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是一種防止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方法,屬于房屋的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無論工業(yè)建筑還是民用建筑中空調系統(tǒng)的應用都越來越廣泛。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問題也逐漸凸現。不僅成都、廣州等長江以南方地區(qū)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易出現結露現象,北方地區(qū)如西安等也會出現同類問題。
吊頂內空調管道當保溫層外表面溫度低于吊頂內空氣露點溫度時會發(fā)生結露現象,產生的冷凝水會使保溫層的熱工性能急劇下降而失去保溫作用,大大增加了能耗;部分冷凝水滲入墻體使其受潮發(fā)霉,冷凝水直接從吊頂滴下或沿著墻壁流下,造成地面大面積潮濕、發(fā)霉、散發(fā)異味并滋生微生物,不僅嚴重影響室內健康環(huán)境,而且極易引起人員跌傷。
目前國內對于防止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常用做法是增加保溫層厚度。但是當施工環(huán)節(jié)出現問題或者保溫材料質量有問題時,外表面仍然會出現結露現象,并造成嚴重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設計提供了一種防止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方法,其目的是為了解決或消除由于施工、選材不當造成的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現象,避免圍護結構受潮發(fā)霉、保溫層失效以及微生物滋長等不良后果。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該種防止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房屋的吊頂(7)以上的空間內,設置空氣露點溫度傳感器(5),在該空間內的保溫管道外表面(8)上設置溫度傳感器(4),在吊頂(7)上開設一個將吊頂(7)以上空間與以下的房屋居室空間聯通的通風口(2),并在通風口(2)上設置電動閥,另外,將房屋居室空間內空調機組(9)的回風管道(10)穿過吊頂(7)以上的空間,并在回風管道(10)上開設聯通口(3)與吊頂(7)以上的空間聯通,聯通口(3)上設置電動閥,回風管道(10)的回風口(1)設置在吊頂(7)上用于吸取房屋居室空間內的空氣,回風口(1)上設置電動閥,空氣露點溫度傳感器(5)和溫度傳感器(4)的溫度信號傳輸至控制器(6),并通過控制器(6)控制聯通口(3)、通風口(2)和回風口(1)的開啟、關閉動作。
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是:
有效地解決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問題,從而減少能耗,有利于節(jié)能;減少圍護結構受潮發(fā)霉,提高室內衛(wèi)生環(huán)境;減少室內地面積水,減少意外事故發(fā)生。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本發(fā)明方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詳述:
參見附圖1所示,實施該種防止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方法的結構是:在房屋的吊頂7以上的空間內,設置空氣露點溫度傳感器5,在該空間內的保溫管道外表面8上設置溫度傳感器4,在吊頂7上開設一個將吊頂7以上空間與以下的房屋居室空間聯通的通風口2,并在通風口2上設置電動閥,另外,將房屋居室空間內空調機組9的回風管道10穿過吊頂7以上的空間,并在回風管道10上開設聯通口3與吊頂7以上的空間聯通,聯通口3上設置電動閥,回風管道10的回風口1設置在吊頂7上用于吸取房屋居室空間內的空氣,回風口1上設置電動閥,空氣露點溫度傳感器5和溫度傳感器4的溫度信號傳輸至控制器6,并通過控制器6控制聯通口3、通風口2和回風口1的開啟、關閉動作。上述電動閥均配裝過濾網。
當吊頂7內空氣露點溫度傳感器5測得的溫度高于預定值時,開大吊頂上不接回風管道10的通風口2及吊頂7內回風管道10上的聯通口3,開小房間內的回風管道10的回風口1。溫差越大,電動閥開啟程度越大。
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本發(fā)明方法有效地解決了吊頂內保溫管道外表面結露的問題。為使系統(tǒng)更加智能化,可將系統(tǒng)納入ba遠程控制。該技術實施簡潔,所用部件均為成熟產品,投資少,收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