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網控制閥門,具體涉及一種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廣泛使用的蝶閥,由于蝶閥開啟后,蝶閥閥瓣始終在流道中,占用流道空間,造成沿程阻力損失。而現(xiàn)有使用的半球閥,表面上是全流道,其實質是半球閥閥芯孔徑小于流道孔徑,閥門全開啟后,流道孔徑存在由大變小、由小變大的過程,介質流經時同樣有沿程阻力損失。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閥軸豎直的全流道偏心半球閥,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包括閥體,閥體的上端連接閥蓋,閥體上豎直設制的閥軸,閥軸穿出閥蓋并與之密封,穿出閥蓋的閥軸連接傳動裝置,閥軸中心線在水平面內與流道的中心線偏離一段距離,閥軸上連接半球閥芯,閥體內設閥座,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
該閥采用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的技術方案,使得閥門開啟后,流道不會發(fā)生由大變小的過程,從而避免了介質流經時沿程阻力損失的發(fā)生。真正實現(xiàn)半球閥的全流道控制。它可以適用于硬密封的半球閥,也可以適用于軟密封的半球閥。
圖1立式全流道硬密封偏心半球閥結構示意圖圖2立式全流道軟密封偏心半球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硬密封的結構。閥體1上端連接閥蓋12,閥軸13由上下兩段軸組成;下閥軸131的下段通過下軸套5,調整墊片3設在閥體1上,下端蓋4與閥體1連接;上閥軸132的穿出閥蓋12并通過上軸套13,密封圈15與閥蓋12密封。上下閥軸131、132的中心線在水平面與流道中心線偏離一段距離即偏心(圖中未示)。穿出閥蓋12的上閥軸可連接傳動裝置(圖中未示)。上下閥軸之間連接半球閥芯14,半球閥芯14上設半環(huán)加強筋2。出水段的閥體1內連接閥座7、閥座壓圈9,閥體1一端面連接法蘭10,閥座7、閥座壓圈9及法蘭10的內孔構成閥體流道出口段17。半環(huán)加強筋2的內半孔與半球閥芯14的內孔構成半球閥芯的流道控制孔15,流道控制孔15的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16直徑、出口段17直徑,本實施例上述直徑相等。閥座7與閥座壓圈9之間設墊片8。閥座與閥體軸向設密封圈19徑向之間有間隙;半球閥芯14上連接金屬球面密封環(huán)帶6,與閥座7的密封。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為軟密封的結構。閥體20的出水端連接出水連接法蘭21,閥座22設在出水連接法蘭21上。閥軸的偏心與上述相同。半球閥芯23的球體與閥體閥座22流體出口接觸處覆著軟密封件24。半球閥芯23的流道孔的直徑與出水連接法蘭21的孔徑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它包括閥體,閥體的上端連接閥蓋,閥體上豎直設制的閥軸,閥軸穿出閥蓋并與之密封,穿出閥蓋的閥軸連接傳動裝置,閥軸的中心線與相對于閥軸中心線在水平面內與流道的中心線偏離一段距離,閥軸上連接半球閥芯,閥體內設閥座,其特征在于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出水段的閥體內連接閥座、閥座壓圈,出水段的閥體端面連接法蘭,閥座、閥座壓圈及法蘭的內孔構成閥體流道出口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半球閥芯上設半環(huán)加強筋。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半環(huán)加強筋的內半孔與半球閥芯的內孔構成半球閥芯的流道控制孔,流道控制孔的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閥座與閥座壓圈之間設墊片,閥座與閥體之間設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半球閥芯上連接金屬球面密封環(huán)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半球閥芯的球體與閥體閥座流體出口接觸處覆著軟密封件。
8.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其特征在于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與閥體流道的出口段直徑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立式全流道偏心半球閥包括閥體,閥體的上端連接閥蓋,閥體上豎直設制的閥軸,閥軸穿出閥蓋并與之密封,穿出閥蓋的閥軸連接傳動裝置,閥軸的中心線與相對于閥軸中心線垂直的閥體流道的中心線不相交,閥軸上連接半球閥芯,閥體內設閥座,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該閥采用半球閥芯的內孔直徑不小于閥體流道的進口段直徑、出口段直徑的技術方案,使得閥門開啟后,流道不會發(fā)生由大變小的過程,從而避免了介質流經時沿程阻力損失的發(fā)生。真正實現(xiàn)半球閥的全流道控制。它可以適用于硬密封的半球閥,也可以適用于軟密封的半球閥。
文檔編號F16K5/06GK2708055SQ200420017930
公開日2005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李習洪 申請人:李習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