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
技術背景制動間隙調整臂總成是裝在氣壓s凸輪鼓式制動器上,依靠內部的彈性機構記錄制動鼓與摩擦片之間過量的間隙,在解除制動過程當中對該過量間隙予 以調整?,F(xiàn)有的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安裝時有角度限制,不能用于不 同的車橋,適用范圍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 安裝方便,能適應各種安裝角度,結構簡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該汽車制動間隙自 動調整臂總成包括制動臂以及設在制動臂內的主蝸輪蝸桿機構、彈簧預緊機構、 單向離合器總成、間隙控制機構,所述主蝸輪蝸桿傳動機構都安裝在鼓式制動 器的花鍵上,所述彈簧預緊機構將主蝸輪蝸桿傳動機構與單向離合器總成緊密 相連,所述單向離合器總成受間隙控制機構控制,所述主蝸輪蝸桿機構包括主 蝸輪,所述間隙控制機構包括控制臂和蝸桿傳動總成,所述控制臂呈一個圓環(huán) 延徑向向外設有延伸部分的結構,所述控制臂在圓環(huán)部分設有環(huán)形內花鍵和弧 形排列的外直齒,所述控制臂的圓環(huán)部分與主蝸輪同圓心設置,所述蝸桿傳動 總成包括主齒輪、主彈簧、銷軸、單向傳動子母齒輪、傳動蝸桿、卡套、復位 彈簧I,所述主齒輪外部環(huán)狀分布有直齒,其內部設有環(huán)狀分布的凹槽I ,所 述單向傳動子母齒輪由母齒輪和子齒輪組成,所述母齒輪和子齒輪的連接面為由帶垂直面的斜齒組成的齒面,所述子齒輪上設有環(huán)狀分布有對應凹槽I的凸 起I ,且所述凸起I的寬度小于凹槽I的寬度,所述主齒輪安裝在銷軸的右端, 所述主齒輪的齒與控制臂的外直齒嚙合,所述銷軸在主齒輪左端安裝有所述單 向傳動子母齒輪,所述凸起I插入凹槽I內并形成制動間隙,所述主彈簧安裝 在子齒輪與主齒輪之間,所述銷軸的左端從左往右依次安裝有所述復位彈簧I 、 卡套和傳動蝸桿,所述傳動蝸桿和母齒輪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傳動蝸桿與單 向離合器總成聯(lián)動。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不僅可以隨車橋的情況調整安裝結構,適 用于各種安裝角度,而且結構簡單,保養(yǎng)維修成本低。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具體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A-A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的蝸桿傳動總成組裝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的主齒輪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2、 3所示,該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的制動臂1內部設有 主蝸輪2蝸桿機構、彈簧預緊機構、單向離合器總成、間隙控制機構。主蝸輪2 蝸桿機構包括內部帶花鍵的主蝸輪2和主蝸桿3,主蝸輪2和主蝸桿3之間處于 嚙合狀態(tài),在主蝸桿3上還設有錐形齒面。彈簧預緊機構設置在主蝸桿3的右 端,它包括復位彈簧IH、壓板5和右端蓋6,右端蓋6將壓板5和復位彈簧I14固定在制動臂l內部,壓板5在復位彈簧II4的作用下將主蝸桿3向左推。單向離合器總成僅包括副蝸輪7,該副蝸輪7套在主蝸桿3帶錐形齒面的地方,其一 端設有與錐形齒面相對應的錐形齒面,在主蝸桿3的左端被活動連接左端蓋19 上,同時左端蓋19又將副蝸輪7固定在制動臂1內部,因為彈簧預緊機構的作 用使得主蝸桿3和副蝸輪7在設有錐形齒面的地方處于嚙合狀態(tài),進而兩者之 間可以聯(lián)動。間隙控制機構包括了控制臂8和蝸桿傳動總成。控制臂8呈一個 圓環(huán)延徑向外設有延伸部分的結構,在圓環(huán)部分設有環(huán)形內花鍵和弧形排列的 外直齒。安裝后,控制臂8和主蝸輪2處于同圓心的位置關系,并且兩者的花 鍵對齊,從而都安裝在鼓式制動器的花鍵上。蝸桿傳動總成包括了主齒輪9、主 彈簧IO、銷軸ll、單向傳動子母齒輪、傳動蝸桿12、卡套13、復位彈簧I14。 如圖3所示,從左至右復位彈簧I14、卡套13、傳動蝸桿12、單向傳動子母齒 輪、主彈簧IO、主齒輪9依次安裝在銷軸ll上。如圖4、 5所示,主齒輪9外 部環(huán)狀分布有直齒,其內部設有環(huán)狀分布的凹槽I 17,主齒輪9通過其外部的 直齒與控制臂8的的外直齒嚙合與控制臂8聯(lián)動;單向傳動子母齒輪由母齒輪 15和子齒輪16組成,母齒輪15和子齒輪16的連接面為由帶垂直面的斜齒組成 的齒面,因此兩者之間只能順齒面阻力小的方向各自獨立轉動,如果逆向兩者 便會受到各自的齒面的垂直部分的阻擋而聯(lián)動;子齒輪16上設有環(huán)狀分布有對 應凹槽I 17的凸起I 18,該凸起I 18的寬度小于凹槽I 17的寬度,安裝后凸起 118插入凹槽I17內,兩者之間形成制動間隙,同時還在子齒輪16與主齒輪9 之間安裝了主彈簧10,主彈簧10將子齒輪16向左推;母齒輪15固定在傳動蝸 桿12內,在傳動蝸桿12的左端受復位彈簧I 14和卡套13的作用將母齒輪15 向右推,從而子齒輪16與母齒輪15能始終處于嚙合關系。工作時,制動臂1轉動,控制臂8固定不動,因為控制臂8有外部有弧形排列的外直齒,所以可以在很大范圍內調整控制臂8與制動臂1的角度,從而滿足不同安裝角度的需要。由于主蝸輪2和鼓式制動器的花鍵相連,使得主蝸 輪2將主蝸桿3克服彈簧預緊機構的彈力向右推動一段距離,進而主蝸桿3和 副蝸輪7在錐形齒面處的嚙合關系消除,副蝸輪7轉動不會帶動主蝸桿3。間隙 控制機構跟隨制動臂1轉動,使主齒輪9相對控制臂8公轉,進而使得主齒輪9 自轉。當鼓式制動器內的制動鼓與與摩擦片之間間隙處于正常值時,主齒輪9 轉動范圍剛好處于制動間隙內,制動時主齒輪9轉動沒有帶動子齒輪16轉動。 當鼓式制動器內的制動鼓與與摩擦片之間間隙過量時,主齒輪9轉動范圍超出 制動間隙的大小,制動后帶動子齒輪16轉動;轉動的子齒輪16與母齒輪15間 產生打滑,沒有帶動母齒輪15轉動。過量的間隙與子齒輪16轉動量成正比。 當解除制動時,制動臂l逆向轉動,主蝸輪2的受力方向改變使得主蝸桿3與 副蝸輪7之間在錐形齒面處嚙合;同時主齒輪9也逆向轉動,當再次帶動子齒 輪16轉動時母齒輪15也被帶動。此時單向傳動子母齒輪成整體運動,進而帶 動傳動蝸桿12轉動,傳動蝸桿12轉動使得副蝸輪7也轉動,最終導致主蝸桿3 轉動,同時帶動主蝸輪2轉動,轉動的主蝸輪2帶動鼓式制動器的花鍵,實現(xiàn) 調整鼓式制動器內的制動鼓與與摩擦片之間間隙的大小。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包括制動臂(1)以及設在制動臂(1)內的主蝸輪(2)蝸桿機構、彈簧預緊機構、單向離合器總成、間隙控制機構,所述主蝸輪(2)蝸桿傳動機構都安裝在鼓式制動器的花鍵上,所述彈簧預緊機構將主蝸輪(2)蝸桿傳動機構與單向離合器總成緊密相連,所述單向離合器總成受間隙控制機構控制,所述主蝸輪(2)蝸桿機構包括主蝸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控制機構包括控制臂(8)和蝸桿傳動總成,所述控制臂(8)呈一個圓環(huán)延徑向向外設有延伸部分的結構,所述控制臂(8)在圓環(huán)部分設有環(huán)形內花鍵和弧形排列的外直齒,所述控制臂(8)的圓環(huán)部分與主蝸輪(2)同圓心設置,所述蝸桿傳動總成包括主齒輪(9)、主彈簧(10)、銷軸(11)、單向傳動子母齒輪、傳動蝸桿(12)、卡套(13)、復位彈簧I(14),所述主齒輪(9)外部環(huán)狀分布有直齒,其內部設有環(huán)狀分布的凹槽I(17),所述單向傳動子母齒輪由母齒輪(15)和子齒輪(16)組成,所述母齒輪(15)和子齒輪(16)的連接面為由帶垂直面的斜齒組成的齒面,所述子齒輪(16)上設有環(huán)狀分布有對應凹槽I(17)的凸起I(18),且所述凸起I(18)的寬度小于凹槽I(17)的寬度,所述主齒輪(9)安裝在銷軸(11)的右端,所述主齒輪(9)的齒與控制臂(8)的外直齒嚙合,所述銷軸(11)在主齒輪(9)左端安裝有所述單向傳動子母齒輪,所述凸起I(18)插入凹槽I(17)內并形成制動間隙,所述主彈簧(10)安裝在子齒輪(16)與主齒輪(9)之間,所述銷軸(11)的左端從左往右依次安裝有所述復位彈簧I(14)、卡套(13)和傳動蝸桿(12),所述傳動蝸桿(12)和母齒輪(15)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傳動蝸桿(12)與單向離合器總成聯(lián)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該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總成包括制動臂以及設在制動臂內的主蝸輪蝸桿機構、彈簧預緊機構、單向離合器總成、間隙控制機構,所述間隙控制機構包括控制臂和蝸桿傳動總成,所述控制臂呈一個圓環(huán)延徑向外設有延伸部分的結構,所述控制臂在圓環(huán)部分設有環(huán)形內花鍵和弧形排列的外直齒,所述控制臂的圓環(huán)部分與主蝸輪同圓心設置,所述蝸桿傳動總成包括主齒輪、主彈簧、銷軸、單向傳動子母齒輪、傳動蝸桿、卡套、復位彈簧I。不僅可以隨車橋的情況調整安裝結構,適用于各種安裝角度,而且結構簡單,保養(yǎng)維修成本低。
文檔編號F16D65/38GK201100352SQ20072019193
公開日2008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周井根, 張明均 申請人:萬安集團諸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