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油品助劑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高凝原料油降凝用液體降凝劑的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高凝原料油(如:原油、燃料油等)的主要輸送方式為管道加熱輸送工藝或者槽車輸送。管道加熱輸送或者槽車輸送的噸油運輸費用很高;同時加熱輸送工藝燃燒燃料會產生一定的廢氣,降低空氣質量;槽車輸送過程燃料油必然有一定的揮發(fā)損耗,會污染環(huán)境,同時運輸槽車在運行過程中,排放的汽車尾氣會造成大氣污染。
另外,國內高凝原料油(如:原油、燃料油等)也有采用調和降凝或添加原油降凝劑等方式降低高凝原料油凝點后常溫輸送的嘗試。然而采用調和降凝需要大量的低凝原油,并且低凝原油和高凝原料油還需有良好的凝點調和適配性才能滿足常溫輸送,工業(yè)普遍實用性不強;添加原油降凝劑可大幅降低高凝原料油的凝點,但添加原油降凝劑,要求加劑的高凝原料油溫度控制在50-70℃時,才能確保原油降凝劑的添加效果,而高凝原料油溫度控制在50-70℃和管道加熱輸送工藝條件首站條件基本一樣,要使高凝原料油溫度控制在50-70℃也需相當的費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效液體降凝劑的生產裝置,可以生產高效液體降凝劑按不同要求直接加劑到相應的高凝原料油或灌裝成成品,降凝劑加注時不受高凝原料油(原油、燃料油等)溫度的限制,也能確保降凝劑加劑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對高凝原料油降凝用液體降凝劑的生產裝置,包括反應調和器,是進行油品調和的容器;頂部設有揮發(fā)氣體出口,底部設有調和液體出口,通過調和泵連接成品降凝劑儲罐;固體物料室,位于所述反應調和器內部,側壁的下端設有格柵網;頂部進口連接固體加料器的出口,側壁進口通過調和生產線管道連接液體來料口;蒸發(fā)回收罐,頂部入口連接所述反應調和器的揮發(fā)氣體出口,底部入口通過蒸發(fā)罐來料管道連接液體來料口,底部出口連接到所述反應調和器的內腔中;換熱裝置,位于所述反應調和器的底部,進口連接蒸汽來料線,出口連接蒸汽回水線。
為了防止沒有溶解的固體流出,對調和泵造成損壞,所述格柵網的目數為10-20目。
為了控制反應調和器內的溫度,促進油品調和,所述反應調和器內設有溫度傳感器。
進一步的,所述液體來料口的出口端連接過濾器,所述過濾器的出口端連接調和泵,所述調和泵的出口端連接壓力表和止回閥。
進一步的,所述調和泵的出口端通過止回閥分別連接成品降凝劑儲罐、蒸發(fā)罐來料管道和調和生產線管道三條管線,每條管線上分別設有電磁閥。
進一步的,所述成品降凝劑儲罐連接加劑管線或灌裝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用于生產對高凝原料油進行降凝用的液體降凝劑,將降凝溶劑一輸送到固體物料室中,與固體物料混合均勻,通過格柵網過濾,將未溶解的固體物料攔截,防止固體顆粒對調和泵造成損傷。由于溶劑一的揮發(fā)性較強,易造成揮發(fā)損失,污染環(huán)境,因此本實用新型中還設置了蒸發(fā)回收罐,向其中輸入揮發(fā)性穩(wěn)定的溶劑二,用于對溶劑一吸收溶解,然后再輸送到反應調和器中,避免了溶劑一揮發(fā)浪費,保護了環(huán)境。因此本實用新型包括三個環(huán)路:1)液體來料口通過調和生產線與固體物料室的側壁進口連接;該管路將溶劑一輸送到固體物料室,與固體物料混合均勻;2)液體來料口通過蒸發(fā)罐來料管線與蒸發(fā)回收罐的底部入口連接;該管路將溶劑二輸送到蒸發(fā)回收罐中,對揮發(fā)的溶劑一進行溶解吸收;3)反應調和器的調和液體出口通過管道與成品降凝劑儲罐連接,進而連接加劑管線或灌裝裝置,該管路將反應調和器中得到的成品降凝劑輸出使用或儲存。
附圖說明
圖1. 本實施例中降凝劑的生產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標注:固體加料器1、蒸發(fā)回收罐2、蒸發(fā)罐來料管道3、反應調和器4、揮發(fā)氣體出口41、調和液體出口42、成品降凝劑儲罐5、止回閥6、壓力表7、調和泵8、過濾器9、液體來料口10、溫度計11、調和生產線管道12、蒸汽回水線13、蒸汽來料線14、格柵網15、固體物料室16、換熱裝置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高凝原料油(如:原油、燃料油等)是一種粘稠、易凝固的油品,不能對其直接進行管道冷輸輸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對高凝原料油降凝用液體降凝劑的生產裝置,實現加劑調和后高凝原料油可以長距離管道冷輸,而且保證在輸送過程中運行工況平穩(wěn),各項關鍵參數值均正常。本實用新型所依據的原理是相似相溶和油品調合原理。把降凝劑加入到高凝原料油的過程相當于一個油品調和過程,即在高凝原料油中加入微量的降凝劑達到大幅降低高凝原料油的凝點和粘度,使調和后的高凝原料油能滿足管道冷輸的工藝要求。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生產裝置,包括反應調和器4、固體物料室16、蒸發(fā)回收罐2、換熱裝置17、液體來料口10、調和泵8等。
所述反應調和器4是進行油品調和的容器;頂部設有揮發(fā)氣體出口41,底部設有調和液體出口42,通過調和泵8連接成品降凝劑儲罐5。所述成品降凝劑儲罐5可以連接加劑管線或灌裝裝置,直接往原料油中加劑或進行灌裝。
所述固體物料室位于所述反應調和器內部,頂部進口連接固體加料器1的出口,側壁進口通過調和生產線管道12連接液體來料口10。所述固體物料室側壁的下端設有格柵網15,所述格柵網的目數為10-20目,防止沒有溶解的固體流出,對調和泵造成損壞。所述換熱裝置17位于所述反應調和器的底部,進口連接蒸汽來料線14,出口連接蒸汽回水線13。所述換熱裝置可以是換熱盤管,可以增加換熱效率。所述反應調和器內設有溫度傳感器,用于控制反應調和器內的溫度,促進油品調和。
在所述固體物料室中由固體加料器中輸入的固體,和由液體來料口輸入的溶劑一混合均勻,在加熱的狀態(tài)下固體充分溶解在油品中,由所述格柵網流出進入到所述反應調和器4的底部。由于所述溶劑一多為在加熱狀態(tài)下易揮發(fā)的油品,例如汽油或柴油,油品揮發(fā)造成損失,同時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因此本實施例中還設置了蒸發(fā)回收罐2。
所述蒸發(fā)回收罐2的頂部入口連接所述反應調和器的揮發(fā)氣體出口41,底部入口通過蒸發(fā)罐來料管道3連接液體來料口10,底部出口連接到所述反應調和器4的內腔中。所述液體來料口10位于所述調和液體出口42和調和泵8之間的管道上,通過液體來料口10將溶劑二(采用揮發(fā)性穩(wěn)定的油品,例如二甲苯)輸入到所述蒸發(fā)回收罐2中,對揮發(fā)性油品氣體吸收溶解,同時起到降溫的作用,揮發(fā)性油品冷凝為液體后自流入到所述反應調和器4中,與固體物料室中混合均勻的油品再次混合,最終由調和液體出口42進入到成品降凝劑儲罐5中。
所述液體來料口10的出口端連接過濾器9,用于過濾重質燃料油及原油中的雜質。所述過濾器9的出口端連接調和泵8,所述調和泵8的出口端連接壓力表7和止回閥6,用于防止溶液倒流,損害調和泵。
本實施例中所述調和泵8的出口分別連接三條管路:1)通過調和生產線12與固體物料室的側壁進口連接;該管路將溶劑一輸送到固體物料室16,與固體物料混合均勻。2)通過蒸發(fā)罐來料管線3與蒸發(fā)回收罐2的底部入口連接;該管路將溶劑二輸送到蒸發(fā)回收罐2中,對揮發(fā)的溶劑一進行溶解吸收。3)通過管道與成品降凝劑儲罐5連接,進而連接加劑管線或灌裝裝置,該管路將反應調和器4中得到的成品降凝劑輸出使用或儲存。
本裝置生產的降凝劑可以直接工業(yè)加注,并加注時不受原料油(如:原油、燃料油等)溫度的限制,也能確保降凝劑的加劑效果。
高凝原料油添加本裝置生產的降凝劑采用常溫輸送,輸送費用為15元/噸;而采用槽車輸送費用為80元/噸,采用管道加熱輸送成本為30元/噸;傳統(tǒng)意義上的添加降凝劑采用常溫輸送的方法,輸送費用為25元/噸。由以上可知,常溫輸送與槽車輸送對比,每噸可節(jié)省運輸成本達65元;冷輸與加熱輸送對比,每噸可節(jié)省運輸成本達15元,本實用新型相對傳統(tǒng)方法,每噸可節(jié)省運輸成本達10元。通過對比可見,添加本裝置生產的降凝劑,常溫輸送高凝原料油經濟效益可觀。
添加本實用新型的降凝劑的高凝原料油管道常溫輸送可以實現對高凝原料油的密閉輸送,減少了高凝原料油槽車運輸過程中的揮發(fā)損耗,降低環(huán)境污染。同時采用管道冷輸可使運輸槽車減少,可以降低尾氣排放、減少噪聲污染等,有效的改善了周邊環(huán)境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運輸上的緊張,對國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有著巨大的社會效益。
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若干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中的幾種,應當指出,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