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廢水處理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廢水處理劑。
背景技術(shù):
廢水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廢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均會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較大會導(dǎo)致水生動植物的死亡甚至絕跡,工業(yè)廢水還可能滲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邊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會危害身體健康,重者死亡,工業(yè)廢水滲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有些工業(yè)廢水還帶有難聞的惡臭,污染空氣。
工業(yè)廢水的特征主要是廢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高、生化性差,常規(guī)工藝難以實現(xiàn)達(dá)標(biāo)排放,且處理成本高,給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帶來極大的壓力,為此,人們開始研究利用凈水劑、吸附劑、絮凝劑等來對廢水進行處理,并且眾多的研究顯示了生物絮凝劑具有絮凝性好、效果穩(wěn)定、無二次污染、安全無害等特性,這為廢水處理劑作出了重大貢獻,但生物絮凝劑仍存在不足,如易造成有害微生物滋生等。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廢水處理劑。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得以實現(xiàn)。
一種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組成:8-14份絮凝劑、5-9份吸附劑、30-35份包埋劑,其中,絮凝劑由植物組分、微生物、水按質(zhì)量比為(12-17):(0.1-0.5):150組成。
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3-7份五倍子、1-5份山茱萸、9-15份仙人掌、2-8份水葫蘆。
進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4-6份五倍子、2-4份山茱萸、10-14份仙人掌、3-7份水葫蘆。
進一步的,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5份五倍子、3份山茱萸、12份仙人掌、5份水葫蘆。
所述的微生物為凝結(jié)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硫酸鹽還原菌用量比為1:1:1組成。
所述絮凝劑,其制備方法為:將植物組分與水混合后,加熱至水溫為50-60℃,恒溫加熱20min,升溫至75-85℃,恒溫加熱10min,升溫至水沸騰,維持沸水態(tài)10min,然后超聲處理30s,排氣處理后,自然冷卻至32-35℃,接種微生物。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3-7份椰子殼、3-7份核桃殼、1-5份蟹殼、1-5份牡蠣殼、3-7份花生殼、3-7份松子殼、12-17份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組成:5份椰子殼、5份核桃殼、3份蟹殼、3份牡蠣殼、5份花生殼、5份松子殼、14份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是將椰子殼、核桃殼、蟹殼、牡蠣殼、花生殼、松子殼、麥飯石分別磨粉后混合均勻,用料袋裝好后,再用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30%的土壤包覆3-5天后,加熱土壤至100℃,恒溫處理10-15min,冷卻后,取出料袋,經(jīng)紫外殺菌后即得吸附劑。
所述包埋劑為明膠與山茶油按質(zhì)量比1:10組成。
本發(fā)明的廢水處理劑的制備方法是將吸附劑加入絮凝劑中,并攪拌均勻,用包埋劑制成明膠膠囊作廢水處理劑,每粒50g。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通過絮凝劑、吸附劑及包埋劑的相互作用,增強了水體的凈化效果,明顯改善了重金屬離子和有害菌的含量,且無毒副作用。
2、本發(fā)明通過對五倍子、山茱萸、仙人掌、水葫蘆進行合理的配比設(shè)計,使其中的有效成分間相互作用,增強了有害菌的抑制效果,還提高了多種金屬的絮聚能力,結(jié)合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對水中的重金屬、硫離子等進行作用,使得金屬和硫離子以沉淀物形式得以除去,通過微生物的選擇及配比,使得廢水處理劑的適用范圍增大,通過吸附劑的作用,對水中的懸浮物進行聚集沉降,達(dá)到凈化消毒水的目的;結(jié)合包埋劑,使得廢水中的顆粒物易除去,進一步改善了廢水處理的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1
一種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組成:11kg絮凝劑、7kg吸附劑、32kg包埋劑,其中,絮凝劑由植物組分、微生物、水按質(zhì)量比為15:0.4:150組成;
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5kg五倍子、3kg山茱萸、12份仙人掌、5kg水葫蘆;
所述的微生物為凝結(jié)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硫酸鹽還原菌用量比為1:1:1組成;
所述絮凝劑,其制備方法為:將植物組分與水混合后,加熱至水溫為55℃,恒溫加熱20min,升溫至80℃,恒溫加熱10min,升溫至水沸騰,維持沸水態(tài)10min,然后超聲處理30s,排氣處理后,自然冷卻至33℃,接種微生物;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5kg椰子殼、5kg核桃殼、3kg蟹殼、3kg牡蠣殼、5kg花生殼、5kg松子殼、14kg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是將椰子殼、核桃殼、蟹殼、牡蠣殼、花生殼、松子殼、麥飯石分別磨粉后混合均勻,用料袋裝好后,再用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30%的土壤包覆4天后,加熱土壤至100℃,恒溫處理12min,冷卻后,取出料袋,經(jīng)紫外殺菌后即得吸附劑;
所述包埋劑為明膠與山茶油按質(zhì)量比1:10組成。
實施例2
一種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組成:10kg絮凝劑、6kg吸附劑、34kg包埋劑,其中,絮凝劑由植物組分、微生物、水按質(zhì)量比為12:0.1:150組成;
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3kg五倍子、1kg山茱萸、9kg仙人掌、2kg水葫蘆;
所述的微生物為凝結(jié)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硫酸鹽還原菌用量比為1:1:1組成;
所述絮凝劑,其制備方法為:將植物組分與水混合后,加熱至水溫為50℃,恒溫加熱20min,升溫至75℃,恒溫加熱10min,升溫至水沸騰,維持沸水態(tài)10min,然后超聲處理30s,排氣處理后,自然冷卻至35℃,接種微生物;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3kg椰子殼、3kg核桃殼、1kg蟹殼、1kg牡蠣殼、3kg花生殼、3kg松子殼、12kg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是將椰子殼、核桃殼、蟹殼、牡蠣殼、花生殼、松子殼、麥飯石分別磨粉后混合均勻,用料袋裝好后,再用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30%的土壤包覆3天后,加熱土壤至100℃,恒溫處理10min,冷卻后,取出料袋,經(jīng)紫外殺菌后即得吸附劑;
所述包埋劑為明膠與山茶油按質(zhì)量比1:10組成。
實施例3
一種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組成:8kg絮凝劑、5kg吸附劑、30kg包埋劑,其中,絮凝劑由植物組分、微生物、水按質(zhì)量比為17:0.5:150組成;
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6kg五倍子、4kg山茱萸、10kg仙人掌、3kg水葫蘆;
所述的微生物為凝結(jié)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硫酸鹽還原菌用量比為1:1:1組成;
所述絮凝劑,其制備方法為:將植物組分與水混合后,加熱至水溫為58℃,恒溫加熱20min,升溫至77℃,恒溫加熱10min,升溫至水沸騰,維持沸水態(tài)10min,然后超聲處理30s,排氣處理后,自然冷卻至32℃,接種微生物;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5kg椰子殼、5kg核桃殼、3kg蟹殼、3kg牡蠣殼、5kg花生殼、5kg松子殼、14kg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是將椰子殼、核桃殼、蟹殼、牡蠣殼、花生殼、松子殼、麥飯石分別磨粉后混合均勻,用料袋裝好后,再用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30%的土壤包覆5天后,加熱土壤至100℃,恒溫處理10min,冷卻后,取出料袋,經(jīng)紫外殺菌后即得吸附劑;
所述包埋劑為明膠與山茶油按質(zhì)量比1:10組成。
實施例4
一種廢水處理劑,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組成:14kg絮凝劑、9kg吸附劑、35kg包埋劑,其中,絮凝劑由植物組分、微生物、水按質(zhì)量比為13:0.3:150組成;
所述的植物組分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7kg五倍子、1kg山茱萸、9kg仙人掌、8kg水葫蘆;
所述的微生物為凝結(jié)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硫酸鹽還原菌用量比為1:1:1組成;
所述絮凝劑,其制備方法為:將植物組分與水混合后,加熱至水溫為60℃,恒溫加熱20min,升溫至85℃,恒溫加熱10min,升溫至水沸騰,維持沸水態(tài)10min,然后超聲處理30s,排氣處理后,自然冷卻至34℃,接種微生物;
所述吸附劑由以下重量原料組成:7kg椰子殼、7kg核桃殼、1kg蟹殼、1kg牡蠣殼、7kg花生殼、7kg松子殼、15kg麥飯石;
所述吸附劑是將椰子殼、核桃殼、蟹殼、牡蠣殼、花生殼、松子殼、麥飯石分別磨粉后混合均勻,用料袋裝好后,再用有機質(zhì)含量不低于30%的土壤包覆5天后,加熱土壤至100℃,恒溫處理15min,冷卻后,取出料袋,經(jīng)紫外殺菌后即得吸附劑;
所述包埋劑為明膠與山茶油按質(zhì)量比1:10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