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密封過濾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過濾芯。適用于凈水器、飲水機、水處理設備中。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密封過濾芯的結構如圖4所示,它包括上密封蓋2′、下密封蓋6′、篩網護套3′、碳磚過濾層4′、微孔過濾層5′和密封塞11′,整個過濾芯的形狀呈圓柱形,篩網護套3′在最外層,充滿了碳屑的碳磚過濾層4′在中間,最內層是微孔過濾層5′,中間是通孔,通孔的上、下端用密封塞11′塞緊,在這種結構中,尤其是密封塞的結構過于簡單,所以碳屑常沿著上下蓋的內壁而進入到水中。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密封性能好的密封過濾芯。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密封過濾芯,具有上密封蓋、下密封蓋、篩網護套、碳磚過濾層、微孔過濾層,其特征在于上密封蓋呈“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中空回轉體,上部塞子接頭是中空的圓柱體,中部上凹腔呈薄壁圓臺形,下部是與篩網護套相配合的薄壁的圓環(huán)柱體;下密封蓋呈倒“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回轉體,上部是與篩網護套相配合的薄壁圓環(huán)柱體,中部下凹腔呈薄壁圓臺形,最底端是實心的定位凸臺。
所述塞子接頭上套有兩圈“O”形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過濾芯的上下密封蓋各增加了一個圓臺形的凹腔,即側壁是傾斜的,這種結構與圓柱形的微孔過濾層配合固定時,其兩頭會產生越插越緊的效果,從而防止了碳磚過濾層中產生的碳屑沿著密封蓋的內壁進入到水中的現像。另外,上密封蓋最上端的塞子接頭具有一定的高度且套有兩個密封圈,不僅可以穩(wěn)固地與膜殼上蓋配合固定,且密封性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膜殼體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背景技術的主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外形基本是一個圓柱體,由外向內依次是篩網護套3、碳磚過濾層4、微孔過濾層5,中間的通孔為水流通道,構成一個中空的圓柱體,在圓柱體的上、下兩頭均裝有密封蓋,密封蓋的材料采用PT(塑料)。本例的特點是上密封蓋為“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中空圓柱體,最上端是塞子接頭2-1,為中空的圓柱體,管壁較厚,其上套有兩圈“O”形密封圈1,中部上凹腔2-2呈薄壁圓臺形,下部是與篩網護套3相配合的薄壁的圓環(huán)柱體;下密封蓋6呈倒“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回轉體,上部是與篩網護套3相配合的薄壁圓環(huán)柱體,中部下凹腔6-1呈薄壁圓臺形,最底端是實心的定位凸臺6-2。微孔過濾層5的兩頭緊塞在上下密封蓋的圓臺形的凹腔內,傾斜的側壁越到兩端壓得越緊,可以防止碳磚中的碳屑沿側壁進入到水中,篩網護套包覆在碳磚過濾層的外面,起到了保護的作用。
所述微孔過濾層5可用綿絮狀的PT纏繞絲。
圖3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安裝在膜殼體13內的結構示意圖,膜殼體的上面配有膜殼上蓋12,膜殼體上部的凹腔內制有內螺紋13-1,膜殼上蓋上制有外螺紋12-3,兩者之間螺紋配合,膜殼體的底部設有過濾芯定位凹槽13-2,用于放置過濾芯定位凸臺6-2,膜殼上蓋開有進水口12-1和出水口12-2,中部有與塞子接頭2-1和密封圈1配合的固定套12-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箭頭所指方向,水從膜殼上蓋的進水口進入到過濾芯外壁與膜殼體內壁之間的間隙內,再經篩網護套、碳磚過濾層、微孔過濾層滲入到過濾芯中間的通孔內,再從過濾芯的上端經出水口流出外面。
權利要求1.一種密封過濾芯,具有上密封蓋(2)、下密封蓋(6)、篩網護套(3)、碳磚過濾層(4)、微孔過濾層(5),其特征在于上密封蓋(2)呈“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中空回轉體,上部塞子接頭(2-1)是中空的圓柱體,中部上凹腔(2-2)呈薄壁圓臺形,下部是與篩網護套(3)相配合的薄壁的圓環(huán)柱體;下密封蓋(6)呈倒“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回轉體,上部是與篩網護套(3)相配合的薄壁圓環(huán)柱體,中部下凹腔(6-1)呈薄壁圓臺形,最底端是實心的定位凸臺(6-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過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子接頭(2-1)上套有兩圈“O”形密封圈(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過濾芯。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密封性能好的密封過濾芯。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密封過濾芯,具有上密封蓋、下密封蓋、篩網護套、碳磚過濾層、微孔過濾層,其特征在于上密封蓋呈“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中空回轉體,上部塞子接頭是中空的圓柱體,中部上凹腔呈薄壁圓臺形,下部是與篩網護套相配合的薄壁的圓環(huán)柱體;下密封蓋呈倒“A”形的三層臺階狀的回轉體,上部是與篩網護套相配合的薄壁圓環(huán)柱體,中部下凹腔呈薄壁圓臺形,最底端是實心的定位凸臺。本實用新型可用于凈水器、飲水機、水處理設備中。
文檔編號B01D27/00GK2784066SQ200520101379
公開日2006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于喬治 申請人:于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