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瀝青隔震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隔震墊,具體涉及一種疊層浙青隔震墊。
背景技術:
隔震是減輕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壞的有效途徑,在現(xiàn)有建筑隔震技術中,基礎隔震應用最為普遍,而在基礎隔震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種橡膠隔震支座,它由鋼板與橡膠片相互交替疊合構成,但橡膠隔震支座在村鎮(zhèn)房屋的隔震應用中,存在以下問題1、價格較昂貴、成本高;2、村鎮(zhèn)房屋構造一般較簡單,而橡膠支座施工、安裝工藝復雜;由此導致橡膠隔震支座難以在村鎮(zhèn)建筑中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浙青隔震墊,所述浙青隔震墊能滿足一定阻尼要求、造價低廉、適用于村鎮(zhèn)房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設計一種浙青隔震墊,包括平置的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相互交替疊合,最上層和最下層是浙青層,相鄰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間通過膠粘劑層粘結,疊合體側面周圍粘結豎置浙青層,最上層浙青層頂面和最下層浙青層底面還分別粘結有保護層,豎置浙青層位于上下保護層之間。優(yōu)選的,所述膠粘劑層是以涂覆形式被覆于浙青層表面的冷底子油。優(yōu)選的,所述平置浙青層的厚度為lcm。優(yōu)選的,所述豎置浙青層的厚度為2cm。優(yōu)選的,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2mm。本浙青隔震墊成本價一般為15 20元/平方,而橡膠隔震支座的報價在100元/平方以上,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房屋,與采用橡膠隔震支座的房屋相比,整體至少能降到原造價的1/5,而且對于條形基礎的房屋,使用時可在上部結構與基礎之間全部鋪設隔震墊,一方面,由該隔震墊構成的地基基礎為面支撐,如果局部損壞并不會影響整個建筑的安全,另一方面,鋪設安裝工藝簡單,進一步降低了造價,同時,使用過程中全部隔震墊埋置在土層中,溫度變化小,對耐久性更有利。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浙青隔震墊,所述浙青隔震墊能滿足一定阻尼要求、造價低廉、適用于村鎮(zhèn)房屋,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
3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浙青隔震墊,包括平置的金屬絲網片I和浙青層2,金屬絲網片I和浙青層2相互交替疊合,最上層和最下層是浙青層2,相鄰金屬絲網片I和浙青層2間通過膠粘劑層3粘結,疊合體側面周圍粘結豎置浙青層4,最上層浙青層2頂面和最下層浙青層2底面還分別粘結有保護層5,豎置浙青層4位于上下保護層5之間。所述膠粘劑層3是以涂覆形式被覆于浙青層2表面的冷底子油。所述平置浙青層2的厚度為lcm。所述豎置浙青層4的厚度為2cm。所述保護層5的厚度為2mm。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浙青隔震墊,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置的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相互交替疊合,最上層和最下層是浙青層,相鄰金屬絲網片和浙青層間通過膠粘劑層粘結,疊合體側面周圍粘結豎置浙青層,最上層浙青層頂面和最下層浙青層底面還分別粘結有保護層,豎置浙青層位于上下保護層之間。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隔震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膠粘劑層是以涂覆形式被覆于浙青層表面的冷底子油。
3.根據(jù)權利要求I
4.根據(jù)權利要求I
5.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隔震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置浙青層的厚度為1cm。所述的浙青隔震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豎置浙青層的厚度為2cm。所述的浙青隔震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2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瀝青隔震墊,包括平置的金屬絲網片和瀝青層,金屬絲網片和瀝青層相互交替疊合,最上層和最下層是瀝青層,相鄰金屬絲網片和瀝青層間通過膠粘劑層粘結,疊合體側面周圍粘結豎置瀝青層,最上層瀝青層頂面和最下層瀝青層底面還分別粘結有保護層,豎置瀝青層位于上下保護層之間。優(yōu)選的,所述膠粘劑層是以涂覆形式被覆于瀝青層表面的冷底子油。優(yōu)選的,所述平置瀝青層的厚度為1cm。優(yōu)選的,所述豎置瀝青層的厚度為2cm。優(yōu)選的,所述保護層的厚度為2mm。所述瀝青隔震墊能滿足一定阻尼要求、造價低廉、適用于村鎮(zhèn)房屋,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文檔編號E02D31/08GK202730803SQ2012203067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
發(fā)明者丁愛民, 夏咸明 申請人:丁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