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送風機構及應用其的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專利號為cn201510152730.8和cn200920292241.2的專利中各自公開了一種送風結構,送風結構的出風口處可以設置掃風葉片進行掃風。然而,由于該兩種送風結構均為單側送風結構,掃風范圍較窄、且受到較大的限制,導致氣流在室內分布不合理,溫度均衡能力較差,不能滿足面積較大的現(xiàn)代家庭居室的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送風機構及應用其的空調器,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xiàn)有送風機構的掃風范圍較窄,導致室內溫度均衡能力較差的技術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送風機構,包括:
風道,其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在周向上延伸、且形成環(huán)形;
掃風葉片,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出風口處;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掃風葉片轉動,以進行掃風。
本發(fā)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xiàn)。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掃風葉片上設有轉軸,所述掃風葉片通過所述轉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出風口處。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驅動機構通過驅動所述轉軸轉動,使所述轉軸帶動所述掃風葉片轉動。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還包括傳動盤和連接件、且兩者均位于所述風道外;
其中,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傳動盤連接,以驅動所述傳動盤轉動;
所述轉軸的一端穿過所述風道的外壁;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轉軸的所述一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傳動盤配合,所述連接件用于在所述傳動盤的驅動下帶動所述轉軸轉動。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傳動盤與所述轉軸兩者的旋轉中心線平行且具有間隔;
所述傳動盤上設有呈弧形的導向槽,所述弧形的中心線與所述轉軸的旋轉中心線重合;
所述連接件包括基體和設置在所述基體上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插入所述導向槽內,用于在所述傳動盤的帶動下沿所述導向槽運動,以帶動所述基體轉動;
所述轉軸的所述一端與所述基體連接、且與所述定位凸起錯開設置,以在所述基體的帶動下轉動。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基體呈桿狀;所述基體的一端向一側彎曲形成所述的定位凸起,另一端與所述轉軸的所述一端連接。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基體與所述轉軸為一體成型結構。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掃風葉片的數(shù)量為至少兩個、且沿周向繞所述出風口設置;
所述連接件和所述導向槽的數(shù)量與所述掃風葉片的數(shù)量相等,且一一對應。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送風機構還包括:
第一部件,其包括第一基板、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凸柱、以及貫通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一凸柱的第一通孔;
第二部件,其包括第二基板、和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從所述第一基板的背離所述第一凸柱的一側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內,以在所述第一部件與所述第二部件之間形成所述的風道;
其中,所述第二凸柱與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之間形成所述的進風口;所述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二基板兩者之間具有間隔,且在所述間隔處形成所述的出風口。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當包括傳動盤和連接件時,所述傳動盤和所述連接件兩者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背離所述第二凸柱的一側。
在前述的送風機構中,可選的,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電機,所述電機與所述傳動盤連接,以驅動所述傳動盤轉動;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的背離所述第二凸柱的一面上設有內陷的容置槽,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槽內。
另一方面,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包括上述任一種所述的送風機構。
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送風機構及應用其的空調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因為風道的出風口在周向上延伸形成環(huán)形,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單側送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中的出風口可以使風在周向上呈360度送出,從而可以增大本發(fā)明送風機構的送風范圍,提高室內的溫度均衡能力。
又因為在出風口處設置有掃風葉片,驅動機構可以驅動掃風葉片轉動,以進行掃風,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室內的溫度均衡能力。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送風機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送風機構的第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送風機構的第二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掃風葉片、轉軸以及連接件三者之間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送風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發(fā)明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送風機構10,包括風道1、掃風葉片2和驅動機構3。風道1具有進風口11和出風口12。出風口12在周向上延伸、且形成環(huán)形,以使風能在周向上呈360度送出。掃風葉片2可轉動地設置在出風口12處。驅動機構3用于驅動掃風葉片2轉動,以進行掃風。
在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因為風道1的出風口12在周向上延伸形成環(huán)形,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的單側送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中的出風口12可以使風在周向上呈360度送出,從而可以增大本發(fā)明送風機構10的送風范圍,提高室內的溫度均衡能力。
又因為在出風口12處設置有掃風葉片2,驅動機構3可以驅動掃風葉片2轉動,以進行掃風,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室內的溫度均衡能力。
進一步的,如圖1和圖5所示,上述的掃風葉片2上可以設有轉軸21,掃風葉片2通過該轉軸21可轉動地設置在出風口12處,從而驅動機構3驅動掃風葉片2時,掃風葉片2可以通過該轉軸21轉動。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前述的驅動機構3通過驅動轉軸21轉動,使轉軸21帶動掃風葉片2轉動,如此可以縮短力的傳遞距離,簡化傳遞結構。當然,在一個替代的示例中,上述的驅動機構3也可以與掃風葉片2上除轉軸21之外的其它部位相連,使掃風葉片2通過轉軸21轉動。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送風機構10還可以包括傳動盤4和連接件5,傳動盤4和連接件5兩者均位于風道1外。其中,前述的驅動機構3與傳動盤4連接,以驅動傳動盤4轉動。掃風葉片2上轉軸21的一端穿過風道1的外壁。連接件5的一端與轉軸21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傳動盤4配合。連接件5用于在傳動盤4的驅動下帶動轉軸21轉動。在本示例中,動力的傳動方向為:驅動機構3——傳動盤4——連接件5——轉軸21——掃風葉片2。具體工作過程為:驅動機構3驅動傳動盤4轉動,傳動盤4帶動連接件5轉動,連接件5再帶動轉軸21轉動,進而轉軸21帶動掃風葉片2轉動。
進一步的,如圖1、圖3和圖4所示,上述的傳動盤4與轉軸21兩者的旋轉中心線平行且具有間隔。傳動盤4上設有呈弧形的導向槽41,該弧形的中心線與轉軸21的旋轉中心線重合。前述的連接件5包括基體51和設置在基體51上的定位凸起52。定位凸起52插入導向槽41內,用于在傳動盤4的帶動下沿導向槽41運動,以帶動基體51轉動。前述轉軸21的所述一端與基體51連接、且與定位凸起52錯開設置,以在基體51的帶動下轉動。在本示例中,定位凸起52繞轉軸21的中心線公轉,而轉軸21自身是繞其中心線自轉。其中,定位凸起52相當于基體51上的一個把手,定位凸起52在傳動盤4的帶動下驅動基體51轉動,基體51轉動時可以帶動轉軸21轉動,進而轉軸21帶動掃風葉片2轉動。
在一個具體的應用示例中,如圖5所示,前述的基體51可以呈桿狀。基體51的一端向一側彎曲形成前述的定位凸起52,基體51的另一端與轉軸21的所述一端連接。在本示例中,基體51和定位凸起52均呈桿狀,從而體積可以做的相對較小,并且不影響動力的正常傳遞。
進一步的,前述的基體51與轉軸21為一體成型結構,如此具有提高基體51與轉軸21之間連接穩(wěn)定性的技術效果。
在一個具體的應用示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前述掃風葉片2的數(shù)量為至少兩個、且沿周向繞出風口12設置。其中,前述的連接件5和導向槽41的數(shù)量與掃風葉片2的數(shù)量相等,且一一對應。在本示例中,上述的導向槽41沿傳動盤4的旋轉中心線呈圓形均勻分布。其中,由于掃風葉片2數(shù)量的增加,可以在出風口12處沿周向掃風。
在一個具體的應用示例中,如圖1和圖6所示,本發(fā)明的送風機構10可以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第一部件6包括第一基板61、設置在第一基板61上的第一凸柱62、以及貫通第一基板61和第一凸柱62的第一通孔63。第二部件7包括第二基板71、和設置在第二基板71上的第二凸柱72。第二凸柱72從第一基板61的背離第一凸柱62的一側插入第一通孔63內,以在第一部件6與第二部件7之間形成前述的風道1。其中,第二凸柱72與第一通孔63的內壁之間形成前述的進風口11。第一基板61與第二基板71兩者之間具有間隔,且在間隔處形成前述的出風口12。在本示例中,通過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的配合,即可以形成前述的風道1,其結構相對較簡單,組裝較方便。
進一步的,如圖6所示,上述的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可以均呈盤狀,如此可以形成沿軸向進風的進風口11、和沿徑向出風的出風口12。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在前述包括傳動盤4和連接件5的示例中,傳動盤4和連接件5兩者可以均位于第二基板71的背離第二凸柱72的一側。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前述的驅動機構3可以包括電機,電機與傳動盤4連接,以驅動傳動盤4轉動。其中,第二基板71的背離第二凸柱72的一面上設有內陷的容置槽711,電機設置在容置槽711內,以使本發(fā)明送風機構10的整體結構更加緊湊。
優(yōu)選的,上述電機的輸出軸穿過傳動盤4、且與傳動盤4螺紋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傳遞盤兩者通過螺母8鎖緊固定。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空調器,其包括上述任一種所述的送風機構10。
下面介紹一下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和優(yōu)選實施例。
上述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達到如下目的:1、通過風道1的引導,可以使軸向來流空氣隨風道1轉換為沿徑向呈360°無死角送風。2、在電機的控制下,通過傳動盤4驅動掃風葉片2,使來流空氣沿周向呈一定的角度擺動送風,增大掃風范圍。
本發(fā)明送風機構10的進、出風方式:如圖1所示,軸向來流空氣通過風道1的進風口11流入風道1,氣流在風道1內沿其內壁面流動,軸向來流空氣在風道1內壁的約束作用下,氣流由在進風口11時的軸向逐漸向徑向偏轉,在風道1的出口方向最終轉換為與軸線垂直的360°徑向方向送風。
本發(fā)明送風機構10的掃風方式:如圖1所示,傳動盤4與電機的軸端通過螺母8固定。傳動盤4設有呈弧形的導向槽41,連接件5上的定位凸起52插入導向槽41內,掃風葉片2的轉軸21與連接件5的基體51連接。啟動電機,電機在電源的作用下,內部定、轉子在電磁場作用下產生電磁力,電機的轉子在電磁力的作用下開始進行往返轉動,傳動盤4在電機的轉子的往返轉動作用下進行相同的往返轉動。傳動盤4轉動時通過連接件5將動力矩傳遞給掃風葉片2上的轉軸21,進而使掃風葉片2來回轉動,最終將從風沿周向呈360度送出。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將上述各示例中相關的技術特征相互組合,以達到相應的技術效果,具體對于各種組合情況在此不一一贅述。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fā)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據(jù)本發(fā)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