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
背景技術:
調質器適用于生產水產料和高檔畜禽料、該機配備雙軸差速調質器,采用多點進汽,調質時間長,調質充分,熟化度高、兩軸直徑不等,轉速不同,呈旋向相反差速運動,使物料和蒸汽、液體在兩軸漿葉葉片攪拌下,充分剪切和混合、調質時間最長可達180秒,保證物料充分熟化,水中穩(wěn)定性好、調質器內物料接觸件全部采用不銹鋼制作、調質器采用大開門結構,便于操作維修,葉片角度可調整,控制調質時間,正確的制粒參數(shù)和專用的切刀機構,更適應小顆粒制粒。調質器主要由槳葉或絞龍和噴嘴組成,通常在調質器中噴入蒸汽、糖蜜或水,調質時間越長越好。
現(xiàn)有技術的調質器內槳葉角度95°,角度過大,物料的輸送速度過快,導致物料溫度低,降低了產品的品質,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因此,需要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包括機架、調質筒、主入料口和副入料口,所述機架與調質筒固定連接,所述調質筒中間設有轉軸,所述調質筒一側設有電機,所述電機與PLC控制器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電機通過聯(lián)軸器與轉軸轉動連接,所述轉軸上設有槳葉,所述調質筒內設有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PLC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調質筒兩側設有加熱器,所述加熱器與PLC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主入料口和副入料口安裝在調質筒的頂端,所述調質筒底端安裝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安裝有過濾網(wǎng)。
優(yōu)選的,所述槳葉與槳葉之間的夾角設置為45°。
優(yōu)選的,所述電機與聯(lián)軸器的連接處設有減速器。
優(yōu)選的,所述副入料口設置在主入料口的右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通過將調質筒內的槳葉的夾角設置為45°,能夠有效地降低了物料的傳輸速度,提高了調質筒內物料的溫度,進而提高了產品的品質,通過在調質筒內設置溫度傳感器,可以感知調質筒內物料的溫度,將信號傳遞給PLC控制器,由PLC控制器對加熱器發(fā)出指令,進行物料的加熱,也同時通過連在電機上的減速器,控制轉軸的輸送速度,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地提高產品的質量,給企業(yè)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效益,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調質筒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調質筒;、3轉軸;4、槳葉;5、主入料口;6、副入料口;7、電機;8、支撐架;9、減速器;10、聯(lián)軸器;11、PLC控制器;12、過濾網(wǎng);13、出料口;14、加熱器;15、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包括機架1、調質筒2、主入料口5和副入料口6,所述機架1與調質筒2固定連接,所述調質筒2中間設有轉軸3,所述調質筒2一側設有電機7,所述電機7與PLC控制器11通過導線電性連接,所述電機7通過聯(lián)軸器10與轉軸3轉動連接,所述轉軸3上設有槳葉4,所述調質筒2內設有溫度傳感器15,所述溫度傳感器15與PLC控制器11電性連接,所述調質筒2兩側設有加熱器14,所述加熱器14與PLC控制器11電性連接,所述主入料口5和副入料口6安裝在調質筒2的頂端,所述調質筒2底端安裝有出料口13,所述出料口13上安裝有過濾網(wǎng)12。
進一步地,所述槳葉4與槳葉4之間的夾角設置為45°。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7與聯(lián)軸器10的連接處設有減速器9。
進一步地,所述副入料口6設置在主入料口5的右側。
該制粒機調質器的槳葉裝置,通過將調質筒2內的槳葉4的夾角設置為45°,能夠有效地降低了物料的傳輸速度,提高了調質筒2內物料的溫度,進而提高了產品的品質,通過在調質筒2內設置溫度傳感器15,可以感知調質筒2內物料的溫度,將信號傳遞給PLC控制器11,由PLC控制器11對加熱器14發(fā)出指令,進行物料的加熱,也同時通過連在電機7上的減速器9,控制轉軸3的輸送速度。
該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有效地提高產品的質量,給企業(yè)帶來很大的經(jīng)濟效益,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