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一種混合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液體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階段的實際生產(chǎn)和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要將液體相互混合,但是現(xiàn)階段的混合通常都是人們將溶液直接倒入容器中,然后簡單的攪拌,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不能保證充分混合而且會帶來很大的工作量,雖然現(xiàn)階段有很多機械類的液體混合裝置但是由于不能保證在加入攪拌罐的時候就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混合,且混合方式大多也是將不同溶液加入混合箱然后攪拌,也不能達到高效的目的。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手段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且效果顯著的液體混合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所述液體混合裝置主要包括混合筒1和輸出管道3,混合筒1下部開設有a輸入口2和b輸入口4,輸出管道3深度嵌入混合筒1。
所述輸出管道3深度嵌入混合筒1,其嵌入部位四周密封。
a輸入口2連接有a輸入管,連接部位四周密封。
a輸入口2通過a輸入管連接a料箱7,a料箱7與a輸入口2之間設置有a輸送泵8,a輸入口2與a輸送泵8之間設置有單向閥。
b輸入口4連接有b輸入管,連接部位四周密封。
b輸入口4通過b輸入管連接b料箱6,b料箱6與b輸入口4之間設置有b輸送泵5,b輸入口4與b輸送泵5之間設置有單向閥。
所述輸出管道3上設置有法蘭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液體成設定比例經(jīng)輸送泵泵入,在輸送泵的壓力推送下使液體在混合筒形成上升的旋流,在旋流上升時充分混合,旋流不但拉長了混合行程,同時提供了混合動能,可以使液體充分混合,還可以嚴格按照設定比例添加,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混合筒,2-a輸入口,3-輸出管道,4-b輸入口,5-b輸送泵,6-b料箱,7-a輸送泵,8-a料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所述液體混合裝置主要包括混合筒1和輸出管道3,混合筒1下部開設有a輸入口2和b輸入口4,輸出管道3深度嵌入混合筒1。液體均按設定比例從下部進入,上升至上部輸出管道過程中進行充分混合,拉長了混合行程,整個混合過程是在液體輸送過程中進行動態(tài)混合,混合效果更好,節(jié)能方便。參閱圖1至圖2。
實施例2,所述輸出管道3深度嵌入混合筒1,其嵌入部位四周密封。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實施例1。
實施例3,a輸入口2連接有a輸入管,連接部位四周密封。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上述實施例。
實施例4,a輸入口2通過a輸入管連接a料箱7,a料箱7與a輸入口2之間設置有a輸送泵8,a輸入口2與a輸送泵8之間設置有單向閥,防止回流。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上述實施例。
實施例5,b輸入口4連接有b輸入管,連接部位四周密封。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上述實施例。
實施例6,b輸入口4通過b輸入管連接b料箱6,b料箱6與b輸入口4之間設置有b輸送泵5,b輸入口4與b輸送泵5之間設置有單向閥,防止回流。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上述實施例。
實施例7,所述輸出管道3上設置有法蘭連接。參閱圖1至圖2,其余同上述實施例。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兩種液體同時按設定比例從底部添加進混合筒,二者均在混合筒內(nèi)繞輸出管道3旋流上升至輸出管道3入口,在上升過程中相互混合,經(jīng)輸出管道3輸送到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