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小柴胡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小柴胡是內科感冒類、耳鼻喉科喉鼻類非處方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炎之效,在我國醫(yī)藥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谑秤煤退幮Э紤],通常情況下,需要將小柴胡加工為粉劑,便于其中的有效成分釋放和患者食用。
現有技術在進行小柴胡粉劑制備時,通常情況下,是通過粉碎機進行簡單的粉碎,粉碎完成后借助過濾網進行篩分,獲得目標粒徑的小柴胡粉劑。上述制備小柴胡粉劑的方式,生產效率低下,且在粉碎過程中投放的小柴胡原料容易出現結塊現象,粉碎效率大大降低,而在后期的篩分過程中,大多采用單向篩分的方式進行粒徑篩分,對于獲得的小柴胡大顆粒基料一般都會直接棄掉,此種加工方式,造成了小柴胡原材料的資源浪費,提高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也增加了小柴胡的醫(yī)藥成本,不利于健康穩(wěn)定的醫(yī)療體系的建立。
針對上述問題,需要對現有的小柴胡生產工藝進行改進,設計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提高小柴胡粉劑的粉碎效率和制備效率,充分利用小柴胡粉劑中的有效成分,避免小柴胡原材料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小柴胡生產工藝存在的技術問題,設計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提高小柴胡粉劑的粉碎效率和制備效率,充分利用小柴胡粉劑中的有效成分,避免小柴胡原材料資源浪費。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一級微粉機(1)、二級微粉機(2)、微粉料篩分箱(3)和微粉料收集罐(4);
所述一級微粉機(1)內部設置有豎向粉碎切刀(11),豎向粉碎切刀(11)底部設置有用于驅動豎向粉碎切刀(11)轉動的第一驅動電機(12),一級微粉機(1)內側壁裝配有環(huán)形加熱套(13);
所述二級微粉機(2)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上壓輥(22)右側端設置有用于驅動上壓輥(22)轉動的第二驅動電機(2201),下壓輥(23)右側端設置有用于驅動下壓輥(23)轉動的第三驅動電機(2202),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之間預留有0.5mm~1mm的垂直間隙;
所述微粉料篩分箱(3)內部設置有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
所述一級微粉機(1)頂部設置有加料漏斗(14);
所述一級微粉機(1)左側端位于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通過一級提升泵(25)連通至加料漏斗(14)。
進一步,所述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為橫向振動篩。
進一步,所述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為橫向振動篩。
進一步,所述微粉料篩分箱(3)左側端位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通過二級提升泵(33)連通至加料漏斗(14)。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集成有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一級微粉機(1)、二級微粉機(2)、微粉料篩分箱(3)和微粉料收集罐(4);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微粉機(1)和二級微粉機(2)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小柴胡原材料的微粉處理,滿足了小柴胡粉劑快速、高效生產的工藝需求。
2、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在二級微粉機(2)內部設置有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微粉料篩分箱(3)內部設置有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和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粉碎后的小柴胡粉劑的逐級篩分,獲得更為精細的小柴胡粉劑,提高了獲得的小柴胡粉劑的產品品質。
3、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一級微粉機(1)內部設置有豎向粉碎切刀(11),豎向粉碎切刀(11)底部設置有用于驅動豎向粉碎切刀(11)轉動的第一驅動電機(12),一級微粉機(1)內側壁裝配有環(huán)形加熱套(13);上述設計結構,利用環(huán)形加熱套(13)對投放至一級微粉機(1)內部的小柴胡原材料進行加熱,有利于提高小柴胡原材料的粉粹效率,避免小柴胡粉粹過程中發(fā)生粉料板結現象。
4、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一級微粉機(1)左側端位于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通過一級提升泵(25)連通至加料漏斗(14);微粉料篩分箱(3)左側端位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通過二級提升泵(33)連通至加料漏斗(14);上述設計結構,有利于對篩分后獲得大顆粒小柴胡料進行回收并快速轉移至一級微粉機(1)進行再次粉碎處理,實現對小柴胡粉料的最大化利用,避免了小柴胡資源的浪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一級微粉機(1)、二級微粉機(2)、微粉料篩分箱(3)和微粉料收集罐(4);
所述一級微粉機(1)內部設置有豎向粉碎切刀(11),豎向粉碎切刀(11)底部設置有用于驅動豎向粉碎切刀(11)轉動的第一驅動電機(12),一級微粉機(1)內側壁裝配有環(huán)形加熱套(13);
所述二級微粉機(2)內部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上壓輥(22)右側端設置有用于驅動上壓輥(22)轉動的第二驅動電機(2201),下壓輥(23)右側端設置有用于驅動下壓輥(23)轉動的第三驅動電機(2202),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之間預留有0.5mm~1mm的垂直間隙;
所述微粉料篩分箱(3)內部設置有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
所述一級微粉機(1)頂部設置有加料漏斗(14);
所述一級微粉機(1)左側端位于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通過一級提升泵(25)連通至加料漏斗(14)。
優(yōu)選地,所述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為橫向振動篩。
優(yōu)選地,所述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為橫向振動篩。
優(yōu)選地,所述微粉料篩分箱(3)左側端位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通過二級提升泵(33)連通至加料漏斗(1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集成有自上而下依次相接的一級微粉機(1)、二級微粉機(2)、微粉料篩分箱(3)和微粉料收集罐(4);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微粉機(1)和二級微粉機(2)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小柴胡原材料的微粉處理,滿足了小柴胡粉劑快速、高效生產的工藝需求。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在二級微粉機(2)內部設置有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微粉料篩分箱(3)內部設置有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述設計結構,利用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和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的相互配合,實現了對粉碎后的小柴胡粉劑的逐級篩分,獲得更為精細的小柴胡粉劑,提高了獲得的小柴胡粉劑的產品品質。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一級微粉機(1)內部設置有豎向粉碎切刀(11),豎向粉碎切刀(11)底部設置有用于驅動豎向粉碎切刀(11)轉動的第一驅動電機(12),一級微粉機(1)內側壁裝配有環(huán)形加熱套(13);上述設計結構,利用環(huán)形加熱套(13)對投放至一級微粉機(1)內部的小柴胡原材料進行加熱,有利于提高小柴胡原材料的粉粹效率,避免小柴胡粉粹過程中發(fā)生粉料板結現象。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小柴胡微粉系統(tǒng),一級微粉機(1)左側端位于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通過一級提升泵(25)連通至加料漏斗(14);微粉料篩分箱(3)左側端位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上緣的位置接通有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通過二級提升泵(33)連通至加料漏斗(14);上述設計結構,有利于對篩分后獲得大顆粒小柴胡料進行回收并快速轉移至一級微粉機(1)進行再次粉碎處理,實現對小柴胡粉料的最大化利用,避免了小柴胡資源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需要進行粉碎的小柴胡原材料經由加料漏斗(14)輸送至一級微粉機(1),進入一級微粉機(1)的小柴胡原材料在豎向粉碎切刀(11)的切割作用下,進行初步粉碎,粉粹后的小柴胡原材料進入二級微粉機(2),進入二級微粉機(2)中的小柴胡粉碎料經由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篩分后,大顆粒料經由一級顆粒料集料箱(24)和一級提升泵(25)進入加料漏斗(14),最終進入一級微粉機(1)再次粉碎;
通過一級橫向過濾篩網(21)篩分的小柴胡細粉料進入二級微粉機(2),進入二級微粉機(2)的小柴胡細粉料在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的擠壓破碎下,完成進一步粉碎,經過上壓輥(22)和下壓輥(23)深度粉粹的小柴胡粉料進一步下移至微粉料篩分箱(3),進入微粉料篩分箱(3)中的小柴胡粉料在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的進一步篩分下,獲得小柴胡微粉料,通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的粉料即為小柴胡微粉料,小柴胡微粉料進一步下移并儲存至微粉料收集罐(4),未通過二級橫向過濾篩網(31)的大顆粒粉料經由二級顆粒料集料箱(32)和二級提升泵(33)輸送至加料漏斗(14),并最終進入一級微粉機(1)再次粉碎。
按照以上描述,即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