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以及進氣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的進氣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以及應用該執(zhí)行機構的進氣歧管。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通常是可調的。為了實現(xiàn)氣道長度的可調,需要在進氣歧管內增設相應的執(zhí)行機構。圖Ia和圖Ib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 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Ia和圖Ib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能夠實現(xiàn)氣道長度可調的一種進氣歧管I包括用于形成進氣歧管I的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Ila和lib、以及一路出口管路12 ;其中,兩路入口管路Ila和Ilb并行設置且兩端交匯,一交匯端形成進氣歧管I的入口 110、另一交匯端與出口管路12的一端連通;出口管路12的另一端形成進氣歧管I的出口 120 ;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I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20;其中,該執(zhí)行機構20采用閥片式結構、并包括一閥片轉軸21以及可繞閥片轉軸21轉動的一閥片22 ;其中,閥片轉軸21設于兩路入口管路IIa和Ilb與出口管路12連通的上述另一交匯端、并緊貼兩路入口管路Ila和Ilb的管壁在該另一交匯端的相交處;當閥片22繞閥片轉軸21旋轉至一特定角度時,閥片22會將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Ia封閉,且與此同時,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Ib即可與出口管路12連通、并構成圖Ia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I的長氣道;當閥片22繞閥片轉軸21旋轉至另一特定角度時,閥片22會將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 Ib封閉,且與此同時,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 Ia即可與出口管路12連通、并構成圖Ib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I的短氣道。上述進氣歧管I中的執(zhí)行機構20雖然能夠調節(jié)進氣歧管I的氣道長度,但是,該執(zhí)行機構20的閥片22與閥片轉軸21會形成類似于懸臂的結構,因此,當進氣歧管I所在的發(fā)動機工作時,該執(zhí)行機構20的閥片22會產(chǎn)生較大的振動,從而增加發(fā)動機的噪聲。圖2a和圖2b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a和圖2b所示,現(xiàn)有技術中能夠實現(xiàn)氣道長度可調的另一種進氣歧管3包括用于形成進氣歧管3的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Ila和lib、以及一路出口管路12 ;其中,入口管路Ila和lib、出口管路12、以及形成的入口 110和出口 120與如圖Ia和圖Ib所示的相同,此處不再予以贅述;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3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40;其中,該執(zhí)行機構40采用滾筒式結構、并包括一滾筒轉軸41和可繞滾筒轉軸41旋轉的一滾筒42 ;其中,滾筒轉軸41設于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la中;滾筒42的周面交錯地形成兩段筒壁420以及兩段鏤空,并且,兩段筒壁420彼此相向、兩端鏤空彼此相對;當滾筒42旋轉至一特定的相位時,至少一段筒壁420的兩側邊緣可與入口管路Ila的管壁密封接觸、并將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la封閉,且與此同時,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lb即可與出口管路12連通、并構成圖2a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3的長氣道;當滾筒42旋轉至另一特定的相位時,兩段筒壁420可貼附于入口管路Ila的管壁、并使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Ia與出口管路12連通,且與此同時,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Ib也與出口管路12連通,從而構成圖2b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3的長短混合氣道。上述進氣歧管3中的執(zhí)行機構40雖然能夠調節(jié)進氣歧管3的氣道長度,而且,相比于采用閥片式結構的執(zhí)行機構20具有振動小、噪聲低的優(yōu)勢,但是,在發(fā)動機需要利用入口管路Ila與出口管路12構成的短氣道進氣時,該執(zhí)行機構40卻只能切換為長短混合氣道,由于長氣道和短氣道的氣體流速不同,因而會產(chǎn)生一定的進氣干擾,從而使發(fā)動機無 法達到最佳性能。可見,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或者存在振動大和噪聲高的缺陷、或者存在進氣干擾的缺陷,而無法同時消除這兩種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以及應用該執(zhí)行機構的進氣歧管。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所述進氣歧管具有用于形成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以及一路出口管路;其中,兩路所述入口管路并行設置且兩端交匯,一交匯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入口、另一交匯端與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連通;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出口 ;所述執(zhí)行機構包括轉軸、以及可繞所述轉軸旋轉的滾筒;所述轉軸設于兩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連通的所述另一交匯端;所述滾筒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一段筒壁、其余部分形成鏤空;其中,所述筒壁的寬度可使所述筒壁的兩側邊緣在所述筒壁隨所述滾筒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所述入口管路內時,與該路所述入口管路的管壁密封接觸、并避讓出另一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連通的通路。優(yōu)選地,所述滾筒的兩端面進一步具有開設有通孔的端板,所述轉軸的端部穿設于所述端板的所述通孔。更優(yōu)地,所述滾筒的兩端板之間進一步在所述周面的形成所述鏤空的所述其余部分處具有支撐桿。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道長度可調的進氣歧管,包括用于形成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以及一路出口管路;其中,兩路所述入口管路并行設置且兩端交匯,一交匯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入口、另一交匯端與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連通;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出口 ;以及,如上所述的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如上可見,在本實用新型中,當執(zhí)行機構的滾筒的筒壁隨該滾筒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入口管路內時,筒壁的兩側邊緣能夠與該路入口管路的管壁密封接觸、并避讓出另一路入口管路與出口管路連通的通路,因而能夠利用筒壁將該路入口管路封閉、并確保另一路入口管路與出口管路的連通,從而實現(xiàn)對長度不同的兩路入口管路的切換使用,進而通過在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之間的切換而實現(xiàn)對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調節(jié)。而且,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執(zhí)行機構能夠使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單獨地與出口管路構成長短不同的氣道、而不會像現(xiàn)有技術那樣出現(xiàn)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同時與出口管路構成長短混合氣道,因而既能夠保留滾筒式結構所具備的低振動和低噪聲的優(yōu)勢,還能夠避免長短混合氣道所導致的進氣干擾。
圖Ia和圖Ib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a和圖2b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3a和圖3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如圖3a和圖3b所示的執(zhí)行機構的一種優(yōu)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圖3a和圖3b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進氣歧管及其用于調節(jié)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a和圖3b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能夠實現(xiàn)氣道長度可調的進氣歧管5包括用于形成進氣歧管5的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Ila和lib、以及一路出口管路12,還包括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5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60。入口管路Ila和lib、出口管路12、以及形成的入口 110和出口 120與如圖Ia和圖Ib所示的相同,此處不再予以贅述。執(zhí)行機構60采用滾筒式結構、并包括一滾筒轉軸61以及可繞滾筒轉軸61旋轉的一滾筒62。雖然該執(zhí)行機構60與現(xiàn)有技術中的執(zhí)行機構40同樣采用了滾筒式結構,但是,該執(zhí)行機構60的滾筒轉軸61所處的位置與如圖2a和圖2b所示的執(zhí)行機構40的滾筒轉軸41所處的位置不同,并且,該執(zhí)行機構60的滾筒62的結構與如圖2a和圖2b所示的執(zhí)行機構40的滾筒42的結構不同。請參見圖3a和圖3b,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滾筒轉軸61設于兩路入口管路Ila和Ilb與出口管路12連通的交匯端,而不是像如圖2a和圖2b所示的那樣設于入口管路Ila 中。請再參見圖3a和圖3b、并同時結合圖4,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滾筒62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一段筒壁620、其余部分均形成鏤空,而不是像如圖2a和圖2b所示的那樣設置彼此相對的兩段筒壁620 ;并且,筒壁620的寬度可使筒壁620的兩側邊緣620a和620b在筒壁620隨滾筒62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入口管路內lla/llb(本文中出現(xiàn)的“/”表示“或”)時與該路入口管路lla/llb的管壁密封接觸、并避讓出另一路入口管路llb/lla與出口管路12連通的通路。優(yōu)選地,為了便于滾筒62與滾筒轉軸61的相互裝設,滾筒62的兩端面可以進一步具有開設有通孔的端板621 (僅在圖4中示出),且滾筒轉軸61的端部穿設于端板621的通孔;而為了增大滾筒62的強度,滾筒的62兩端板621之間可以進一步在周面的形成鏤空的其余部分處具有兩根支撐桿622a和622b (支撐桿的數(shù)量在實際應用中可以設置)。當滾筒62旋轉至一特定的相位時,筒壁620的兩側邊緣620a和620b可與入口管路Ila的管壁密封接觸、并將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la封閉,且與此同時,支撐桿622a與筒壁620的一側邊緣620a之間的鏤空、以及支撐桿622b與筒壁620的一側邊緣620b之間的鏤空位于入口管路Ilb與出口管路12連通的通路中,因而能夠確保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lb與出口管路12連通,從而構成圖3a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5的長氣道;當滾筒62旋轉至另一特定的相位時,筒壁620的兩側邊緣可與入口管路Ilb的管壁密封接觸、并將相對長的入口管路IIb封閉,且與此同時,支撐桿622b與筒壁620的一側 邊緣620b之間的鏤空、以及支撐桿622a與支撐桿622b之間的鏤空位于入口管路Ila與出口管路12連通的通路中,因而能夠確保相對短的入口管路Ila與出口管路12連通,從而構成圖3b中由點劃線所表示的進氣歧管5的短氣道。如上可見,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執(zhí)行機構60能夠使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中的任一路lla/llb單獨地與出口管路12構成長短不同的氣道、而不會像現(xiàn)有技術如圖2b所示的那樣出現(xiàn)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Ila和Ilb同時與出口管路12構成長短混合氣道,因而既能夠保留滾筒式結構所具備的低振動和低噪聲的優(yōu)勢,還能夠避免長短混合氣道所導致的進氣干擾。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所述進氣歧管具有用于形成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以及一路出口管路;其中,兩路所述入口管路并行設置且兩端交匯,一交匯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入口、另一交匯端與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連通;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出口; 所述執(zhí)行機構包括轉軸、以及可繞所述轉軸旋轉的滾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軸設于兩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連通的所述另一交匯端; 所述滾筒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一段筒壁、其余部分形成鏤空;其中,所述筒壁的寬度可使所述筒壁的兩側邊緣在所述筒壁隨所述滾筒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所述入口管路內時,與該路所述入口管路的管壁密封接觸、并避讓出另一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 連通的通路。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執(zhí)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的兩端面進一步具有開設有通孔的端板,所述轉軸的端部穿設于所述端板的所述通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執(zhí)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的兩端板之間進一步在所述周面的形成所述鏤空的所述其余部分處具有支撐桿。
4.一種氣道長度可調的進氣歧管,包括 用于形成氣道的兩路不同長度的入口管路、以及一路出口管路;其中,兩路所述入口管路并行設置且兩端交匯,一交匯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入口、另一交匯端與所述出口管路的一端連通;所述出口管路的另一端形成所述進氣歧管的出口 ; 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一執(zhí)行機構;所述執(zhí)行機構包括轉軸、以及可繞所述轉軸旋轉的滾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轉軸設于兩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連通的所述另一交匯端; 所述滾筒的周面的一部分形成有一段筒壁、其余部分形成鏤空;其中,所述筒壁的寬度可使所述筒壁的兩側邊緣在所述筒壁隨所述滾筒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所述入口管路內時,與該路所述入口管路的管壁密封接觸、并避讓出另一路所述入口管路與所述出口管路連通的通路。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進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的兩端面進一步具有開設有通孔的端板,所述轉軸的端部穿設于所述端板的所述通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進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的兩端板之間進一步在所述周面的形成所述鏤空的所述其余部分處具有支撐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調節(jié)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執(zhí)行機構以及進氣歧管。在本實用新型中,當執(zhí)行機構的滾筒的筒壁隨該滾筒的旋轉而移動至任一路入口管路內時,筒壁的兩側邊緣能夠抵接于該路入口管路的管壁筒壁、并避讓出另一路入口管路與出口管路連通的通路,因而能夠利用筒壁將該路入口管路封閉、并確保另一路入口管路與出口管路的連通,從而實現(xiàn)對長度不同的兩路入口管路的切換使用,進而通過在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之間的切換而實現(xiàn)對進氣歧管的氣道長度的調節(jié)。而且,本實用新型中的執(zhí)行機構能夠避免不同長度的兩路入口管路同時與出口管路構成長短混合氣道,因而既能夠實現(xiàn)低振動和低噪聲的優(yōu)勢,還能夠避免進氣干擾。
文檔編號F02M35/104GK202431411SQ20122005211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17日
發(fā)明者孫瑩, 張軍, 歐陽華, 王德傳 申請人:一汽海馬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