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改善污染水體的技術領域,涉及了一種用于河道污水處理的生態(tài)濾溝。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科技等領域的發(fā)展,我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地提高,城市數(shù)量和城市人口不斷增加。從而,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升高。而我國目前城市污水很多都是未經任何有效的處理就直接集中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使得原本干凈和美觀的天然水體成為了污染物的排放水渠。城市很多河道都呈現(xiàn)黑臭狀況。這種狀況已經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環(huán)境。治理城市河道成為了城市建設一項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常用的化學絮凝處理方法,化學絮凝處理技術是一種通過投加化學藥劑去除水層污染物以達到改善水質的污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在強化城市污水一級處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與應用,而隨著水體污染形勢的日趨嚴峻,對嚴重污染的水體如黑臭水體的治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的快速和高效也顯示其一定的優(yōu)越性。但是由于化學絮凝處理的效果容易受水體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且必須顧及化學藥物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二次污染,這種技術的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為臨時應急措施使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用于河道污水處理的生態(tài)濾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用于河道污水處理的生態(tài)濾溝,包括水槽,水槽內設有豎向擋板,豎向擋板將水槽隔成第一濾溝、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第一濾溝中間設有曝氣裝置,曝氣裝置中間設有填料區(qū);第一濾溝和第一水池之間的豎向擋板上端設有第一溢流口;第一水池底部設有第一曝氣管,第一曝氣管懸掛填料Ⅰ;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之間的豎向擋板下側設有第二溢流口,第二水池下側設有具孔擋板,具孔擋板上側依次設有濾料區(qū)、第二曝氣管,第二曝氣管上側懸掛填料Ⅱ,第二水池側壁上側設有溢流口。
本實用新型針對沿岸污水直排嚴重的河段(即河道兩岸小型排污口密集),沿河岸排污口處設置寬1米的第一濾溝(也可叫濾溝),將污水收集在第一濾溝中,在第一濾溝中放置曝氣裝置(微孔曝氣裝置),曝氣裝置中間設置填料區(qū)并投放微生物,濾溝中水下30-50cm的位置放置寬1米,長0.5米的生態(tài)基。處理過的水從濾溝一端的溢流口流入第一水池。第一水池由填料區(qū)和曝氣管組成。經第一水池處理過的水從溢流口流入第二水池。第二水池由橫向擋板、濾料區(qū)、曝氣管、填料區(qū)組成,過濾后水從溢流口流出排入河道。
作為優(yōu)選,填料區(qū)設有微生物。
作為優(yōu)選,第一濾溝上側開口為排污口。
作為優(yōu)選,第二溢流口開口設在橫向擋板下側。
作為優(yōu)選,具孔擋板沿水平面設置。
作為優(yōu)選,第一濾溝內填充生態(tài)基。
作為優(yōu)選,第一濾溝左側側壁為上游隔板。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設有曝氣管,有效提高污水中的溶解氧,減少因水體缺氧引起的黑臭,并為好氧微生物凈化水質提供充足的氧氣。本實用新型有效凈化河道排污口污水,本 實用新型處理系統(tǒng)合理、實用、經濟、可靠、運行維護簡單。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緊湊,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河道污水處理的生態(tài)濾溝,如圖1所示,包括水槽,水槽內設有豎向擋板4,豎向擋板4將水槽隔成第一濾溝1、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第一濾溝1中間設有曝氣裝置11,曝氣裝置11中間設有填料區(qū)12;第一濾溝1和第一水池2之間的豎向擋板4上端設有第一溢流口41;第一水池2底部設有第一曝氣管21,第一曝氣管21懸掛填料Ⅰ22;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之間的豎向擋板4下側設有第二溢流口42,第二水池3下側設有具孔擋板31,具孔擋板31上側依次設有濾料區(qū)32、第二曝氣管33,第二曝氣管33上側懸掛填料Ⅱ34,第二水池3側壁上側設有溢流口35。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河道污水處理的生態(tài)濾溝,如圖1所示,包括水槽,水槽內設有豎向擋板4,豎向擋板4將水槽隔成第一濾溝1、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第一濾溝1上側開口為排污口13。第一濾溝1中間設有曝氣裝置11,曝氣裝置11中間設有填料區(qū)12,填料區(qū)12設有微生物;第一濾溝1和第一水池2之間的豎向擋板4上端設有第一溢流口41;第一水池2底部設有第一曝氣管21,第一曝氣管21懸掛填料Ⅰ22;第一水池2和第二水池3之間的豎向擋板4下側設有第二溢流口42,第二溢流口42開口設在橫向擋板31下側。第二水池3下側設有 具孔擋板31,具孔擋板31沿水平面設置。具孔擋板31上側依次設有濾料區(qū)32、第二曝氣管33,第二曝氣管33上側懸掛填料Ⅱ34,第二水池3側壁上側設有溢流口35。
第一濾溝1內填充生態(tài)基。第一濾溝1左側側壁為上游隔板。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