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吸油煙機。
背景技術:
目前,吸油煙機在使用狀態(tài)下的吸煙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吸油煙機的風壓,風壓越大,吸煙效果越好。普通家用的吸油煙機在使用時,油煙需要通過吸油煙機本體、出風座、出風管和公共通道將油煙排出,而上述裝置均會對吸油煙機內的流動空氣產生一定的阻力,由于這些阻力的存在,使得流動空氣在油煙出口處存在一定的背壓,該背壓的存在會大大影響吸油煙機的吸煙效果。也就是說,吸油煙機內的風機系統(tǒng)的風壓對吸油煙機的吸煙效果起積極作用,背壓的存在則對吸油煙機的吸煙效果起消極作用。
在現(xiàn)有技術中,為了提高吸油煙機的風壓,設計了一種用于吸油煙機的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具體地,上述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包括設于風機外罩內的主級風機和次級風機。主級風機的出風口與次級風機的進風口通過導風連接管相連,從而實現(xiàn)流體連通。主級風機的殼體和次級風機的殼體在豎向投影上有部分重疊,且次級風機的進風口的下沿位于重疊區(qū)域的上方。上述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雖然能夠起到提高吸油煙機的風壓的作用,但是由于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設置在吸油煙機的風機外罩內部,缺乏靈活性,對于那些不需要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的用戶來說,會大大增加他們的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油煙機,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吸油煙機的增壓結構缺乏靈活性,不能適應不同用戶需求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油煙機,包括:機殼,機殼內設置有第一風機結構;出風管,設置在第一風機結構的上方;氣體增壓結構,可拆卸地設置在出風管上。
進一步地,氣體增壓結構包括:第二風機結構,具有風機進口和風機出口;縮口件,設置在風機出口處,縮口件具有縮口內腔,縮口內腔的過流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氣體增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第二風機結構的外側的氣流通道,氣流通道與風機進口和縮口內腔均連通,風機進口處的氣體一部分經過第二風機結構和縮口件排出,另一部分經過氣流通道和縮口件排出。
進一步地,氣流通道的橫截面呈環(huán)形,氣流通道環(huán)繞在第二風機結構的外側。
進一步地,氣體增壓結構還包括擴口件,擴口件設置在縮口件的下游,擴口件具有擴口內腔,擴口內腔的過流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氣體增壓結構還包括外殼,外殼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第二風機結構設置在外殼內,并且風機進口靠近進風口設置,風機出口靠近出風口設置,外殼包括沿氣體流動方向依次連接的主體段、縮口段以及擴口段,主體段的內壁與第二風機結構之間形成氣流通道,縮口段形成縮口件,擴口段形成擴口件。
進一步地,風機進口的中心線與風機出口的中心線共線或平行。
進一步地,進風口的中心線豎直設置,出風口的中心線水平設置,氣體增壓結構設置在出風管靠近第一風機結構的一端,并且氣體增壓結構位于第一風機結構和出風管之間,吸油煙機還包括用于連通氣體增壓結構和第一風機結構的連通管,連通管豎直設置并且連通管的端部連接在進風口上,出風管水平設置并且出風管的端部連接在出風口上。
進一步地,風機進口的中心線與進風口的中心線共線或平行,風機出口的中心線與出風口的中心線共線或平行。
進一步地,氣體增壓結構設置在出風管靠近第一風機結構的一端,并且氣體增壓結構位于第一風機結構和出風管之間,機殼包括機殼主體以及設置在機殼主體的上方的裝飾罩,第一風機結構設置在機殼主體內,氣體增壓結構的至少部分設置在裝飾罩內。進一步地,縮口段和擴口段的連接處的內徑為D5,其中,100mm≤D5≤300mm。
進一步地,150mm≤D5≤250mm。
進一步地,縮口段沿外殼的軸向方向的長度為D8,其中,0<D8≤(1/2)*D5。
進一步地,風機出口在外殼的軸向方向上與縮口段和擴口段的連接處之間的距離為D7,其中,0<D7≤2*D8。
進一步地,擴口段的擴角為A,其中,5°≤A≤15°。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設置獨立的氣體增壓結構,該氣體增壓結構可拆卸地設置在出風管上。上述氣體增壓結構與第一風機結構和出風管均連通,第一風機結構出來的流動氣體經過氣體增壓結構后排出,在此過程中,上述氣體增壓結構能夠起到提高吸油煙機的整個系統(tǒng)風壓的作用,從而提高吸煙效果。同時,氣體增壓結構為可拆卸地設置,使用靈活性更強,對于用戶來說,氣體增壓結構是可選配的部件,可以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選擇性地購買和安裝,非常人性化,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一的透視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吸油煙機的另一角度的透視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的吸油煙機的氣體增壓結構的局部剖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1的吸油煙機的氣體增壓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5示出了圖4的氣體增壓結構的主視示意圖;
圖6示出了圖4的氣體增壓結構的側視示意圖;
圖7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二的第二風機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三的透視示意圖;
圖9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四的透視示意圖;
圖10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五的透視示意圖;
圖11示出了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吸油煙機的實施例六的透視示意圖;以及
圖12示出了圖11的吸油煙機的第二風機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機殼;11、機殼主體;12、裝飾罩;20、第一風機結構;30、出風管;40、氣體增壓結構;41、第二風機結構;411、風機進口;412、風機出口;42、縮口內腔;43、氣流通道;44、外殼;441、進風口;442、出風口;443、主體段;444、縮口段;445、擴口段;50、連通管;60、公共煙道;70、出風座。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jù)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shù)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shù)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shù)字表達式和數(shù)值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系繪制的。對于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在這里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詞如“前、后、上、下、左、右”、“橫向、豎向、垂直、水平”和“頂、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通常是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這些方位詞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方位詞“內、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外。
為了便于描述,在這里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征與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間位置關系。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于其他方位),并且對這里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僅僅是為了便于對相應零部件進行區(qū)別,如沒有另行聲明,上述詞語并沒有特殊含義,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和圖2所示,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包括機殼10、出風管30以及氣體增壓結構40。其中,機殼10內設置有第一風機結構20。出風管30設置在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上方。氣體增壓結構40可拆卸地設置在出風管30靠近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一端,并且氣體增壓結構40位于第一風機結構20和出風管30之間。氣體增壓結構40與第一風機結構20和出風管30均連通。
應用本實施例的吸油煙機,設置獨立的氣體增壓結構40,該氣體增壓結構40可拆卸地設置在出風管30靠近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一端。上述氣體增壓結構40與第一風機結構20和出風管30均連通,第一風機結構20出來的流動氣體經過氣體增壓結構40后排出,在此過程中,上述氣體增壓結構40能夠起到提高吸油煙機的整個系統(tǒng)風壓的作用,從而提高吸煙效果。同時,氣體增壓結構40為可拆卸地設置,使用靈活性更強,對于用戶來說,氣體增壓結構40是可選配的部件,可以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選擇性地購買和安裝,非常人性化,更加方便。
在現(xiàn)有技術中,吸油煙機整個系統(tǒng)的風壓是串聯(lián)雙風機結構的主級和次級風機之和,整個系統(tǒng)的風量是風量大的那級風機的風量,但由于內部結構會對吸油煙機內的流動空氣產生一定的阻力,產生背壓,實際上風量只為最大風量的80%。
如圖1和圖2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機殼10包括機殼主體11以及設置在機殼主體11的上方的裝飾罩12。第一風機結構20設置在裝飾罩12內,氣體增壓結構40位于裝飾罩12的上方。機殼主體11上設置有油煙進口,該油煙進口、機殼主體11的內腔、裝飾罩12的內腔以及第一風機結構20的進口連通。第一風機結構20的出口處設置有出風座70。第一風機結構20通過出風座70與氣體增壓結構40連通。攜帶油煙的流動氣體依次經過油煙進口、機殼主體11的內腔、裝飾罩12的內腔、第一風機結構20的進口、第一風機結構20的出口、出風座70排出至氣體增壓結構40內。
如圖1至圖6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氣體增壓結構40包括外殼44以及設置在外殼44內的第二風機結構41。外殼44具有進風口441和出風口442,第二風機結構41具有風機進口411和風機出口412。風機進口411靠近進風口441設置,風機出口412靠近出風口442設置。外殼44的進風口441與出風座70連通,外殼44的出風口442與出風管30的進口連通,出風管30的出口作為油煙出口與公共煙道60連通。上述外殼44包括沿氣體流動方向(即進風口441至出風口442的方向)依次連接的主體段443、縮口段444以及擴口段445。主體段443的內壁與第二風機結構41之間形成氣流通道43??s口段444形成縮口件,該縮口件設置在風機出口412處。縮口件具有縮口內腔42,縮口內腔42的過流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減小。擴口段445形成擴口件,該擴口件設置在縮口件的下游。擴口件具有擴口內腔,擴口內腔的過流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增大。
在吸油煙機工作時,由出風座70排出的氣體(攜帶油煙)先通過外殼44的進風口441進入到外殼44內。氣體在高風壓和高風速帶動下,再由第二風機結構41的風機進口411進入第二風機結構41,由風機出口412排出。由于氣流通道43的設置,上述氣體從進風口441進入到外殼44內后會在風機進口411的上游分流:一部分氣體通過風機進口411進入第二風機結構41,由于第二風機結構41中的風機風葉等結構的阻擋,上述氣體會有一定的風量損失;另一部分氣體則進入氣流通道43。進入第二風機結構41的氣體在第二風機結構41的作用下流速增大,此后,該部分氣體由風機出口412排出至縮口段444的縮口內腔42內,此時,由于縮口內腔42的過流面積減小,氣體的流速會進一步增大。上述進入第二風機結構41的氣體經過兩次加速后形成高速氣流,該高速氣流引射帶動氣流通道43內的氣體流動,使其流經縮口內腔42、擴口段445并從出風口442排出。上述結構采用了文丘里結構,即使在吸油煙機中存在背壓的情況下,也能夠保證風量不受損失,從而保證了吸煙效果。具體地,吸油煙機內部存在阻力,損失一部分風量,但由于氣體流速增加幅度大,由氣流通道43流動至縮口件處的氣體增加,以此來保證風量不受損失。
需要說明的是,氣體增壓結構40的結構不限于此,在圖中未示出的其他實施方式中,氣體增壓結構可以僅包括第二風機結構和縮口件,不設置外殼和氣流通道,第二風機結構的風機進口與第一風機結構連通,縮口件設置在風機出口處,縮口件具有縮口內腔,第二風機結構的風機出口與縮口內腔連通,此時,由風機出口排出的氣體經過縮口件后流速增大,同樣可以牽引少部分氣體再經過第二風機結構排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證風量的作用;或者,氣體增壓結構可以包括第二風機結構、縮口件以及獨立設置在第二風機結構的外側的氣流通道,不設置外殼,氣流通道的一端連接在風機進口上,氣流通道的另一端和縮口內腔連通,風機進口處的氣體進行分流,一部分一部分經過第二風機結構和縮口件排出,另一部分經過氣流通道和縮口件排出。
如圖3至圖5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氣體增壓結構包括擴口件,在本實施例中,擴口段445形成擴口件,該擴口件設置在縮口件的下游。擴口件具有擴口內腔,擴口內腔的過流面積沿氣體流動方向逐漸增大。當氣體經過上述擴口件時,流速會減小,更利于氣流的穩(wěn)定,并且擴口件與縮口件共同設置可以使對氣流通道內的氣體的引射作用更顯著,增加風量的效果更好。當然,在圖中未示出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設置擴口件,只設置縮口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牽引周圍氣體的作用。
如圖1、圖3、圖4以及圖6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氣流通道43的橫截面呈環(huán)形。氣流通道43環(huán)繞在第二風機結構41的外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風機結構41與外殼44同軸設置,也就是說,氣流通道43的各處的通道容積相同。上述結構可以使氣流通道43分布更加均勻,便于氣體流體的穩(wěn)定。當然,氣流通道43的形式以及第二風機結構41與外殼44的設置關系不限于此,在圖中未示出的其他實施方式中,氣流通道可以為其他形式,第二風機結構與外殼也可以不同軸設置。
如圖4至圖6所示,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風機進口411的中心線和風機出口412的中心線共線。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風機結構41為軸流風機。進風口441的中心線與風機進口411的中心線共線,出風口442的中心線與風機出口412的中心線也共線。也就是說,進風口441、出風口442、風機進口411以及風機出口412的中心線均共線。上述結構可以盡量較少風量的損失。當然,風機進口411和風機出口412的設置方式不限于此,第二風機結構41的類型也不限于此,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風機進口和風機出口可以以其他形式布置,第二風機結構也可以為其他類型的風機,例如,可以為貫流風機、離心風機等,第二風機結構里的電機可以為交流電機,也可以為直流電機。此外,風機進口411的中心線與進風口441的中心線不限于共線,風機出口412的中心線與出風口442的中心線也不限于共線,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風機進口的中心線與進風口的中心線也可以平行,風機出口的中心線與出風口的中心線也可以平行。
在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中,對氣體增壓結構40的結構進行最佳優(yōu)化配置,氣體增壓結構40的各個尺寸的范圍如下:
D1為進風口441的直徑,D2為風機出口412的直徑,D3為第二風機結構41的外徑,D4為外殼44的外徑,D5為縮口段444和擴口段445連接處的內徑,D6為擴口段445的長度,D7為風機出口412與縮口段444和擴口段445連接處之間的距離,A為擴口段445的擴角,D8為縮口段444的長度,D9為外殼44的長度。
其中,主要尺寸為:
100mm≤D5≤300mm,優(yōu)選為150mm≤D5≤250mm;
0<D8≤(1/2)*D5;
0<D7≤2*D8;
5°≤A≤15°;
其他尺寸如下:
D1=160~200mm;
1.1≤D4/D1≤1.4;
0.7≤D2/D1≤0.8;
1.45≤D3/D2≤1.55;
1.3≤D5/D2≤1.4;
400mm≤D9≤600mm;
0.15≤D6/D9≤0.25。
如圖7所示,實施例二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風機進口411的中心線和風機出口412的中心線平行。上述結構是為了適應具體的安裝環(huán)境而設計,使其便于安裝,而在保證風量的效果上沒有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好。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8所示,實施例三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氣體增壓結構40可拆卸地設置在出風管30遠離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一端。第一風機結構20的出口處設置有出風座70。第一風機結構20通過出風座70與出風管30連通。氣體增壓結構40的進風口與出風管30連通,氣體增壓結構40的出風口通過一段連接管與公共煙道60連通。本實施例的吸油煙機的其他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氣體增壓結構40的設置位置不限于此,在圖中未示出的其他實施方式中,氣體增壓結構可以設置在出風管的中部。
如圖9所示,實施例四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機殼10包括機殼主體11以及設置在機殼主體11的上方的裝飾罩12。第一風機結構20設置在機殼主體11內,氣體增壓結構40的部分設置在裝飾罩12內。如圖2所示,實施例一的吸油煙機的第一風機結構20設置在裝飾罩12內,氣體增壓結構40位于機殼10的上方,占用的空間較大。在實際安裝時,通常只能將氣體增壓結構40安裝在吊頂內,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為了解決上述安裝問題,本實施例的吸油煙機將第一風機結構20設置在機殼主體11內,氣體增壓結構40的部分隱藏在裝飾罩12內,這樣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就會大大降低,節(jié)省了很多的空間,便于安裝和用戶使用。
如圖10所示,實施例五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一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二風機結構為離心風機。氣體增壓結構40的進風口的中心線水平設置,進風口的中心線與出風口的中心線相互垂直。氣體增壓結構40設置在出風管30靠近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一端,并且氣體增壓結構40位于第一風機結構20和出風管30之間。吸油煙機還包括用于連通氣體增壓結構40和第一風機結構20的連通管50。連通管50豎直設置并且連通管50的一端具有水平連接部,該水平連接部連接在進風口上。出風管30水平設置并且出風管30的一端具有豎直連接部,該豎直連接部連接在出風口上。上述結構實現(xiàn)氣體增壓結構40的連接,但是氣體增壓結構40的連接方式較為復雜,占用的空間非常大,可用性差。
如圖11和圖12所示,實施例六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五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二風機結構41為離心風機。進風口441的中心線豎直設置,出風口442的中心線水平設置,進風口441的中心線與出風口442的中心線相互垂直。氣體增壓結構40設置在出風管30靠近第一風機結構20的一端,并且氣體增壓結構40位于第一風機結構20和出風管30之間。吸油煙機還包括用于連通氣體增壓結構40和第一風機結構20的連通管50。連通管50豎直設置并且連通管50的一端連接在進風口441上。出風管30水平設置并且出風管30的一端連接在出風口442上。本實施例的吸油煙機與實施例五相比,氣體增壓結構40設置在出風管30和連通管50的90°拐角處,這樣不僅進風順暢,而且非常節(jié)省空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