活塞桿,所述第二副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二副活塞和第二副活塞桿,所述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活塞桿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同步往復運動,且分別從所述減震器的同一端伸出,用于連接車體;
[0010]其中:
[0011]所述主缸內的主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從動活塞,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之間設置有彈簧;
[0012]所述第一副缸內的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缸內的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腔室,且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的總面積小于所述主活塞的面積;
[0013]當所述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活塞桿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對應的同步推動所述主活塞、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時,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液體流入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且所述彈簧被壓縮;反之液體回流,且所述彈簧回彈。
[0014]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別設置有排氣閥,能夠手動或者自動開啟,用于排除氣體。
[0015]優(yōu)選的,所述主活塞后腔設置有輸油管,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儲油罐,所述輸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主活塞,其另一端對應所述儲油罐的灌口,所述儲油罐用于盛接來自所述輸油管的液體,以及用于預先存儲液體,且所述儲油罐滿后液體溢出至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中。
[0016]優(yōu)選的,所述主缸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壓力油罐,兩個所述壓力油罐分別儲有液體,兩個所述壓力油罐的高度低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高度;
[0017]兩個所述壓力油罐內分別設置有入油管;
[0018]所述入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壓力油罐的灌頂,通過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腔室相連通,且管口處設置有自動閥門;
[0019]所述入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壓力油罐的罐底部。
[0020]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壓力油罐的罐身分別安裝有油罐透氣管,所述油罐透氣管的一端穿過罐身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相連通,其另一端設置有透氣管浮標閥門,通過所述壓力油罐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透氣管浮標閥門的開與合。
[0021]優(yōu)選的,所述減震器底部設置有儲油底腔,其中:
[0022]所述儲油底腔的一側設置有入油口,所述入油口與減震器外界相通,用于補充液體;所述儲油底腔的另一側與所述主活塞后腔相連通,且所述儲油底腔內設置有活塞塊和復位彈簧,所述活塞塊與所述復位彈簧相連接;當所述主活塞桿拉動所述主活塞時,所述主活塞后腔氣壓增大推動所述活塞塊克服所述復位彈簧的彈力發(fā)生移動,使所述儲油底腔的容積減小液面升高,反之,則所述復位彈簧驅使所述活塞塊復位,使所述儲油底腔中的液面下降;
[0023]所述儲油罐的罐底部設置有底孔,使所述儲油罐與所述儲油底腔相連通,且所述底孔中設置有自動閥門。
[0024]優(yōu)選的,該避震器還包括抽油筒,所述抽油筒位于所述第一副缸外部且與所述第一副缸并列設置,在所述抽油筒內設置有相連接的抽油活塞和抽油桿,所述抽油桿連接于車體,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分別通過管路連通于兩個所述壓力油罐,且所述管路上分別設置有單向閥門,用于防止所述壓力油罐中的液體回流至所述抽油活塞前腔中;其中:
[0025]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內設置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抽油筒至所述儲油底腔中,所述抽油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抽油管浮標閥門,通過所述抽油活塞前腔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抽油管浮標閥門的開與合。
[0026]優(yōu)選的,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上具有回油筒,所述回油筒內具有回油活塞,所述回油活塞與所述從動活塞通過回油桿相連接,且所述回油桿為空心結構,用于實現(xiàn)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之間的腔室連通于回油活塞前腔,所述回油活塞前腔的底端側壁設置有回油孔。
[0027]優(yōu)選的,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缸端部之間的所述主缸內壁上設置有引流槽,當所述從動活塞克服彈簧的彈力移動至所述引流槽時,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之間的腔室中的液體通過所述引流槽流入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缸端部之間的腔室。
[0028]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的頂部設置有排油孔,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通過所述排油孔與所述輸油管相通,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與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相連通;
[0029]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之間連接有連通管,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與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相連通;
[0030]所述排油孔和所述連通管中分別設置有自動閥門。
[0031]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供的避震器,具有主缸、第一副缸和第二副缸等構件組成的液壓單元,發(fā)生震動時,因其特定的機構,主要通過液壓單元的大幅變化吸收車體的震動,而彈簧僅進行小幅度變形,主要用于承受車重。其一、與現(xiàn)有的主要通過彈簧的大幅形變吸收車體震動的方案相對比,本發(fā)明的彈簧壓縮幅度小,因此能夠有效的降低或者消除彈簧本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其二、本發(fā)明主要通過液壓單元來吸收車體震動,而液壓單元的阻尼力較之彈簧的彈力更有規(guī)律,因此能夠實現(xiàn)對于避震器的避震效果的更精準的調整,例如可以通過調整活塞的面積差值等參數(shù)進行避震效果的調控。其三、彈簧形變幅度越大其彈力越難計算,本發(fā)明的彈簧形變量小,其彈力更加規(guī)律,進一步提高了本發(fā)明避震器的避震效果可控性,以及延長了彈簧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2]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結構原理圖;
[0033]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結構原理圖;
[0034]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側視示意圖;
[0035]圖4是傳統(tǒng)的避震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37]其中,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避震器的主活塞桿、第一副活塞桿和第二副活塞桿朝上連接上方的車體,其主缸、第一副缸和第二副缸的缸體連接下方的車橋,即按照圖1所示的上下位置放置,該申請中的“頂”和“底”即為圖中位置的頂和底,該申請中的各個缸內具有活塞,缸內腔室被相應的活塞分割成上下兩個腔室,為便于描述,按照活塞推動(活塞具有推和拉兩個動作)的方向定義為“前腔”和“后腔”,與活塞相連接的活塞桿位于后腔中。本發(fā)明中的活塞面積,是指有效面積,也即是指去除拉桿截面后所剩余的用于推動液體提供液壓的有效面積。
[0038]實施例一
[0039]參見圖1,該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避震器,用于連接在車體和車橋之間。
[0040]該避震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一個主缸100、一個第一副缸200和一個第二副缸300,所述第一副缸200和所述第二副缸300對稱排布在所述主缸100的兩側,其底部用于連接車橋。具體應用時,可以將所述主缸100、第一副缸200和第二副缸300的缸體設置為一體式結構,以提高其結構緊湊性以及與車橋的連接強度。
[0041]所述主缸1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主活塞110和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缸2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一副活塞210和第一副活塞桿220,所述第二副缸3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二副活塞310和第二副活塞桿320,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同步往復運動,且分別從所述減震器的同一端伸出,用于連接車體。即,如圖所示,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分別往上穿出相應的所述主缸100、所述第一副缸200和所述第二副缸300的頂部,然后直接連接到車體上,或者通過相應的連接件安裝到車體上,以實現(xiàn)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的同步往復運動。
[0042]所述主缸100內的主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從動活塞140,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之間設置有彈簧130,且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總面積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面積的差值用于產(chǎn)生主副缸的液壓差值。所述第一副缸200內的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缸300內的第二副活塞后腔302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圖中所示的連通方式,即所述第一副缸200和所述主缸100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副缸300和所述主缸100之間,分別設置有一個與所述主缸100相并列的連通腔150,兩個連通腔150的底部側邊設有孔相通于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其頂部側邊分別設置有孔對應的相通于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所述連通腔150的結構設計,便于設置壓力油罐400,以實現(xiàn)避震器的整體結構更緊湊,所述壓力油罐400在實施例二中有詳細描述。
[0043]在減震過程中:
[0044]1、當車體和車橋靠近時,車體推動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分別驅使所述主活塞110、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同步下移(即沿圖中向下的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驅使一部分液體由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分別流入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在此過程中,在液壓作用下,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壓縮產(chǎn)生下移的阻力,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的容積變大產(chǎn)生下移的附加動力(主動力為活塞桿的推動力),由于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面積總和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因此,由液壓原理可知,所述阻力大于所述附加動力,所述阻力和所述附加動力的差值,用于減緩車體和車橋靠近的程度,也即減輕車體下降的程度,進而起到減震的作用。
[0045]當上述的減震到一定程度時,由于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面積總和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因此,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所增加的容積不能全部容納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所流出的液體,多余的液體所造成的液壓驅使所述從動活塞140下移,所述彈簧130壓縮。在上述的液體流動過程中,液體分子間的阻尼力、液體和腔壁之間的阻尼力等,用于消除彈簧130壓縮時所造成的震動,該震動見【背景技術】的解釋,不再贅述。
[0046]2、當車體和車橋遠離時,與靠近時的原理相同。
[0047]車體拉動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分別驅使所述主活塞110、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同步上移(即沿圖中向上的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驅使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的一部分液體回流至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在此過程中,在液壓作用下,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的容積壓縮產(chǎn)生上移的阻力,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變大產(chǎn)生上移的附加動力(主動力為活塞桿的拉力),由于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面積總和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因此,由液壓原理可知,所述附加動力大于所述阻力,所述附加動力和所述阻力的差值,用于加速車體和車橋遠離的程度,也即加速車輪落地的速度,減緩車體下降的程度,進而起到減震的作用。
[0048]當上述的減震到一定程度時,由于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面積總和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因此,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所流出的液體不能全部充滿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所增加的容積,所欠缺的液體造成液壓降低驅使所述從動活塞140上移,所述彈簧130回彈。在上述的液體流動過程中,液體分子間的阻尼力、液體和腔壁之間的阻尼力等,用于消除彈簧130回彈時所造成的震動,該震動見【背景技術】的解釋,不再贅述。
[0049]在非減震過程中:
[0050]車體和車橋的距離恒定,此時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與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第二副活塞后腔302無液體流動,液壓保持平衡,所述彈簧130處于壓縮狀態(tài),彈簧130的彈力用于承受車體重量。
[0051]由上述減震過程可知,本發(fā)明通過主副缸的配合,能夠實現(xiàn)各個活塞的同步且快速移動,進而通過所述主活塞110大于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總面積的設定,實現(xiàn)避震效果。本發(fā)明的彈簧130不作為避震的主力,其彈性幅度小,較之現(xiàn)有的避震器主要采用彈簧130來避震的方式,本發(fā)明能夠有效的消除彈簧130自身運動造成的車體震動。尤其是,本發(fā)明主要采用液壓方式吸收震動,通過主副活塞的面積差值來調整避震程度,較之彈力不規(guī)律的彈簧130調整的現(xiàn)有方式,本發(fā)明的調整更加可控,避免了避震器的偏軟或者偏硬的問題。
[0052]實施例二
[0053]參見圖2和圖3,該實施例也公開了一種避震器,該實施例是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改進,實施例一所公開的技術方案也屬于該實施例,實施例一已經(jīng)公開的技術方案不再重復描述。
[0054]該避震器具有一個主缸100、一個第一副缸200和一個第二副缸300,所述第一副缸200和所述第二副缸300對稱排布在所述主缸100的兩側,其底部用于連接車橋。所述主缸1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主活塞110和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缸2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一副活塞210和第一副活塞桿220,所述第二副缸3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二副活塞310和第二副活塞桿320,所述主活塞桿120、所述第一副活塞桿22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320同步往復運動,且分別從所述減震器的同一端伸出,用于連接車體。所述主缸100內的主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從動活塞140,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之間設置有彈簧130,且所述第一副活塞210和所述第二副活塞310的總面積小于所述主活塞110的面積。所述第一副缸200內的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缸300內的第二副活塞后腔302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例如可以是但不限定于圖中所示的連通方式,即所述第一副缸200和所述主缸100之間,以及所述第二副缸300和所述主缸100之間,分別設置有一個與所述主缸100相并列的連通腔150,兩個連通腔150的底部側邊設有孔相通于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其頂部側邊分別設置有孔對應的相通于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
[0055]在該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分別設置有排氣閥1,能夠手動或者自動開啟,用于排除氣體。例如向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中加入液體時,需要開啟排氣閥1,排除其內氣體。
[0056]在該實施例中,所述主活塞后腔102設置有輸油管180,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內設置有儲油罐230,所述輸油管180的一端靠近所述主活塞110,其另一端對應所述儲油罐230的灌口。當所述主活塞110發(fā)生漏油狀況時:所述主活塞110上移過程中,所述主活塞后腔102氣壓增大,迫使漏出的液體通過輸油管180排到所述儲油罐230中,所述儲油罐230用于盛接來自所述輸油管180的液體,以及用于預先存儲液體,且所述儲油罐230滿后液體溢出至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中;所述主活塞110下移,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內的部分氣體通過所述輸油管180吸入所述主活塞后腔102,用于補充氣壓。當所述主活塞后腔102內沒有液體時,隨著所述主活塞110的上下移動,所述主活塞后腔102和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之間通過所述輸油管180吸放氣體。
[0057]在該實施例中,所述主缸100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壓力油罐400,兩個所述壓力油罐400分別儲有液體,用于即時的補充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液體。兩個所述壓力油罐400的高度低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高度,防止液體流入到所述從動活塞140的下方。兩個所述壓力油罐400內分別設置有入油管401,所述入油管401的一端伸出所述壓力油罐400的灌頂,連通于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且管口處設置有自動閥門;所述入油管40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壓力油罐400的罐底部。當需要補充液體時,通過控制系統(tǒng)打開自動閥門,由壓力油罐400的自身壓力自動補入液體。
[0058]在該實施例中的另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壓力油罐400位于連通腔150的下方,所述入油管401的一端伸出所述壓力油罐400的灌頂,與所述連通腔150相連通。
[0059]在該實施例中的優(yōu)選方案中,兩個所述壓力油罐400的罐身分別安裝有油罐透氣管402,所述油罐透氣管402的一端穿過罐身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301相連通,其另一端設置有透氣管浮標閥門403,通過所述壓力油罐400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透氣管浮標閥門403的開與合。當液體輸出后氣壓變小,此時液面降低,所述透氣管浮標閥門403開啟調整氣壓;當所述壓力油罐400內的液體得到補充后,氣壓增大液面升高,所述透氣管浮標閥門403閉合,以保證罐內壓力。
[0060]該實施例中,所述減震器底部設置有儲油底腔500,用于儲備液體。在所述儲油底腔500的一側設置有入油口 501,所述入油口 501與減震器外界相通,通過入油口 501向所述儲油底腔500內補充液體,所述入油口 501設置有封堵,防止漏油。所述儲油底腔500的另一側與所述主活塞后腔102相連通,且所述儲油底腔500內設置有活塞塊502和復位彈簧503,所述活塞塊502與所述復位彈簧503相連接。當所述主活塞110上移時,所述主活塞后腔102的氣壓增大,一部分氣體通過所述輸油管180流至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一部分氣體流至所述儲油底腔500用于推動所述活塞塊502克服所述復位彈簧503的彈力發(fā)生移動,使所述儲油底腔500的容積減小液面升高;當所述主活塞110下移時,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301中的部分氣體回流至所述主活塞后腔102中,所述復位彈簧503驅使所述活塞塊502復位,使所述儲油底腔500中的液面下降。
[0061]在該實施例的一優(yōu)選方案中,所述避震器還包括抽油筒600,用于將所述儲油底腔500中的液體送入所述壓力油罐400中。
[0062]所述抽油筒600位于所述第一副缸200外部且與所述第一副缸200并列設置,在所述抽油筒600內設置有相連接的抽油活塞610和抽油桿620,所述抽油桿620連接于車體,所述抽油筒600的抽油活塞后腔602與外界空氣相通或者相通于避震器外壁和缸體之間的間隙,所述抽油筒600的抽油活塞前腔601分別通過管路603連通于兩個所述壓力油罐400,且所述管路603上分別設置有單向閥門,用于防止所述壓力油罐400中的液體回流至所述抽油活塞前腔601中。所述抽油筒600的抽油活塞前腔601內設置有抽油管630,所述抽油管630的一端伸出所述抽油筒600至所述儲油底腔500中,所述抽油管630的另一端設置有抽油管浮標閥門640,通過所述抽油活塞前腔601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抽油管浮標閥門640的開與合。所述抽油活塞610上移時,所述管路603上的單向閥門閉合,所述主活塞110同步上移,驅使所述活塞塊502移動令所述儲油底腔500內的液面上升,液面超過所述抽油管630的管口,則將液體吸入所述抽油活塞前腔601中;所述抽油活塞610下移時,所述主活塞110同步下移,所述儲油底腔500內的液面下降,所述管路603上的單向閥門開啟,將所述抽油活塞前腔601中的液體輸入至所述壓力油罐400中;若所述儲油底腔500中的液面低于所述抽油管630的管口,則將部分氣體吸入所述抽油活塞前腔601中;若所述儲油底腔500中的液體較多使液面升高至一定量,則所述抽油管浮標閥門640閉合,防止抽油活塞前腔601中的液體倒流回所述儲油底腔500中。
[0063]為了實現(xiàn)液體的循環(huán)利用,在所述儲油罐230的罐底部設置有底孔231,使所述儲油罐230與所述儲油底腔500相連通,且所述底孔231中設置有自動閥門;開啟底孔231中的自動閥門,所述儲油罐230中的液體流入所述儲油底腔500中,所述抽油筒600抽取所述儲油底腔500中的液體,然后分別注入到相應的壓力油罐400,在需要時,所述壓力油罐400將部分液體補入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在非正常狀況下由所述主活塞110等處漏出的液體被收集到所述儲油罐230內。
[0064]在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設置有凸臺160,所述凸臺160上具有回油筒170,所述回油筒170內具有回油活塞171,所述回油活塞171與所述從動活塞140通過回油桿172相連接,且所述回油桿172為空心結構,用于實現(xiàn)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活塞110之間的腔室連通于回油活塞前腔173,所述回油活塞前腔173的底端側壁設置有回油孔174。該結構設計主要用于確保避震器的安全運行,當所述從動活塞140漏油時,如果所漏出的液體液面低于凸臺160且未超出回油孔174時,則所余下的液體不影響避震效果;如果所漏出的液體液面高于凸臺160并超過回油孔174時,一方面需要通過壓力油罐400補充液體,另一方面,在所述回油活塞171上移的作用下,將部分液體抽吸至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內。在所述回油桿172中設置有逆止閥,用于防止液體從所述主活塞110和所述從動活塞140之間的腔室103流入所述回油活塞前腔173中。
[0065]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缸100端部之間的所述主缸100內壁上設置有引流槽104,主要作用在于,當長期不使用避震器時以及更換避震器內的液體時,或者當發(fā)生異常狀況時,用于導出液體達到泄壓的作用。當所述從動活塞140克服彈簧130的彈力移動至所述引流槽104時,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活塞110之間的腔室中的液體通過所述引流槽104流入所述從動活塞140與所述主缸100端部之間的腔室;泄壓時,所述主活塞110下移至連通腔150的底孔處,以及所述第一副活塞移動至輸油管180的下端口處,進行泄壓。
[0066]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的頂部設置有排油孔2,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通過所述排油孔2與所述輸油管180相通,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與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201相連通;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301之間連接有連通管3,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與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301相連通;所述排油孔2和所述連通管3中分別設置有自動閥門。該結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自動系統(tǒng)控制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202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302的自動閥門的開啟進行排出部分液體,結合通過自控控制系統(tǒng)自動控制所述壓力油罐400的自動閥門補充部分液體,對避震器的有效高度和避震效果進行微調。例如當車輛拐彎過程中,通過上述自動閥門的控制,對內彎車輪處的避震器進行補液,以及對外彎車輪處的避震器進行排液,確保車輛的平衡。
[0067]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避震器,用于連接在車體和車橋之間,其特征在于, 該避震器包括并列設置的一個主缸、一個第一副缸和一個第二副缸,所述第一副缸和所述第二副缸對稱排布在所述主缸的兩側,用于連接車橋; 所述主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主活塞和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一副活塞和第一副活塞桿,所述第二副缸內設置有相連接的第二副活塞和第二副活塞桿,所述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活塞桿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同步往復運動,且分別從所述減震器的同一端伸出,用于連接車體; 其中: 所述主缸內的主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從動活塞,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之間設置有彈簧; 所述第一副缸內的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缸內的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別連通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腔室,且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的總面積小于所述主活塞的面積; 當所述主活塞桿、所述第一副活塞桿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桿對應的同步推動所述主活塞、所述第一副活塞和所述第二副活塞時,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液體流入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且所述彈簧被壓縮;反之液體回流,且所述彈簧回彈。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分別設置有排氣閥,能夠手動或者自動開啟,用于排除氣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后腔設置有輸油管,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內設置有儲油罐,所述輸油`管的一端靠近所述主活塞,其另一端對應所述儲油罐的灌口,所述儲油罐用于盛接來自所述輸油管的液體,以及用于預先存儲液體,且所述儲油罐滿后液體溢出至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缸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壓力油罐,兩個所述壓力油罐分別儲有液體,兩個所述壓力油罐的高度低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高度; 兩個所述壓力油罐內分別設置有入油管; 所述入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壓力油罐的灌頂,通過于所述主活塞和所述從動活塞之間的腔室相連通,且管口處設置有自動閥門; 所述入油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壓力油罐的罐底部。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壓力油罐的罐身分別安裝有油罐透氣管,所述油罐透氣管的一端穿過罐身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相連通,其另一端設置有透氣管浮標閥門,通過所述壓力油罐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透氣管浮標閥門的開與合。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器底部設置有儲油底腔,其中: 所述儲油底腔的一側設置有入油口,所述入油口與減震器外界相通,用于補充液體;所述儲油底腔的另一側與所述主活塞后腔相連通,且所述儲油底腔內設置有活塞塊和復位彈簧,所述活塞塊與所述復位彈簧相連接;當所述主活塞桿拉動所述主活塞時,所述主活塞后腔氣壓增大推動所述活塞塊克服所述復位彈簧的彈力發(fā)生移動,使所述儲油底腔的容積減小液面升高,反之,則所述復位彈簧驅使所述活塞塊復位,使所述儲油底腔中的液面下降; 所述儲油罐的罐底部設置有底孔,使所述儲油罐與所述儲油底腔相連通,且所述底孔中設置有自動閥門。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該避震器還包括抽油筒,所述抽油筒位于所述第一副缸外部且與所述第一副缸并列設置,在所述抽油筒內設置有相連接的抽油活塞和抽油桿,所述抽油桿連接于車體,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分別通過管路連通于兩個所述壓力油罐,且所述管路上分別設置有單向閥門,用于防止所述壓力油罐中的液體回流至所述抽油活塞前腔中;其中: 所述抽油筒的抽油活塞前腔內設置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一端伸出所述抽油筒至所述儲油底腔中,所述抽油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抽油管浮標閥門,通過所述抽油活塞前腔內的液體降低和升高至相應液位時,對應控制所述抽油管浮標閥門的開與合。
8.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前腔的腔底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上具有回油筒,所述回油筒內具有回油活塞,所述回油活塞與所述從動活塞通過回油桿相連接,且所述回油桿為空心結構,用于實現(xiàn)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之間的腔室連通于回油活塞前腔,所述回油活塞前腔的底端側壁設置有回油孔。
9.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缸端部之間的所述主缸內壁上設置有引流槽,當所述從動活塞克服彈簧的彈力移動至所述引流槽時,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活塞之間的腔室中的液體通過所述引流槽流入所述從動活塞與所述主缸端部之間的腔室。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避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的頂部設置有排油孔,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通過所述排油孔`與所述輸油管相通,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一副活塞后腔與所述第一副活塞前腔相連通; 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和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之間連接有連通管,用于實現(xiàn)所述第二副活塞后腔與所述第二副活塞前腔相連通; 所述排油孔和所述連通管中分別設置有自動閥門。
【文檔編號】F16F9/34GK103851123SQ201410083310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7日
【發(fā)明者】暢建坤 申請人:暢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