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渦旋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58741閱讀:16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渦旋式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渦旋式壓縮機,特別是一種允許非公轉渦旋件產(chǎn)生一定 軸向位移的渦旋式壓縮機。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渦旋式壓縮機,包括在底板上設置有渦旋狀卷邊的非公轉渦旋 件,和在端板上設置有渦旋狀卷邊的公轉禍旋件,兩渦旋件相向嚙合配置,通過依次縮小形成在相互卷邊間的多個壓縮室,壓縮進入渦旋式壓縮機內(nèi)的 流體。流體在壓縮過程中產(chǎn)生使公轉渦旋件和非公轉渦旋件互相分離的軸向力,導致公轉渦旋件和非公轉渦旋件軸向分離, 一旦在兩卷邊的齒頂和齒底 之間出現(xiàn)大的間隙后,將發(fā)生泄漏。對于電機側壓力為高壓的排氣壓力結構的渦旋壓縮機,目前廠家一般釆 用的技術是在公轉渦旋件的背側設立高壓或中壓的背壓腔室,通過背壓腔室 中流體的壓力來迫使公轉渦旋件和非公轉渦旋件緊密接觸而防止泄漏。對于電機側壓力為低壓的吸氣壓力結構的渦旋壓縮機, 一般采用的技術 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通過在公轉渦旋件或/和非公轉渦旋件的渦卷的齒頂安裝密封部件來防止壓縮過程中流體的泄漏;另一種方法是在非公轉渦旋件 的背側設立高壓或中壓的背壓腔室,通過其中流體的壓力來迫使非公轉渦旋 件和公轉渦旋件緊密接觸而防止泄漏。在渦卷齒頂安裝密封部件的技術,要求在渦卷的齒頂開槽安裝密封部件,由于渦卷的壁厚較小, 一般在3-5mm,因此必須要求精確的加工和安 裝,增加了較多的成本,另外由于密封部件接觸運動產(chǎn)生的摩擦導致耗功增 加,導致壓縮機性能較低。若在非公轉渦旋件的背側設立高壓或中壓的背壓腔室,如附圖1所示, 利用其中的流體的壓力來迫使非公轉渦旋件緊緊壓靠在公轉渦旋件上而實 現(xiàn)密封,公轉渦旋件被壓靠在機架上。因此非公轉渦旋件背側的背壓力必須 大于流體壓縮過程中產(chǎn)生的軸向分離力,并且由于公轉渦旋件上由曲軸驅(qū)動 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的存在,故為防止公轉渦旋件發(fā)生傾覆,非公轉渦旋件與公 轉渦旋件之間的軸向壓靠接觸力產(chǎn)生的力矩必須大于傾覆力矩。由于公轉渦 旋件的背側為低壓的吸氣壓力,其產(chǎn)生的向上的托力遠小于非公轉渦旋件背 側的高壓或中壓的流體壓力,因此使得公轉渦旋件對機架的壓靠力很大,摩 擦耗功增大,導致性能降低。另外,為了在非公轉渦旋件背側形成高壓或中壓的背壓腔室而增加了一個隔板IOO,使得制造成本增加。若在公轉渦旋件的背側設立高壓的背壓腔室,如附圖2所示,通過設置 通道將高壓流體引導到公轉渦旋件的背側,利用流體壓力來托起公轉渦旋件 壓靠在非公轉渦旋件上進行緊密接觸,而實現(xiàn)密封,公轉渦旋件脫離機架向上浮起;由于傾覆力矩的存在,為防止公轉渦旋件發(fā)生傾覆,其背側壓力形 成的力矩必須大于傾覆力矩。由于背側壓力的作用半徑較小,為了滿足其產(chǎn) 生的力矩大于傾覆力矩,所需背側壓力必須很大,從而使得公轉渦旋件和非 公轉渦旋件之間的軸向接觸力很大。由于該軸向接觸力將導致非公轉渦旋件 和公轉渦旋件在端板面上產(chǎn)生滑動摩擦,那么,在軸向接觸力過大的情況下, 摩擦耗功增加較多,導致性能降低。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制作成本低、能有效防止公 轉渦旋件傾覆、工作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都很高的渦旋式的壓縮機,以克服現(xiàn) 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渦旋式的壓縮機,壓縮機的殼體包括從上到下依次 相接的上殼體、主殼體和底座;以及非公轉渦旋件,其渦旋狀卷邊設置在底 板上,端板設置在卷邊周圍,并與巻邊的前端連接;公轉渦旋件,其渦旋狀 卷邊設置在端板上;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的卷邊組合形成多個壓縮 室;用于支撐公轉渦旋件及容納驅(qū)動軸或曲軸的主軸承的機架;由機架的軸 承支撐的驅(qū)動軸,其驅(qū)動連接到公轉渦旋件,以驅(qū)動公轉渦旋件相對于非公 轉渦旋件作公轉運動;用于把非公轉渦旋件安裝到機架上的安裝機構;用來 防止公轉渦旋件自轉的十字滑環(huán);其結構特征是非公轉渦旋件背側與上殼體 共同圍成彈性的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非公轉渦旋件背側通過密封組件與消 音腔室的內(nèi)壁滑動壓觸,消音腔室與位于壓縮機下部電機側的、由機架和主 殼體及密封件密封形成的排氣腔室連通;非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消音腔室 中的高壓氣體的壓力作用下、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高壓流體的壓力作用 下,相互緊密接觸并進行軸向密封;非公轉渦旋件上、下滑動的設置在安裝 機構上,并可在一定范圍內(nèi)軸向移動。所述的消音腔室由上殼體中間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凹部,和非公轉渦旋件 背側的環(huán)形突起,以及其相互之間的環(huán)形密封組件共同密封圍成。所述的壓縮機外設置有排氣導管,排氣導管一端通過上導氣接頭與消音 腔室相連通,另一端通過下導氣接頭與排氣腔室相連通。所述的消音腔室與壓縮室的排出口相連通。所述的非公轉渦旋件背側的背壓腔室的面積比公轉渦旋件背側背壓腔 室的面積大。壓縮機的殼體內(nèi)設置有高壓、低壓、高壓三個腔室;通過主殼體與機架、非公轉渦旋件與上殼體及其相互之間的密封組件在殼體內(nèi)圍成高壓和低壓 互為獨立的空間,其中,上部空間為上部高壓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中間空 間為低壓吸氣腔室,下部空間為下部高壓排氣腔室,下部高壓排氣腔室通過 外部排氣導管與上部高壓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連通。殼體與機架及其之間的密封組件把殼體內(nèi)部分隔成上、下兩個密閉且互 為獨立的空間,下部空間為壓縮流體排放的下部高壓排氣腔室,電機設置在下部高壓排氣腔室內(nèi);上部空間內(nèi)設置有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非公 轉渦旋件與殼體及其之間的密封組件把上部空間分隔成兩個密閉且互為獨 立的空間,其中,由非公轉渦旋件與上殼體及其之間的密封件所圍成的上部 空間為上部高壓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由非公轉渦旋件、上殼體、機架及其 之間的密封組件圍成的空間為低壓吸氣腔室,十字滑環(huán)位于低壓吸氣腔室 中,低壓吸氣腔室與設置在殼體側面的吸入管相連通。非公轉渦旋件的背側設置有環(huán)形突起,該環(huán)形突起通過設置在其外側的 密封組件與上殼體上部形成密閉腔室,靜渦旋盤的渦旋狀卷邊的中心處設置 有排出口,排出口與密閉腔室連通,構成上部高壓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上部高壓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與下部高壓排氣腔室通過設置在殼體外 的排氣導管連通,排氣導管與下部高壓排氣腔室連接出口處設置有排氣導 葉,排氣導葉設置在電機上方,以引導排氣導管出口氣流沿側壁向下流動冷 卻電機,并從對側向上流動冷卻電機,最后從排出管流出,有利于均勻的冷 卻電機;上油組件由上油管路和上油葉片組成,上油管路設置在曲軸中,上 油葉片設置在上油管路底端。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在非公轉渦旋件背壓腔室內(nèi)的壓力作用下, 一方 面保證非公轉渦旋件背側壓力比壓縮過程中流體或氣體產(chǎn)生的軸向分離力 要大,另一方面把公轉渦旋件壓靠在機架的支撐面上,保證公轉渦旋件不發(fā) 生傾覆。在發(fā)生液體壓縮時,非公轉渦旋件可以沿軸向向上移動實現(xiàn)兩渦旋 件的分離,從而有效的防止了液體壓縮時導致兩渦旋件的損害,提高了壓縮 機的可靠性。由于兩渦旋件的背壓腔室內(nèi)均為排氣壓力,通過合理的設計兩 背壓腔室的尺寸,使非公轉渦旋件與公轉渦旋件的接觸力及公轉渦旋件與機 架之間的接觸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保證兩個接觸力最小,有效的降低摩 擦功耗,提高了壓縮機的性能。


圖l為現(xiàn)有技術中非公轉渦旋件背側帶有背壓腔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公轉渦旋件背側帶有背壓腔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圖5分別為本發(fā)明中的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各自受力示意圖中l(wèi)為壓縮機,2為主殼體,3為上殼體,4為凹部,5為底座,6 為上導氣接頭,7為排氣導管,8為下導氣接頭,IO為機架,ll為主軸承, 12為副支撐,13為定子,14為回油扁管,15為回油孔,16為副軸承,20 為曲軸,22為偏心部,23為低壓吸氣腔室,28為同心孔,29為背壓腔室, 30為直徑孔,36為轉子,38為主平衡塊,40為副平衡塊,41為機架的上 部,42為排氣腔室,43為止推軸承,44為公轉渦旋件,46為公轉渦旋件的 渦卷,48為滑動軸承,54為非公轉渦旋件,56為非公轉渦旋件的渦卷,65 為排出口, 66為十字滑環(huán),67為凹槽,69為消音腔室,73為密封組件,78 為鍵,IOO為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參見附圖3,渦旋式壓縮機1的殼體包括一個大體上呈圓柱形的主殼體 2,主殼體的上部焊有一個上殼體3,上殼體的上部中間向外突出形成一個 呈杯狀的凹部4。主殼體的下部焊接有一個底座5,底座上安裝有多個安裝 腳,圖中未示出安裝腳。上殼體凹部4上裝有一個制冷劑的上導氣接頭6, 主殼體上也裝有一個下導氣接頭8,排氣導管7 —頭安裝在上導氣接頭6中, 另一頭安裝在下導氣接頭8中。固定在主殼體上的其它主要部件包括機架 10,它適當?shù)毓潭ㄔ谥鳉んw上; 一個位于曲軸20下部的副支撐12,它具有 多條徑向向外伸出的腿,每條腿也適當?shù)毓潭ㄔ谥鳉んw2上。 一個具有大體 方形橫截面的馬達定子13壓配在主殼體2中,因此由于方形截面和圓截面 間形成了通路。 一根回油扁管14安裝在機架10的回油孔15中。一根其上部帶有偏心部22的驅(qū)動軸或曲軸20,可轉動地支承在機架10 內(nèi)的主軸承11和下部副支撐12內(nèi)的副軸承16中。曲軸20的下端有一個直 徑較大的同心孔28,它與一個向上延伸到曲軸頂部的徑向向外偏移的較小 直徑孔30連通。主殼體2下部內(nèi)裝有潤滑油,同心孔28及孔內(nèi)的上油葉片 作為一臺泵,將潤滑油向曲軸20的上部泵送,使?jié)櫥瓦M入直徑孔30并最 終到達壓縮機中需要潤滑的所有部件。曲軸20由一臺電動馬達旋轉驅(qū)動, 該馬達包括定子13和壓配在曲軸20上的轉子36,轉子帶有副平衡塊40, 安裝在曲軸20上。機架10的上部41為圓柱形,其上表面與一個平的止推軸承43下表面 相接,止推軸承上表面支承著一個公轉渦旋件44,公轉渦旋件44具有一個 普通的端板和從端板的上表面伸出的渦卷46。 一個圓柱形輪轂從公轉渦旋 件44的端板的下表面向下伸出,其內(nèi)裝有一個滑動軸承48,軸承內(nèi)轉動地 安裝著驅(qū)動軸20的偏心部22。一個非公轉渦旋件54,它具有一個端板和一個從此向下伸出的靜渦卷 56,靜渦卷56定位成與公轉渦旋件44上的動渦卷46相嚙合。非公轉渦旋件54具有一條同軸設置的排出口 65,排出口 65與一個朝上開口的凹槽67 連通,凹槽67設置在非公轉渦旋件54的背側,而凹槽67又與由上殼體3 的凹部4和凹槽67所共同限定的消音腔室69連通。該消音腔室接受來自由 公轉渦旋件的渦卷46和非公轉渦旋件的渦卷56共同壓縮后的加壓流體,以 便向非公轉渦旋件54施加一個軸向壓力,由此迫使相應的動渦卷46和靜渦 卷56的頂端與相對的端板表面構成密封嚙合。當非公轉渦旋件54背側通過密封組件73與消音腔室69的內(nèi)壁上、下 滑動壓觸時,非公轉渦旋件54背側與上殼體3共同圍成排出氣體的消音腔 室69的容積在一定范圍內(nèi)來回變化,呈現(xiàn)出彈性狀態(tài)。消音腔室與位于壓 縮機下部電機側的、由機架和主殼體及密封件密封形成的排氣腔室42連通。為了防止公轉渦旋件44和非公轉渦旋件54之間的相對轉動,設置了十 字滑環(huán)66,它環(huán)繞著機架10的圓柱形上部41、并位于公轉渦旋件44的端 板的下面。在十字滑環(huán)上設置有一對鍵78,這對鍵沿直徑方向?qū)ΨQ,并從 其表面軸向向外伸出。公轉渦旋件44的端板帶有一對向外伸出的凸緣部分,每個凸緣部分上 帶有一個朝外開口的槽。槽的尺寸加工成能滑動地裝納相應的鍵78。鍵78 具有一適當?shù)妮S向長度或高度,以防止它伸出公轉渦旋件44端板的上表面。下面說明其工作原理。首先,通過電機轉動驅(qū)動軸或曲軸20,該曲軸 20的偏心部22,經(jīng)由滑動軸承48,傳遞給公轉渦旋件44。公轉渦旋件44 以非公轉渦旋件54的軸線為中心,設定偏心距離的旋轉半徑作平移運動。 在旋轉運動時,通過十字滑環(huán)66約束公轉渦旋件44,使其不自轉,通過公 轉渦旋件44的平移運動,在非公轉渦旋件54和公轉渦旋件44的卷邊之間 形成的壓縮室連續(xù)的向中央移動,隨著移動,壓縮室的容積連續(xù)縮小。在啟動剛開始時,由于壓縮室的容積連續(xù)縮小,其內(nèi)的壓力升高,壓縮 流體對公轉渦旋件44和非公轉渦旋件54產(chǎn)生互相分離的軸向作用力,此作 用力迫使公轉渦旋件44緊靠在機架10中心突出的止推軸承43上,同時對 非公轉渦旋件54產(chǎn)生向上的軸向推力,此時由于從排出口 65排出的流體流 入上部高壓排氣消音腔室69,其內(nèi)的流體壓力作用在非公轉渦旋件54的背 側,迫使非公轉渦旋件54的端板面緊靠在公轉渦旋件44的端板面上。在各壓縮室內(nèi)依次壓縮從吸入口吸入的流體,被壓縮的流體從排出口 65 排出。排出的流體流入到上部高壓排氣消音腔室69內(nèi),使得排出流體經(jīng)過 排出口 65產(chǎn)生的噪音被降低。排出流體通過殼體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熱交換, 使得排出流體被降溫而除去排出流體中攜帶的部分潤滑油。在排氣消音腔室 69內(nèi)的流體經(jīng)過與下部高壓排氣腔室42連通的排氣導管7排出到殼體下部 高壓排氣腔室42中,通過排氣導葉的導向使得氣流沿壁面向下流動冷卻電 機,然后再從對稱方向從電機的底部向上流動冷卻電機,在其流動過程中, 經(jīng)過冷卻高壓排氣腔室42內(nèi)的電機而溫度升高,最后從排出管排出,例如供給冷凍循環(huán),完成制冷劑流體在壓縮機內(nèi)的一個循環(huán)。潤滑油儲存在底座5的底部,周圍的壓力成為排出壓力。由機架IO、曲 軸20、非公轉渦旋件54、公轉渦旋件44形成的低壓吸氣腔室23內(nèi)的壓力 低于排出壓力,上油組件由上油管路和上油葉片組成,上油管路設置在曲軸 中,上油葉片設置在上油管路底端,公轉渦旋件44的端板上開設有一個及 以上的供油孔。存儲在底座5的底部的潤滑油,通過設置在曲軸20上的同 心孔28和直徑孔30,沿著曲軸向上流動。部分潤滑油通過設在曲軸20上 的橫向油孔, 一邊潤滑主軸承l(wèi)l, 一邊到達背壓腔室29。此外,其它潤滑 油通過同心孔28和直徑孔30,到達曲軸20的偏心部,潤滑滑動軸承48, 然后進入背壓腔室29。此外,潤滑油在通過主軸承11及滑動軸承48后進 入背壓腔室29。進入背壓腔室29的潤滑油,通過公轉渦旋件44在相對機 架10的止推軸承43表面平移過程中把潤滑油帶入低壓吸氣腔室23。此處, 潤滑油被節(jié)流,進入低壓吸氣腔室23并混合在低壓吸氣腔室23的吸入流體 中,然后被吸入進入到壓縮室內(nèi)。另外,開設在公轉渦旋件44端板內(nèi)供油 孔,設置在腔室開始壓縮后約180度角的位置,使得氣體在壓縮時從端板供 油孔上來的潤滑油能潤滑渦卷及端面,以減少壓縮耗功,降低壓縮氣體溫度, 從而實現(xiàn)壓縮機的高效及高可靠性。從排出口 65排出的潤滑油, 一部分從排出管排入冷凍循環(huán),另一部分 則分別在上部高壓排氣消音腔室69和下部高壓排氣腔室42內(nèi)與制冷劑分 離,儲存在底座5的底部。非公轉渦旋件54及壓縮室內(nèi)的流體對公轉渦旋件44產(chǎn)生向下的壓靠機 架10中心平的止推軸承面43的軸向壓力,同時背壓腔室29的壓力對公轉 渦旋件'44產(chǎn)生向上的軸向推力,此向上的推力抵消了大部分向下的軸向壓 力,從而減少了公轉渦旋件44的端板和機架10的平的止推軸承面43之間 的摩擦,其結果是減少電機的功耗,提高壓縮機的性能。對于在非公轉渦旋件54背側設立背壓腔室,保證非公轉渦旋件54軸向 浮動的低背壓結構,前面已經(jīng)述及,如附圖l所示,由于公轉渦旋件44的 背側為低壓的吸氣壓力,其產(chǎn)生的向上的托力遠小于非公轉渦旋件44背側 較高的背側壓力,因此使得公轉渦旋件44對機架的壓靠力很大,摩擦耗功 增大,導致性能降低。另外,為了在非公轉渦旋件54背側形成高壓或中壓 的背壓腔室,而增加了一個隔板,使得成本增加。對于在公轉渦旋件44背側設立背壓腔室,保證公轉渦旋件44軸向浮動 的高背壓結構,前面已經(jīng)述及,由于背側壓力的作用半徑較小(約等于公轉 渦旋件44的半徑),為了滿足其產(chǎn)生的力矩大于傾覆力矩,則背側壓力必須 很大。從而使得公轉渦旋件44和非公轉渦旋件54之間的軸向接觸力很大, 由于該接觸力在非公轉渦旋件54和公轉渦旋件44的端板面上產(chǎn)生滑動摩 擦,在接觸力過大的情況下,摩擦耗功增加較多,導致性能降低。本發(fā)明的渦旋壓縮機,非公轉渦旋件54背側的背壓腔室的面積比公轉 渦旋件44背側背壓腔室的面積要大,非公轉渦旋件54和公轉渦旋件44在 各自的背壓腔室內(nèi)壓力的作用下使得非公轉渦旋件54把公轉渦旋件44壓靠 在機架10上。公轉渦旋件44的鏡板面壓靠在機架10上,如果公轉渦旋件 44發(fā)生傾覆,則傾覆力矩必須大于由兩渦旋件之間的接觸力產(chǎn)生的壓緊公 轉渦旋件44到機架10的支撐面上的力矩,由于接觸力的作用力臂比較長, 其約等于公轉渦旋件44的半徑+機架10支撐面的半徑,因此接觸力較小的 情況下就可以保證此力矩大于傾覆力矩,即保證了公轉渦旋件44不發(fā)生傾 覆。設計時使非公轉渦旋件54與公轉渦旋件44的接觸力及公轉渦旋件44 與機架IO之間的接觸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因此有效的減少了摩擦,提 高了壓縮機的性能。參見圖4-圖5,為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各自受力示意圖, 其中Fd—非公轉渦旋件背壓腔產(chǎn)生的軸向力, Fbs-公轉渦旋件背壓腔產(chǎn)生的軸向力, Fa—軸向氣體力,F(xiàn)N—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之間的接觸力, Fr—徑向氣體力,F(xiàn)b-機架對公轉渦旋件的支撐力,F(xiàn)o—十字滑環(huán)的一對鍵對公轉渦旋件的反作用力,F(xiàn)m-公轉渦旋件的離心力,F(xiàn)t—切向氣體力,F(xiàn)t-曲軸對公轉渦旋件的推動力,其大小與Ft相等,F(xiàn)tt-導向裝置對非公轉渦旋件的切向反作用力,其大小與Ft相等,F(xiàn)tr--導向裝置對非公轉渦旋件的徑向反作用力,其大小與Fr相等。
權利要求
1.一種渦旋式壓縮機,壓縮機(1)的殼體包括從上到下依次相接的上殼體(3)、主殼體(2)和底座(5);以及非公轉渦旋件(54),其渦旋狀卷邊設置在底板上,端板設置在卷邊周圍,并與卷邊的前端連接;公轉渦旋件(44),其渦旋狀卷邊設置在端板上;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的卷邊組合形成多個壓縮室;用于支撐公轉渦旋件及容納驅(qū)動軸或曲軸的主軸承的機架(10);由機架的軸承支撐的驅(qū)動軸,其驅(qū)動連接到公轉渦旋件,以驅(qū)動公轉渦旋件相對于非公轉渦旋件作公轉運動;用于把非公轉渦旋件安裝到機架上的安裝機構;用來防止公轉渦旋件自轉的十字滑環(huán)(66);其特征是非公轉渦旋件背側與上殼體共同圍成彈性的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69),非公轉渦旋件背側通過密封組件(73)與消音腔室的內(nèi)壁滑動壓觸,消音腔室與位于壓縮機下部電機側的、由機架和主殼體及密封件密封形成的排氣腔室(42)連通;非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消音腔室中的高壓氣體的壓力作用下、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高壓流體的壓力作用下,相互緊密接觸并進行軸向密封;非公轉渦旋件上、下滑動的設置在安裝機構上,并可在一定范圍內(nèi)軸向移動。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式壓縮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消音腔室由上殼 體中間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凹部(4),和非公轉渦旋件背側的環(huán)形突起,以及其 相互之間的環(huán)形密封組件(73)共同密封圍成。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渦旋式壓縮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壓縮機外設置有 排氣導管(7),排氣導管一端通過上導氣接頭(6)與消音腔室相連通,另一 端通過下導氣接頭(8)與排氣腔室(42)相連通。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渦旋式壓縮機,其特征是所述 的消音腔室與壓縮室的排出口 (65)相連通。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渦旋式壓縮機,其特征是所述的非公轉渦旋件背 側的背壓腔室的面積比公轉渦旋件背側背壓腔室的面積大。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渦旋式壓縮機,包括非公轉渦旋件和公轉渦旋件,由機架的軸承支撐的驅(qū)動軸,非公轉渦旋件背側與上殼體共同圍成彈性的排出氣體的消音腔室,非公轉渦旋件背側通過密封組件與消音腔室的內(nèi)壁滑動壓觸,消音腔室與位于壓縮機下部電機側的、由機架和主殼體及密封件密封形成的排氣腔室連通;本設計使非公轉渦旋件與公轉渦旋件的接觸力及公轉渦旋件與機架之間的接觸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非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消音腔室中的高壓氣體的壓力作用下、公轉渦旋件在其背側的高壓流體的壓力作用下,相互緊密接觸并進行軸向密封;非公轉渦旋件上、下滑動的設置在安裝機構上,并可在一定范圍內(nèi)軸向移動。
文檔編號F04C18/02GK101270751SQ200810028018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7日
發(fā)明者邵海波 申請人:美的集團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