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熱裝置和換熱電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器設備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換熱裝置和換熱電器。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具有能夠實現(xiàn)空調以及熱水器兩用功能的電器,該電器通過復雜的換向裝置實現(xiàn)在空調以及熱水器之間的功能切換,并且當使用熱水器功能時,只能選擇單獨使用空調的室內機換熱器或室外機換熱器實現(xiàn)換熱,所以當用戶既需要熱水又需要冷氣時,此種兩用電器難以協(xié)調加熱與制冷之間的平衡。
[0003]例如當用戶需要快速熱水,而又不需要過強的冷氣時,只能選擇使用室外機的換熱器進行換熱,這樣就無法同時實現(xiàn)熱水與制冷的功能。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換熱裝置和換熱電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空調器與熱水器兩用電器難以協(xié)調同時熱水與制冷之間的平衡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裝置,包括:四通閥,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四通閥包括第一狀態(tài)和第二狀態(tài),四通閥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連通且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連通,四通閥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第一端口與第四端口連通且第二端口與第三端口連通;壓縮機,壓縮機的入口與第三端口連接,壓縮機的出口與第一端口連接;第一換熱器,第一換熱器的第一端與第四端口連接;膨脹閥,膨脹閥的第一端與第一換熱器第二端連接;第二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的第一端與膨脹閥的第二端連接;三通閥,第二換熱器的第二端與三通閥的第一端連接,三通閥的第二端與第二端口連接;壓縮機、第一換熱器、膨脹閥、第二換熱器和三通閥通過四通閥依次連接形成主回路;換熱裝置還包括:水媒換熱器,水媒換熱器的冷媒入口與三通閥的第三端連接,水媒換熱器的冷媒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膨脹閥與第二換熱器之間;控制閥,連接在水媒換熱器的出口與主回路之間,用于阻止冷媒由主回路流向水媒換熱器的出口 ;分液管,分液管的一端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二換熱器與三通閥之間,分液管的另一端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一換熱器與第四端口之間;第一通斷閥,設置在分液管上。
[0006]進一步地,換熱裝置還包括毛細管,毛細管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與第二換熱器之間,水媒換熱器的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膨脹閥與毛細管之間。
[0007]進一步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二通斷閥,第二通斷閥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與第二換熱器之間,水媒換熱器的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二通斷閥與第二換熱器之間。
[0008]進一步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二通斷閥,第二通斷閥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與第一換熱器之間。
[0009]進一步地,換熱裝置還包括儲水裝置,水媒換熱器是設置在儲水裝置的儲水腔內的換熱管。
[0010]進一步地,換熱裝置還包括儲水裝置,水媒換熱器的進水口與儲水裝置的儲水腔連接。
[0011]進一步地,控制閥是第三通斷閥。
[0012]可替換地,控制閥是單向閥。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換熱電器,包括室內機和室外機,換熱電器還包括上述的換熱裝置,換熱裝置的第一換熱器設置在室外機中,換熱裝置的第二換熱器設直在室內機中。
[0014]進一步地,換熱裝置的四通閥、壓縮機、膨脹閥、第一通斷閥、三通閥、水媒換熱器和控制閥均設置在室外機中。
[0015]本發(fā)明的換熱裝置通過四通閥、三通閥、第一通斷閥以及控制閥之間的通斷配合,能夠實現(xiàn)冷氣、暖氣、熱水、單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和雙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共5種運行模式,用于實現(xiàn)制冷、除濕、送風、制熱、熱水、制冷并熱水、除濕并熱水以及送風并熱水等多種用戶需求,實現(xiàn)一機多用。此外,本發(fā)明的換熱裝置還能夠實現(xiàn)雙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在此模式下,冷媒同時從第一換熱器與第二換熱器中流通,這樣既能夠保證第二換熱器有一定的制冷效果,又能夠避免由于單獨的換熱器換熱量大而導致冷氣過大,能夠順利協(xié)調同時熱水與制冷之間的平衡,滿足用戶的需求。
【附圖說明】
[0016]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7]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的部件連接示意圖;
[0018]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處于冷氣模式的示意圖;
[0019]圖3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處于暖氣模式的示意圖;
[0020]圖4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處于熱水模式的示意圖;
[0021]圖5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處于單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的示意圖;以及
[0022]圖6示意性示出了本發(fā)明中的換熱裝置處于雙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的示意圖。
[0023]圖中附圖標記:10、四通閥;11、第一端口 ;12、第二端口 ;13、第三端口 ;14、第四端口 ;20、壓縮機;30、第一換熱器;40、膨脹閥;50、第二換熱器;60、三通閥;70、第一通斷閥;80、毛細管;90、第二通斷閥;100、分液管;201、水媒換熱器;202、控制閥;203、儲水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5]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換熱裝置,如圖1至6所示,該換熱裝置包括:四通閥10,包括第一端口 11、第二端口 12、第三端口 13和第四端口 14,四通閥10包括第一狀態(tài)和第二狀態(tài),四通閥10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第一端口 11與第二端口 12連通且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14連通,四通閥10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第一端口 11與第四端口 14連通且第二端口 12與第三端口 13連通;壓縮機20,壓縮機20的入口與第三端口 13連接,壓縮機20的出口與第一端口 11連接;第一換熱器30,第一換熱器30的第一端與第四端口 14連接;膨脹閥40,冷媒從膨脹閥40的第一端流向第二端并被膨脹,膨脹閥40的第一端與第一換熱器30第二端連接;第二換熱器50,第二換熱器50的第一端與膨脹閥40的第二端連接;三通閥60,第二換熱器50的第二端與三通閥60的第一端連接,三通閥60的第二端與第二端口 12連接;壓縮機20、第一換熱器30、膨脹閥40、第二換熱器50和三通閥60通過四通閥10依次連接形成主回路;換熱裝置還包括:水媒換熱器201,水媒換熱器201的冷媒入口與三通閥60的第三端連接,水媒換熱器201的冷媒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膨脹閥40與第二換熱器50之間;控制閥202,連接在水媒換熱器201的出口與主回路之間,用于阻止冷媒由主回路流向水媒換熱器201的出口 ;分液管100,分液管100的一端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二換熱器50與三通閥60之間,分液管100的另一端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一換熱器30與第四端口 14之間;第一通斷閥70,設置在分液管100上。
[0026]本發(fā)明的換熱裝置通過四通閥10、三通閥60、第一通斷閥70以及控制閥202之間的通斷配合,能夠實現(xiàn)冷氣、暖氣、熱水、單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和雙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模式共5種運行模式,用于實現(xiàn)制冷、除濕、送風、制熱、熱水、制冷并熱水、除濕并熱水以及送風并熱水等多種用戶需求,實現(xiàn)一機多用。此外,本發(fā)明的換熱裝置還能夠實現(xiàn)雙換熱器同時熱水與冷氣,在此模式下,冷媒同時從第一換熱器30與第二換熱器50中流通,這樣既能夠保證第二換熱器50有一定的制冷效果,又能夠避免由于單獨的換熱器換熱量大而導致冷氣過大,能夠順利協(xié)調同時熱水與制冷之間的平衡,滿足用戶的需求。
[0027]優(yōu)選地,換熱裝置還包括毛細管80,毛細管80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40與第二換熱器50之間,水媒換熱器201的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膨脹閥40與毛細管80之間。
[0028]優(yōu)選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二通斷閥90,第二通斷閥90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40與第二換熱器50之間,水媒換熱器201的出口連接在主回路上的第二通斷閥90與第二換熱器50之間。當膨脹閥40不能滿足系統(tǒng)承壓需求,即不能阻止冷媒流通時,就需要設置第二通斷閥90,以切斷冷媒從第一換熱器30中流通。
[0029]可替換地,換熱裝置還包括第二通斷閥90,第二通斷閥90設置在主回路上并位于膨脹閥40與第一換熱器30之間。第二通斷閥90與膨脹閥40的位置可以根據(jù)需求相互調換,這并不影響換熱裝置的正常工作。
[0030]優(yōu)選地,換熱裝置還包括儲水裝置203,水媒換熱器201是設置在儲水裝置203的儲水腔內的換熱管。當熱水器的加熱方式為水靜態(tài)加熱時,水媒換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