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油缸,尤其涉及一種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屬于液壓系統(tǒng)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因為一般的壓鑄工藝要求在充型過程中需要有一段高速充型,而且到壓射末端的時候要求瞬間增加壓射力,從而使保證填充完整,保證產(chǎn)品的合格率?,F(xiàn)在一般實現(xiàn)以上要求的方法有:1、加大壓射油缸,從而提高壓射力,但是在同樣的情況下壓射速度會降低,所以此時要達到同樣速度是要加大油栗排量,2、在不加大油缸的基礎上要瞬間增壓就需要重新配置一套增壓系統(tǒng),這樣結構就復雜了,而且增加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5]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特點是:包括壓射活塞桿、油缸缸筒、彈簧壓蓋、增壓活塞桿、增壓活塞、單向閥套、閥芯頂桿、單向閥彈簧和單向閥芯,所述油缸缸筒的前端安裝油缸前蓋,后端安裝油缸后蓋,壓射活塞桿穿過油缸前蓋置于油缸缸筒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位于油缸后蓋的內(nèi)腔中,增壓活塞與增壓活塞桿的一端連接,增壓活塞桿的另一端置于油缸缸筒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桿與壓射活塞桿相對,增壓活塞的截面積大于油缸缸筒內(nèi)壁的截面積,單向閥套安裝于增壓活塞的軸向通孔中,增壓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通孔,壓射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盲孔,增壓活塞桿的通孔中設有彈簧壓蓋,單向閥芯通過單向閥彈簧安裝于彈簧壓蓋上,可沿軸向運動,單向閥芯與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相對,所述油缸前蓋上設有第一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壓射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上設有第二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增壓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上還設有第三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經(jīng)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與增壓活塞桿的通孔和壓射活塞桿的盲孔相連通,閥芯頂桿從油缸后蓋插入至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中與單向閥芯相對。
[0006]進一步地,上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中,所述增壓活塞通過增壓活塞桿壓蓋與增壓活塞桿的一端連接固定。
[0007]更進一步地,上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中,所述油缸前蓋通過油缸法蘭與油缸缸筒連接固定。
[0008]更進一步地,上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中,所述壓射活塞桿與油缸前蓋之間設有銅司。
[0009]更進一步地,上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中,所述銅司通過銅司壓蓋固定在油缸前蓋上。
[0010]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體現(xiàn)在:
[0011]本發(fā)明設計獨特、結構新穎,通過單向閥芯自動啟閉實現(xiàn)活塞面積差,達到增壓效果,且增壓效果明顯;其結構簡潔,安裝方便,成本低,調節(jié)方便。簡易適用,為一實用的新設
i+o
【附圖說明】
[0012]圖1: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包括壓射活塞桿1、油缸缸筒6、彈簧壓蓋
7、增壓活塞桿8、增壓活塞11、單向閥套12、閥芯頂桿13、單向閥彈簧14和單向閥芯15,所述油缸缸筒6的前端安裝油缸前蓋4,后端安裝油缸后蓋10,壓射活塞桿1穿過油缸前蓋4置于油缸缸筒6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11位于油缸后蓋10的內(nèi)腔中,增壓活塞11通過增壓活塞桿壓蓋9與增壓活塞桿8的一端連接固定,增壓活塞桿8的另一端置于油缸缸筒6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桿8與壓射活塞桿1相對,增壓活塞11的截面積S2大于油缸缸筒內(nèi)壁的截面積S1 (壓射活塞的截面積),單向閥套12安裝于增壓活塞11的軸向通孔中,增壓活塞桿8的軸線位置設有通孔,壓射活塞桿1的軸線位置設有盲孔,增壓活塞桿8的通孔中設有彈簧壓蓋7,單向閥芯15通過單向閥彈簧14安裝于彈簧壓蓋7上,可沿軸向運動,單向閥芯15與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相對,所述油缸前蓋4上設有第一油口 A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壓射活塞桿1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10上設有第二油口 B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增壓活塞桿8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10上還設有第三油口 C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經(jīng)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與增壓活塞桿8的通孔和壓射活塞桿1的盲孔相連通,閥芯頂桿13從油缸后蓋10插入至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中與單向閥芯15相對且相抵接。油缸前蓋4通過油缸法蘭5與油缸缸筒6連接固定,壓射活塞桿1與油缸前蓋4之間設有銅司2,銅司2通過銅司壓蓋3固定在油缸前蓋上。
[0015]通過單向閥芯15自動啟閉實現(xiàn)活塞面積差,達到增壓效果,具體應用時,當壓力油從油缸后蓋第三油口 C經(jīng)過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與增壓活塞桿8的通孔進入油缸后腔(壓射活塞桿1的無桿腔)時,增壓活塞11前腔(增壓活塞桿8的有桿腔)有背壓阻止增壓活塞11向前運動,單向閥芯15被閥芯頂桿13頂開與單向閥套12脫離,壓力油從增壓活塞桿8的內(nèi)部通孔流入壓射油缸后腔(壓射活塞桿1的無桿腔)推動壓射活塞桿1向前運動,此時油缸前腔(壓射活塞桿1的有桿腔)的油從第一油口 A流入油箱,等壓射活塞桿1運動某一位需要增大壓力時,增壓活塞11前腔(增壓活塞桿8的有桿腔)的壓力油通過第二油口 B流入油箱,其背壓釋放,增壓活塞11帶動增壓活塞桿8 一起往前運動,當增壓活塞11運行到使單向閥芯15與閥芯頂桿13相脫離時,單向閥芯15在單向閥彈簧14的作用下,使單向閥芯15的斜面與單向閥套12的斜面契合封閉,從第三油口 C流入的壓力油無法經(jīng)過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無法從增壓活塞桿8的內(nèi)部通孔進入油缸后腔(壓射活塞桿1的無桿腔)。在壓力油的作用下,增壓活塞11繼續(xù)推動增壓活塞桿8往前運動開始增壓,此時根據(jù)F = PXS的原理,在P(P為系統(tǒng)壓力)一定的情況下,S越大所得到的壓射力將會越大,在增壓活塞11不運動時,壓射力F = PXS1,S1為壓射活塞的截面積,當增壓活塞11前腔(增壓活塞桿8的有桿腔)背壓釋放時,增壓活塞11推動增壓活塞桿8—起向前運動,直到單向閥芯15在單向閥彈簧14的作用下使單向閥芯15的斜面與單向閥套12的斜面契合封閉,此時就會使壓射油缸后腔瞬間產(chǎn)生面積差比為:S1X (S2/S1),S2為增壓活塞的截面積,S1為壓射活塞的截面積(油缸缸筒內(nèi)壁的截面積),從而得到壓射力Fig = PXSlX (S2/S1),從而實現(xiàn)增壓作用。當壓力油從第一油口 A、第二油口 B同時分別進入壓射缸前腔和增壓活塞前腔時,增壓活塞11和壓射活塞桿1同時往后運動,當增壓活塞11運動到閥芯頂桿
13把單向閥芯15頂開時,單向閥芯15與單向閥套12相脫離,壓射缸后腔的壓力油經(jīng)過增壓活塞桿內(nèi)部通孔經(jīng)單向閥套12的內(nèi)孔從第三油口 C流入油箱,從而實現(xiàn)壓射活塞桿1往后運動。
[0016]綜上所述,本發(fā)明設計獨特、結構新穎,通過單向閥芯自動啟閉實現(xiàn)活塞面積差,達到增壓效果,且增壓效果明顯;其結構簡潔,安裝方便,成本低,調節(jié)方便。
[0017]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壓射活塞桿、油缸缸筒、彈簧壓蓋、增壓活塞桿、增壓活塞、單向閥套、閥芯頂桿、單向閥彈簧和單向閥芯,所述油缸缸筒的前端安裝油缸前蓋,后端安裝油缸后蓋,壓射活塞桿穿過油缸前蓋置于油缸缸筒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位于油缸后蓋的內(nèi)腔中,增壓活塞與增壓活塞桿的一端連接,增壓活塞桿的另一端置于油缸缸筒中,可沿軸向運動,增壓活塞桿與壓射活塞桿相對,增壓活塞截面積大于油缸缸筒內(nèi)壁截面積,單向閥套安裝于增壓活塞的軸向通孔中,增壓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通孔,壓射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盲孔,增壓活塞桿的通孔中設有彈簧壓蓋,單向閥芯通過單向閥彈簧安裝于彈簧壓蓋上,可沿軸向運動,單向閥芯與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相對,所述油缸前蓋上設有第一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壓射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上設有第二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與增壓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連通,油缸后蓋上還設有第三油口以及相貫通的油道,所述油道經(jīng)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與增壓活塞桿的通孔和壓射活塞桿的盲孔相連通,閥芯頂桿從油缸后蓋插入至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中與單向閥芯相對。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活塞通過增壓活塞桿壓蓋與增壓活塞桿的一端連接固定。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前蓋通過油缸法蘭與油缸缸筒連接固定。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射活塞桿與油缸前蓋之間設有銅司。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銅司通過銅司壓蓋固定在油缸前蓋上。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自帶增壓系統(tǒng)的壓射油缸,壓射活塞桿穿過油缸前蓋置于油缸缸筒中,增壓活塞位于油缸后蓋的內(nèi)腔中,增壓活塞與增壓活塞桿的一端連接,增壓活塞桿的另一端置于油缸缸筒中,單向閥套安裝于增壓活塞的軸向通孔中,增壓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通孔,壓射活塞桿的軸線位置設有盲孔,單向閥芯通過單向閥彈簧安裝于通孔中的彈簧壓蓋上,油缸前蓋上第一油口和油道與壓射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通,油缸后蓋上第二油口和油道與增壓活塞桿的有桿腔相通,油缸后蓋上第三油口和油道經(jīng)單向閥套內(nèi)孔與增壓活塞桿通孔和壓射活塞桿盲孔相通,閥芯頂桿從油缸后蓋插入至單向閥套的內(nèi)孔中與單向閥芯相對。通過單向閥芯自動啟閉實現(xiàn)活塞面積差,達到增壓效果。
【IPC分類】F15B15/17, F15B3/00
【公開號】CN105402199
【申請?zhí)枴緾N201510868786
【發(fā)明人】孔躍明, 熊守美, 萬水平, 趙峰
【申請人】蘇州三基鑄造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