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保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
背景技術:
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可廣泛用于市政污水處理工程以及石化、輕工、化纖、造紙、制藥、皮革等工業(yè)行業(yè)的水處理系統(tǒng)。
實際運行情況證明,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可為客戶創(chuàng)造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年來,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在我國也得到了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推廣。
現(xiàn)有的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在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后,污泥的除水量可達原先的80%以上,實現(xiàn)高功效脫水,但污泥中還是殘留一定的水分,使得污泥不易操作移動,不便對污泥進行處理,不能滿足污泥脫水后的后續(xù)工序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xiàn)有的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在對污泥進行脫水處理后,污泥的除水量可達原先的80%以上,實現(xiàn)高功效脫水,但污泥中還是殘留一定的水分,使得污泥不易操作移動,不便對污泥進行處理,不能滿足污泥脫水后的后續(xù)工序的使用要求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包括脫水機本體、污泥進口、污泥出口、支撐架、第一電機、第二電機、支撐板、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第一污泥脫水腔室、第二污泥脫水腔室、第一濾液收集腔、第二濾液收集腔、第一螺旋軸、第二螺旋軸、背壓板、疊片、污泥輸入口和小型振動電機,所述脫水機本體頂部開設有污泥進口,所述脫水機本體底部開設有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外壁上設置有小型振動電機,所述脫水機本體外壁連接有支撐架,所述脫水機本體內(nèi)部設有第一污泥脫水腔室、第二污泥脫水腔室、第一濾液收集腔、第二濾液收集腔和污泥輸入口,所述第一污泥脫水腔室和第二污泥脫水腔室內(nèi)均設有若干個疊片,所述第一濾液收集腔位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的下方,所述第二濾液收集腔位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的下方,所述第一濾液收集腔外壁開設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濾液收集腔外壁開設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污泥脫水腔室內(nèi)設有第一螺旋軸,所述第一螺旋軸與第一電機轉(zhuǎn)動相連接,所述第一電機位于脫水機本體外壁,且第一電機與支撐板相連接,所述支撐板與脫水機本體相連接,所述第二污泥脫水腔室內(nèi)設有第二螺旋軸,所述第二螺旋軸與第二電機轉(zhuǎn)動相連接,所述第二電機位于脫水機本體外壁,且第二電機與支撐架相連接,所述第一螺旋軸和第二螺旋軸上均設有背壓板。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污泥脫水腔室與第二污泥脫水腔室之間通過污泥輸入口相連通。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螺旋軸尾端上設有背壓板,且該背壓板位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出口處位置。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螺旋軸尾端上設有背壓板,且該背壓板位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出口處位置。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板與脫水機本體為一體式結(jié)構(gòu)。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設有第一污泥脫水腔室和第二污泥脫水腔室,且第一污泥脫水腔室與第二污泥脫水腔室之間通過污泥輸入口相連通,當污泥通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中的第一螺旋軸進行濃縮脫水后,污泥中的含水量去除80%,然后通過污泥輸入口進入第二污泥脫水腔室進行二次濃縮脫水處理,使得污泥中的含水量不足原先的1%,大大增強了污泥脫水機的脫水功效,且污泥出口處設有小型振動電機,通過振動使脫水后的污泥迅速排出,避免發(fā)生堵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局部剖視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1、脫水機本體,2、污泥進口,3、污泥出口,4、支撐架,5、第一電機,6、第二電機,7、支撐板,8、第一出液口,9、第二出液口,10、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1、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2、第一濾液收集腔,13、第二濾液收集腔,14、第一螺旋軸,15、第二螺旋軸,16、背壓板,17、疊片,18、污泥輸入口,19、小型振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包括脫水機本體1、污泥進口2、污泥出口3、支撐架4、第一電機5、第二電機6、支撐板7、第一出液口8、第二出液口9、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第一濾液收集腔12、第二濾液收集腔13、第一螺旋軸14、第二螺旋軸15、背壓板16、疊片17、污泥輸入口18和小型振動電機19,脫水機本體1頂部開設有污泥進口2,脫水機本體1底部開設有污泥出口3,污泥出口3外壁上設置有小型振動電機19,脫水機本體1外壁連接有支撐架4,脫水機本體1內(nèi)部設有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第一濾液收集腔12、第二濾液收集腔13和污泥輸入口18,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和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均設有若干個疊片17,第一濾液收集腔12位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的下方,第二濾液收集腔13位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的下方,第一濾液收集腔12外壁開設有第二出液口9,第二濾液收集腔13外壁開設有第一出液口8,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內(nèi)設有第一螺旋軸14,第一螺旋軸14與第一電機5轉(zhuǎn)動相連接,第一電機5位于脫水機本體1外壁,且第一電機5與支撐板7相連接,支撐板7與脫水機本體1相連接,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設有第二螺旋軸15,第二螺旋軸15與第二電機6轉(zhuǎn)動相連接,第二電機6位于脫水機本體1外壁,且第二電機6與支撐架4相連接,第一螺旋軸14和第二螺旋軸15上均設有背壓板16。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與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之間通過污泥輸入口18相連通,當污泥通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由污泥輸入口18掉落至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后,第二電機6驅(qū)動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的第二螺旋軸15對污泥進行二次濃縮脫水處理;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第一螺旋軸14尾端上設有背壓板16,且該背壓板16位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出口處位置,經(jīng)過濃縮的污泥隨著第一螺旋軸14的轉(zhuǎn)動不斷往前移動,隨著第一螺旋軸14的螺距追殲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在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出口處背壓板16的作用下,內(nèi)壓逐漸增強,在第一螺旋軸14連續(xù)運轉(zhuǎn)推動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第二螺旋軸15尾端上設有背壓板16,且該背壓板16位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出口處位置,當對污泥進行二次濃縮脫水處理時,經(jīng)過濃縮的污泥隨著第二螺旋軸15的轉(zhuǎn)動不斷往前移動,隨著第二螺旋軸15的螺距逐漸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在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出口處背壓板16的作用下,內(nèi)壓逐漸增強,在第二螺旋軸15連續(xù)運轉(zhuǎn)推動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
上述實施例中,具體的,支撐板7與脫水機本體1為一體式結(jié)構(gòu),對第一電機5起到支撐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時,首先需對整個新型疊螺式污泥脫水機有一個結(jié)構(gòu)上的了解,在使用時,污泥由脫水機本體1頂部所開設的污泥進口2進入到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內(nèi),第一電機5驅(qū)動第一螺旋軸14轉(zhuǎn)動,當?shù)谝宦菪S14轉(zhuǎn)動時,設在第一螺旋軸14外圍的多重疊片17相對移動,在重力的作用下,污泥中含有的水從相對移動的疊片17間隙中濾出,實現(xiàn)快速濃縮,經(jīng)過濃縮的污泥隨著第一螺旋軸14的轉(zhuǎn)動不斷往前移動,隨著第一螺旋軸14的螺距逐漸變小,螺旋腔的體積不斷收縮,在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出口處背壓板16的作用下,內(nèi)壓逐漸增強,在第一螺旋軸14連續(xù)運轉(zhuǎn)推動下,污泥中的水分受擠壓排出,最后污泥通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由污泥輸入口18掉落至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在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濾出的水落入位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下方的第一濾液收集腔12內(nèi),通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對污泥的濃縮脫水處理,實現(xiàn)對污泥80%的含水量去除;當污泥通過第一污泥脫水腔室10由污泥輸入口18掉落至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后,第二電機6驅(qū)動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內(nèi)的第二螺旋軸15對污泥進行二次濃縮脫水處理,且在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中所濾出的水分落入位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下方的第二濾液收集腔13內(nèi),經(jīng)過第二污泥脫水腔室11的二次濃縮脫水處理,污泥中的含水量不足原先的1%,實現(xiàn)高功效脫水,經(jīng)二次濃縮脫水后的污泥由第二螺旋軸15推動至污泥出口3處,且污泥出口3外壁設有小型振動電機19,在小型振動電機19的振動作用下,污泥被迅速排出,且避免發(fā)生阻塞。
綜上所述,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quán)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