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葉片泵/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葉片泵/馬達。
背景技術:
根據結構不同,現有液壓泵和氣動泵可分為齒輪泵、柱塞泵、葉片泵,其中,葉片泵以其體積小、容積效率高、壓力脈動小等優(yōu)點受到人們的歡迎。對于葉片馬達,也具有體積小、容積效率聞等優(yōu)點。本申請人針對現有葉片泵和葉片馬達存在極限輸出壓力低的缺陷申請了專利號為200810147023.X的發(fā)明專利,專利號為200920105147. I的實用新型專利。但是這些葉片泵和葉片馬達的主進油口、主進氣口均是設置在端蓋上,通過端蓋上設置的進油、氣通道將油、氣輸送到錠子的內腔。這種傳統的油路使得葉片泵和葉片馬達的內部結構復雜,復雜的油路傳輸會增加泄漏點,從而影響葉片泵和葉片馬達的工作狀態(tài),限制了其輸出壓力值。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葉片泵和馬達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上經過改進的葉片泵和馬達,與以往的葉片泵相比,優(yōu)化了其進、排油方式,簡化了內部結構,使得其工作更加穩(wěn)定,使得極限輸出壓力得到顯著提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種葉片泵/馬達,包括左端蓋、右端蓋、錠子,錠子被夾持固定在左右端蓋之間,錠子內腔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相同的作用段,每個作用段均包括前端進油區(qū)和后端排油區(qū),其中,錠子上對應于每個前端進油區(qū)均配置有主供油孔,每個后端排油區(qū)均配置有主排油孔;主供油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前端進油區(qū),主排油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后端排油區(qū)。進一步,所述左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前端進油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為轉子葉片槽底部油槽供油的若干個副供油孔,各個副供油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該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左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進油口與淺槽相通;所述右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后端排油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供轉子葉片槽底部油槽排油的若干個副排油孔,各個副排油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該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右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出油口與淺槽相通。進一步,所述副供油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副排油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減小。進一步,所述主供油孔和主排油孔的內端均設置有布油腔,該布油腔覆蓋所述前端進油區(qū)和后端排油區(qū)。進一步,所述進油口和出油口的外端均設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裝平面。本發(fā)明一種葉片泵/馬達,包括左端蓋、右端蓋、錠子,錠子被夾持固定在左右端蓋之間,錠子內腔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相同的作用段,每個作用段均包括前端進油區(qū)和后端排油區(qū),其中,錠子上對應于每個前端進氣區(qū)均配置有主供氣孔,每個后端排氣區(qū)均配置有主排氣孔;主供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前端進氣區(qū),主排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后端排氣區(qū)。進一步,所述左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前端進氣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為轉子葉片槽底部通氣槽供氣的若干個副供氣孔,各個副供氣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該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左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進氣口與淺槽相通;所述右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后端排氣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供轉子葉片槽底部通氣槽排氣的若干個副排氣孔,各個副排氣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該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右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出氣口與淺槽相通。進一步,所述副供氣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副排氣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減小。進一步,所述主供氣孔和主排氣孔的內端均設置有布氣腔,該布氣腔覆蓋所述前 端進氣區(qū)和后端排氣區(qū)。進一步,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外端均設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裝平面。本發(fā)明通過把主進、排油/氣孔直接布置在錠子上,副進、排油/氣孔布置在左右端蓋上,使得其內部油/氣路結構簡化,減少了泄漏點,提高了葉片泵和葉片馬達的工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本發(fā)明不僅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便于裝配、容積效率高、輸出油壓(或氣壓)脈動小等優(yōu)點,而且反饋壓力油(或壓力氣)為葉片提供背壓可有效提高泵的輸出壓力,從而使葉片泵滿足高輸出油壓或氣壓工作場合的需要。
圖I為錠子主視圖;圖2為圖I中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中B-B向剖視圖;圖4為左端蓋主視圖;圖5為左端蓋左視圖;圖6為左端蓋后視圖;圖7為圖4中C-C向剖視圖;圖8為圖7中D-D向剖視圖;圖9為右端蓋主視圖;圖10為右端蓋右視圖;圖11為右端蓋后視圖;圖12為圖9中E-E向剖視圖;圖13為圖12中F-F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至圖8所示,本發(fā)明一種葉片泵/馬達,包括左端蓋I、右端蓋2、錠子3,錠子3被夾持固定在左右端蓋之間,錠子3的內腔31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相同的作用段,本實施例中內腔31對稱設置有兩個作用段,兩個作用段之間由兩個圓弧段32相隔,每個作用段均由圓弧段33和對稱設置在其兩側的曲線過渡段34、曲線過渡段35構成,其中曲線過渡段34同樣為圓弧段,并且與圓弧段33相切連接,除了圓弧段,曲線過渡段34、35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曲線,如拋物線。曲線過渡段34、35通過采用不同的曲線,可以使內腔在曲線過渡段按所需的函數增大或減小。其中曲線過渡段34與內腔31的中心所構成的扇形區(qū)域形成前端進油區(qū),曲線過渡段35與內腔31的中心所構成的扇形區(qū)域形成后端排油區(qū),圓弧段33與內腔31的中心所構成的扇形區(qū)域形成中間平衡區(qū)。錠子3上對應于每個前端進油區(qū)均配置有主供油孔4,每個后端排油區(qū)均配置有主排油孔5,主供油孔4和主排油孔5的內端均設置有布油腔6,布油腔6覆蓋所述前端進油區(qū)和后端排油區(qū)。實際應用中也可將主供油孔4和主排油孔5的內端設置成喇叭口形狀,或者增大主供油孔4和主排油孔5的口徑,只要主供油孔4和主排油孔5的內端能夠覆蓋其各自對應的區(qū)域即可。
左端蓋I與錠子3的內腔31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前端進油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為轉子葉片槽底部油槽供油的若干個副供油孔8,各個副供油孔8的孔徑相同,各個副供油孔8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9相連通,淺槽9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扇形區(qū)域,左端蓋I外表面上設置的進油口 10,進油口 10與左端蓋I內的環(huán)形油道11相接,各個副供油孔8均與環(huán)形油道11相通。因前端進油區(qū)的徑向尺寸沿轉子轉動方向從小逐漸加大,使得轉子上的葉片在前端進油區(qū)內隨著轉子轉動逐漸向外伸出,其下方所封閉的腔室逐漸加大,為了保證向葉片下方的腔室可靠供油,副供油孔8對其供油量也應從前向后逐漸加大,因此,相應地淺槽9的容積也沿周向逐漸加大,以使二者相互匹配,同時,為了與前端進油區(qū)的起點相對應,淺槽9的前端帶有尖角。左端蓋I實現的是對工作腔中的前端進油區(qū)的葉片下方的腔室供油,右端蓋2需要完成的則是將工作腔中后端排油區(qū)的葉片下方腔室中的油可靠排出,因此,如圖9至圖13所示,右端蓋2的結構與左端蓋I基本相同,只是需要使其里側表面上的副排油孔13及其端口處設置的淺槽14的周向位置,與左端蓋I的副供油孔8和淺槽9的周向位置相適配即可。右端蓋2與錠子3的內腔31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后端排油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供轉子葉片槽底部油槽排油的若干個副排油孔13,各個副排油孔13的孔徑相同,各個副排油孔13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14相連通,淺槽14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扇形區(qū)域,右端蓋2外表面上設置的出油口 15,出油口 15與右端蓋2內的環(huán)形油道16相接,各個副排油孔13均與環(huán)形油道16相通。因后端排油區(qū)的徑向尺寸沿轉子轉動方向從大逐漸減小,使得轉子上的葉片在前端進油區(qū)內隨著轉子轉動逐漸向內回縮,其下方所封閉的腔室逐漸減小,為了保證向葉片下方的腔室可靠排油,副排油孔13對其排油量也應從前向后逐漸減小,因此,相應地淺槽14的容積也沿周向逐漸減小,以使二者相互匹配,同時,為了與后端排油區(qū)的末點相對應,淺槽14的尾端帶有尖角。為了使進油口 10和出油口 15的外端與外接設備連接方便,進油口 10的外端均設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裝平面17,出油口 15的外端均設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裝平面18。本發(fā)明由原來端蓋的主進、排大油孔,變成了若干個設置在錠子上的小主進、排油孔,容易布置,同時也縮小了體積。使葉片沒有側向力,減少了泄漏。由原來的油氣在泵和馬達的左右方向流動,變成從中間向兩邊流動,并且兩邊流動又是流通口徑面積增大的方式,其流程縮短、阻力減小,避免進油真空和排油阻力過大,油壓上不去,更實用于多作用葉片泵和馬達。左右端蓋副進排配油孔采用了復合配油孔,在不改變端蓋強度的情況下,也增大了流通面積,減小了阻力。上述所描述的葉片泵或馬達在不改變結構的情況下,將工作介質替換成氣體,即成為氣動葉片泵或氣動馬達。為了文字描述簡潔,這里不在重復上述內容,只是將其中與氣體介質相關的名稱作相應替換。主供油孔4-主供氣孔4主排油孔5-主排氣孔5布油腔6——布氣腔6
副供油孔8——副供氣孔8進油口 10-進氣口 10 環(huán)形油道11——環(huán)形氣道11副排油孔13——副排氣孔13出油口 15——出氣口 15環(huán)形油道16——環(huán)形氣道1權利要求
1.一種葉片泵/馬達,包括左端蓋、右端蓋、錠子,錠子被夾持固定在左右端蓋之間,錠子 內腔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相同的作用段,每個作用段均包括前端進氣區(qū)和后端排氣區(qū),其中,錠子上對應于每個前端進氣區(qū)均配置有主供氣孔,每個后端排氣區(qū)均配置有主排氣孔;主供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前端進氣區(qū),主排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后端排氣區(qū)。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葉片泵/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前端進氣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為轉子葉片槽底部通氣槽供氣的若干個副供氣孔,各個副供氣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該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左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進氣口與淺槽相通;所述右端蓋與錠子內腔相接表面上,在與每個工作腔中的后端排氣區(qū)相對應的扇形區(qū)域內均設置有供轉子葉片槽底部通氣槽排氣的若干個副排氣孔,各個副排氣孔之間通過設置在其端口處的淺槽相連通,副排氣孔端口處設置的淺槽周向覆蓋其所在的所述扇形區(qū)域,所述右端蓋外表面上設置的出氣口與淺槽相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葉片泵/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供氣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增大,所述副排氣孔的端口處淺槽的容積沿轉子的轉動方向逐漸減小。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葉片泵/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氣孔和主排氣孔的內端均設置有布氣腔,該布氣腔覆蓋所述前端進氣區(qū)和后端排氣區(qū)。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葉片泵/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口和出氣口的外端均設置有沿其周向向外延伸的安裝平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葉片泵/馬達,包括左端蓋、右端蓋、錠子,錠子被夾持固定在左右端蓋之間,錠子內腔沿周向均布有若干個相同的作用段,每個作用段均包括前端進氣區(qū)和后端排氣區(qū),其中,錠子上對應于每個前端進氣區(qū)均配置有主供氣孔,每個后端排氣區(qū)均配置有主排氣孔;主供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前端進氣區(qū),主排氣孔與錠子內腔的連通口覆蓋與其相對應的后端排氣區(qū)。本發(fā)明通過把主進、排油/氣孔直接布置在錠子上,副進、排油/氣孔布置在左右端蓋上,使得其內部油/氣路結構簡化,減少了泄漏點,提高了葉片泵和葉片馬達的工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文檔編號F04C2/344GK102748278SQ20121019207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胡東文 申請人:胡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