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可變配氣機構的液壓挺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適用于可變配氣機構的液壓挺柱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發(fā)動機可變配氣系統(tǒng)的挺柱,尤其是車用柴油機可變 配氣機構的液壓挺柱。
背景技術:
[0002]發(fā)動機理想的配氣正時是在低速時具有較小的進氣遲閉角,高速時具有較大的進 氣遲閉角,以滿足動力性和經濟性的要求。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許多新技術在發(fā)動 機上的應用,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的可變可以有效地提高發(fā)動機的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 減少廢氣污染物的排放。所以,可以實現發(fā)動機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可變的可變配氣系統(tǒng) 得到廣泛關注和發(fā)展。[0003]目前,已有的可變配氣系統(tǒng)技術有通過改變凸輪型線來實現改變配氣正時或氣 門升程、通過改變凸輪軸相對于曲軸的轉角來改變配氣定時,或者通過改變原配氣機構中 間某些傳動件的結構,來實現可變配氣的功能等等,但這些手段要么造成對整個配氣機構 的影響過大,要么不能滿足柴油機大功率、大扭矩的要求,因此,基本上都應用在車用汽油 機上。發(fā)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對原整體尺寸影響較小,并 能適用于車用柴油機的液壓挺柱,通過該挺柱能使整個配氣機構實現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 連續(xù)可調。[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油套、下油套、回位彈簧、上活塞和下活塞。挺柱油套分上下兩 部分,分別是上油套、下油套,位于機體外殼外的上油套和下油套上均開有用于安裝齒輪的 鍵槽,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上油套上開有出油口,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下油套上開有進油口,在 挺柱油套內設置有上活塞、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間是液壓油腔,液壓油腔之中設置一 個回位彈簧;上活塞上開有上螺旋油道,下活塞上開有下螺旋油道;所述的齒輪用于改變 進油口、出油口在相應的螺旋油道上的連通位置。[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適用于柴油機大功率、大 扭矩的要求,可以實現發(fā)動機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同時連續(xù)可變,而且結構原理簡單,可 以保持原發(fā)動機氣門系統(tǒng)不變,只用一套額外的結構來變相地改變挺柱的長短,從而實現 對發(fā)動機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同時連續(xù)可變,對原機改動較小,最終達到降低油耗、提高功 率、減少污染的作用。[0008]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合理、簡單,制造容易,使用輕便。而且加工材料選擇合理,并保 證加工質量,工藝相對簡單,產品合格率高。降低了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能實現規(guī)?;?產。其不僅美觀而且使用方便,適合推廣應用。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上下油套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中1.挺柱外部上油套2.挺柱內部上活塞3.機體外殼4.回位彈簧5.下螺 旋油道6.挺柱外部下油套7.挺柱內部下活塞8.上螺旋油道9.出油口 10.進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0013]本實用新型是在把原配氣系統(tǒng)中的挺柱進行優(yōu)化改進而得到的。參見圖1。挺柱 上有兩個油口,一端為高壓進油口,一端為高壓出油口。通過齒輪旋轉所述挺柱中的液壓 油套一定角度,即可改變挺柱中液壓油的高度,液壓油高度的改變引起推桿向上運動的時 間和行程都發(fā)生改變,最后通過搖臂傳遞達到改變氣門開啟或關閉的時間和氣門升程的目 的。[0014]挺柱由外部油套、內部活塞和回位彈簧三大部分組成。所述內部活塞又分為上活 塞、下活塞和中間液壓油腔三個部分,上活塞和推桿接觸,下活塞和凸輪接觸,中間為液壓 油腔,液壓油腔中有回位彈簧連接挺柱的上、下活塞。整個挺柱安裝在機體外殼3上,所述 外部油套處于機體外殼與內部活塞之間。油套分為上、下油套,分別開有油口。上、下活塞 上開有螺旋油道,分別與上、下油套的油口以及外部機體上的出、進油口對應。調節(jié)螺旋油 道與油套上油口的相對位置,即可改變挺柱內部液壓油的高度。所述回位彈簧處于中間液 壓油腔內,兩端分別與上、下活塞連接,安裝時,回位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0015]所述齒輪是指安裝在挺柱外壁上的齒輪,由傳遞外部驅動力矩的齒條驅動,其中, 齒條由外部電機驅動。[0016]本實用新型的機構工作原理[0017]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同時可控的工作原理[0018]當氣門工作時,氣門驅動力的傳遞是凸輪一挺柱下油套一挺柱內部液壓油一挺 柱上油套一推桿一搖臂一氣門。轉動上、下挺柱油套上的齒輪,使上、下油套均轉動一定的 角度,根據需求也可以只轉動一個油套,此時上、下活塞上的螺旋油道與外部上、下油套上 油孔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得進油通道口與出油通道口之間的距離發(fā)生改變。當發(fā) 動機開始轉動時,挺柱內部下活塞在凸輪的驅動下向上運動,進、出油口此時均封閉。當下 活塞運動到其螺旋油道與外部下油套的油口相通時,液壓油進入液壓油腔,下活塞繼續(xù)向 上運動,下活塞上的螺旋油道與外部下油套上的油口不連通,此時,液壓油腔完全封閉,液 壓油被壓縮,剛度變大,液壓油將動力向上傳遞至上活塞,上活塞向上運動,同時帶動推桿 運動。當上活塞運動到其螺旋油道與外部上油套的油口相通時,出油通道導通,液壓腔內液 壓油外泄,此時挺柱上升至最高,即氣門的升程達到最大值。所以,轉動上、下油套,即可調 節(jié)氣門升程;氣門關閉時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使得下油套緊貼凸輪防止脫節(jié),也可使氣門 落座相對平穩(wěn)。[0019]當想要調節(jié)氣門升程時,可以轉動挺柱外部上油套I或挺柱外部下油套6,使挺柱 外部上油套I或挺柱外部下油套6均轉動一定的角度,根據需求也可以只調整一個油套,此 時挺柱內部上活塞2或挺柱內部下活塞7上的螺旋油道與外部油孔的相對位置發(fā)生改變,從而使得挺柱內部液壓腔內液壓油的進油位置與出油位置的距離發(fā)生改變,使中間液壓腔 內液壓油可壓縮體積改變。當挺柱的挺柱內部下活塞7在凸輪的驅動下向上運動時,挺柱 進、出油通道此時均封閉,當挺柱內部下活塞7運動到挺柱內部下活塞7上的下螺旋油道5 與挺柱外部下油套6上的進油口 10相通時,液壓油進入液壓油腔,挺柱內部下活塞7繼續(xù) 向上運動,下螺旋油道5與進油口 10不連通,此時,液壓油腔完全封閉,液壓油被壓縮,剛度 變大,挺柱內部下活塞7將動力向上通過液壓油傳遞至挺柱內部上活塞2,挺柱內部上活塞 2向上運動,直至挺柱內部上活塞2上的上螺旋油道8與出油口 9相通,挺柱上升至最高,即 氣門的升程達到最大值。所以,轉動挺柱外部上油套I或挺柱外部下油套6,即可實現調節(jié) 氣門升程;同樣的運行過程,當單獨轉動挺柱外部下油套6時,即可改變液壓油進油位置, 使氣門開啟時刻發(fā)生改變。氣門關閉時在回位彈簧4的作用下使得挺柱內部下活塞7緊貼 在凸輪上,防止脫節(jié),也使氣門落座過程相對平穩(wěn),整個過程連續(xù)、可靠運行。[0020]本實用新型突破現有挺柱制作的局限,大膽進行結構創(chuàng)新。本實用新型僅由外部 油套、內部活塞和回位彈簧4三部分組成,結構合理,制作簡單,使用輕便。本實用新型適用 于柴油機大功率、大扭矩的要求,可以實現發(fā)動機配氣正時和氣門升程同時連續(xù)可變,加 工材料選擇合理,工藝相對簡單,降低了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并保證加工質量,產品合格 率高,能實現規(guī)?;a。其不僅美觀而且使用方便,適合推廣。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可變配氣機構的液壓挺柱,包括上油套、下油套、回位彈簧、上活塞和下活塞,其特征在于挺柱油套分上下兩部分,分別是上油套、下油套,位于機體外殼外的上油套和下油套上均開有用于安裝齒輪的鍵槽,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上油套上開有出油口,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下油套上開有進油口,在挺柱油套內設置有上活塞、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間是液壓油腔,液壓油腔之中設置一個回位彈簧;上活塞上開有上螺旋油道,下活塞上開有下螺旋油道;所述的齒輪用于改變進油口、出油口在相應的螺旋油道上的連通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可變配氣機構的液壓挺柱。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油套、下油套、回位彈簧、上活塞和下活塞。挺柱油套分上下兩部分,分別是上油套、下油套,位于機體外殼外的上油套和下油套上均開有用于安裝齒輪的鍵槽,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上油套上開有出油口,位于機體外殼內的下油套上開有進油口,在挺柱油套內設置有上活塞、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之間是液壓油腔,液壓油腔之中設置一個回位彈簧;上活塞上開有上螺旋油道,下活塞上開有下螺旋油道;所述的齒輪用于改變進油口、出油口在相應的螺旋油道上的連通位置。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簡單,制造容易,使用輕便。
文檔編號F01L1/245GK202832691SQ201220562778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劉忠民, 白賀, 黎聰, 顏金龍, 丁佳, 凌俊華 申請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