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煤礦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支護結構,尤其是一種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 結構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煤礦井下巷道交叉口、設備安裝硐室等地方斷面較大,其尺寸往往達到30m2以上。 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開挖對巖體產生的擾動要明顯大于一般巷道,易發(fā)生較大的圍巖變 形,這在深井軟巖巷道中表現(xiàn)更為明顯,一些礦井的大斷面巷道或硐室需要經過多次的擴 刷修復才能滿足使用要求,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嚴重影響了礦井的安全高效生產。受支護材料適應性的影響,在巷道交叉口等地方不能使用U型棚支護,而只能使 用單一的錨桿(索)支護,或者再輔以注漿加固。這種支護形式在地質條件較為簡單時尚 可滿足要求,但是當應用于深部軟巖巷道時,難以有效控制圍巖的變形。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煤礦大斷面巷道與硐室支護當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大斷面硐室 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該結構及方法適應范圍廣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可以對巷道 和硐室提供較高的支護強度,實現(xiàn)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有效減跨。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在大斷面硐室的中部,安裝1 8個 直徑為0. 5m 1. 2m的底部鋼筒,每個底部鋼筒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個伸縮鋼筒,伸縮鋼筒 與底部鋼筒之間開有對應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通過限位鋼筋橫向穿插固定,在伸縮鋼筒和底 部鋼筒內放置鋼筋網架,然后向伸縮鋼筒和底部鋼筒內灌注混凝土,形成減跨墩柱,根據(jù)巷 道的高度變化通過限位鋼筋對墩柱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本發(fā)明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及其使用方法的有益效果(1)可以對巷道或硐室提供較高的支護強度,實現(xiàn)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有效減跨。 在巷道中部安裝墩柱之后,當頂板來壓時能夠及時提供較高的支護阻力,從而將巷道頂板 劃分成多個小跨,使頂板成為多跨連續(xù)梁結構,其冒落拱高度及頂板下沉量均有大幅度的 降低,有效控制巷道圍巖的破壞與變形,使巷道圍巖更加穩(wěn)定;(2)彌補了目前大斷面硐室支護技術的不足;(3)減跨墩柱的高度可調,能夠適應巷道高度的變化;(4)對各類地質條件下的巷道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該減跨墩柱對圍巖的地質條件 沒有要求,可適應于各種地質條件下的巷道或硐室的支護;(5)結構簡單,勞動強度低,易于操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1是本發(fā)明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的結構截面圖。附圖2是本發(fā)明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的結構剖視圖。圖中1-底部鋼筒,2-高度調節(jié)通孔,3-限位鋼筋,4-伸縮鋼筒,5-鋼筋網架, 6-混凝土,D-底部鋼筒的內徑,d-伸縮鋼筒的內徑,d-鋼筒壁厚,H-底部鋼筒的高度,h-伸 縮鋼筒的高度,S-高度調節(jié)孔的間距。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中,在大斷面硐室的中部,安裝1 8個直徑為0.5m 1.2m的底部鋼筒,每 個底部鋼筒1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個伸縮鋼筒4,伸縮鋼筒4與底部鋼筒1之間開有對應 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通過限位鋼筋3橫向穿插固定,在伸縮鋼筒4和底部鋼筒1內放置鋼筋 網架,然后向伸縮鋼筒4和底部鋼筒1內灌注混凝土6,形成減跨墩柱,根據(jù)巷道的高度變化 通過限位鋼筋3對墩柱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在圖1中,本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首先加工底部鋼筒1和伸縮鋼筒4,底部鋼筒 和伸縮鋼筒的尺寸大小由具體的使用條件而定,一般底部鋼筒1的內徑D選擇500mm 1200mm,伸縮鋼筒的內徑d小于底部鋼筒的內徑D3mm 5mm,以保證伸縮鋼筒4可放進底部 鋼筒1中,鋼筒壁厚d選擇4mm 8mm,底部鋼筒1的上部和伸縮鋼筒4的下部設有多組十 字交錯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該孔的間距s為200mm 300mm,每個伸縮鋼筒4和底部鋼筒1 上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的組數(shù)為3 5組;然后加工與高度調節(jié)孔2相匹配的限位鋼筋3以 及與鋼筒尺寸向匹配的鋼筋網架5。在圖1中,底部鋼筒H的高度可設計為巷道或硐室的高度的2/3,伸縮鋼筒的高度 h可設計為巷道或硐室高度的1/2,以保證鋼筒能自由伸縮,充分接頂。在圖1中,本發(fā)明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的使用方法,首先將底部鋼筒1置于硐室中 部的底板上,并向底部鋼筒1內放置鋼筋網架5;然后將伸縮鋼筒4套入底部鋼筒1內,將 限位鋼筋3穿入底部鋼筒1和伸縮鋼筒4上的高度調節(jié)孔2,若要調節(jié)墩柱的高度,可將限 位鋼筋3從高度調節(jié)孔2中抽出,重新調節(jié)伸縮鋼筒的高度后再將限位鋼筋3穿入高度調 節(jié)孔2內即可;最后向鋼桶內灌注混凝土 6,并使混凝土接頂,待混凝土凝結后,此減跨墩柱 即可實現(xiàn)對頂板的承載。若大斷面巷道或硐室的尺寸過大,維護較為困難,可以密集使用多個減跨墩柱。
權利要求
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大斷面硐室的中部,安裝1~8個直徑為0.5m~1.2m的底部鋼筒(1),每個底部鋼筒(1)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個伸縮鋼筒(4),伸縮鋼筒(4)與底部鋼筒(1)之間開有對應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通過限位鋼筋(3)橫向穿插固定,在伸縮鋼筒(4)和底部鋼筒(1)內放置鋼筋網架(5),然后向伸縮鋼筒(4)和底部鋼筒(1)內灌注混凝土(6),形成減跨墩柱,根據(jù)巷道的高度變化通過限位鋼筋(3)對墩柱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大斷面 硐室減跨墩柱,首先加工底部鋼筒(1)和伸縮鋼筒(4),鋼筒的尺寸大小由具體的使用條件 而定,一般底部鋼筒的內徑D選擇500mm 1200mm,伸縮鋼筒的內徑d小于底部鋼筒的內徑 D 3mm 5mm,以保證伸縮鋼筒(4)可放進底部鋼筒(1)中,鋼筒壁厚d選擇4mm 8mm,底 部鋼筒(1)的上部和伸縮鋼筒(4)的下部設有多組十字交錯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該孔的間 距s為200mm 300mm,每個伸縮鋼筒⑷和底部鋼筒(1)上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的組數(shù) 為3 5組;然后加工與高度調節(jié)通孔(2)相匹配的限位鋼筋(3)以及與鋼筒尺寸向匹配 的鋼筋網架(5)。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底部鋼 筒H的高度可設計為巷道或硐室的高度的2/3,伸縮鋼筒的高度h可設計為巷道或硐室高度 的1/2,以保證鋼筒能自由伸縮,充分接頂。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本發(fā)明 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的使用方法,首先將底部鋼筒(1)置于硐室中部的底板上,并向底部 鋼筒⑴內放置鋼筋網架(5);然后將伸縮鋼筒⑷套入底部鋼筒⑴內,將限位鋼筋(3) 穿入底部鋼筒(1)和伸縮鋼筒(4)上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2),若要調節(jié)墩柱的高度,可將限位 鋼筋(3)從高度調節(jié)通孔(2)中抽出,重新調節(jié)伸縮鋼筒的高度后再將限位鋼筋(3)穿入 高度調節(jié)通孔(2)內即可;最后向鋼桶內灌注混凝土(6),并使混凝土接頂,待混凝土凝結 后,此減跨墩柱即可實現(xiàn)對頂板的承載。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煤礦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支護結構,尤其是一種大斷面硐室減跨墩柱結構及其使用方法。在大斷面硐室的中部,安裝1~8個直徑為0.5m~1.2m的底部鋼筒,每個底部鋼筒的上端,吻合的套入一個伸縮鋼筒,伸縮鋼筒與被套鋼筒之間開有對應的高度調節(jié)通孔,通過限位鋼筋橫向穿插固定,在伸縮鋼筒和底部鋼筒內放置鋼筋網架,然后向伸縮鋼筒和底部鋼筒內灌注混凝土,形成減跨墩柱,根據(jù)巷道的高度變化通過限位鋼筋對墩柱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該結構及方法適應范圍廣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可以對巷道和硐室提供較高的支護強度,實現(xiàn)大斷面巷道與硐室的有效減跨。
文檔編號E21D15/10GK101929345SQ201010250678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8月6日
發(fā)明者張農, 李桂臣, 梁國棟, 王成, 闞甲廣, 韓昌良 申請人:中國礦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